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工业的历史转折点已经到来。根据乘联会刚刚发布的统计数据,7月1-31日,国内新能源乘用车的零售销量占比达到50.84%,月度渗透率首次超过传统燃油车。
对汽车厂商和消费者来说,新能源渗透率超过50%意味着什么?对中国乃至世界汽车工业又会有什么深远的影响呢?
先来看看乘联会发布的详细数据。
数据显示,7月1-31日,国内乘用车市场总零售量为172.9万辆,新能源乘用车的零售量为87.9万辆,同比增长了37%,传统燃油车的销量是大幅下滑的,一增一减之下,新能源车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实际上,在今年4月和5月,新能源车的终端销量就曾在部分周实现了渗透率50%以上,到了7月终于实现了整月销量占比超越燃油车。
为什么说是历史性的突破呢?
很多人都说,现在的新能源车,像极了当年的智能手机。
在2013年二季度,全球智能机销量首次超越功能机,紧接着,在三季度,功能机巨头诺基亚就宣告手机业务被微软收购,此后从手机市场几乎销声匿迹;而在智能机这边,苹果2013年的财报创造了破纪录的手机销量,华为在2013年3月正式推出了Mate系列,小米在2013年4月发布了一代神机小米2S。
和智能手机市场很相似,新能源车市场份额的突破,同样是在一些新能源品牌的引领下发生的,不过这一次的领头羊不是美国品牌,而是中国的比亚迪。
今年5月份推出第五代DM技术后,比亚迪的销量继续高位突破,7月完成了34万+的销量,实现了断层式的领先,可以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50%这一役,比亚迪的贡献不少于1/3。
在比亚迪们的努力下,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已经发生了显著改变,买车先考虑新能源车已经成为了习惯和时尚。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传统燃油车厂商的“诺基亚”式溃败,尤其是对燃油车依赖严重的日系。
7月26日,本田中国宣布将关停两家工厂,广汽本田计划2024年10月关闭年产能为5万台的第四生产线,东风本田计划2024年11月将年产能为24万台的第二生产线停产休业。
8月5日,本田中国公布最新销量,2024年7月本田在中国的终端汽车销量同比下滑41.4%;上半年的累计销量同比下滑24.4%。
本田的处境是日系车的缩影,今年上半年,乘联会统计的日系车国内销量总占比约14.9%,而在三年前的2021年,这个数字是22.6%。
伴随而来的,是包括日系车在内的合资车曾引以为傲的“保值率高”、“服务好”的口碑以及“加价提车”等现象的崩塌,合资经销商关店潮以及由此带来的消费者纠纷和维权事件不绝于耳。
这些厂商会坐以待毙吗?显然不会,但是最终的解决方案,一定是加入新能源队伍的行列,这反过来又会加速新能源车对传统燃油车的取代。
在2014年,如果有人说十年后,新能源车的销量能超越燃油车,恐怕不会有几个人会相信。短短十年的时间,中国为什么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实现弯道超车的呢?
我们可以对比一下同样是汽车主要市场,新能源车发展比中国更早的美国。
在电动车产业起步比中国更早的情况下,今年上半年美国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依然徘徊在9%左右。
对比美国,其实不难明白中国的优势。
首先是对新能源产业的重视和持续的扶持,前期,主要是新能源补贴,让比亚迪这样愿意探索新能源技术的厂商度过了最艰难的萌芽阶段,也让愿意尝鲜的消费者得到了实惠。
与此同时,对包括快速充电站、小区充电车位在内的基础设施持续投入,有效缓解了消费者的用电焦虑。
截至2023年底,中国公共充电桩数量累计已经达到859.6万台,2023年一年就新增公共充电桩92.9万台。而美国同期全国公共充桩数量只有为18.3万个,换算成人均,也跟中国差了十万八千里。
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美国新能源车的渗透率不仅增长缓慢,而且其中有一半是不插电的HEV混动车型,十台混动,只有一台是插电的。
当然,家长的优秀只是一方面,孩子成才的关键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同样在于中国品牌对新能源技术持续不懈的投入与突破。
这其中一个特别重要的案例就是比亚迪的DM-i混动技术。
在美国市场,HEV销量占比高,除了充电不方便,另一个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可能是美国市场现有的插电混动车确实不如中国市场的插混车。
和中国5年前类似,美国市场目前主销的插电混动车型依然以老旧的P2结构为主,说白了就是给变速箱里加个电机,有电的时候,协助发动机,加速猛,油耗低,没电了,不仅拖累加速,油耗还高,不充电的使用体验可能还比不上不插电的HEV车型。
在中国市场,插混市场原本也只是类似的局面,但DM-i的出现改变了一切,因为这项技术首次让插电混动车型可以在不充电(馈电)的情况下,依然能实现比HEV车型的更优的油耗和驾乘体验,同时具备接近纯电动车的静谧性。
DM-i之后,消费者最明显的改变就是买混动车时,会格外关注馈电油耗这个关键指标,从销量上来看,中国插电混动车型销量暴涨,与DM-i技术的发布、成熟几乎同步。
今年上半年,国内BEV纯电车型的占比从去年的24%上升到了28%,而PHEV插混车型则是从11%暴涨到22%,可以说,世界新能源车看中国,而中国新能源车,看插混,看比亚迪DM-i ,DM-i已经成为新能源车市场的超强存在。
DM-i技术率先出现在中国而不是美国,同样不是偶然的,早在2008年,比亚迪就已经拿出了第一代双模混动系统,王传福始终坚信插电混动长期存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经过十多年的持续改进研发,最终拿出了DM-i。
反观美国,通用汽车早在90年代就已经研发成功EV-1电动车和行星齿轮排混合动力技术,但是举棋不定的新能源最终让他们没能持续投入新能源技术的研发,最终错失先机。
2023年,中国以491万辆的成绩跻身全球第一汽车出口大国,而这只是一场大变局的开始。
就像中国品牌在手机智能化大潮中,席卷全球市场,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率先破局,意味着中国将借助新能源浪潮,进一步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
这个过程中,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新能源车品牌,携技术和产品优势在全球市场向传统燃油车企发起强有力的挑战,已无法逆转,全球汽车格局,即将迎来历史性的深刻变革!
老铁们!7月买车盯死红旗!为啥?红旗这回是真豁出去了,放了个大招!混动车型,尤其是H5 PHEV,力度前所未有! 我瞅完政策都倒吸一口凉气,红旗H5 PHEV,官方号称‘20万级纯电续航最长的豪华混动轿车’,现在限时权益价干到了14万3千8起!
老车主馋哭!2026款哈弗大狗限时9.89万起
月销超1.2万台 既豪华又有排面 奔驰E级买立标还是运动版?
比亚迪打通中国所有主流手机品牌,打造手车互联智能新体验,各位车主朋友们是不是再也不用愁手机和车机不兼容啦。
榜中热车:宝马3系学会了“讨生活”,月卖15480台
电动烈马、六座Model Y L先给中国!美国车企终于想通了?
要说零跑01真正的对手,或许是同为新势力的小鹏MONA M03。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扒一扒这两款车,看看年轻人到底值不值得选择零跑B01。
方程豹汽车联合甘孜文旅、携程旅行开启“2025方程豹出游季”活动,首季活动面向全国用户推出了“千万旅游基金·豹玩大美甘孜”福利,为用户带来更多个性化出行新体验,让每一份热爱都能找到“最优解”。
从红旗“天工之夜”,看一场颠覆行业的阳谋
销量作为产品车型在市场中成功与否的晴雨表,历来备受各大车企所重视。自从国产新能源汽车快速崛起后,合资品牌的很多燃油车都受到了较大冲击,曾经垄断销冠的合资车,也被挤下了销冠宝座,当然,合资品牌也没有坐以待毙,除了推出“一口价”车型来提升销量,也开始推出新能源车型参与市场之争。
地表65℃,性能、安全、耐久大起底,途岳新锐能否承受烤验?
高阶华为+满配舒适+百万驾控+大厂背书的六边形战士=岚图FREE+
2025年上半年已经过去,回望上半年的市场之争,真的可以说是针尖对麦芒,面对国产新能源汽车强有力的冲击,不少合资车型都推出了“一口价”来提升销量,当然,国产品牌相互之间的较量也是非常的激烈,从已知的销售数据来看,多个细分市场也都出现了销冠更迭。
如果你最近有买代步车的想法,这款埃安UT建议好好了解一下,它可能是你花最少的预算,能买到的最实用的车型之一。买电车大家最在意的就是续航,这款车入门就提供330km的纯电续航,另外还有420km版本可选。价格方面,埃安UT起售价6.98万元,可享国补1.5万元等多重优惠,至低可达5......
外观内饰升级,更好看舒适,哈弗大狗2026款限时权益价9.89万起
高端纯电跨界SUV破局者,沃尔沃 EX30 Cross Country
7月,是红旗200万用户感恩回馈季,在品牌销量即将突破200万辆的历史时刻,红旗特别推出了今年以来最强劲的购车权益组合,0首付、0利息,叠加7倍膨胀金等5重大礼,尤其是针对混动车,力度更是空前巨大,现在出手,无疑捡了大便宜。
一人的高铁票 全家的头等舱,第四代CS75PLUS教你省钱又舒服
近日(2025年7月12日)2025岚图用户之夜暨岚图FREE+上市发布会在武汉举行。全新岚图FREE+共推出后驱乾崑版和四驱乾崑版共三个版型,六种车身颜色,售价21.99万-27.99万元,上市15分钟更是斩获了11583台的销量。
都是100分 艾瑞泽8 PRO和星瑞谁的上限更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