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家轿市场中,丰田雷凌和日产轩逸一直都是非常受欢迎的车型,虽然你很难经常在热搜中看到有关他们的消息,但在实打实的销量成绩上,他们的表现毋庸置疑。而在前不久,这两款车型都刚刚焕新推出全新车型,就让我们来看看新车都有哪些变化吧。
先来看销量表现,毕竟很多家庭用户都将市场“口碑”视为首选。毫无疑问,对于考虑10~15万元价格范围内选择家轿的消费者来说,合资品牌中的轩逸、卡罗拉、雷凌、朗逸都是逃不开的选择。
回看一下去年他们的整体表现,根据去年乘联会的数据显示,日产轩逸2022年销量达到42.06万辆,连续第三年蝉联轿车销量榜的第一名,这是多么恐怖的一个数字,甚至比五菱宏光MINIEV还多近两万辆;朗逸以35万辆紧随其后,卡罗拉25万辆的表现也还不错,而雷凌的全年销量也有19.17万辆。再来看上个月的表现,轩逸月销2.61万辆,朗逸2.12万辆,雷凌则以1.31万辆反超卡罗拉的1.27万辆。
今天主要想来聊聊轩逸和雷凌这两款车,他们都在前不久刚刚完成改款,轩逸主要侧重:500万家庭、增配不加价;而雷凌则强调:电混双擎、智能化。
消费者对他们都是十分熟悉,轩逸从2006年进入中国市场至今已经成为日产的“销量担当”,并且还通过全新轩逸、经典轩逸以及超混电驱轩逸,丰富了车型矩阵;雷凌则是在2014年,由广汽丰田引入中国市场,主打年轻、运动定位,混动系统一直都是它的招牌,现在也升级至了“智能电混双擎”。
外观设计:轩逸重细节、雷凌更运动
虽然两款车型都是刚刚推新,但在外观设计上的改变却算不上明显,整体风格变化不算大,仅仅在细节上有所提升。全新轩逸采用日产最新的V-Motion家族设计语言,初看有点偏向于“老大哥”天籁,灯组也用上了带透镜的LED大灯,前格栅减少了繁琐的装饰更强调整体感,并提供了冰岩蓝/曜石黑双拼配色。同时,溜背式C柱配合悬浮式车顶营造了不错的运动气息,尾部的设计则显得比较稳重、保守。
相比之下,雷凌的外观设计则更显潮流、运动,车头设计很有“攻击性”,配合夸张的前包围,确实更迎合当下年轻人的审美喜好,营造出更加自我的设计风格。同样,后包围的夸张设计与车头相呼应,确实很容易给人带来运动的气息,只不过保守的车侧线条依旧会提醒你,它的本质还是个标准的家轿定位。
内饰智能化:轩逸务实、雷凌智能
显然,这两款“保守”的家轿无法与当今新势力们的“创新”在智能化上相比,但对于自身而言,相比现款车型还是有着明显提升。如果说基本家用,我觉得问题都不大,况且对于家用消费者来说,“好用”远比“用不上”重要得多。
轩逸除了入门级车型外,搭载一块同级最大的12.3英寸中控屏,内置Nissan Connect超智联2.0系统,通过手机就可以查看车辆信息,并实现远程控制操作,导航地图用的也是高德,日常出行肯定够用,大部分车款内置行车记录仪,高配提供手机无线充电功能,算是它的亮点。
相比轩逸,雷凌大多数车款采用了一款10.25英寸中控屏,但最大12.3英寸的液晶仪表则比轩逸7英寸的大了不少。车机支持CarPlay/HiCar/CarLife全平台手机互联,并拥有车载微信功能以及诸多小程序应用,T-CHAT智能语音交互的表现算是它的特点。
甚至,它还有同级少有的“数字钥匙”功能,手机实现了钥匙的功能,相比轩逸要更智能。但遗憾的是,手机无线充电和内置行车记录仪全系都并未提供,无疑是在实用性上有所妥协。
舒适空间:轩逸宽敞舒适、雷凌灵活多变
对于家庭购车而言,空间配置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雷凌和轩逸在空间配置方面都有不错的表现。
轩逸的车身长宽高分别为4652/1815/1450毫米,轴距达到2712毫米,依旧在同级别车型中有着一定优势,而后排乘坐空间和舒适度表现方面更是它的“拿手好戏”。雷凌则分别为4640/1780/1435毫米,轴距为2700毫米。从车身尺寸上看,轩逸略大于雷凌,车内空间会更为宽敞。
功能便利性上,雷凌只有顶配才支持前排座椅电动调节,而轩逸也仅有中高配的超混电驱提供,大部分消费者选择车型都并未提供。后排座椅功能性上,两款车型差异就很明显,轩逸大部分车型都提供了前/后排中央扶手,但后排座椅却不能放倒;而雷凌后排全系均可放倒,但除了高配车型外却不提供中央扶手。两款车型均提供后排出风口和USB充电口,但雷凌是全系标配但不可分区;轩逸除了入门不提供但支持分区功能。
除此之外,轩逸顶配车型采用了八喇叭的BOSE音响,并提供了环抱式氛围灯;而雷凌则全系四喇叭音响,并没有氛围灯,在顶配车型内饰氛围营造上还是缺乏了些豪华配置。
动力搭配:不同用“电”策略,雷凌驾驶辅助更强
动力方面,两款车型都提供了多种动力搭配可供选择,而在对于“电”的使用上却采用了不同的策略。
轩逸汽油版配备一台1.6升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99千瓦,最大扭矩仅为159牛·米,WLTC综合工况油耗仅5.57升/100公里。而作为“主推”的超混电驱版车型,采用了第二代e-POWER技术,内燃机仅用于发电,驱动则交给电机,最大功率100千瓦,最大扭矩300牛·米。
雷凌则提供包括1.5升自吸、1.2T以及1.8升智能电混双擎在内的三种动力搭配。其中,1.5升自然吸气三缸发动机车型,最大功率121马力,最大扭矩148牛·米;1.2T涡轮增压四缸发动机车型,最大功率116马力,最大扭矩185牛·米。而1.8升智能电混双擎系统则是它此次升级的重点,通过更大容量锂电池,实现了“强电机”驱动,综合功率比上一代大幅提升12%,WLTC综合工况油耗低至4.07升/100公里。
而在智能辅助驾驶方面,两款车型也都有所提升。轩逸的高配车型搭载L2级的ProPILOT超智驾,可在0~144公里/小时的速度范围内智能巡航。相比之下,雷凌则表现更加出色,除了入门级车型外均提供有驾驶辅助功能,智能电混双擎全系标配最新Toyota Safety Sense 3.0智行安全套装,无论是在普及性、功能表现上,均优于轩逸。
综合来看,轩逸和雷凌在国内都受到了消费者的高度评价。轩逸则在空间、舒适配置和性价比方面更具优势;而雷凌则侧重智能配置、驾驶安全和混动技术。针对不同的需求,推荐的车型也不同,对于年轻人来说,雷凌更适合他们的口味,外观时尚动感,科技配置更高,动态表现较为出色,并拥有丰富辅助驾驶功能,更符合年轻人用车需求。但对于家庭使用来说,轩逸则更适合,它在消费者最在意的舒适性和空间表现出色,适合带着家人出行。
预算11万多,可买1.5T星瑞,也可买2.0T第三代UNI-V啦?
咱们在买车的时候,那可真是渣男,是既要又要还要,作为年轻人,想要又快又帅、配置还得高,想要可以运动又可以家用,这些要求不可谓不高!但也不是没有车,比如今天咱们试驾的这一台—深蓝新L07!
理想i8统一配置,再给优惠福利,这样一来你还会等问界M8吗?
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上市了,限时臻享价25.99万元起,这次它搭载了第五代EA888发动机,同时部分车型还配备有华为乾崑驾驶辅助系统,不同的版本该如何选择,一起来看看。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8月5日,一汽-大众6座/7座家庭旗舰SUV全新揽境于山西大同正式上市。作为大众品牌全球最大的SUV,全新揽境延续大众德系制造标准,并针对中国家庭用户的多元化出行需求进行全方位升级,在空间、动力、智能、安全、品质等方面实现多维突破,满足家庭出行的全场景需求。新......
有一台车,被硬控了,你不能用正常的眼光去看它,也不能用传统审美去“套娃”。拒绝你做现代孔乙己。它是什么车?
我身旁就是2026款的深蓝L07,那这台车这次改款以后,首先就是它的辅助驾驶全系都有华为乾崑ADS 4 SE版本,而它的一个三电系统也做了全面的升级。其实我个人觉得对车辆的日常用车的改变是非常大的。 #新央企新深蓝#
7月29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长安汽车)在重庆成立。这是一家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汽车央企。
最近,车轱辘探店别克在重庆4S店发现,除了限时一口价之外,8月别克店还搞了1元贷信贷购车促销,最便宜的只需要每天1.8元日供就能把别克车开回家,如此促销买车门槛太低了。
我估计每一个下班回家的男人,都不会拒绝在这款S7的二排上面坐一会儿。今天的主角是一款20万级的标志性的豪华SUV守门员的车型,也是脱胎于大厂的一款产品,那么他是我身边的这一款广汽传祺的向往S7。
说到国内的这些新能源品牌,如果说哪家最听劝,最重视用户的话,我觉得深蓝汽车一定是榜上有名的。没错,最新的2026款深蓝L07又改款了。 #新央企新深蓝#
其实今年开始,感觉越来越多的合资品牌也开始真的出手了,而在全球市场大放异彩的韩系车,这次在国内市场也算是认真的起来。北京现代就带来了首款纯电SUV车型北京现代EO (ELRXIO)。
空间动力双王炸!一汽-大众全新揽境上市,售价26.99万元起
谁懂啊!通勤堵车到崩溃,越野卡壳超尴尬!方程豹钛3直接开挂,18分钟快充比奶茶还快,iATS+三把锁秒变老司机,城野双杀直接锁死!
今天和大家聊的是上汽大众非常经典的一款车,全新的凌渡L的GTS版本,没错这个名字大家有没有得怎么说,既熟悉又陌生,没错GTS又一次回归了。
奥迪A5L家族映射出奥迪在国内车市布局的混乱,上奥A5L Sportback比一奥A5L更合适,售价稍微高了点,但内燃机时代末期,它是可以做作为感受燃油动力传统魅力的代表车型,我说的是高功率版本哦
领克06 Relive正式上市,共推出Ultra、Max两款版型,限时专享价10.76万元起,并同步推出多重限时购车权益。
软顶会破坏硬顶的流畅感?敞篷只能买两座?意式跑车在智能化上差点儿意思?后驱好还是四驱好?这些大家关注的问题,我们拿玛莎拉蒂GranCabrio来做个解析!
20万级中大型插混SUV 可选装无人机系统 海狮07DM-i性价比高吗?
长安升级央企,深蓝成为“尖刀力量”,多款新车型将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