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用智能驾驭性能 华为途灵底盘的秘密在哪里

用智能驾驭性能 华为途灵底盘的秘密在哪里

汽车相对论 3694浏览 2023-12-06 IP属地: 辽宁
前不久智界S7上市之际,华为正式对外发布了“途灵智能底盘”,号称能够用智能感知和智能控制,带来操控、安全和舒适性等驾乘体验的全面提升,真有这么神奇吗?
《汽车相对论》听了智界S7产品总监的专场Workshop,着重讲解了华为途灵底盘对传统汽车驾乘质感的深度改造,分享一些我的个人理解。
在汽车从交通工具向着智能移动终端进化的道路上,表层做法是先做HMI人机交互,车载大屏很容易给消费者建立“智能化”的直观印象。
而对于关乎整车性能最核心的的六大指标,动力性、经济性、制动及安全、操纵稳定性、平顺性和通过性,却几乎是智能化的荒漠。
简而言之,华为途灵智能底盘就是在优秀的底盘机械素质和澎湃动力的基础之上,通过智能控制中枢的调控,发挥其智能感知及智能控制的核心优势,从而达到易操控、更舒适、更安全的驾乘体验。

机械部分

传统燃油汽车的动力是发动机,跟底盘部分几乎是很难融合的,而在新能源时代,就集约成了前后桥电机,充分说明电机已是底盘的一部分。
途灵底盘一大特色首要就是动力源——全新一代HUAWEI DriveONE 800V碳化硅高压动力平台。
超高密异步前驱及超高效同步后驱组成,电机最高效率可达98%,可实现行业量产最高转速22000rpm。
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独立悬架,虚拟主销双叉臂前悬,侧倾少、冲击小、稳定性高;而五连杆独立悬架,兼顾舒适性和操控性。
CDC+空气悬架少见的组合,很多车会单纯匹配CDC或者单纯配备空气弹簧,而把二者结合起来,途灵底盘试图打造出黄金组合的CP,让整车悬架的可控制程度变得更高。
CDC连续可调阻尼控制减振器,可做到每秒1000次路面感知、100次阻尼调节,最大可减少近60%的冲击力。
通过空气弹簧调节车身的高度和姿态。可实现手动调节车高,并能配合不同车速,自动调节车高以适应不同的驾驶工况。
以上便构成了途灵底盘优秀的机械硬件素质,可以说如此组合,即便是传统底盘结构,就已经决定途灵底盘的操控下限就已经不俗。
有车辆智能感知和智能控制系统的协同作用,才能使途灵智能底盘的强大机械素质得到充分发挥。
真正拉开智能化序幕的,是接下来的重头戏。

智控中枢

作为途灵智能底盘中感知和车辆智控的中枢,其集成了HUAWEI MFSS多模态融合感知系统(Multimodal Fusion Sensing System)、HUAWEI DATS动态自适应扭矩控制系统(Dynamic Adaptive Torque System)和HUAWEI xMotion智能车身协同控制系统等一系列用以协同控制车辆的智能算法。

智能感知

为什么要感知车辆状态与道路环境?
在汽车驶过减速带时,如果不能准确识别纵向冲击和垂向颠簸,就无法进行合理的纵向扭矩控制和垂向阻尼控制,驾驶者和乘客的体验就不够舒适。
有了高精度的车辆运动状态和道路环境感知,才能进行准确的扭矩防滑控制、颠簸舒缓控制、稳定过弯控制等,保证车辆性能的极致表现。
而通过使用HUAWEI MFSS 1.0多模态融合感知系统,实现车辆姿态和路面预感知。
  1. 车辆状态感知(iVSE)intelligent Vehicle State Estimation

iVSE打通了车辆的主被动传感器的感知数据
而iVSE技术先通过对四轮转速、方向盘转角、横摆角速度等值进行计算,得出车速观测值,随后利用电机转速加以补偿、纵向坡度估算加以校正……最后利用融合估计算法,提升车速估计的精度,满足操稳控制、ADS规控、安全驾驶控制等需求。
  1. 路面预瞄(RSS)Road Surface Scanning

传统汽车大部分感知都是被动获得的,比如只有压到减速带,悬架系统才感知到有颠簸了,再快的系统也来不及做出及时地调节,也就是后知后觉。
RSS路面预瞄技术是借助于智驾感知系统的摄像头/激光雷达等提前识别路面信息,根据路面信息和车辆状态提前对减振器的阻尼特性进行调节,实现更理想的悬架决策控制,提升车辆的驾乘舒适性。
RSS路面预瞄技术能够做到“先知先控”。通过预瞄提前感知前方减速带,随后主动进行ms级别的阻尼控制,帮助汽车在过减速带时有效减少垂向冲击度约15%,结合扭矩自适应调节,整体过障冲击感下降31%。

智能控制

首当其冲是HUAWEI DATS 3.0动态自适应扭矩控制系统
传统燃油车的扭矩响应要经过多级机械系统和电子系统的接力,控制延迟很大,DATS 3.0则依托电机本身的控制精度优势,将传统响应链路缩短,响应速度提高了100倍。
通过HUAWEI DATS3.0动态自适应扭矩系统,实现车辆的扭矩精准控制。
HUAWEI DATS3.0动态自适应扭矩系统,又延伸出扭矩矢量控制(TVC)、电子防滑控制(eASC)和协同拖曳扭矩控制(CDTC)三大子技术。
三大子技术就不展开赘述,简而言之就是通过对于电机扭矩的巧妙精细控制,能够实现出传统机械结构上极为复杂的车身控制能力,用智能化的算法,来让整车的操控变得灵敏、稳定、平顺而且安全,也就是让机械性能不仅体现在参数上,而是做到能够让无论是新手还是老手驾驶,都能够体验到更极致的驾驶乐趣,也就是“用智能驾驭性能”。
二是HUAWEI xMotion智能车身协同控制系统
针对电动汽车的电机扭矩响应快、扭矩大以及具备能量回收的综合特性,在日常复杂工况和综合路况多变的前提下,控制车辆的各子系统之间,以往都是各自分工,虽然功能上有互补,但彼此之间缺乏联络和协同运作。
HUAWEI xMotion智能车身协同控制系统,则可实现对电驱、制动、转向、悬架的多维度中央协同控制,做到智能调节、精准控制,减少行驶及制动过程中的颠簸和冲击感。
总而言之就是让车辆行驶起来,通过打通各个车身控制系统之间的机制,让他们实现复杂场景的智能协同控制。
例如,当电动汽车在加速状态下,汽车由单悬架控制,而在制动情况下,将由悬架及制动协同控制;过减速带时,则由预瞄和悬架跨域协同。针对不同场景,均能实时、精准地调整阻尼力,更好地做到抗点头、减少晕车的发生。
HUAWEI xMotion就是用“智能算法”实现了自适应减振控制(ADC)以及智能舒适制动(ICB),这背后都需要感知层面和控制层面的集中调度与协作。

小结

总体来说,华为途灵底盘,并不是在单一维度的堆料或者智能化改造,而是通过对整个底盘系统的数字化解构,在各个层面都进行智能化升级,并且成功通过打通智能驾驶硬件的感知能力,通过精细的算法,赋予传统机械结构更精细化的调整空间,从而让整体性能发挥出更大的优势。
而这一切,不仅是技术层面的一项创新,我想对于广大用户而言,能够体验到此前从未有过的驾驶体验和行驶质感,才是更值得我们重视的!

文章标签:
技术解析 新能源
 
相关推荐
汽车相对论 424粉丝    1320作品 关注 以专业视角解读汽车新鲜事儿
推荐作者
排气管 关注
排气管是汽车圈车企高层以及从业人士关注度最高的账号。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阿飞频率 关注
喜欢车爱聊车,喜欢把自己的爱好跟大家分享。
晓生说车 关注
晓生说车,与你一起畅聊汽车!
华南车市资讯 关注
立足华南区域,打造本地化的汽车资讯,接地气的专业汽车报道。
悦行江西 关注
和你分享有趣、新鲜和汽车有关或无关的事!
靓车大咖会 关注
了解最新汽车资讯,汽车养护知识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