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首测丰田海拉克斯AT35 能畅游北极的卡车长这样

首测丰田海拉克斯AT35 能畅游北极的卡车长这样

越野之道 42浏览 2019-08-09 IP属地: 未知

到底什么才算得上北极卡车?大轮胎?高车身?各种装备?其实不然,北极卡车最常见也最实惠的改装案例——丰田海拉克斯AT35,绝对国内首测,绝对耳目一新!


图、文:海峰 



这次测试基于海拉克斯AT35,深度试驾、全方位了解、越野体验,最终总结出了这篇首测。之前就有朋友问过我是不是装配了大轮胎就叫北极卡车?听起来或者看起来确实是这样的,但是当我看过了北极卡车改装工厂,研究过了北极卡车的改装方案,我才明白,这样的改装真的不是小作坊式生产或者一台两台试水改装能搞定的。



北极卡车,不能完全算是一种改装,而是一种重塑。一台新车,进入工厂后拆干净,然后车壳和大梁分离。大梁部分,需要切割减震器支架、切割车身支架并加固,最终实现大梁在严峻情况下超高的强度。而车壳部分,因为要容下特别大的轮胎,所以需要切割到极致。单单前叶子板切割,已经可以切割到了主副驾脚底下,然后再通过焊接钢板,最终实现超大的轮胎空间。这是北极卡车的改装,试问下,在国内有几个厂家敢于对车辆如此切割又保证所有强度有增无减?又有几个厂家愿意花重资去各种建模、测试?而北极卡车的改装费用之高,改装周期之长绝对是高端客户才会接受的。所以北极卡车绝对是少数玩家的选择!



大家有时间看下自己车的底盘,绝大多数国内越野车,都是依靠增加减震器和弹簧来实现车身升高,但是问题来了,前双叉臂悬挂的车型换装了升高弹簧后,下支臂角度会向下倾斜一个角度,支臂角度变化会带来半轴受力、转向拉杆角度、平衡杆拉杆角度等等变化,最终还是会加大各个部位的磨损。毕竟原车出厂状态是经过各种建模测算达到非常完美的数据。不可否认绝大多数车型2寸升高对于双叉臂悬挂来说还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已经是这种悬挂结构升高的极限了。从实际使用角度考虑,这样的升高方案无法达到长期越野的最佳状态。



北极卡车的改装方案会在不改变悬挂的情况下,通过改变轮胎直径,直接增加底盘的离地间隙,并且较大的轮胎对于越野情况下的通过性会有显著的提升。而对于穿越来说,随着轮胎直径的增加,通过沟沟坎坎时候的颠簸程度也会大幅减小。换装了大尺寸轮胎,除了离地间隙增加之外,车辆的接近角、离去角和通过角也会增加很多。这种情况下,还真的需要改装各种几十公斤的竞技杠吗?



好吧,然后我们来看看这台非常简单实用的海拉克斯AT35改装细节。



海拉克斯AT35使用的是柴油版本车型,发动机为2.7L柴油涡轮增压发动机。也只有柴油增压发动机能在不改变前后桥齿比的情况下,带动35英寸大的轮胎。并且柴油发动机还有个好处就是省油,如此改装后的油耗也就每百公里10L油左右。



选择了这么大的轮胎,原车轮毂的ET值肯定是不够了,北极卡车轮毂的ET值大多在-50上下,也只有这样,才能完全匹配315宽的轮胎。



定制的轮眉是北极卡车外观最大的亮点,极高的贴合度及优质的生产工艺,加上精致的烤漆,丝毫没有半点山寨感。单凭这一点就超越了国内常见改装轮眉好几条街!也正是加宽的轮眉,让海拉克斯看起来不再单薄。


虽然皮卡后斗有着不错的装载能力,但是为了增加用于野外探照的射灯,加一套顶框绝对有必要,同时也是整车改装效果的一个加分项。顶框选择ARB的钢制顶框,质量确实不轻,对于注重载重的皮卡来说九牛一毛。顶框四周安装了一圈射灯,采用目前普遍的LED光源,在野外行驶的时候,安全倍增。

类似于长条灯这样的产品,进口货固然好品质,但是价格偏贵。国产其实也有比较不错的产品,在选择射灯方面,千万别贪便宜,别被某宝上各种PS图片欺骗。

涉水喉,绝对算得上是北极卡车另一大亮点。和国内常见的涉水喉不同,北极卡车定制的涉水喉和车身具有很高的贴合度,整体设计流畅,并且噪音控制的非常低。当然,定制的涉水喉造价不菲。不过北极卡车的改装费用都花了,也不差一个涉水喉了。

即便北极卡车改装如此之多,大灯依然保留着原厂样式。卤素灯在晚上使用相比LED或者氙气光源要差一些。但是从视觉上,原厂大灯总比那种山寨加透镜的耐看很多。

前杠也保留着原厂风格,在前杠内部加装了一个绞盘托架和绞盘,不仔细看绝对看不到。甭管去哪越野,有个绞盘能放心很多,其实一个绞盘重量四五十斤,对于原车悬挂来说不会有太大影响的。绞盘控制器插座被延长固定在进气格栅上面,不过如果考虑到未来会去极地地区,建议再增加一个控制器插口在车内,这样坐在车里就可以完成对绞盘的控制。肯定有朋友问为什么不用无线遥控,因为在某些特定环境下,无线遥控会失灵,而传统插头的控制器永远是最可靠的。

后货箱并没有安装平盖、高盖一类的装备,保留着最简单的造型。为了防止装载货物对后货箱的损伤,特意喷涂了LINE-X图层,这绝对比那些货箱宝好看、好用!

这个级别的皮卡后货箱门仍然是机械结构,没有半点缓冲。我是应该说它节省成本呢还是说它皮实耐用呢?好像也只有这样的结构,能扛得住Top gear的那种严酷测试吧。

所谓脚下无鞋穷半截,装上了35英寸轮胎后的海拉克斯,瞬间从货车演变为大玩具。一个可以带你走南闯北的玩具,一可以带你去北极看极光的玩具,一可以带你穿越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玩具,一可以超越百万级越野车越野性能的玩具。

说完外观,再聊聊驾驶感受。因为北极卡车的改装方案并没有对悬挂部分进行太大动作,所以整车的操控感受和原厂车非常接近。并没有很多车型因为加大轮胎带来的方向盘不稳、跑偏等等问题。在伊尔库茨克的洲际公路上,开个一百多公里的时速仍然有着非常棒的操控感受。

大尺寸轮胎对于车辆动力有很大影响,不过柴油车的高扭特性正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最快速度会受到影响,不过这台海拉克斯开到120公里的时速还是非常轻松的,受道路条件影响,没敢再快了。对于日常使用及越野穿越来说,动力方面不用有任何担心。

我们在伊尔库茨克市外面的一处野外场地,对越野能力进行了简单测试。据介绍,这台海拉克斯AT35皮卡为了能承担越野穿越保障车的工作,后桥换装了高强度钢板,所以越野的时候我能明显感觉到车身有些跳动,颠簸感比较强。不过在野外穿越保障的时候,后货箱满载物资的情况下,驾驶起来就舒服很多了。


大尺寸轮胎对于路面颠簸能抑制能力明显能好很多。因为装了较大的轮胎,所以悬挂行程被控制在了安全范围内,所以过交叉轴、炮弹坑并不是它的强项。好在轮胎足够大,很多坑对它来说构不成威胁。加上有后桥差速锁的辅助,应对绝大多数越野路况还是没有问题的。


关于北极卡车轮胎的选择,在夏季会使用夏季轮胎,基本上以百路驰KM2或者固铂STMAXX为主,毕竟在没有雪的情况下还是需要有不错的越野抓地力的。而到了冬季,俄罗斯使用的北极卡车会换装钉胎,增加抓地力。去北极的情况下,会使用胶质偏软的雪地胎。所以在当地,一台车是需要配两套轮胎的。


接下来为大家奉上内饰照片,新款海拉克斯的内饰设计紧跟潮流,摆脱了老款车型工作车的感觉。这样的内饰,作为家用车丝毫不为过!方向盘真皮包裹,手感不错。多功能按键一应俱全。



仪表蓝光背景很有feel,中间的液晶屏能够显示里程、油耗等信息。算不上豪华,只能说够用。



大液晶屏是一个亮点了,不过主机厂随车的产品虽然性能稳定,但是可扩展空间不足。如果能兼容安卓系统,把实时地图融入进去会更好。根据我的习惯,还是加装一个RAM平板电脑支架,使用平板电脑来的更方便一些。


两种驾驶模式分别为节能和运动,甭管用的上用不上,该有还是要有的。实际驾驶的时候,选择运动模式,感觉电脑在动力调校方面会有一些变化,感受不会特别强烈。而节能模式会有一种动力不足的感觉,需要深踩油门才能得到期望的响应。节能模式不太适合频繁起步停车的场景,或许匀速行驶在洲际公路上会有效果吧。

丰田最简单的操作旋钮,最左侧的是两驱四驱切换。值得一提的是,这款车带有后桥电控差速锁。不是那种鸡肋到极致的机械锁哦。

车顶射灯的控制开关装在了方向盘左下侧的预留开关位置,如果能换成原厂的按键开关或者翘板开关整体感会更好。柴油车自带发动机预加热功能开关也在这里。冬天冷车启动全靠它了。

最后奉上一张和短轴乌尼莫克的合影吧,海拉克斯AT35的身材如何大家自己看好了~

帅帅的我和酷酷的海拉~~~

 
相关推荐
越野之道 5.2万粉丝    375作品 关注 专业越野自媒体,越野车资讯、越野技术、长途自驾、境内外穿越~
推荐作者
小马闲话 关注
闲话汽车,行摄四方
柿柿车 关注
汽车媒体编辑,参与C-NCAP试验报道
排气管 关注
排气管是汽车圈车企高层以及从业人士关注度最高的账号。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车瘾AA 关注
聊聊车,说干货,不以老师自称,不以车评人自居,只是几个有车瘾
悦行江西 关注
和你分享有趣、新鲜和汽车有关或无关的事!
靓车大咖会 关注
了解最新汽车资讯,汽车养护知识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