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上海车展前一天,大众正式发布了ID.7 VIZZION车型。
这款车是大众品牌全球首款纯电中型三厢轿车,新车将会在今年下半年作为一汽大众的旗舰纯电动轿车正式上市。
而另一辆作为概念车展出的ID.NEXT,大概率将作为ID.7的姊妹车型由上汽大众生产。
所以,大家都认为这两辆ID轿车就是基于MEB纯电平台而来的纯电迈腾和帕萨特。
新发布的大众ID.7 VIZZION令人唏嘘
当看到ID.7为数不多已经发布的参数时,我突然觉得,国产车不仅依靠新能源弯道超车成功,甚至已经领先一个身位了。
实际上,让人如此感叹的,其实仅仅是车高这一个参数,我们不妨先来个对比。
很明显,在这一众轴距两米九级别的纯电中型轿车中,ID.7是车高最高的那个,甚至,比目前的帕萨特和迈腾也要高出60毫米。
那么,为什么仅仅一个车高的差异,就要上升到“新能源弯道超车成功”的高度呢?
因为,纯电轿车的车高太高不仅会严重影响颜值,而且会对风阻有负面作用从而进一步影响续航里程,而降低车高需要依靠电池技术的进步以及整个研发系统协同工作,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能否开发处一款低趴的纯电轿车便可以说是体现着一家车企的整体研发能力。
只有整个系统高效运转,才能将漂亮的效果图或是概念车尽可能原封不动地转化成为量产车。
没想到,以前常吐槽自主品牌的“概念林志玲,量产罗玉凤“这句话,有一天也能用在大众身上。
不信?
来看一下这张2018年的效果图和目前实车的对比,你会觉得哪个好看呢?
造成这种差距的最大原因便是:车高被迫增加了,感兴趣的话且听我慢慢道来。
小鹏P7曾花大价钱,仅为降低车高
2020年小鹏P7上市的时候,时任小鹏汽车副总裁的刘明辉接受了第一电动网的专访。
据他介绍,P7研发过程中做了两版造型。
其中一个版本的车高是1480mm,另外一版就是现在的1450mm。大家通过比较这两个版本,发现还是1450mm的好,这种偏运动型的轿车还是低一点好看。
但计算推演后发现,要想达成1450mm的车高,那么电池包的厚度必须做到110mm。
“当时市场上已有的电池,包括已有的电芯以及用这样的电芯做出来的电池包,高度都在140mm以上。”但联手宁德时代后,小鹏汽车最终做成了这件事。
简而言之,小鹏为了降低车高,不惜找宁德时代定制了矮电芯,才最终将车高降低到了1450mm,从这一点我们也能看出小鹏对技术的执着,这也代表着自主品牌的一种趋势,我们不再是曾经那样“什么都能将就”的状态了。
P7也不负众望成为了小鹏目前为止销量最好的产品。
后续推出的P5却不知为何没有继续采用同样的策略,车高达到1520mm,因此,其造型效果也大打折扣。
下面这张图是小鹏P7与P5的对比,以及如果将P7加高、P5变矮的大概样子,仔细盯着这个图看几秒钟你就能发现:这区区几十毫米的影响确实不小。
从总布置角度对纯电动轿车高度的推演
那么,小鹏在接受采访时提到的推演具体是怎么一回事呢?
让我们一起来尝试推演一下看看。
车辆研发作总布置时,首先根据造型获得车辆的轮廓,然后要将前后排的假人按照一定的形态放进去,接着就可以校核各个尺寸是否具备可行性,布置图就像下面这张图一样。
对于轿车的车高,很明显我们可以发现,坐在后排的人头顶处是最苛刻的。
因为,从车头开始往后,一般的车辆都会在A柱后方呈现最高点,然后开始慢慢下降,到后排人头的位置高度已经下降了大约50到80mm。
所以,媒体在做车辆测评时,后排乘客的头部空间也一直是测试的重点之一。
也因此,纯电动轿车的车高也需要以后排乘客的头部空间为基础来进行推演。
上面图中可以看到假人身上有两个红点,其中一个是踵点,也就是脚后跟和地面接触的点;另一个是H点,是假人躯干和大腿的连接点。
要推演车高就要从这2个点出发,将车高分为三个部分。
1. 地面到踵点的高度,也就是车内地毯表面到地面的高度;
2. 踵点到H点的高度,也就是所谓坐高;
3. 从H点到车顶的高度,这个高度也决定了头部空间。
从图中可以看到,地毯的高度等于电池包离地间隙加上电池包高度,再加上车身钣金地板、隔音垫和地毯的厚度。
很明显,因为塞入了电池包,纯电车型的地毯表面高度必然比燃油车要高,但这并不是说直接高出一个电池包厚度,因为,燃油车地板下方有额外的底盘护板,也占据了70mm左右的高度,所以尽可能降低电池包的高度是降低车高最直接的措施。
坐高方面,SUV后排坐高一般在370mm左右,轿车后排坐高一般在310mm左右,所以,大家一般都觉得SUV坐着更加舒服。
当坐高比较低时,如果脚能够往前伸就会稍微舒服一点,看下面这张模拟假人坐在小板凳上的图就很明显了。
好在纯电动车型的前悬可以做得很短,所以轴距普遍比同级别的燃油车要大,脚往前伸一点的空间还是完全可以提供的。
所以,为了降低车高,后排的坐高首先要降到比传统燃油轿车更低一些的程度。
根据汽车之家的实测,小鹏P7后排坐垫前端高度300mm,因为坐垫是往后向下倾斜的,而H点又是高于坐垫的,所以基本可以认为坐高就是300mm,略小于传统燃油车的310mm左右。
最后再聊聊头部空间。
根据SAE的定义,头部空间是经过H点做一条向后偏8度的线,这条线与车顶内表面的交点和H点间的距离再加上102mm就是高度方向的头部空间,这个尺寸的SAE编号是H61,也可以简单理解成过H点斜着测量座椅表面到车顶内表面的距离。
根据SAE的定义,我们可以推导出车顶表面和H点的高度差,如下图所示。
而车顶内表面距离外表面的高度则取决于车顶的类型,如果此处正好是天窗遮阳帘或者是顶棚区域,那这个距离就有40mm左右。
如果不巧还有车顶加强横梁,那钣金加上顶棚就得60mm以上了。
小鹏P7选择将此处做成玻璃顶,玻璃顶内外表面距离只有5mm左右。
此外,小鹏P7的头部空间也采用汽车之家的测量数据910mm,这样综合前面所说的尺寸链,我们就可以推导出P7的车辆高度1450mm。
这么看来,P7能够将车高做到1450左右,主要通过以下三个关键措施:
1. 电池包从140mm降低到110mm,车高降低30mm;
2. 车顶玻璃代替车顶内饰,车高可降低35mm;
3. 牺牲一小部分乘坐舒适性,降低坐高并减小头部空间。
其中,110mm高的电池包显然是关键中的关键。
电池包技术演变
无独有偶,同样在2020年,比亚迪发布了刀片电池,并首次搭载在6月上市的比亚迪汉EV上。
刀片电池采用了CTP技术,其电池包具有两种标准高度,正好就是110mm和140mm。
但是,比亚迪汉没有采用玻璃车顶,所以车高仅降低到1495mm,所以为了视觉上显得矮一些,汉特意增加了车身宽度来进行中和,其宽度超过了1米9。
CTP技术是指Cell to Pack,Cell指电芯,Pack指电池包,意思就是电芯直接组成电池包,省去了之前常用的模组,也就是Module,所以在CTP之前,电芯先组成模组,模组再组成电芯,即Module to Pack,简写成MTP。
至此,2020年就有了三家采用110mm高度电池包的厂家。
没错,不是两家,而是三家,借助高度仅为65mm的18650电池,特斯拉早在2016年Model 3上市时采用的就是110mm高度的电池包,因此Model 3的车高1443mm至今仍是纯电轿车的标杆。
Model 3并没有采用CTP方案,而是采用了大模组方案,小鹏P7的磷酸铁锂版本采用的也是同样的技术。大模组方案和CTP一样,都是通过减少或取消电芯组成模组的空间损耗,从而提高电池包内部的空间利用率,这两种技术可以划为同一代产品。
而2022年7月上市的比亚迪海豹则率先采用了CTB技术,也就是Cell to Body,Body指车身,其主要特点是取消了车身的钣金地板,直接将电池包的上盖板用作地板,海豹没有继续使用汉的全景天窗,而是采用了玻璃车顶,整车高度也降低到了1460mm。
从这两辆比亚迪纯电轿车的高度差异上我们也可以印证前面的说法,也就是:采用玻璃车顶可以降低车高约35mm。
两个月后,零跑在C01上首发了CTC技术,Cell to Car。与CTB相反,它是取消了电池上盖板,用车身的地板充当电池的上盖,等于电池直接集成到了车身。
可以看到,无论是CTB还是CTC,都取消了一层钣金,所以正如零跑宣传的那样,车身垂直空间增加了10mm。
所以,这两种技术也可以归为同一代技术。
但是有一点很可惜,不知道为什么零跑C01没有选用玻璃车顶,而是选择了传统的全景天窗,于是它的车高还是超过了1米5,达到了1509mm。
这个车高与蔚来ET7一模一样,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开发过程中对标的就是ET7。
但是,要知道,蔚来的车型有些特别,它走的是换电路线,电池包讲究通用性,所以到目前为止,蔚来旗下车型的电池包高度一直保持136mm,所以蔚来的轿车相对会高一些,但是通过采用和比亚迪汉一样的造型策略,也就是加大车宽到接近2米,蔚来ET7从视觉上弱化了车高的负面作用,但零跑C01的车宽还不太够,所以视觉效果不如蔚来;而ID.7 VIZZION则是比零跑C01车高更高,宽度更窄,视觉上的差距就更明显了。
总结一下,电池包从标准模组到无模组或大模组,再到与车身集成,已经历经3代。
但MEB平台的大众ID.7,使用的还是第一代的MEB模组,也就是VDA 590模组,电池包高度140mm,相比第三代的比亚迪海豹和零跑C01,仅电池就造成车高上40mm的差距。
ID.7 VIZZION不光电池拖后腿
等一下,按照小鹏P7的推演,用140mm高的电池包不是车高应该能做到1480mm吗?
ID.7的1537mm多出来的57mm又是怎么回事?
不是也用了玻璃顶吗?
好在这次上海车展ID.7的内饰也是公开了的。
根据现场拍摄的照片便不难发现,原来,大众ID.7的玻璃顶居然没有覆盖后排人头部区域。
这真的是很令人费解!
要知道,玻璃车顶之所以自特斯拉之后在纯电轿车上普遍流行,就是因为可以对降低车高做出最大的贡献,而其做出贡献的原因,便是提供了更大的后排空间。
按照ID.7的这种做法,采用普通的全景天窗也不会影响后排头部空间,这种设计真的让人觉得是走着走着忘了为何出发。
接下来,让我们尝试从技术上分析一下:为何大众会做成这种样子?
第一种可能性,是为了安装鲨鱼鳍GPS天线。
玻璃车顶一般采用夹层半钢化玻璃,所以没有办法开孔,因此,留一部分钣金车顶来开孔安装天线。
不过这种可能性并不高,因为玻璃不像钣金那样会屏蔽信号,所以只要将GPS天线隐藏在玻璃下面就可以了。
第二种可能性是因为车顶弧度太大,如果玻璃向后延伸,会导致拱高过大,无法加工成型,这种可能性是比较大的。
这是因为,车顶玻璃都是先做成平板然后在模具里压制成型的,所以弧度过大或者形状太复杂会导致玻璃开裂或是褶皱。
那么,其他车型是怎么解决这一问题的呢?
我们可以发现,小鹏和特斯拉采用了类似的方案,那就是:将后风挡玻璃向上延伸一些,将过高的拱高分配给两块玻璃。
只不过,特斯拉比较夸张,直接延伸到了车子中间,而小鹏P7只延伸了一小段。当然,这种方案还有一个目的:让车顶横梁避开后座乘客的头部区域,总之目标都是提供更大的头部空间。
这种方案的原理非常简单,看下面这张示意图就明白了。
那如果是这个原因,大众ID.7为什么不用呢?
原因是:它采用了大后盖方案,后风挡玻璃会随着后盖打开一同运动上翻,所以没有办法延伸到车顶。
那么,为啥要选择大后盖呢?
因为车高太高,后面弧线过渡需要更长的距离。后面留给后盖的水平距离不太够,无法保证足够的开口拿取行李,如下图所示。
但其实,Model 3和小鹏也有类似的问题,它们又是怎么解决的呢?
答案是:创新的造型和结构设计。
首先,后风挡玻璃的边界没有按照下图红线所示的传统做法来设计,而是向上收缩一些,这样就留出了足够的空间给行李箱开口。
同时,因为玻璃下边界做了两个大圆角,所以两侧也就自然有了足够的空间布置气弹簧和铰链结构,这样一来,就等于做了一个玻璃不跟着后盖运动的大后盖方案,完美解决了后盖开口小和希望玻璃不运动的矛盾。
然而,虽然有现成的成功案例,大众还是选择了传统的玻璃边界,因此也就只能做传统的大后盖,所以后挡风玻璃没法往前延伸,所以用了玻璃车顶的ID.7后排头部还是顶棚,进而导致了我们从前面的图片中可以看出的问题:后排头部空间并不宽裕。
前悬挂形式也影响整体造型
其实还有一个因素也影响到汽车的造型比例,甚至间接影响到车高,那就是:轮胎的尺寸和前悬挂的形式,列个表格就知道了。
可以发现,越来越多纯电轿车前悬采用了双叉臂形式,这是因为电动车都不差钱吗?
并不是!
其实,这是因为:大尺寸的车轮越来越流行。
从ID.7上就可以看出,其车轮直径比帕萨特大了近50mm。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选用原来的麦弗逊悬挂,那么车子前盖的高度就得向上抬25mm。所以大车轮搭配高度方向尺寸更小的双叉臂悬挂更为合适。
对照一下最初的效果图就会发现,继续采用麦弗逊悬挂的情况下,造型要营造的低趴感觉就做不到了,因为前盖抬高后,水切就得抬高,对应下图里黄色虚线,也就是窗玻璃的下边界。
水切抬高会导致窗玻璃占整个侧面的比例太小,所以即使不考虑内部头部空间的问题,也不得不抬高一下车高了。
同时,前盖加高了之后,前脸就显得厚重,没法体现设计图种那种动感犀利的感觉了,造型效果也就大打折扣了。
但是,没有办法,MEB平台的前悬架就是麦弗逊,对于大众而言,这是没有短期内快速迭代的办法的,所以也就只能牺牲造型了。
结束语
说了这么多,实际上大家可以看出,要守住造型效果图中相对动感低趴的造型,虽然会碰到很多工程可行性上的挑战,但是正如前面分析的,每一项挑战都是有解决方法的,比如前悬用双叉臂替代麦弗逊就可以降低前盖和侧面水切的高度;比如使用特斯拉Model 3的后盖方案就可以让后座上方只剩玻璃车顶,从而在头部空间不变的情况下降低车高35mm;又比如选用宁德时代已经量产的带CTP技术的麒麟3.0电池,就可以降低电池包高度以及车身高度30mm。
可惜的是,由于大众对平台化的刚性准则,以及对友商技术的一贯无视,再加上风格强硬的技术控领导的相继退位,才造就了目前这款一汽大众的ID.7 VIZZION。
也许,带着大众光环的ID.7借着“纯电迈腾”或“纯电帕萨特”的名头还能有不俗的销量,但从工程师的视角出发来看,不得不说它还没上市便已经落后自主品牌不止一个身位了。
各位车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银河L6,这家伙到底有没有两把刷子,能像它的前辈L7那样火遍大江南北呢?我这儿有几个硬核理由,咱们一块儿瞧瞧!要说银河L6,那可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新秀。银
在这个挑剔的时代,选车如同找一个好对象,外观与内涵缺一不可。而吉利银河E8,恰恰两者兼具。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买车不仅仅是日常出行的手段,更是自己个性和审美的体现。市面上的车型多
正值炎炎夏日,大家或许都有这样的经历,高温的炙烤下,哪怕就在室外停了半小时,车内温度都高得吓人。作为极其复杂的工业产品,究竟夏日高温会对汽车造成怎样的影响,是很多人共同关注的话题。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日新月异的今天,银河E5以其卓越的续航能力在众多消费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作为一款专为现代家庭量身打造的电动车,银河E5不仅拥有时尚的外观和宽敞的内部空间,更在续
温县华洋置业有限公司:武陟政经中轴,兴华路上,数日前随着一段围墙拆除,数百米的景观主轴应然呈现,从这里经过的每一位路人,无不停留、驻足观望。四面高大的照壁景墙,东西一字排开,气势滂
终于要来了!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文简称:进博会;英文缩写:CIIE)即将于2024年11月5日至10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隆重举办。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
随着全球瞩目的巴黎奥运会临近,一场充满激情与荣耀的盛宴在长春中铁博览城悄然拉开帷幕。7月17日,“旗妙之夜”2024红旗粉丝盛典不仅为车迷们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震撼,更见证了
说实话,安全这东西,在买车的时候真的超重要!在众多车企还在纠结价格的时候,吉利银河E8默默崛起,把安全做到了极致,那么它在安全性能方面是怎么做的呢?接下来为大家揭晓答案。它用了全新
2024年8月21日(上海),阿维塔璀璨之夜隆重举行,长安汽车、华为、宁德时代高管亲临现场,共同赋能阿维塔开启新的篇章。与此同时,限量联名版·未来智能豪华轿车阿维塔012开启全球首
在汽车市场这片蓝海里,吉利银河L7犹如一颗新星,以它在安全科技方面的创新,让驾驶者在享受速度与激情的同时,更加注重行车的安全,也让安心驾驶成为常态。高强度笼式车身,全球领先的电混安
11月15日,小编有幸参加广州车展一睹银河E5的风采,车不仅配置顶满,性价比更是炸裂,现在看到不少观众静态试驾,看来吉利这次又是收割了一批银河粉了。银河E5的外观设计相当吸睛,流线
7月25日,比亚迪王朝网全新中级SUV宋L DM-i正式上市,售价13.58-17.58万元!新车搭载第五代DM技术而来,百公里亏电油耗低至3.9L,满油满电综合续航超1500km
买家用轿车,预算却不到20万?别担心,吉利银河E8或许是你的理想之选。这款车在中大型车市场上可是个热门选手,不仅价格亲民,配置也相当不俗,而且动力和空间表现都让人非常满意,小编说一
吉利银河E5作为一款集时尚美学、宽适空间、超长续航与顶级电池安全于一身的纯电SUV,自诞生之日起便聚焦了无数目光。它不仅承载着吉利对高品质出行的执着追求,更以实际行动回应了市场对新
最近懂车帝的测试结果一出,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些动辄几十万的豪车,在钻卡车测试中,A柱、B柱竟然说断就断,由此看出在汽车界,价格和安全其实是不成正比的。反观一些自主品牌,如吉利车
网约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司机选择一辆合适的网约车显得尤为重要。吉利曹操60作为一款新能源网约车,专为网约车行业打造,性价比极高且能多接单更赚钱,受到全国多城网约车司机青睐。近
吉利汽车的总销量在7月份达到了惊人的15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的销量突破了5.9万辆。这一数据展示了吉利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强大竞争力。银河品牌作为吉利新能源战略的王牌,银河E5的推出
吉利七月销量已公布,总销量突破15万台,新能源销量势如破竹,单月卖出近6万台,连带着“中国星”系列油车也卖出去不少,单月销量达到了34244台。看得出来吉利这势头还是挺强势的。说到
11月15号,银河E5,广州车展上正式亮相了,作为吉利银河系列的首款力作,车一登场,那叫一个“哇塞”,真是让现场观众眼前一亮。作为吉利银河系列的首款力作,银河E5不仅在设计上大胆前
近日,吉利星愿以7.88w的价格正式开启预售,并以其基于GEA平台的卓越性能、超大“得房率”的空间设计以及Flyme Auto智能座舱的尖端科技,成功打破A0市场。吉利星愿基于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