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自动驾驶遇冷时 投资风向往哪吹?

自动驾驶遇冷时 投资风向往哪吹?

车云网 3415浏览 2022-11-15 IP属地: 北京

近期,范德比尔特大学将和日产、丰田、通用汽车等,与美国田纳西州交通局合作,进行100辆自动驾驶汽车的测试,并选择纳什维尔的 I-24 路段作为测试地点。本次测试目的为观察自动驾驶对交通节奏的影响及其安全性。

从十几年前的萌芽、发展、直到今天自动驾驶的测试从未停止,但自动驾驶科技公司,却一直苦于探索商业化模式。

几天前的大洋彼岸,曾经的自动驾驶巨头Argo AI宣布谢幕,同时Waymo的估值断崖式下滑,无疑给全球的自动驾驶发展释放了一个不良信号。

在这场全球风暴中,国内L4级自动驾驶公司也没能幸免,裁员、缩减规模、降维L2……资本对自动驾驶的信心也不如以往,在10月以来的智能驾驶产业链的融资中,巨额资金比较少见。

据车云菌不完全统计,近一个多月以来,智能驾驶产业链上,投资在全无人驾驶的公司只有禾多科技、斯年智驾以及仙途智能。其中,斯年智驾主要做港口无人驾驶。

自动驾驶遇冷时 投资风向往哪吹? 

最大金额融资来自芯片

自10月以来,在公开具体金额的融资中,智能驾驶最大一笔融资来自一家自动驾驶芯片研发商——奕行智能,本轮融资金额超3亿元,由广汽资本领投、东方富海联合领投。

奕行智能在今年一月才成立,目前核心团队有150人左右,业务覆盖了从自动驾驶算法及芯片应用、前后端实现、软件和工具链。据悉明年计划流片,之后陆续上车。广汽资本总经理袁锋表示,投资奕行智能是广汽为智能汽车产业强链补链的重要布局。这也是广汽资本对奕行智能的第二次投资。

自动驾驶遇冷时 投资风向往哪吹?

车企对芯片的投资力度一直高居不下。10月21日,长城汽车发布公告,拟使用自有资金出资设立芯动半导体,该公司将成为长城自研芯片的根据地。同时,大众斥资24亿美元将旗下软件公司CARIAD与地平线联合成立合资公司,加码智能驾驶产业。

一方面,中国智能汽车市场的潜在空间为产业链发展提供了机会,另一方面,当前国内芯片还没有形成像英伟达、高通等头部企业成熟的产业规模,因此先抓住窗口期、掌握核心零部件是主机厂和芯片商共同的追求。

近来获得融资的汽车芯片商还有傲芯科技,是一家去年刚成立的公司,专注车载通讯芯片设计,本轮融资将用于傲芯科技在车内网络(CAN/Ethernet PHY)系列芯片方面的研发。该公司创始人郑飞君曾在恩智浦半导体、新思科技等国际厂商中担任工程师职位。

傲芯科技此次Pre-A轮融资获得数千万元,由小米产投独家投资。小米造车以来,在智能汽车产业链的投资可不少,芯片领域更甚。

自动驾驶遇冷时 投资风向往哪吹? 

在车企抓紧圈下芯片领地的同时,大洋彼岸的自动驾驶芯片公司Mobileye在纳斯达克上市。尽管在被业内认为是美股IPO寒冬的情况下,这家自动驾驶芯片公司依旧选择了IPO,英特尔CEO帕特·基辛格则表示,上市对于Mobileye意义重大,可以把该公司“推向市场”。

同时,Mobileye上市仍然是对行业有一定的提振作用。

激光雷达软件方案重要性凸显

伴随着自动驾驶动态发展而来的是,全球首个车规级激光雷达的量产企业Ibeo的破产,之后是Velodyne 和 Ouster的合并,传递出激光雷达企业的生存困境。

11月4日,Ouster和Velodyne 以全股票交易的形式进行合并,交易预计将于 2023 年上半年完成。Velodyne也是行业鼻祖级的企业,走向合并来“报团取暖”不免看出,激光雷达上车的火热议题与企业真实营利状况的差异。

自动驾驶遇冷时 投资风向往哪吹?

从价格而言,激光雷达单颗价格在一路下探,但是规模却没有爆发式增长。Velodyne今年第三季度净亏损2760万美元,Ouster第三季度净亏损3600万美元,与去年相比亏损程度有增无减。

据佐思汽研统计,2022年上半年,国内乘用车新车激光雷达安装量有2.47万颗,预计全年总安装量8万颗,显然这一规模还不能喂饱激光雷达厂商们,与此同时还有出货量更多的禾赛科技、速腾聚创在前。因此,现阶段对激光雷达厂商而言融资代表着活命。Ibeo也坦言,破产的原因正是无法进一步获得增长融资。

近来,有两家激光雷达软件供应商获得了新的融资。一家是Outsight,一家是亮道智能。

Outsight是3D激光雷达解决方案提供商,总部位于巴黎,2019年成立。Outsight的3D语义摄像头能够同时感知并理解周围的环境,该技术是首个可以大规模生产并提供“全面情境感知”功能的技术。

目前,已知Stellantis正在使用Outsight技术处理海量的3D激光雷达数据。除了自动驾驶汽车之外,3D空间感知和自主化存在有待开发的巨大市场机遇。

Outsight总裁、联合创始人Raul Bravo表示:“得益于我们创新的智能软件,激光雷达正在从其初始的自动驾驶汽车应用中脱颖而出,成为成熟市场大规模应用的首选解决方案。”

另一家亮道智能是在中德两地创立的公司,也是聚焦在激光雷达软件方面,拥有自研的激光雷达感知算法。在2020年底它开始组建硬件团队造激光雷达。

今年5月,亮道智能核心元器件SPAD芯片已成功通过AEC-Q100认证,并发布国内首款纯固态侧向补盲激光雷达LDSatellite。此轮融资将用于加大车规级量产激光雷达产品研发投入,加快感知软件算法开发迭代,搭建全自动化生产产线等。

自动驾驶遇冷时 投资风向往哪吹?

激光雷达软件方案越来越受到重视。

同时,获投的其他传感器企业还有安智杰,主做毫米波雷达传感器产品的研发及应用,同时研发视觉传感器、4D成像雷达以及多传感器产品的融合。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4D毫米波雷达的渗透率会逐渐增加。根据Yelo预测,未来全球 4D 毫米波雷达的市场在2027年达35亿美元。

它与激光雷达相比,在成本上约为激光雷达的10%-20%,其次受雨雾天气的影响要比激光雷达更小,因此它被认为是在智能驾驶领域可替代激光雷达的性价比方案之选。新上市的飞凡R7就采用了国首发量产的Premium4D成像雷达。

此外,在11月11日,速腾聚创宣布新一轮融资产投方,包括吉利控股集团&路特斯科技、北汽集团、广汽集团等多家车企。其中,路特斯是速腾聚创国内第一个乘用车量产定点的主机厂。拿了车企的订单,量产进程又向前一步。

量产为先 融资集中在辅助驾驶产品

在小鹏、魏牌、极狐等在城市道路开通点到点等智能导航辅助驾驶之后,以及L4级自动驾驶在海外运营受挫,企业缩减规模的情况下,率先量产落地的辅助驾驶成了更稳妥的路径。

自今年以来,轻舟智航、元戎启行等自动驾驶公司推出辅助驾驶技术解决方案,变成赋能车企的角色,为自己争取更多的生存机会。

近期的投资中,包含诸多智能驾驶技术提供商,其中也有禾多科技这类高阶自动驾驶技术公司,但更多的获投企业还是集中在辅助驾驶方面。

例如超星未来、觉非科技、畅行智驾等。

超星未来拥有计算架构设计能力和算法优化能力,主要面向主机厂、Tier1、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商等,提供包括AI计算架构、优化部署软件、多源融合三维感知方案等软硬件一体的智能驾驶高能效计算解决方案。

觉非科技主要提供自动驾驶感知决策算法与数据服务,其融合感知系统已覆盖车端与路端,构建了适用于全栈自动驾驶的具备“感知-决策-数据”闭环能力的量产方案。目前,已经与多家主机厂达成合作。

自动驾驶遇冷时 投资风向往哪吹?

觉非科技CEO李东旻表示:自动驾驶进入下半场后,量产落地能力将成为核心竞争因素。

畅行智驾是中科创达旗下子公司,集中在域控及中央计算平台领域开发,已推出了基于高通SA8540P平台的首款智能驾驶域控制器RazorDCX Takla,还推出了RazorWareX中间件产品。

本次畅行智驾的投资方正是“果链”龙头——立讯精密。今年立讯精密跨入造车领域,与奇瑞新能源组建合资公司,目标是要用3-5年的时间,成为全球汽车零部件Tier 1领导厂商。此次投资畅行智驾也是对智能汽车谋篇布局。

还有一家做基础软件的中瓴智行也获得了新一轮融资,它可提供嵌入式操作系统虚拟化、嵌入式操作系统、中间件的软件开发和技术服务。不仅在智能汽车,还在轨道交通、工业制造等方面有所应用。

在自动驾驶产业形态变化的背景下,能够落地的辅助驾驶更为企业和资本关注。智能驾驶产业链广泛,本月融资企业中,高阶自动驾驶的大额融资少见,总体金额较小,多集中在稳定和相对成熟的软件公司。

文章标签:
技术解析
 
相关推荐
车云网 4.6万粉丝    4250作品 关注 专注智能驾驶、车联网、后市场好多年
推荐作者
R视觉 关注
资深汽车摄影师、喜欢用视觉的角度来诠释一台车的魅力。
予墨Auto 关注
跟我们一起慢慢懂车!
大内密探零零车1 关注
汽车媒体从业14年,记者,中汽联车手,爱卡十年工作经历,超卡
Soul车 关注
资讯类自媒体
Techtec杨磊 关注
汽车ECU改装高级工程师,汽车改装维修专家。德国Techtec汽车性能
海阔试车 关注
汽车圈里摸爬滚打,一起聊聊汽车的那点事
玩车专家V 关注
有关汽车一切玩法尽在其中,带你领略不一样的汽车新体验!
柳爷评车 关注
你来说 我来测 先来一百款新车 优缺点简单粗暴 没有那么多弯弯绕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