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长城在保定的技术中心,你会有一种很强烈的感觉,长城越来越年轻了。无论是一层大堂开着的新潮咖啡店,还是二三层敞亮的开放式办公空间,以及充满科技感的白色展厅里新派的展车,都彰显着这家老牌车企这些年走过的革新道路,以及它的果决所带来的,不可忽视的成功。
从欧拉、魏牌、哈弗,到坦克和长城炮,再加上好猫、蓝山、枭龙、大狗这样充满个性化的车型命名,如今的长城,不仅可以生猛,还可以别致。它不仅是工艺扎实、定价实在的传统汽车大厂,还是一个朝着「全球化智能科技公司」目标迈进的超级玩家。而在这条路上,最重要的主角,就是「咖啡智能」。
咖啡智能是长城的整车智能化技术品牌,旗下包含咖啡智能座舱系统(Coffee OS)、咖啡智能驾驶系统(Coffee Pilot)、咖啡智能云(Coffee AI Cloud),以及咖啡电子架构(Coffee EEA),完整覆盖智能汽车所有的智能化环节。
在最易感知的咖啡智能座舱体验中,给我最大触动的是称得上具备业内顶尖灵敏度的语音识别能力,「你好小哈」的简单问候之后,车机可以连续接收并执行十条语音指令,诸如播放音乐、打开车窗、把空调温度调低之类的指令,不需要间隔,也不需要重复唤醒,而且在我们七嘴八舌的反复试验中,「小哈」几乎没有出现任何差错,尽管其他品牌的车机也已经在往这个方向前进,Coffee OS 2.0 的表现依然可以算得上是惊艳。我们距离梦想中更像人类对话的自然语言交互,又更近了一步,可以期待明年上线的 Coffee OS 3.0,会带来更多的惊喜。
这个座舱还有一个贴心的小彩蛋,对大部分时候都坐副驾的我十分友好,就是副驾可以独立连接蓝牙耳机听音乐、或者利用前方的小屏幕看视频,而完全不干扰中控屏的地图导航,驾驶员也不会受到影响。不过我仔细想了想,这个功能的一大应用场景,也可能是跟主驾吵架了,但又没法下车,只好物理屏蔽?真是一个可爱的功能。
如果说座舱体验更多的是感受智能化功能的灵巧和便利,在后续长城的分享中,我更震撼于这家企业对 AI 时代理解的透彻和 AI 路线规划的长远。
这个布局的新起点,是长城新成立的智能化前沿组织 TCAL(Technology Center AI Lab,简称 AI Lab),其职能是「负责构建长城汽车全链路 AI 技术体系,打造行业领先的 AI 能力」。部门的掌舵人杨继峰可谓是一位 AI 技术的「痴汉」,连长城汽车智能化副总裁吴会肖都在会上打趣他说,一看他面红耳赤,就肯定是跟谁争论技术问题太上头。
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杨继峰甚至在活动上给大家简述了大模型的发展史,不过我更感兴趣的,是他提出的问题:什么是 AI 时代下的汽车?
当大家沉迷于跟 ChatGPT 和文心一言唠嗑的时候,新时代的汽车人们已经在研究如何把大模型应用到车机上去。而无论是感知大模型、认知大模型还是 3D 场景构建大模型,最终的诉求都是打造一个更适于人类驾乘的智能空间。当 AI 时代到来,如今我们对驾驶安全的判断是否还奏效?当智能驾驶不断进阶发展,人类在车上的行为更加复杂多样,AI 如何判断这些行为的含义?
杨继峰举了一个很小的例子:疲劳检测。熟悉超级充电站的朋友们知道,每当这个时候,常老师的小眼睛就免不了要来跑一回通告。如何让车机不要再冤枉常老师睡着了呢?各家车企给出过不同的答案,这次长城的答案是——多模态算法框架,及其衍生出来的 SpaceGPT-空间感知大模型。
不知道这个厉害的名字常老师是否满意,不过简单来说,就是过去对驾驶员的疲劳检测基本都集中在脸部,主要是检测眼睑开合的程度来判断是否睡着了,但是对眼睛小的人来说,这种检测方法是无效的。更好的方法是,用「疲劳状态检测」代替「疲劳特征检测」——当常老师看起来眼睛「闭着」的时候,他是不是还在滑动屏幕,是不是还在进行驾驶操作,是不是还轻松躲避了路上的障碍物?这些都是判断驾驶员是否疲劳的重要指标。进而,车机能够根据驾驶员疲劳程度的分级,来做出相应的反馈。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想问,不同的人的疲劳反应不一样,如何知道哪些行为代表着疲劳呢?这就是大模型时代有意思的地方。以往检测眼睑,是因为这是产品经理们能想到的最快捷有效的方法,而现在,通过大量真实数据的训练,以及车主与车机的不断交互,AI 能够综合学习不同的行为,并将不同的行为标签化,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
延续着这一思路,SpaceGPT 还可以应用于许多不同的场景,引申出很多其他的主动的交互功能,比如音乐推荐、交互行为推荐、周边餐饮推荐等。
用杨继峰的话来总结,我们之所以享受跟 ChatGPT 聊天,是因为我们某种程度上觉得跟我们对话的是一个同等的智能体,而未来的车机,也应该是这样的智能。
这听起来很远,但是仔细想一想,又确实是智能汽车正在前进的方向。
当畅想回归现实的时候,人难免会有些恍惚,不知道刚刚做的这场 AI 的美梦,有几分是真正可能的。长城的回应是,今年第四季度,大家就可以在一些车型中看见大模型的应用,明年,大家还将迎来频繁的 OTA,可以像期待手机应用升级一样,期待咖啡智能的升级。
另外,有关大家最关心的无图城市 NOH(Navigation On HIPilot),长城表示明年 Q1 就会在蓝山车型上量产,首批开放城市是北京、上海和保定,到明年年底有望拓展到全国 100 座城市。
还没有见到产品,很难判断长城距离「全球化智能科技公司」的目标还有多远,但是这个技术路线,我想还是值得期待的。
连续两年成为正增长主流合资车企之后,一汽丰田再次创造的月度及半年增长新记录,成为当之无愧的“合资新力量”
当地时间7月1日,比亚迪巴西乘用车工厂在巴伊亚州卡马萨里市正式下线首车,开启中巴新能源合作新篇章。巴西州长杰罗尼莫称该项目为巴中合作的绿色转型典范,将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自由之光,不止一面。7月2日,五菱红标旗下新时代灵活多能的新标杆——五菱之光EV进取型正式亮相并开启全国预订。
绿色动力驶向全球,比亚迪为何一定要自己造船?
近日,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5全球独角兽榜》引发行业热议,广汽埃安凭借卓越实力脱颖而出,位列全球第50位,连续三年稳坐全球最大新能源车企独角兽宝座,在新能源汽车品牌中独占鳌头。
“客车之王”宇通,造“百万级豪车”下注高端旅游?
坚守品质,不负信任!重庆渝大昌汽车音响改装!
7月1日,特斯拉中国官网悄然更新,Model 3/Y长续航全轮驱动版迎来关键升级:Model 3长续航版续航飙至753公里(增加40公里),零百加速缩短至3.8秒(提升0.6秒),但售价上涨1万元至28.55万元;Model Y长续航版续航增至750公里(提升31公里),售价维持......
奇瑞集团发布销量快报:6月份,集团销售汽车233,607辆,同比增长16.6%。
比亚迪巴西工厂首车下线!开启拉美新能源产业新的篇章
不在压力中破局,就在压力中出局!当合资品牌集体承压,北京现代化压力为动力,在2025上半年交出累计销量100,016辆的优秀答卷。特别是6月,在高质产品和营销创新等多维发力之下,取得了21713台月销和环比增长66%亮眼表现。如此成绩不仅展现了强大的品牌韧性,更为电动化转型奠定了......
广汽埃安位列胡润研究院《2025年全球独角兽榜》新能源汽车品牌全球NO.1
官宣!赵心童与腾势携手向前!
燃油车逆势增长 一汽-大众大众品牌以亮眼成绩领跑合资阵营
每公里花费2毛钱,不惧低温还没里程焦虑,这样的新能源车心动不
进入7月份,各大造车新势力品牌纷纷公布了6月份的最新销量数据。整体来看,有不少车企依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不过也有车企开始出现销量增长乏力的状态,甚至已经出现大幅下滑。下面就来看看各个品牌的具体表现如何?
我的势界,由我控场!赵心童成为腾势Z9GT车主暨全球代言人
欧拉
比亚迪巴西工厂首车下线 开启拉美新能源产业新篇章
限时诚意价11.98万起 奇骏·荣誉焕新上市 携手逍客·荣誉双车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