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奥迪A6L烧机油不再是难题:司有普PNF技术教你轻松解决烧机油!

奥迪A6L烧机油不再是难题:司有普PNF技术教你轻松解决烧机油!

司有普谈养车 5210浏览 2024-05-27 IP属地: 辽宁
见过烧机油猛的,没见过这么猛的烧机油,当车主打电话告诉我,他的奥迪A6L,50公里烧一升机油的时候,我以为车主在吓唬我。见过500公里烧一升机油的,这50公里烧一升机油车还能开吗?这得造成啥样了?
但是别不信,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真的是50公里烧一升机油,客户从丹东到大连400多公里路,用掉了七桶一升装的机油,车是小舅子去开的,机油是他在当地修理厂买的。

实表行驶了二十多万公里,这辆车烧机油的问题确实相当严重。尽管难以置信,但车况的确如此。我的车友们都知道,在解决烧机油的问题上,我总是尽可能为客户着想,倾向于采取非拆卸的保守疗法。然而,在这个特殊情况下,经过与客户深入沟通和详细检查车况后,我们意识到如果不拆卸恐怕无法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最终,我们决定进行拆解,结果也证明了这个决策是正确的,它揭示了烧机油严重的原因。

在拆解外围部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排气管的接头套已经生锈,几乎锈穿。更为严重的是,后面的排气管套已经烂穿,导致排气管发出呼呼的声响,听起来像是有条眼镜蛇在吹斗篷。
这辆A6搭载了经典的2.8发动机,这款发动机在EA839问世前,堪称奥迪技术之巅峰的6缸发动机。它的许多部件与EA837的3.0T发动机通用,但配置却更为丰富。值得一提的是,全系2.8发动机均配备四根凸轮轴并带有VVT调节功能,而3.0T发动机仅高功率版本才享有此待遇。此外,2.8发动机全系都具备AVS气门升程调节功能,而3.0T发动机则仅限于高功率版本。
在大修前,我例行检查了一下负压,结果竟然只有两位数,仅仅十几!这简直不可思议,我考试最低也没拿过十几分。很明显,这废气阀肯定是坏了。
事不宜迟,我立刻开始拆卸。不过,这对车主来说可不是个好消息,奥迪的发动机维修费用相当不菲。但相较于宝马和奔驰,其维修成本已算是较为亲民了。实际上,2.8发动机并非烧机油的“重灾区”,相较之下,2.0T发动机更容易出现这一问题。然而,只要是奥迪的发动机,特别是早期型号,经过时间的考验,都难逃烧机油的命运。
至于车辆使用几年后感觉变得松垮,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底盘的橡胶件出现了开裂和老化。观察这个副车架的衬套,已经明显开裂。如果平时不注意保养和及时更换,那么现在就是一个很好的时机,可以一次性进行更换,以确保车辆的性能和安全性。

一、拆解发动机

拆下助力泵、发电机、空调泵以及所有与车辆相关的附件,确保拆卸彻底。同时,移除排气管,该排气管配备有三元催化器,一旦损坏,原厂零件价格高达一万多元,内部含有稀有贵重金属,普通消费者难以承担。
接下来,拿起进气歧管,它是奥迪的关键部件之一。进气歧管内有一个滚轴,能够根据需要切换长短进气道,实现灵活的进气调节,为车辆提供强劲的动力响应。然而,如果进气歧管出现故障,维修费用同样高达五位数。
单边的气门室盖,我突然意识到一个关键点:如果打开这个盖子,发动机内部是否保持清洁?是否存在油泥呢?当移除废气阀后,如果负压较低,很可能是由于该部件损坏。尽管这个部件与2.4的型号外观相似,但请留意,它们的零件号并不相同,一个带有P,另一个带有R。主要区别在于它们的负压数值。移除废气阀后,下方即为分离室,分离后的机油都会从这里回流。这个区域既是水道也是油道共同经过的部分,因此容易发生泄露。
说到泄漏问题,节温器已经出现了泄漏。这款节温器在之前的3.0T车型中,第一批确实存在缺陷,经常导致水温异常升高。因此,我在4S店时曾多次参与紧急抢修。至于链条轮,松开后,你能感受到2.8的引擎确实非常强劲。这款引擎拥有两根轴都配备VVT调节的先进设计,这是很多普通车型所无法比拟的待遇,也正是这一点吸引了当年我们4S店内部领导纷纷选择这款引擎。至于凸轮轴瓦架,拆下来后,实话实说,机油的质量并不理想,发动机内部留下了黑色的痕迹,这显然不是使用全合成机油所留下的。
拆除气缸盖后,底下的活塞状况尚不明朗,我们无法确定活塞是否能够保全。若活塞无法保留,维修成本将会相当高昂。
在此,我们犯了一个严重的失误。我们仅凭观察汽缸壁的情况,就误以为问题并不严重,可能只是需要镗缸而已。然而,事实证明我们过于轻率了。当我们拆下发动机支架垫时,眼前的一幕令我震惊,支架垫已经出现了分离。车主还提到他曾更换过这个发动机支架垫,但很可能是用了假冒伪劣产品。
我们将发动机吊起,准备将发动机与变速箱分离。这款车的变速箱采用CVT无极变速技术,在当年曾被视为先进技术,但如今似乎已逐渐被市场淘汰。如今,豪华车型普遍采用多AT变速箱,最低也是8AT,甚至还有9AT和10AT的车型。
活塞顶部的厚实积碳表明这辆车存在严重的烧机油问题,且车主从未使用过燃油添加剂。许多人认为燃油添加剂是智商税,但今天这台车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生动的教材。这也从侧面证明了我所推崇的司有普行驶中安全可靠解决烧机油方案的明智之处。如果早期就进行妥善维护,将能避免许多后续的麻烦。
接下来我们继续拆解缸体,这将是最后的攻坚阶段。待全部拆解完成后,问题的根源将一目了然。
当我们撬开油底壳,机油泵便映入眼帘。值得注意的是,2.8和3.0T的车型采用的是变量式机油泵,这与2.4的车型有所不同。随着拆解的深入,内部越显黑暗,这充分说明了机油的质量对发动机状态有着直接的影响。
最后,我们拆除了大瓦架,取下了曲轴,并开始将活塞逐一捅出。活塞和活塞环作为烧机油问题的关键所在,我们将仔细检查,以找出问题的根源。尽管这个活塞已有些许磨损,但考虑到其使用年限,这样的磨损仍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这个活塞的状况真是让我大吃一惊,活塞环竟然断裂了!没错,就是活塞环断了,这无疑是导致严重烧机油的主要原因。
再来看第三个活塞,其裙部明显拉伤。这种拉伤很可能是由于积碳掉入导致的。因此,对于缸内直喷发动机来说,日常使用燃油添加剂是非常有必要的。别再误认为我这是在推销产品了,选择正确的产品并正确使用,才能真正发挥其效果。

接下来,我们将整车零部件都送去进行超声波清洗,确保清洗后的发动机焕然一新,洁白无瑕。

对于2.8和3.0T的车型来说,镗缸是维修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步。由于铝制缸壁不耐磨,长时间使用必然会导致磨损。通过触摸气缸的台阶部分,我可以明显感觉到磨损程度相当严重,至少有20个丝的磨损,这甚至不需要通过测量就能直观发现。
另一边,我们的小哥正在精心研磨气门。研磨后的气门将拥有更佳的密封性,从而提升压缩比,使发动机动力更强劲。在气门彻底清洗干净后,我们会涂抹机油在杆子上,并小心将其插入气门导管内,确保按正确的顺序复位。
至于气门油封,我们选用的是德国进口的爱尔铃品牌。这并非出于崇洋媚外的心理,而是经过实际测试,这款油封确实表现出极高的耐用性。不过,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如果问题并不严重,我们其实并不需要更换油封。在之前的工作中,我们为客户使用的司有普油封修复剂,成本仅几十元,相比直接更换油封,这种方式既经济又高效。因此,在面对一些非严重问题时,采取保守的修复措施往往比直接更换配件更为合适。

同时,小师傅正在小心而仔细地安装气门弹簧。以前这项工作通常由负责镗缸的师傅来完成,但现在我们选择自己亲自动手,以确保更高的精确度和可靠性,这样我们也更加放心。

二、开始组装发动机

首先,我们需对曲轴大瓦进行全新的替换。由于此车的瓦片已遭受损伤,故决定进行全面更换。但请注意,大瓦的安装需严格依照其颜色配对。那么,颜色配对有何深意呢?那蓝蓝黄黄的色彩标识,实则代表着曲轴瓦的公差等级。一旦配对错误,轻则会影响车辆的动力输出,重则可能导致机油警报灯亮起,甚至最严重的情况会引发拉瓦抱轴的严重后果。至于曲轴瓦的购买,尽管原厂的瓦片价格昂贵,但品质有保障,毕竟便宜无好货,为了车辆的稳定运行,我们只得咬牙选购。

接下来,我们谈谈活塞环与活塞槽的关系。活塞环的厚度不同,活塞槽的宽度自然也会有所差异。C7在设计时吸取了C6的经验教训,对活塞环的厚度进行了调整:第一道环加厚至1.2,第二道环加厚至1.5,而第三道环则保持2的厚度不变。而C6的活塞环厚度则分别为1.0、1.2和2。

现在,我们开始安装活塞。为了确保安装的准确性,我们使用了自制的漏斗,这其实是专为3.0T设计的安装工具,使用起来得心应手。我曾与活塞代工厂进行过深入沟通,提议对2.8的活塞进行改进,将C6的第一道环从1.0改为1.2。这样,活塞环的厚度就变成了1.2、1.2、2,与EA888后期黑销活塞的环厚保持一致,既节省燃油,又保证了足够的强度。

至于油底壳,由于它是旧的,我们只需将其清洗干净即可。虽然原厂的油底壳价格昂贵,高达一千多元,但考虑到其性能与稳定性,更换成本也在可承受范围内。在安装完油底壳后,我们会使用专用工具安装后油封,以确保油封不会翻边或漏油。此外,油气分离器也会更换为全新的原厂件,这款车的分离器相较于888系列更为可靠,没有明显的缺陷。
至此,这台发动机的大修工作便告一段落了。或许您还觉得有些意犹未尽,但我的词汇已近枯竭,只能请您稍作忍耐了。

最后,大修后应该如何避免再次烧机油呢?

大修后汽车再次遭遇烧机油的困境,这背后的罪魁祸首其实主要是车主在车辆养护方面的疏忽。由于机油更换的周期过长,加上磨合不充分,使得这一问题迅速恶化,最终导致机油再次燃烧。然而,一旦汽车出现这样的反复烧机油情况,再次拆解发动机已然成为风险极大的选择。

因此,要想有效规避烧机油的顽疾,我们亟需寻找一种既安全又可靠的解决方案。而答案,恰恰就隐藏在我们日常的养护细节之中。具体来说,提升机油的品质以及合理使用燃油机油添加剂,将成为我们维护爱车、防止烧机油的关键所在。
通过精心挑选高品质的机油,确保其在发动机内部发挥最佳的润滑和保护作用,从而降低机油燃烧的可能性。同时,合理使用燃油机油添加剂,能够进一步提升机油的性能,减少摩擦和磨损,使发动机运行更加顺畅,从而有效预防烧机油问题的发生。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注重车辆的日常养护,选择合适的机油和添加剂,就能有效避免烧机油的困扰,让爱车始终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经过此次深度的车辆整修,我想向各位爱车人士重申一个关键点:只要您的爱车没有遭遇严重的拉缸状况,且缸压维持在合理范围,那么发动机大可不必进行拆解。举例来说,像是废气阀、油封、涡轮等关键部件,我们完全可以在不拆解发动机的前提下,直接进行更换操作。

然而,如果更换这些部件后,车辆依旧存在烧机油的问题,那么极有可能是活塞环出现了堵塞或卡滞的状况。值得注意的是,活塞环的卡滞问题,往往源于油路系统的异常,因此,要想彻底根治这一烧机油的顽疾,我们必须从问题的根源着手,而非简单地更换活塞环。

在探寻解决之道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目前最为有效且安全的方法,就是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针对活塞环卡滞导致的烧机油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处理。这样,我们不仅能够高效解决烧机油的问题,还能确保整个处理过程的安全与可靠。

为何这么说呢?因为在目前的汽车维修领域中,泡缸盘轴对于药液的要求极为苛刻,稍有不慎,药液的不合适就可能对发动机造成致命的损害,尤其是凸轮轴、大小瓦曲轴以及气门油封等关键部位,一旦受损,往往意味着发动机的大修。然而,行驶中解决烧机油的问题,却能够巧妙地避开这一难题。

我们以“司有普2+12”行驶中解决烧机油这个方案为例,仅仅需要按照指定的方式将机油加入油箱,无需复杂的操作,就能有效地解决烧机油的问题。这种方式彻底消除了药液可能带来的风险,让车主们能够更加安心地驾驶。

经过我们深入的调查以及广大车友的实际使用反馈,无论是针对大修后的发动机养护,还是已经存在烧机油问题的车辆,只要配件本身没有问题,按照“司有普2+12”的解决方案进行操作,在车辆每行驶5000公里的保养周期内,都能将机油的消耗量控制在半升以内。

这种方法不仅避免了发动机大修可能带来的车辆残值损失,还能最大限度地恢复车辆的性能,让车主们享受到更加顺畅的驾驶体验。同时,它也为车主们节省了大量的维修费用,真正实现了经济效益和驾驶体验的双重提升。
 
相关推荐
司有普谈养车 3.4万粉丝    1751作品 关注 司有普谈养车,分享烧机油原因和预防办法。
推荐作者
R视觉 关注
资深汽车摄影师、喜欢用视觉的角度来诠释一台车的魅力。
明白说车 关注
明明白白了解车,轻轻松松驾驭车!明白说车,坚持原创!
新车部落 关注
与新车部落一起玩转汽车行业!
Soul车 关注
资讯类自媒体
xuser3801153 关注
蓝鲸车市
玩车专家V 关注
有关汽车一切玩法尽在其中,带你领略不一样的汽车新体验!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