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早上好!
比亚迪海豹终于上市了,价格不算便宜,20.98万起,顶配28.68万。但是真的火,据供应商透露,海豹目前的订单大概在11万辆左右。什么概念?2021年全年,都没有一家新势力的交付量突破10万。就算不考虑这小道消息,上市当天的订单量是实打实的6万,创新高。
从一亮相,它就一直是今年最受关注的新车之一。海豹还要游过东海,卖到日本去。未来回首,绝对是中国汽车历史重要一笔。再看网络口碑,这台车还没交付,就已经一片夸赞的声音。
所以都说比亚迪海豹好,真的好吗?好在哪?今儿一块聊聊~
产品本身够出色
定价20.98万起,顶配28.68万的海豹,已经接近Model 3的售价。而比亚迪品牌此前也有定位、价位类似的比亚迪汉EV。为啥海豹能够爆火?先说最基础的:比亚迪海豹产品层面够出色。
一台更年轻的比亚迪汉
比亚迪汉实力就不错,但是它的风格,有些过于成熟。外观的Dragon Face还好,落落大方老少咸宜。但内饰各种龙爪、龙鳞设计,十分像70后、80后钟情的装修风格。毫无疑问,这样的风格对于目前的年轻人来说吸引力不大。
而渐渐成为车市主流的90后喜欢什么?在新势力带领一波设计风潮后,年轻人推崇的是一种简约“未来感”。黑白灰的主色调,配上简洁大方的线条。
而海豹的设计就努力向着这个方向靠拢,无论是内饰、外观,都拥有比亚迪产品线中少见的淡雅、清新。由于海豹采用纯电动平台,不像汉EV一样还要考虑DM-i、DM-p车型的布局,因而外观比例也更接近于Model 3。
海豹同步也发布了四驱性能套件版车型,相比于普通版更加年轻、朝气。加装了造型运动的前唇、进气口、轮毂、扩散器、尾翼,车身也采用深色外观加上了彩色拉花。总之外在内在,都更讨喜了。
产品力基本拉满
海豹的长宽高分别为4800/1875/1460mm,轴距达到2920mm。虽然长度、宽度和高度都略小于比亚迪汉,但是轴距和比亚迪汉一模一样。因而这台车的空间,至少可以达到比亚迪汉的水准。
它是比亚迪家用车里第一辆后驱车;它是比亚迪第一台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的纯电动车;它还是比亚迪第一台前异步、后永磁电机组合的车。对于比亚迪来说,也代表着基础底盘硬件层面上了个台阶。
电池方面,采用CTB技术是个亮点,下一段细说。续航里程,提供550公里、650公里、700公里等多个续航里程(CLTC工况)版本。其百公里加速时间可分为3.8秒、5.9秒、7.5秒不等。
内装配置方面,悬浮式的10.25英寸全液晶仪表和可旋转的15.6英寸中控屏幕,除了入门版均配备12喇叭的丹拿音响。标配主副驾安全气囊、主驾膝部气囊、前后排侧气囊、前后一体侧安全气帘、360度全息透明影像、行车记录仪、盲区监测。总之就是在这个级别该有的配置,海豹都有了。
产品领先到技术领先
我们之前聊起自主品牌的优势,往往都是产品层面的。无外乎是设计更为贴合消费者的喜好,配置更高,性价比更强。而很少谈及表面产品力之下,这台车的技术层面有多出色。
但是从比亚迪海豹开始,我们看到了技术的领先。这里面就包含着两个较为核心的技术:
CTB
CTB是Cell to Body的缩写,也就是电池车身一体化的技术。电动车的电池此前是电池是一个个独立的模块,随后是一个独立的整体。而CTB的出现,直接将电芯整合到底盘中。
这技术的出现,解决了什么问题?以往电池组安排位置无外乎两种思路:其一是将电池挂在底盘下面,牺牲车辆的离地间隙。其二是给向上找空间,牺牲乘员舱的纵向空间。所以电动车虽然一般较大的车身尺寸、轴距,也有着可观的腿部空间,但是往往地板很高,因而乘坐体验并不是很好。
CTB技术的出现,就会改善空间的利用率。将以往厚厚的,形如三明治的电池组同底盘融合一体,有效解决电动车的空间问题。
CTB技术也是判断一台电动车技术水平的核心配置之一,是判断电车平台纯度的核心标准之一。可以说采用CTB技术,是未来一段时间电动车的潮流。
iTAC
iTAC,智能扭矩控制技术。改变了过去只能通过降低动力输出让车辆动态恢复稳定的方式,升级为扭矩转移,适当降低扭矩或输出负扭矩等多种控制方式。
说简单点就是一套更智能的牵引力控制系统,可以取代一部分ESP的功能;它能帮助车辆更快、更合理的分配扭矩,让车轮更好的获得附着力。官方演示中就有一个场景,在雪地,用了iTAC的车起步更快,基本没怎么打滑。更是可以在动态过程中,减少打滑量或抑制打滑发生,充分发挥车辆的动力潜能,更安全地利用车辆极限。
以往涉及到动态的技术,都是自主品牌的短板。静态表现出色的自主品牌,一到动态环节就同成熟的合资品牌有了差距。各种突破性的技术发展,也鲜有中国品牌的身影。而这次比亚迪的技术突破,或许就是中国品牌从做好看的车,到好开的车这一转变的又一缩影。
在最卷的级别
它相对最成熟
最近一段时间,级别类似的车型可以说是集中上市。它们都有着差不多的特点:定位类似Model 3、尺寸至少B级车、定价25万上下、外观相对年轻化。除了海豹,还有长安的深蓝SL03、新势力的零跑C01、哪吒S。
不过细究之下,深蓝SL03虽然一向被视为海豹最大对手,但其实同海豹对应车型的价格相比,它是要便宜三万多的。这也是为什么,海豹上市,深蓝能一团和气地互动。
至于零跑C01、哪吒S两款车型对于海豹有什么压力呢?确实两台车也都有可圈可点的地方,比如零跑C01那越级的尺寸。但是两个品牌虽然已经在新势力中逐渐崛起,但同比亚迪的体量、声量都还差了一个数量级。尤其是三款车型都采用大量新技术,相较之下还是比亚迪更为成熟,让人放心。
除了同级别几台电车,广大燃油B级车也是潜在的竞争对手。海豹的价格,正好覆盖了大部分合资燃油B级车的落地价。而我们知道,大部分合资品牌的价值基本盘就是在于B级车,也正是帕萨特、凯美瑞这样的B级车坚挺的市场地位,支撑着其他车型的溢价。如果海豹和其他几款车型能够让这块蛋糕松动,对于几大合资品牌来说绝不是好事。
海豹虽好
这点要考虑
比亚迪是成熟的,整车素质应该可以放心。但是CTB这种车身总体结构的革命性技术,还建议观察一段时间。不过还有一个现实的问题,才是持币观望的消费者需要考虑到。
未来一段时间,海豹的月销量已经不由大家的消费欲望决定,而是由比亚迪的产量决定。多达11万台的订单量,交付就需要半年。而且新车也要先经过一段时间的产能爬坡期,此后才能实现大规模的交付。
因而海豹虽好,现在上车可能有些晚了……极有可能面临一个长达半年的等车期。对于错过了预订,又着急购置新车的消费者来说,可能同海豹无缘。
写在最后
比亚迪的势能一起,确实越来越势如破竹。海豹大家都知道会火,但没想到会这么火。若干年后回顾起中国汽车的发展,海豹无疑会占据一席之地。
在国内的大火已成定局,让我们更期待它走向日本的表现。出口到日本是什么概念?凭借着自身强大的汽车工业,独特的市场环境,即便是许多欧美老牌车企,在日本的存在感也不强。而且日本消费者虽然也有崇洋媚外的情节,但扭转他们对于中国产品印象仍旧任重道远。只有真正强大的产品,才能让海外消费者信服。
不过,在让日本消费者信服之前,至少比亚迪已经让日本的汽车厂商信服。强如多年位居世界第一的丰田,也选择了同比亚迪合作。在电动车领域,我们同美德之争还未有定局,但已经遥遥领先于我们的近邻。
对于海豹你怎么看?你已经是11万分之一了吗?
兄弟们,想体验高人一等的驾驶感受吗?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那些能让你坐在二楼开车的全尺寸SUV
外观“机甲风” 同级中产品力均衡 AION V霸王龙值得入手吗?
理想L系列推出了新款车型,不同配置均有不同程度升级,我们以理想L7为例,看看都升级了哪些方面,买哪个配置更合适呢
15万之内的紧凑级纯电,还要有激光雷达,零跑B10和铂智3X该选谁?
现在新能源车市场竞争激烈,每个级别、每个价格区间都有相当的竞品。风云A8L的5款车型10.99万元起,能否掀翻市场的桌子?
刚拿驾照的小伙伴看过来!是不是被市面上五花八门的车型搞得头晕眼花?
给你们扒拉出来5款超重磅的新车,保证让你看完之后,心里真有数,到底该等等还是现在出手。
SMA超混架构首车,全新沃尔沃XC70亮相,9月上市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高端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我们的生活,出行领域也不例外。全球高端智能电动车领导品牌小牛电动,一直以来都凭借着对创新科技的执着追求引领行业发展潮流。 5 月 13 日小牛电动又将发布新品,带来一场震撼行业的高端智能盛宴。
明年实行电池新国标,现在还能买新能源车吗?
榜中热车:比亚迪元PLUS月销20179台,竞争力已经不足?
名声和销量却成反差,智界S7前景如何?
别克GL8陆尚实测:这才是家用MPV该有的样子!
售24.99万起 搭载1.5T插混系统 别克GL8陆尚哪款值得入手?
省钱才是王道,试驾BJ40增程
优惠7.5万左右 大5座中型SUV 本田UR-V应该从2.0T版入手?
5月9日,“越Battle 越好玩——缤越L超越版上市暨试驾体验营·郑州站”活动在郑州·超级马力试驾场激情开启。活动现场,汽车行业精英、主流媒体代表以及众多汽车爱好者齐聚一堂,共同见证缤越L超越版的闪耀登场,并深度体验其卓越性能与独特魅力。
15-20万家用轿车“新卷王”,星纪元ES增程有何优势
马自达EZ-6五月最新优惠,不到十万就能开走?
MPV细分市场越来越激烈,从一家独大到被群起攻之,GL8这次算下定决心收复失地了,GL8陆尚价格下探将直接给赛那、格瑞维亚带来压力,25万预算,您怎么选呢?试试看答案就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