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余总 5 亿发威,问界 M7 强势换新

余总 5 亿发威,问界 M7 强势换新

类星频道 11浏览 2023-09-13 IP属地: 上海

9 月 12 日,华为在上海推出了问界新 M7 大五座版和全新六座版。

余总 5 亿发威,问界 M7 强势换新

五座后驱的 M7 Plus 起售价打到了 24.98 万元,搭载华为 ADS 2.0 的五座智驾版来到了 30.98 万元。同时,华为宣布 ADS 2.0 将是第一个到 2023 年 12 月「全国都能开的高阶智能驾驶」。

在竞争本已白热化的 2023 年,问界的新 M7 就像一记重拳,宣示着余承东的回归。

全国都能开,哪边都安全

有 50 城...100 城…在前,问界的「全国都能开」颇有拍卖会上喊出天价一锤定音,四座倒吸一口凉气之感。

问界「全国都能开」背后有一个重要的技术决策,就是全面的转向以 BEV 模型为底座,再加上华为 GOD(General Obstacle Detection)融合感知网络和 RCR(Road Cognition & Reasoning)道路拓扑推理网络的重感知路线,取代了过去华为耕耘已久的高精地图路线。

拽了这么多晦涩的技术名词,实际体验怎么样?在发布会召开前,类星频道在上海试驾了近百公里的 ADS 2.0 无图版。

整体来看,当前的 ADS 2.0 刚刚摆脱高精地图,在少数过去强依赖高精地图的场景中,细节体验仍有待进一步打磨,但瑕不掩瑜的是,ADS 2.0 在更多场景下依然展现出了巨大突破,稳稳地兜住了系统的体验下限。

考虑到高精地图的审批、鲜度和成本难题,辅助驾驶接下来转向「无图」已经成为行业共识,但华为转向「无图」的策略乃至扩城的计划,让人尤为印象深刻。

因为华为是自研辅助驾驶的玩家中,为数不多拥有甲级采图资质,建立起了完备的高精地图运维团队,在高精地图的覆盖率、质量以及高精地图团队和辅助驾驶算法团队的配合上,华为与其他品牌和第三方供应商协同的模式,都有巨大优势。

不夸张地说,高精地图一度是华为辅助驾驶体验的王牌之一。但越是王牌,反而越发体现华为全面转向「无图」的决策质量。

在技术团队确认未来终将走向「无图」的既定背景下,华为果断选择了和过去的差异化优势作别,不让自己陷于短期的「局部最优解」,耽搁了上限更高、更有想象力的技术迭代。

根据现场媒体的说法,华为甚至已经解散了其高精地图团队,全部技术资源都倾注在「无图」路线上,这在短期内带来了很大的工程挑战,但截至目前,「无图」已经开始兑付一些意料之外的「馈赠」。

在 4 月 16 日的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发布会上,华为常务董事、终端 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CEO 余承东曾宣布到今年年底在全国 45 个城市开通导航辅助驾驶,即城市 NCA 的开城计划。

但随着「无图」算法的进一步泛化,华为技术团队发现对于不同城市共有的道路结构特征和驾驶场景,ADS 2.0 的算法性能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到今年年底预计可以在全国所有城市开通城市 NCA。

余总 5 亿发威,问界 M7 强势换新

这也就有了余承东在发布会上的「全国都能开」。相比目前已有的各路 50 城 100 城规划,全国开放无疑是算法性能的一次全面升维进攻。

当然,死抠字眼的话,即使是「全国都能开」的 ADS 2.0 无图方案,也依然是存在 ODD 设计运行域的。也就是说,在一些更加复杂的场景下,ADS 2.0 可能依然是会退出甚至无法运行的。

余总 5 亿发威,问界 M7 强势换新

不过,华为已经建立起高达 1.8 E Flops 的训练算力规模,可以做到 5 天/次的模型更新速度,每天学习超过 1000 万公里的场景。也就是说,华为以中国第一的算力储备和领先的算法团队作为基础,来实现更进一步的泛化性能。

当然了,不得不承认的是,即使建立在大力投入的基础上,城市辅助驾驶依然属于新兴产品,依然会有一部分用户对这样的产品持保守态度。但全车的传感器、强大的计算平台已经上车,车企可以为这部分人做些什么呢?

在我看来,昨天发布会上不亚于「全国都能开」的时刻,就是余承东宣布基于 ADS 2.0 推出「全向防碰撞系统」的一幕。

余总 5 亿发威,问界 M7 强势换新

在传统的前向主动安全的基础上,华为自主研发了 ELKA 侧向防碰撞系统和 LAEB 低速前后向防碰撞系统。

具体来说,ELKA 利用基于激光雷达的 GOD 网络,更好的识别硬质隔离和栅栏等,会在存在碰撞风险时介入横向控制,把车辆保持在原车道内,避免碰撞风险。

LAEB 原理类似,在光线不好的地下车库泊车或转弯时,很容易出现低速剐蹭,ADS 2.0 搭载的 LAEB 可以支持前向和后向的低速形式场景,通过紧急自动来防止剐蹭或碰撞。

当然,在前向的传统科目里,华为也把 AEB 的刹停时速做到了 90 km/h,而且是静止车 + 行人混合场景与侧翻车的场景。

余总 5 亿发威,问界 M7 强势换新

在华为的定义里,前后左右加起来,组合成了华为「全向防碰撞系统」。考虑到主动安全对功能安全极高的要求,包括对于误刹和漏刹的平衡,对于系统失效的处理,这一系统无疑需要倾注大量的资源。在磨刀霍霍向城市的同时,华为还拿出资源分配给更广泛的,让所有智驾用户受益的基础能力的开发,最大限度的降低事故率。

就这一点来说,我想呼吁所有品牌都参与到「全向防碰撞系统」的内卷中来。

可以总结一句,智驾是新 M7 上最重要的更新之一,那么在智驾之外呢?

大五座,25 万起

我想华为最值得关注的一点,就是长于技术,但不沉溺于技术。

首先可能算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新 M7 的白车身进行了重新设计,其中 A 柱、B 柱都是强度达到 1500 - 2000 MPa 的热成型钢,侧面门槛梁和底部也是强度在 1000 - 1500 MPa 的超高强度钢。问界为新 M7 进行了超过 100 次的实车碰撞测试,整个乘员舱的热成型钢占比超过 24%,这是一次脱胎换骨的改进。

余总 5 亿发威,问界 M7 强势换新

其次,新 M7 标配了全新的「棉花糖」舒适座椅,官方宣称座椅柔软度提升了 10% 的同时,支撑性提升了 8%,从类星频道的实际体验来看,新旧座椅感知差异十分明显。功能性方面,前后排的通风、加热、按摩也一应俱全。

全新的六座版后排座椅的坐垫增加了 20 mm 的同时,头部空间也增加了 10 mm,且标配零重力座椅。

在驾驶方面,华为基于多个不同工况仿真预测推出的智能增程技术,新 M7 的百公里油耗相比升级前下降了 8%,低电量和低温工况下动力增加了 10%,CLTC 综合续航达到了 1300 km。

问界新 M7 的前后悬架都换装了双 FSD 可变阻尼减震器,在车辆重心下降 15 mm 的同时,在不同路面的舒适性实现了 35% - 38% 不等的改善。从实际体验来看,新 M7 在机械素质的体验上确实可圈可点。

余总 5 亿发威,问界 M7 强势换新

至于说鸿蒙座舱,包括华为手机和车机的跨端打通,乃至华为 Harmony OS 和 MagLink 的多设备联动,包括更进一步的利用华为平板调控座椅、天窗、空调、遮阳帘以及其他的舒适和娱乐系统…这更是事实意义上华为「遥遥领先」且几乎所有传统品牌都十分头疼却束手无策的范畴了。

写在最后

显然,华为对今年战况之激烈有着清醒的认识。所以在所有这些产品体验改进的基础上,还有了文章开头,新 M7 的起售价打到了 24.98 万起,而智驾版的体验门槛也拉低到了 30.98 万。

除此之外,问界还拿出了限时(10 月 7 日截止)的 6000 元现金优惠,1.2 万元的内外饰选装基金和 1.5 万元的选配权益。

问界的进攻迅速得到了市场的反馈。发布一天后,问界宣布新 M7 订单已经突破 1.5 万台。游戏才刚刚开始。

文章标签:
新能源 技术解析
 
相关推荐
类星频道 4680粉丝    318作品 关注 打破信息差,聚焦智能汽车的未来
推荐作者
苑叔聊车 关注
资深的汽车编辑,阅车无数,有关于选车的问题找我就没错了。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明白说车 关注
明明白白了解车,轻轻松松驾驭车!明白说车,坚持原创!
SCC超跑俱乐部 关注
SCC超跑俱乐部
xuser3801153 关注
蓝鲸车市
悦行江西 关注
和你分享有趣、新鲜和汽车有关或无关的事!
那啥车 关注
每一台车都有自己的灵魂;那啥车?对!我的车。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