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合资品牌洗牌,从年中大降价开始!

合资品牌洗牌,从年中大降价开始!

百姓评车 2964浏览 2024-06-27 IP属地: 吉林
日前,奇瑞汽车公布了2024款瑞虎7(参数|询价)的限时优惠政策,本月内购车限时价仅需6.99万元起,比之前指导价降低了5000元,同时可享0首付、0利息、60期超长贷等福利。

合资品牌洗牌,从年中大降价开始!

再往前,则是合资品牌都开始针对10万级油车进行降价促销,特别是号称标杆的卡罗拉(参数|询价)、轩逸(参数|询价),618前后更是推出了限时综合优惠措施。其中紧凑型轿车卡罗拉售价7.98万元起,限时综合优惠4.3万元;轩逸经典(参数|询价)裸车价格甚至不7万元。
此外,广汽丰田汉兰达(参数|询价)双擎和凯美瑞(参数|询价)双擎,起售价分别为21.78万元和14.98万元,相比指导价便宜了3.2万元和2.2万元;广汽本田ZR-V致在燃油版,限时降价6万元左右,起步价仅为9.98万元,全国限量618辆。
在汽车市场上,合资紧凑油车一直以其卓越的品质、可靠性和耐用性而著称。如今价格大幅下降,引起了广大消费者热议。
如今合资品牌开始反攻,自主品牌燃油车也在释放大招,这或许标志着价格战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此前是新能源品牌引领风气,现在是合资品牌搭台唱戏。

合资品牌洗牌,从年中大降价开始!

如果说,此前新能源汽车品牌经过一阵狂风暴雨式的降价,才初步形成了目前的市场秩序,现在则是燃油车内部也要进行一次洗牌。现在看来,自主品牌因为已经孵化了不少新能源品牌,推出很多不错的车型,而且取得了一定成绩,像奇瑞吉利、长安等品牌就是如此,实现了两条腿走路。
而对于合资品牌来说,它们在新能源转型方面没有跟上节奏,所以,这一次洗牌的结果更为重要。
当然,降价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从积极因素来看,降价能在一段时期内维持住市场份额,尽可能赢得时间,给未来新能源转型尽可能创造条件,合资品牌最终要解决的问题是加快转型的速度。
价格战刺刀见红
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上汽斯柯达宝马等其他合资品牌都有相应的优惠活动,而且优惠的覆盖面还比较广。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这一轮降价是由合资品牌扛大旗呢?

合资品牌洗牌,从年中大降价开始!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公布的《汽车经销商库存》数据显示,5月份汽车经销商综合库存系数威1.44,环比下降15.3%,同比下降17.2%,库存水平位于警戒线以下。合资品牌库存系数为1.66,环比下降8.3%,但仍在平均线以上,比高端豪华及进口、自主两大品牌的库存系数更高。
库存压力相对较大,成为合资品牌降价的直接因素。

合资品牌洗牌,从年中大降价开始!

合资品牌引领此轮降价的另一个直接原因是,在10万元以内的细分市场,大部分消费者对价还是非常敏感的。8万买卡罗拉、15万买凯美瑞、17万买宝马i3(参数|询价)、20万买奔驰C200L,现在网上这类报价比比皆是,虽然各地区价格略有差异,但是整体态势就是,合资品牌这一轮的力度还是不小的。
这足以吸引不少那些高寒地区且比较看重合资品牌的消费者。对于消费者购车来说,这样的价格已经和比亚迪的同级别产品接近,如果能一直保持这样的价格,相信合资品牌会在一定程度上收复“失地”。
如何才能加快速度
站在更长远的时间维度来看,合资品牌是不太可能把价格打到更低的程度。因为再降下去,就不是让利而是让本了。让本的后果就是没有办法维持研发、品牌会严重受损。

合资品牌洗牌,从年中大降价开始!

摆在合资品牌眼前的课题是,如何加快新能源转型的速度。笔者认为,其中有两个重要的表现。一是,加快推出更有竞争力的新能源产品,二是中方要在产品上有决定权。背后的逻辑是,只有加强中方的决策权,才能更让执行变得更加快捷有效,才能推出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因为中国车市现在处于转型敏感期,市场的风向变化极快。比如增程技术曾经就被冠以落后的标签,现在却成了各家车企积极拥抱的对象,插混曾经被认为是过渡技术,现在成了车市最重要的增量组成,甚至超越了纯电动车型。
要知道,比亚迪2021年累计销量为73万辆,到了2022年同比暴涨152.5%,全年累计销量达到186万辆,2023年整体销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302万辆。才两三年的时间,比亚迪就完成了跨越式增长,靠的就是插电混动技术。
我们再看理想汽车2021年销量90491辆,2022年销量13.4万辆,而到了2023年,整体销量就跃升到37.6万辆,凭借的是增程车型。时间跨度也是在两三年时间。

合资品牌洗牌,从年中大降价开始!

在合资品牌的规划里,一款车型的生命周期差不多是5、6年的时间,两三年只不过是一半的时间。由于时差、权限以及沟通流程等因素的限制,使得决策流程冗长且低效,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合资公司不能及时应对中国市场快速变化的形势。唐唯实此前曾表示:“在我们的合资企业内,决策机制实在是慢到无法忍受。”
这就导致一个结果,比亚迪和理想已经凭借插电和增程实现了大跨越,而合资品牌最快要到2025年才有类似的插混车型推出。
所以,对中国区的业务缩短决策流程,快速决策、快速执行,已经成为共识。同时,中国业务中国解决的思路也开始被更多的合资外方所接受。
在618这个时间节点,我们看到合资公司纷纷推出降价措施,且力度之大前所未见,这应该就是中方高层起到的作用。
百姓评车
尽管合资品牌们此次降价的力度空前,也都显示出诚意,但是我们要清楚一个事实,市场竞争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其本质还是优胜劣汰。最终结果注定是有人留牌桌,有人下牌桌。
具体谁上谁下,就看谁更能适应竞争了。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新能源
 
相关推荐
百姓评车 4169粉丝    3933作品 关注 汇聚来自百姓的汽车声音!
推荐作者
大内密探零零车1 关注
汽车媒体从业14年,记者,中汽联车手,爱卡十年工作经历,超卡
xuser3801153 关注
蓝鲸车市
小陈聊汽车 关注
专业的汽车知识带给大家!
没车不行 关注
懂车买车玩车,资讯导购评论,篇篇过瘾!
汽车通讯社 关注
汽车资讯领域的彭博社,提供权威的全球汽车资讯及案例分享。
买车网 关注
买车网,您的贴心购车顾问!
川雨玩车 关注
带你一起走进汽车世界,选你心仪的爱车!
爱车客战 关注
汽车评论员,首届中国汽车好新闻奖得主,主要特点是帅,和说实话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