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聊新能源车时,我们的注意力更多放在了车辆的性能、功能等方面。但就好像上网体验一样,千兆宽带有时候也未必能保证你拉大栓时不跳ping。新能源车赋予消费者的体验,每个环节也是缺一不可,比如说充电桩的配套。不久前,华为就喊出了明年部署超过10万根全液冷超级充电桩。甚至分享了充电1秒,续航1公里的用车体验。这种新能源车充电体验,从技术角度来说,真的可以在明年就能惠及更多国内用户吗?它又运用了哪些黑科技,来保证这份体验不会因为真实、复杂的用车场景,而被打折呢?
聊充电桩之前,还是照例做一个基础路线的铺垫。既然功率等于电压乘以电流,那么想要实现大功率快充,就有高电压与高电流两条路线可以选择。实际上,除了特斯拉之外,绝大多数超充桩的技术路线都是采用的高电压方式。这与国内新能源车企普遍更注重800V高压平台的建设,有异曲同工的意思。而隔壁特斯拉Model 3、Model Y这一主销级别的车型,短时间内预计不会有升级到800V高压平台的动作。
具体到华为的全新液冷充电桩,其最大电压已经能够达到1000V,这基本可以向下兼容现阶段市面上绝大多数新能源汽车产品。再配合600A的最大电流,该充电桩的最大功率便能达到600kW。如果以满载功率来计算,也就意味着每分钟可以充10度电,即每秒约0.17度电。以现阶段中大型级别内的纯电动车实际百公里续航来看,这一充电速度确实可以承载“充电1秒,续航1km”的用车体验。不过要做到高电压,第三代半导体材料SiC应该是不会缺席的。虽然材料成本更高,但损耗更低、体积更小、性能更优,实际的应用成本并没有账面价格差距那么大。其实这一套理论,也是完全从电动车800V高压平台那移植过来。
当然,也不是说只有高电压才能实现如此高的充电功率。走高电流路线的特斯拉,其现阶段较为普及的V3充电桩,最大极限峰值电流能够超过600A,实现最大250kW的充电功率。而正在推广的V4充电桩,额定电流被直接推至615A,现阶段的峰值功率能够达到350kW。并且,特斯拉V4充电桩能够兼容1000V电压(主要针对海外卡车、皮卡等产品准备),也就是说理论上其最大功率也能超过600kW。但现阶段特斯拉V4充电桩暂时还未进入中国大陆市场,从落地的时间节点来看,华为目前还是处于遥遥领先的状态。
而在技术角度需要强调的是,能够支持特斯拉在400V阶段就获得较大充电功率的核心,就是那套液冷技术。从命名上,我们也能很清晰地看到,华为的超充桩也采用了这项技术。当电流来到600A这个级别,已经不需要去讨论到底是大电压还是大电流路线。而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二次方、电阻、时间三要素成正比。简而言之,就是充电桩的散热压力巨大。传统的风冷已经无法满足需求,无论从技术、从安全还是实用性角度,都需要上液冷技术。
从看得到的位置着手,液冷技术能够使充电枪的线缆更轻、更细,同时还更安全。另外,液冷的工作也更安静,不像风冷的风扇那样产生噪音。最后一点不易察觉的地方,在于液冷技术的耐用性优势。由于充电桩体基本是封闭状态,所以液冷充电桩能够有效隔绝灰尘、可燃气体等,在耐腐蚀、抗爆破、耐低温等难题上,都有着更好的表现。甚至从生产角度来说,整体性更强的液冷充电桩,还可以运用现阶段造车领域比较火的一体压铸技术。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强桩体的强度,降低生产成本等等。
但充电桩仍然只是用户体验优质充电的一部分,想要满足新需求,还得电网扛得住才行。而在单根充电桩最大功率达到600kW等量级时,去算电网的承压已经没有意义了。因为充电桩的功率越高,其效率也就越低,对电网的影响越大。首先无功功率和谐波影响了电网的稳定,然后波谷用电需求的存在会加重这些影响。总之,除非是在核心热门地段,通过科学、严谨的算法,对充电桩的运行模式有着较为精确的控制策略。否则,最好的办法还是直接上储能设备。
虽然电是不可储存能源,但这并不意味着电能不能通过转化为其它形式能量,再进行保存。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便是电池。而超充桩的配套储能设备也不会有多么高大上,同样是以电池为主。毕竟抽水蓄能与压缩空气蓄能都太考验客观环境,飞轮储能、超级电容方案一般都是应急之举,超导磁方案听名字就贵。至于电池,与新能源车技术路线有高度重合,拿来用可以说是刚刚好。
而且华为一直专注的组串式储能方案,虽然初始成本相对较高,对并网和调度有着更高的要求。但系统放电容量更高,循环寿命也更长。对于类似固定基础设施建设的超级充电桩而言,无疑是适配的。另外,华为在光伏技术上的优势,使得整个超充桩设备,理论上可以构建一套集光伏、储能、充电三位一体的终端。考虑到华为初期对川藏等线路的偏好,不排除有利用当地更为友好的光伏资源的考虑。当然,储能设备还可以通过反哺电网,获取收益。
当超充桩的技术含量已经与现阶段的全新电动车技术看齐,充电速度几乎只是其需要解决的若干问题中最简单的那个。在安全、可靠地堆砌了高电压与高电流之后,快速充电水到渠成。而衍生的耐久性、易用性,以及扩宽的配套储能、清洁能源等课题,都将汇集到超充桩身上来。未来新能源车的充电体验,显然要从单纯的追求速度,进化到对高质量、可持续等课题的全面追求。
浩思动力闪耀上海车展,勾勒绿色出行新蓝图
2899元起,小屏旗舰新标杆,一加13T震撼发布
智己2025:“纯电+增程”产品矩阵,剑指10万销量
领先的车规级智能汽车计算芯片及基于芯片的解决方案供应商黑芝麻智能亮相乘用车展区(6.2H馆6B20),发布全新“安全智能底座”方案,展示华山和武当系列芯片的开发和应用进展,以及与产业链生态伙伴合作的喜人成果。
海信、TCL、索尼、三星等中外全球电视头部品牌,华为等电视领域新兴品牌,都在加码包括回音壁在内的音响产品。洛图科技数据显示,曾经典型小众的回音壁产品,2024年在国内的销量为89万台,预计2025年销量达到93万台,增长近5%,向百万冲关。这一定程度上,正是由电视大厂们推动的。
浩思动力两项技术,开启混动“全优”时代
浩思动力亮相上海车展:多路径奔赴零碳出行新时代
国产发动机不行,进口发动机可以!
2025年4月24日,以“为极致,更极智”为主题的戴尔科技集团春季新品发布会如期举行。从发布会的主题不难看出,本次新品发布会聚焦“极致”产品和“极智”战略,从“现代化数据中心与多云架构”和“现代化工作场所”两大核心方向,全面展示戴尔科技从底层技术到终端应用的全方位创新。
今年,在消费者的建议下,小米、海尔、海信、小天鹅相继推出了多筒洗衣,洗衣机产品因为“听劝”,既受到了更多关注,也得到了好评。产品各有特点,相比小米的双筒,海尔、海信不约而同推出三筒洗衣机,把衣服分成三个区域洗。丁科技网还注意到,海信和小天鹅在让多筒洗衣机能够“不止三筒”,通过可叠......
上海车展首日,银河L6 EM-i被围观!求合资车心理阴影:要连夜修改PPT?
2025年4月24日, “全能控场,稳打稳印” —— 2025 惠普春季打印机新品发布会暨合作伙伴大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发布会上,惠普重磅推出9款新一代捷系列双面激光打印机,焕新惠普商用双面打印产品矩阵,彰显了惠普在商用打印领域技术创新和本土化战略的再度突破。凭借皮实耐用的稳定性、......
上海车展:浩思动力超混概念车,闯出新能源转型新路
2899起,一加13T价格曝光,全场高呼真香
内置思域TypeR引擎的泰国超跑
浩思动力沪上车展:零碳愿景下的多元动力布局与实践
智己上海车展抢先剧透 全新智己L6舒适科技破万卷
如何少花钱,买到高性价比的2T固态硬盘,一次全讲清
作为最专注于汽车行业的AI公司,商汤绝影全面展示了生成式智驾R-UniAD技术方案,并发布近实时在线交互的4D世界模型“绝影开悟2.0”,打造智能驾驶的新路标。同时,绝影厚积薄发,全力推进辅助驾驶方案的量产交付。
4月23日,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的镁光灯聚焦在5.2馆,广汽集团以智行无界为主题,首次完整勾勒出未来出行图景。在这场年度汽车盛典中,广汽不仅带来四款战略级新车,更通过星灵AI全景图向外界展示:当传统车企真正觉醒AI基因,将如何重构人、车、生活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