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外媒体曝光了一组宝马新款3系“性能版”的路试谍照,并确认新车将于明年正式首发亮相,同步开启销售工作。此次新款3系的升级备受瞩目,特别是在发动机和动力系统方面的改进,为这款经典豪华中型轿车注入了新的活力,让我们先睹为快吧!
前脸和车尾或有小改
从谍照上看,新车的改款力度没有特别大,甚至只有前脸和车尾有伪装贴纸。大灯造型依旧是横置双L形,前格栅应该也保留了自适应开闭功能。下保险杠的细节可能会有些调整,以提升运动性。
标轴车型的车侧比例则非常经典,短前悬长后悬的独属后驱平台燃油车的浪漫,相比目前我们常见的四轮四角的电动车,它的比例会更加优美。
车尾部分预计会与前脸一样,改变一些保险杠细节,尾灯造型不变,排气采用双边双出,没有可以隐藏自己的油车身份。总的来说,与现款相比变化不大。
发动机有大升级
新款宝马3系的最大亮点在于其发动机升级。新车将适配宝马最新的B58TU2型号发动机(3.0T直列六缸),这款发动机将在性能和效率上做文章。新发动机将增加歧管喷射,配合缸内直喷也就是双喷射系统,可以有效降低低负载工况下节气门积碳问题,同时加入米勒循环优化燃油经济性。
同时,B58TU2气道和燃烧室经过了重新设计,可变凸轮轴调节也将变为电动调节,相比现款的油压调节更精准且迅速。B58TU2还将搭载48V轻混技术,根据宝马的说法,他们的48V技术将提供超过一般MHEV的体验。可以说,整个B58TU2的电气化升级非常明显。
竞争力如何?
从产品力提升的角度来看,新款宝马3系在发动机和动力系统方面的升级无疑将增强其市场竞争力。48V轻混系统的加持不仅使得油耗表现更为出色,还能在加速时提供额外的动力支持,提升驾驶乐趣。同时,新款3系在保持宝马一贯的优秀操控基因的基础上,对悬挂系统、减震技术等进行了优化,进一步提升了操控性和舒适性。这些改进将使得新款3系在豪华中型轿车市场中更具吸引力。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新款宝马3系需要应对来自多个品牌的挑战。以奥迪A5L为例,这款车型在外观设计、内饰氛围和智能化配置等方面都表现出色,对宝马3系构成了一定的竞争压力。然而,新款宝马3系凭借其卓越的操控性能、品牌形象等方面在中国市场有一定优势。不过A5L是全新换代,新款3系只是改款,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除了BBA同级对手,宝马3系还将面对20-30万元级自主品牌高端新势力的挑战,小米SU7、极氪001包括即将到来的阿维塔06等都拥有不输宝马3系的性能和豪华体验。但宝马3系的“油味”在部分消费者眼中依然有不可取代的价值。
《车壹圈》观点:新款宝马3系在发动机和动力系统方面的升级将显著提升其产品力,增强市场竞争力。面对来自奥迪A5L和高端新势力等竞品的挑战,新款3系凭借其独特的“油味”和品牌形象等方面的优势,依然有望在豪华中型轿车市场中保持领先地位。随着新车的正式首发,我们也将在2025年见证到底“油香”还是“电香”。
全球仅售72台DeTomaso P72超跑 献给不愿向时代妥协的极少数派
魏牌全新高山上市真实诚 价格杀疯 高山8高山9售30.98-35.38万元
魏牌全新高山正式上市 开启MPV家庭新时代
新一代三好SUV!第四代博越L上市限时价9.29万起
吉利银河星舰9量产版谍照曝光,六座旗舰携黑科技登场
22.98万的国产纯电小跑车,真是法拉利平替?
。灵蜥数字底盘2.0的横空出世,堪称汽车工程界的“降维打击”——这套融合智慧四轮转向与线控制动的系统,让近5米的车身实现4.39米转弯半径,比MINI Cooper还灵活。上海老弄堂里的直角弯?一把方向优雅划过,后视镜距离墙面还能塞进两杯星冰乐。难怪有媒体试驾后调侃:“这车怕是偷......
iCar终于推增程车,20万买“大G”的愿望这就实现了?
奇瑞的造车“良心论”,将行业标杆变为入门标准
丰田bZ官图发布!外观、内饰、动力方面都有升级
2025款极星Polestar 4实车亮相!标配Nappa座椅
东风日产N7共推出Max、Pro、Air三个版本,五个配置级别,售价区间为11.99万元-14.99万元。
魏牌高山上市:以空间革命与场景智慧,重塑中式豪华MPV新形象!
泰国总理会见长安汽车朱华荣 祝贺罗勇工厂投产
奇瑞QQ多米,全系2气囊,车速可达100km/h,售价5万级
9.29万起的第四代博越L将重塑10万级燃油SUV标杆丨穆杉车话
新款智己L6上市!共推出4款车型
全新智己L6正式发布。新车配备同级独有的“瞬感智控防晒天幕”和“贝果舒压座椅”两大舒适黑科技,精准解决防晒、久坐疲劳等痛点,给到都市年轻人面面都精致的出行体验。
5月13日,纯电中大型轿车2025款智己L6正式上市,共推出4款细分车型,涵盖后驱和四驱两种动力版本,官方指导价为21.99万-27.99万,上市权益价为20.49万-26.49万元。新车全系配备了800V高压平台、灵蜥数字底盘2.0、智慧四轮转向系统,以及带激光雷达的智能辅助驾......
印刷OLED破局:中国显示产业的话语权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