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涛哥你好,保哥不送:有什么办法呢,再烂的摊子,总得有人来收拾打扫吧,实在不行背背锅也成……
把你放到风口上,猪都能飞上天。
小米创始人兼中关村“劳模”雷军的这个“飞猪理论”,想必大伙儿都有听过,认不认同放一边,现实生活太多时候就是这么一回事。
所谓屁股决定脑袋。在大环境和大趋势面前,再牛的个体也无异于“沧海一粟”。
很多时候,你是条龙,但把你按在泥巴里,你就是条泥鳅;反之,你是条虫,把你捧上对的位置,你也可能成为外界和舆论场上风光无限的“龙”。
结合今天我们要聊的北京现代,以及近期其新一轮的多位核心高管的调整来看,更加叫人心生感慨:
每个人究竟是“龙”还是“泥鳅”,成败往往并不只在于个人。
以汽车媒体人广为熟知的吴周涛为例,在2002年北京现代成立之初便加入了进来,从起初的销售物流科科长,到销售管理部部长、销售副本部长,再到北京现代副总经理……
一句话,同刚刚含恨而去的前任杜君保“保哥”类似,吴周涛我涛哥也是十足的“北现老兵”,当然从年龄这个维度来看,75后的涛哥显然又要比65后的保哥“嫩”很多。
毕竟保哥当年那是跟着北汽前主徐和谊,一起扛过镰刀的……
北京现代老资格、年富力强少仕派等标签放一边,我涛哥过往在北京现代的履历和战绩,也是风光的一匹。
北京现代新任常务副总经理吴周涛
遥想当年,吴周涛在位且操盘销售的时候,尤其2013-2016那几年,北京现代连续四年销量跻身百万辆俱乐部,稳居国内销量前五头部车企行列。
但人算不如天算,在大环境和大潮流面前,别说我涛哥了,就算北京现代这个体量并不小的中韩合资车企,又怎样?!
时间点的确比较的巧合,自萨德事件之后,北京现代从2017年开始彻底由盛转衰、滑入了喋喋无休的泥潭和深渊。
与之对应,过去这几年北京现代中韩双方、尤其中方核心高管层,换了一茬接一茬。
以极具象征性的中方一把手这个职位来看,北京现代常务副总经理过去几年来,相继从陈桂详转手给刘宇,从刘宇转手给杜君保,现在又由杜君保转手给了吴周涛。
要说某一位或者两位接盘者,能力不行没能让北京现代止跌回升,倒也还说得过去;以上这多位业界知名的大咖牛人,没一个能带领北京现代走出泥潭冲出困境的,那就非常的引人深思了。
究竟是某一位或几位核心操盘者不行,还是北京现代整个体系从里到外都“烂透了”、环境土壤变质了?这需要中韩股东双方深刻检讨和反思。
要知道,纵使伴随着中国品牌的集中崛起,包括现代在内的合资品牌,长远来看总体注定会面临更大的挑战和下行压力,但从宏观落到局部来看,北京现代快速下坠的这几年,也不乏有一些合资品牌,仍旧实现了逆势上扬。
所以根子上,还是北京现代自己不行,内因是主因,萨德撑死只是个导火索。
既然如此,诸如陈桂详、刘宇、杜君保等多位威望地位/能力,也都一度很引人关注的强人牛人,都没能做到和办好的事,凭啥吴周涛我涛哥就能行?!
吴周涛是点儿背,集团点兵点将点到谁就谁上,还是自告奋勇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来奋力一搏,临危受命当上这个救火队长?
亦或是集团高层经研究认为,之前大多时候都是“男男”配,干起活儿来都挺累,现在换上吴周涛+戚晓晖(名字听着也像男同志),组成前所未有的“男女”搭配,干起活儿来应该不至于很累?
北京现代副总经理销售本部副本部长戚晓晖
不管咋说,就北京现代当下这么一个“烂摊子”和种种实际情况来看,我涛哥和晓晖姐,不能说是被推到了“火坑”里吧,称之为跳进了“泥坑”并不过为。
保不齐新一轮人事调整出炉的那一刻,已经有人开始“策马奔腾”暗自骂娘了呢!
但有什么办法,总得有人来收拾打扫吧,实在不行背背锅也成……
丰田与中国五矿、明和产业成立合资公司
看起来很有科技感,用起来一点不方便。
合资公司成立仪式在长沙举行,丰田中国董事长上田达郎、长沙矿冶院党委书记兼董事长卓晓军、五矿新能源总经理兼党委副书记张臻、明和产业社长吉田毅等各方代表共同出席并致辞。这一合作标志着中日企业在新能源产业链闭环建设上迈出实质性步伐。
在全球汽车产业格局重塑的关键时期,财务健康状况成为了衡量车企竞争力的重要标尺。国际车企与中国车企在财务赛道上展开了激烈角逐,而深入剖析它们的财务数据,能让我们洞察到中国车企在全球车市中脱颖而出的独特优势。 资产负债率:中国车企的稳健底色 汽车行业是一个资本密集型行业,......
吉利收购极氪:李书福精兵简政
林肯演绎“精致美学”带来情绪价值,让用户从风尘仆仆的人生驰骋者,转身为从容自若的全局执掌者。
中国凭借庞大的市场、完备的供应链和激烈的竞争生态,正从“创新策源地”升级为“规则制定者”。
赵心童夺冠,成为海狮07 EV车主,比亚迪为何备受名人青睐?
最近国内外车企2024年的财报数据相继出炉了,咋一看,好多车企的负债数字看着都吓人。那么为啥车企都爱“背债”呢?因为车企的规模越大、营收越高,就越需要“借钱搞事”,自然其总负债也就高了。都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别一听负债高就觉得这家车企要玩不转了,重点要看这些车企借的什么钱,......
对话 | 石柏涛再回中国:奥迪布局产品大年携两家合资伙伴共同应对在华挑战
吉利银河星耀8上市:以“高价值”重塑中高端混动市场格局
吉利银河星耀8正式上市,限时指导价11.58万元起!
不讲伪情怀,只造真武器!全尺寸火星9越野刀锋版实力破局
终于被莲花找到小米的把柄了!
航空级品质认证到手!宁德时代动力电池技术再获国际认可
近日,工信部公开征集对《汽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许多人都觉得,隐藏式门把手要跟我们说再见了,不过在查阅了文档后发现并非如此。
说最狠的话 挨最毒的打 印度空军“赢”麻了
2024年全球车企财报陆续出炉,资产负债率成为焦点。数据显示,国际巨头如丰田、大众总负债均超万亿元,甚至超过同期营收,而国内车企如比亚迪、吉利等负债率显著下降。
最近车企资产负债率成了车圈热门话题,但我看到不少人对这个指标的理解过于片面,认为负债数字越大风险就会越高,但其实并不能这么简单的判断。因为汽车行业属于重资产领域,前期建厂、研发投入大,企业规模越大、营收越高,负债自然也会增加,所以车企负债率高其实是常态。
一手抓减碳 一手促固碳 “润泽湿地,循环共生”科普展山城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