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斯柯达柯迪亚克迎来上市5周年。自2017年在上海车展推向市场以来,柯迪亚克已赢得近20万用户的信赖。
近期,这款品牌旗舰SUV全面焕新并开启销售,指导价区间为18.69万元-24.39万元。新车采用海外RS运动版车型造型风格以及国内专属悬浮式中控设计,并首发全新MOS 3.X智慧车联系统,产品实力全方位增强。
抢滩7座SUV市场的先行者
2017年,在“全面二孩”政策出台等背景下,斯柯达率先于国际主流汽车品牌中布局7座SUV——柯迪亚克。凭借全系标配的2.0T涡轮增压发动机、兼有5座及7座的宽绰空间、完备的产品功能及始终如一的德系品质,柯迪亚克成为当届上海车展关注度最高的SUV之一。
2018年,斯柯达又推出其运动版车型柯迪亚克GT。柯迪亚克GT采用动感的溜背造型,是市面上最早的轿跑SUV之一。这款专为国内用户打造的车型让欧洲消费者羡慕不已。
出色的产品实力使柯迪亚克得到用户与专业机构的广泛认可。根据J.D. Power发布的2021中国车辆可靠性研究榜单,柯迪亚克位列细分市场第一名。在主要衡量用户满意度的中国汽车产品魅力指数研究中,柯迪亚克同样表现不俗,拿下同级季军头衔。
造型年轻动感 功能全面升级
焕新而来的全新柯迪亚克,造型更加年轻动感。外观上,海外RS车型运动套件的应用带来更加简洁、硬朗的观感。GT车型则换装曜黑进气格栅、运动化V字造型扩散器以及同级鲜有的20英寸大轮毂,个性十足。
内饰的革新同样引人注目。国内市场专属的12英寸大尺寸悬浮中控屏,成为中控台的视觉焦点。材质和工艺方面,大面积铺设的软性包覆材料搭配打孔工艺、异色缝线,提供堪比豪华车的享受。
装备方面,首发的MOS 3.X智慧车联系统提供了AVATAR人工智能伙伴、自驾游路书、生活场景智能服务、行车视频录制及拍照等全新玩法,功能的丰富性、使用的便捷性都达到了业内一流水准。此外,手机无线充电、苹果CarPlay/百度CarLife无线映射、360°全景影像等全新配置进一步从细节上完善了用车体验。
3年8折保值回购 8重购车礼遇
随着全新柯迪亚克开启销售,斯柯达还推出了保值回购礼、终身保障礼、保险无忧礼、轻松购车礼、炫彩升级礼等含金量满满的8重礼遇。
购车用户可以享受3年8折保值回购、核心部件终身延保服务包、20%首付起超长贷金融方案、官方改色服务等权益。以保值回购为例,若购买24.39万元的旗舰版车型,把车价分摊到三年,平均每天花费不到50元。其它诸如发动机/变速箱终身延保、5年5次基础保养、车险抵用券等均能为用户实实在在省下真金白银。
你能想象吗?在一款油车上面,也能用上华为乾崑智驾技术。
从一般的认知来说,在相同的最大功率下,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排量会比自然吸气发动机更小,排放肯定更少,更容易满足排放法规。可是面对更严苛的欧7排放,似乎排量更大的自然吸气发动机要开始文艺复兴了,这是为什么呢?
这年头买个电车轻松加入5秒加速俱乐部,但是价格也不见得便宜,有没有传统燃油车,好玩还不贵?那就是全新的艾瑞泽8 Pro!
不负期待!吉利银河A7官宣7月11日即将开启预售
定了很久的英力士掷弹兵终于提车了!这可能是80万最有话题性的硬派越野车。#逆流而上征途无他 #英力士掷弹兵
Jeep侏罗纪世界探索版正式发布
最近兰博基尼一场面向极少数受邀嘉宾的预览活动中,新车型的名称被曝光:Fenomeno
领克 10 EM-P全球首秀! 标配四驱+激光雷达树新标
小鹏G7上市即交付,央视点赞中国芯
领克10EM-P全球首秀
曾毓群体验问界M9 2025款:智能辅助驾驶堪比20年老司机
6月30日,全球知名汽车品牌MG在天津举办“MG Holiday夏日敞开玩暨夏季新车发布会”。
车规级纸巾盒,消费级芯片,小米这波做的对吗?
选旅行车最怕什么?空间鸡肋?配置寒酸?还是开起来像面包车?今天这辆海豹06DM-i旅行版,可是比亚迪全球首款超混旅行车,它可能彻底颠覆你对旅行车的认知!
海豹06DM-i旅行版可以说是比亚迪海洋网今年推出的非常独特的一款车型,三个配置,售价10.98-12.98,全系标配云辇C、天神之眼C智能辅助驾驶三目版,电尾门电冰箱等70余项豪华配置,可以说是同价位里最时尚也是最实用的家用车了
自从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亮相以来,网络上的讨论热度一直居高不下,很多人担心它加长后,是否会牺牲原有的轿跑美学和运动基因,为此我们今天就到上汽奥迪的体验店来一起看看是不是这么回事。#上汽奥迪A5L现已到店# #上汽奥迪A5L首搭华为乾崑智驾#
小鹏G7的起售价19.58万,比我想象中低了3万! 之前给大家拍过它的静态表现,现在来带大家体验下它开起来什么感觉。#小鹏G7开启全国试驾##小鹏G7同级唯一标配857#
笃行品自高 东风本田坚持走“长期主义”发展之路
7 座、2.0T+8AT 的SUV,要多少钱?奇瑞表示,13万就行!
宝马新世代重新定义智能驾驶乐趣,把“人车合一”推向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