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钱亚光
编辑 / 黄大路
设计 / 师 超
根据J.D. Power 2024年美国原装轮胎客户满意度研究,电动汽车车主注意到,车辆轮胎的磨损速度比汽油动力车辆快。
美国原装轮胎客户满意度研究是从轮胎磨损、轮胎行驶、轮胎外观和轮胎摩擦力/操控性等四个方面评估轮胎所有者的满意度。
这次研究的调查是在2023年8月至12月之间进行的,受访者是31414名2022年和2023年车型的车主。研究的四个部分是豪华、乘用车、性能车和卡/客车。结果显示,米其林在豪华、乘用车和性能车领域排名最高;法尔肯(Falken)在卡/客车领域排名最高。
研究结果显示,电动汽车车主对轮胎的耐用性不太满意,希望它们能像燃油动力车辆轮胎一样耐用。然而,由于车辆重量更大,扭矩更大,电动汽车轮胎自然磨损更快,从而将缩短轮胎更换周期,增加轮胎消费。此外,在出行环节,由于新能源车较燃油车有显著使用成本优势,或将刺激消费者开车出行意愿,进而加大轮胎消耗。
JD. Power基准测试和替代移动性高级总监阿什利·埃德加(Ashley Edgar)在一份声明中说,传统轮胎和新能源轮胎的满意度差距为轮胎制造商和汽车制造商创造了新的机遇。
米其林中国副总经理、驰加总经理徐焱炜向汽车商业评论介绍,数据显示,4年后,中国新能源汽车将占汽车保有量的两成,这为包括轮胎在内的产业链上下游都带来新的机遇。
从“量”上来说,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为轮胎行业带来了极为可观的市场增量,轮胎行业迎来了又一波巨大的增长空间。从“质”而言,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也推动了轮胎各项关键性能的提升。这对轮胎厂商来说,是挑战,更是机遇。
根据相关调研报告,2023年,中国大陆电动汽车换胎需求占到整体换胎需求的4.3%,到2028年会提高到23.3%。2023-2028五年复合增长率会达到45.9%。由此可见,未来市场的机遇巨大。
据一位从事汽车轮胎销售管理工作多年的匿名资深专家告诉汽车商业评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崛起已是不争的事实。此番崛起的不单单是整车,而是全产业链,包括“三电”在内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在全球已经遥遥领先,而轮胎也是其中重要一环。作为全球第一大轮胎生产和出口国,在新能源汽车时代,中国轮胎业又迎来了全新机遇。
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轮胎和传统燃油车轮胎在技术要求和成本上都有很大的区别。燃油车轮胎一般小规模的轮胎企业都可以生产,但由于设备和技术原因,这些企业生产的轮胎无法保障电动汽车的技术性能需求。这样对有技术和规模优势的轮胎企业来说就带来了全新的机遇。
对用户来说,电动汽车轮胎的低滚阻节省了电能15%左右,相对来说也降低了使用的成本。而对于厂商和经销商来说,轮胎磨损快,更换周期短,厂商和经销商能卖出更多轮胎,营收更多。
传统燃油车与新能源汽车轮胎,使用的尺寸对比有较大大差异,燃油车轮胎使用16-18英寸为主导,19-20英寸及以上使用率相对占比较低,而新能源汽车主要受电池装配影响,必须提升底盘高度,所以轮胎18-20英寸为主导,20-22英寸轮胎都是较为常用的规格,因此对厂商来说产品价值更高,带来的利润就更大。
据权威机构分析预测,到2027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汽车配套轮胎总量接近1.8亿条。近几年来,全球各大轮胎企业都在通过开发新能源汽车轮胎或改善具有电动汽车性能的现有产品(如加固结构,提高载重性能)来应对不断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中国轮胎行业2023年比2022年增长了15%以上,这其中主要是电动汽车轮胎的增长,仅整车配套轮胎增长了20%以上,利润增长了近3倍。
徐焱炜向汽车商业评论介绍:新能源汽车对轮胎提出了更高要求,包括更坚固、更强操控性、更安静舒适,以及持久卓越性能。
首先,和传统燃油车轮胎相比,新能源汽车轮胎对于能耗、耐用度等方面的要求更高。有数据显示,目前大多数燃油车的重量在1.5吨到1.8吨,但是同尺寸的新能源车基本在2吨以上。车身重量的增大,不仅给轮胎更大压力,还会直接影响到轮胎的磨耗和刹车距离。
其次,新能源汽车的扭矩更大,加速更快,对轮胎的抓地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户对于里程的焦虑,需要新能源汽车搭配低滚阻轮胎,以提升续航。同时,随着动力反馈更加及时,用户会对车的操控性能有更高需求。这对于轮胎的侧向刚性要求更高。
另外,新能源汽车的噪声主要来源于风噪和胎噪,对轮胎的静音降噪性能也有更高的要求。
东北证券研报显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比传统汽车发动机和变速箱更重。比如一块80千瓦时的三元锂电池,重量达400公斤,而相同容量的磷酸铁锂电池则在480公斤左右。
英国独立测试机构 Emission Analytics 的研究表明,每增加500公斤,轮胎的磨损率就会增加 20%。
匿名资深专家指出,由于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车在整车重量、动力输出、扭矩、噪音表现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应用在新能源汽车上的轮胎需要在抓地力、低噪音、耐磨性、节能降耗、绿色环保等方面有更加优良的表现,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新能源轮胎技术的发展,导致轮胎直接成本的上升是必然的。
电动汽车轮胎和传统燃油车轮胎,在技术上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提升,即低滚阻、制动性和静音等。由于低滚阻高磨耗的原因,制造成本增加了15%左右,整体成本增加了35%左右。
米其林2021年率先在中国发布了两款电动汽车专用轮胎:e·聆悦和竞驰EV。在竞驰EV轮胎中,米其林采用了全新的双配方科技,在胎面花纹的中央部分采用高刚性橡胶配方,提供更强的抓地力,提高高速稳定性;在轮胎肩部采用高效低滚阻橡胶配方,以降低能耗,提升续航里程。另外,米其林还采用了Acoustic静音技术,通过定制的聚氨酯海绵有效抑制噪音共振。
玲珑轮胎最新产品新玲珑大师系列中的“致静”SPORT MASTER e专门适配新能源车型,采用基于高弹性橡胶配方,充分耦合橡胶分子与填充物,可降低行驶的内能损耗23%。其采用的LNC低噪音技术可有效降低噪音3.2分贝,LLST静音绵技术降噪达8分贝,LRR低滚阻配方可降低轮胎行驶过程中23%的内能损耗,提升续航里程8%。
轮胎作为汽车的重要零部件之一,其具有配套、替换两大市场。其中,配套市场需求主要与车企生产量“挂钩”,市场占比约25%;而替换市场需求量主要取决于汽车保有量和轮胎的替换频率,市场占比约75%。
米其林电动汽车专用轮胎获得了新能源车企和车主的普遍认,目前已经与大多数高端电动汽车品牌建立了原配业务合作,份额超过了30%。
玲珑轮胎的配套份额已连续3年位居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中中国轮胎品牌第一位,市占率连续几年在25%左右,2023年玲珑轮胎新能源车配套突破了900万条,已经进入比亚迪、红旗、广汽、东风、吉利、威马等十多家新能源原配车厂配套体系当中。
对于轮胎替换市场,电动汽车轮胎也是一个很大的机会。由于活动部件更少,电动汽车的售后服务可能主要涉及轮胎的轮胎轮换和更换以及新的雨刷片。因此,从事轮胎业务对汽车经销高的服务部门来说至关重要。
正如一位经销商说的那样:“在电动汽车领域,轮胎是新的换机油方式。”
在美国经销商服务企业CDK Global发布的2023年白皮书《电动汽车服务:今天和明天(EV Service: Today and Tomorrow)》中,18%的受访经销商领导表示,轮胎维护将是电动汽车车主最常见的服务问题,与车辆显示系统的技术问题并列第二。38%的受访者表示,他们认为软件问题将是首要问题。
大多数燃油车轮胎通常使用里程预计6万公里以上,而新能源汽车轮胎通常使用里程预计在4万公里,有的车型更换周期更短。比如福特野马Mach E,建议每年或每1万英里(约1.6万公里)更换一次轮胎;现代Ioniq 6建议每年或8,500英里(约1.36万公里)更换一次轮胎;通用HUMMER EV SUV建议每7500英里(约1.2万公里)更换一次轮胎。
天风证券研报介绍,目前新能源汽车普遍配套传统轮胎,新能源汽车专用胎正在推广初期。大部分车主更多使用价格更低的普通轮胎,市场新能源汽车轮胎替换周期未到。
随着新能源汽车在我国的推广应用,轮胎门店可以开拓电动车用轮胎的销售和服务业务。电动车轮胎与传统车轮胎在材质和结构上有差异,门店可以提供专业的选购和更换服务,从而开拓新客户群和收入来源。
徐焱炜告诉汽车商业评论,在替换市场方面,米其林过提升旗下驰加门店养护电动车的能力,强化消费者对驰加的认知,赢得更多电动车替换轮胎市场。
玲珑轮胎副总裁于航曾在上第八届汽车服务连锁发展论坛指出,新能源车维保价值对于门店来说可能会减少到60-70%,但轮胎及底盘相关的服务产品会增加。对于门店来说国产件用得比较多,利润空间比较大。玲珑现在跟新能源主机厂的配套合作拿到了很多新能源主机厂的授权,在旗下养车驿站、连锁网络里面开始培养为新能源汽车替换轮胎的能力。
那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资深人士表示,由于电动汽车还处于发展的初期,虽然现在增长很快,但相比传统燃油车在技术上的成熟和稳定性,还是有差距的。
从前景看,未来的发展肯定是优于燃油车的,但眼前是电动汽车发展的第三个关键“瓶颈期”,特别是电池的“冬亏”,充电的便利,以及“三电”和智能技术的提升等。
预计电动汽车发展到现在会有2-3年的调整期,这几年将是对新能源汽车生产商的考验,也是通过市场进一步检验和认可期,然后才会开始第四、第五个阶段的发展才能逐步走向成熟。
徐焱炜表示,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突破,消费者的专业度也在不断加强,轮胎行业的转型升级正在提速。
首先,轮胎性能更高。未来,电动汽车轮胎在低滚阻、耐用性、承载力和降噪音方面将持续创新,来满足汽车厂商和消费者对更长里程、更静音舒适、更具操控性驾驶体验的需求。
其次,行业更可持续。中国正在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向“双碳”目标,轮胎行业也亟需转型升级,不仅需要生产出更可持续的轮胎,在其生命周期都要更加绿色环保。
不到15万预算,入手带 5C 的极狐新阿尔法S5才是正确操作
4月23日,智己汽车于上海车展正式发布 “线控数字底盘技术”,为行业划出智能汽车进化新坐标。该技术以全线控架构革新底层逻辑,实现全域数字化控制与 “大小脑” 智能中枢深度融合,补齐智能汽车迈向“具身智能”的最后一块拼图,为用户带来全场景都好开、全场景更安全的颠覆性体验。
5C闪充+3.7秒破百 加量不加价 11.98万起新阿尔法S5上市
第21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盛大启幕。值此全球汽车行业瞩目之际,华为数字能源于4月22日开启了“2025华为智能电动&智能充电网络战略与新品发布会及高峰论坛”,重磅发布全场景运动域融合解决方案。作为华为数字能源在商用车超充领域的核心战略伙伴,东风商用车......
捷途纵横全系产品上海车展全球首发,开创豪华电混越野新时代
广汽昊铂GT与昊铂HL两款新车特点鲜明,一眼豪华的外观设计带来了极佳的视觉感受,同时在机械素质和智能化配置上也保持了大厂的一贯水准。
4月23日,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2025上海车展)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盛大启幕。在东风品牌展台,东风纳米第二款力作东风纳米06重磅亮相,成为东风汽车发布“天元智能”品牌技术后的首款量产国民纯电车型。
4月23日,上海国际车展盛大开幕,捷途汽车以“以旅行 见世界”为主题,携旅行者星际卫士、山海T2加长版、山海T1四驱版、捷想者、全新山海L9等全明星阵容强势集结,“科幻方盒子”捷途旅行者星际卫士全球首发上市,全系旅行越野新品成团亮相,宣告捷途汽车以持续向“野”的硬核实力,全面开启......
百万双奢齐发,豪华随心定制!4月23日,东风猛士罗伦士M900星际战车与蛟龙战甲加长版,于上海车展正式上市并启动交付。其中,纵享尊荣的移动行宫——罗伦士M900星际战车,官方指导价128.8万元起,全球限量66台;匠心定制的私享空间——蛟龙战甲加长版官方指导价109.8万元起,全......
4月23日,长安马自达MAZDA EZ-60(以下称EZ-60)在2025上海国际车展正式迎来全球首秀。作为长安马自达全面转型新能源时代的战略级之作,EZ-60以全面进化的「魂动」美学设计、超愉悦AI智能座舱、电感「人马一体」驾控、全球顶级的主被动安全性能,重新定义电动时代的智电......
比亚迪,把唐“撸”得,直冒火星子!
智慧重塑豪华 问界亮相2025上海车展
4月23日,2025上海国际车展魏牌发布会盛大开幕,魏牌以为用户而改变为核心主题。
百年奥迪 王者归来 | 一汽奥迪携强大产品阵容闪耀2025上海国际车展
它同时扮演着价格战的“终结者”与“终点站”双重角色。
为用户而变!魏牌全新“双山”登陆2025上海国际车展
限时一口价7.98万,越级纯电紧凑轿车——荣威D6,这波赢麻了?
宋家族一季度销量领跑SUV市场,宋PLUS DM-i成家用车新宠。
从高速撞石墩到爆胎稳停,比亚迪的安全实力让我服气。安全不是口号,是真技术,全球都在用它保护生命。品质安全加上技术安全,就是用户安全,选择比亚迪,值得信赖!
最高含华,最贵奢定!东风猛士科技上海车展三车“亮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