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民神车”到“投诉重灾区”,长安CS75 PLUS经历了什么?在紧凑型SUV市场,长安CS75 PLUS曾是当之无愧的“爆款”。2020年销量超26万辆,2021年28万辆+,连续多年稳居销量前三。然而,这份耀眼成绩单背后,一场信任危机正悄然发酵。2025年3月,车质网投诉榜单上的一串数据格外刺眼:长安CS75 PLUS以90例投诉量冲上第五名,较2月份20例暴增374%。
而就在数月前,这款车还稳居自主SUV销量前三。一边是销量攀升的“神话”,一边是用户口碑的“塌方”,长安汽车的光环之下,究竟暗藏哪些隐忧?系统升级停滞、影音系统故障、变速箱顿挫等问题,这场危机不仅撕开了国产汽车智能化转型的伤疤,更暴露出车企在高速扩张中对用户权益的漠视。
技术跛脚:智能化承诺的“空头支票”
车机系统卡顿、导航版本陈旧、OTA升级承诺成空……这些看似“小问题”的背后,是长安CS75 PLUS用户的核心痛点。据车质网统计,2024年12月CS75 PLUS投诉量近300宗,其中“系统升级问题”占比超60%。第三代车型已用上高德710版地图和Carlink功能,而第二代车主仍在忍受卡顿、死机的老旧系统,甚至出现“车机开机时间比手机还长”的尴尬。
更令车主不满的是,长安对车机问题的处理态度。部分用户反映,前往4S店检测后,问题依旧未解决,推诿称“硬件不支持升级”。这种“区别对待”引发集体质疑:所谓“终身OTA”是否涉嫌虚假宣传?有车主直言:“车机系统就像被厂家抛弃的‘孤儿’。”
一位2022款车主投诉称:“车机导航频繁导错路口,联机功能形同虚设,所谓的‘智能’还不如手机支架实用。”更深层的矛盾在于技术路径的短视。长安早期为压缩成本采用封闭式系统架构,导致后期升级需重构底层代码。面对海量投诉,企业选择将资源倾斜至新款车型,形成“旧车弃养”的恶性循环。这种“重营销轻运维”的策略,直接击碎了消费者对智能汽车“常用常新”的期待。
品控失守:从软件到硬件的信任崩塌
除系统升级问题外,车载影音娱乐系统故障已成为用户投诉的高发领域。数据显示,2020 款车型累计收到 2540 例相关投诉,2021 款虽有所下降仍有 43 例,集中表现为中控屏幕黑屏、360° 全景影像信号中断、在线音乐服务异常等典型问题。有车主反馈:"花费十余万元购置的智能汽车,其车机交互体验甚至不如千元级平板电脑。"
值得关注的是,部分故障已构成行车安全隐患。例如在泊车场景中,360° 全景影像突然失效导致剐蹭事故;车机系统卡顿引发导航路径误判,曾有用户因系统延迟未能及时规避障碍物,险些酿成严重后果。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用户体验,更暴露出智能座舱系统在稳定性与可靠性方面的技术短板,亟待车企重视并优化。更讽刺的是,长安在2025年3月高调发布的第四代CS75 PLUS鲸悦版,仍在宣传“讯飞星火AI大模型”和“L2级智驾系统”,却对老车主的升级诉求避而不谈。
硬件品控同样堪忧。2021 款车型频繁出现变速箱顿挫、“动力中断” 等令人担忧的机械故障。一些车主陷入了极为尴尬的境地,车辆行驶里程在 3000 公里以内,变速箱竟报警高达五次之多。然而,面对车主的困扰与诉求,厂商却采取了令人失望的处理方式,以 “正常机械特性” 这样的说辞来敷衍搪塞。这种罔顾用户权益,把消费者当成 “试错小白鼠” 的傲慢态度,无疑对品牌形象造成了严重的伤害,从根本上动摇了品牌长久以来建立的信任根基。
变速箱:“自主研发”的短板?
除了备受关注的车机问题外,长安 CS75 PLUS 搭载的双离合变速箱同样成为了车主们诟病的焦点。在 2024 年的变速箱投诉指数排行榜上, CS75 PLUS 的表现尤为突出,单月投诉量中变速箱相关问题的占比超过了 40%。
据车主们反馈,在冷车起步时,CS75 PLUS 的变速箱顿挫感极为明显,升档过程迟缓,仿佛机械运转时出现了 “卡壳” 一般。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车辆还出现了打滑、失速的严重现象,给驾驶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尽管长安厂家一直宣称其湿式双离合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但频繁出现的故障却让消费者对这一 “自主研发” 的技术可靠性产生了深深的怀疑。毕竟,不断涌现的质量问题与厂家的宣传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让消费者难以安心。服务塌方:从技术缺陷到体系性失信
长安的危机不止于产品,更在于服务体系的全面溃败。面对投诉激增,长安并非毫无回应。2025年3月,厂家针对部分车型推出OTA升级方案,但仅限第三代车型,老款用户仍被排除在外。这种“头痛医头”的策略,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面对更多的投诉,4S店以“无升级计划”“需自费更换硬件”等话术推诿,厂商则陷入“登记-上报-等待”的死循环。一位车主控诉:“车机问题投诉9个月,得到的唯一反馈是‘请耐心等待系统推送’。”这种低效处理直接导致矛盾升级——2024年底,因车企降价引发老车主集体维权,维权标语“支持国货崛起,拒绝为试错买单”一度冲上热搜。这种“以销量换口碑”的短视行为,正在透支品牌长期积累的信誉资产。燕赵车评:
长安CS75 PLUS的投诉风波,折射出中国汽车市场的深层矛盾:销量冠军不等于品质标杆,技术创新更需以用户体验为根基。长安CS75 PLUS的投诉风暴,给所有车企敲响警钟:在智能化赛道上,技术参数的表象下,真正的竞争力是对用户需求的敬畏。当车企将“终身OTA”写入宣传页时,不应忘记这不仅是技术承诺,更是一份责任契约。2025年的车市淘汰赛已拉开帷幕,长安若不能将“用户投诉”视为改进的契机,今天的“销量王者”,或将成为明天的“时代弃子”。
户外踏青季 玩家露营时 ——安徽钧升斯巴鲁客户感谢日活动圆满落幕
翘首以盼终得真容,【胖哥游记】2025第一季《寻味中原农声》来了! 这次胖哥来到中原粮仓“豫”,从一碗河南烩面开始,走进一拖、走近千年前的盛世隋唐、去到禅宗发源地、再喝一碗传承数百年的胡辣汤...4月7日(下周一)正片上线,敬请期待!
极狐阿尔法新6系上市 重点升级智能化
保时捷是中国“土豪”最热衷购买的品牌之一。相对可靠的质量与极致的驾驶质感让保时捷成了不少人眼里顶级汽车品牌的代名词。
王慧: 4月2日中午12点50分左右,成都江油服务区一名休息的货车司机突然倒地,沃尔沃V90车主周先生听到周围人的呼喊,毫不犹豫返回车内取出AED设备,投入救援。得益于今年1月参加了沃尔沃AED道路使者联盟组织的AHA急救培训,周先生不仅获得了国际急救员证书,还随车配备一台AED......
近日,奇瑞与韩国KGM在安徽芜湖奇瑞总部正式签署中大型SUV联合开发协议,标志着双方战略合作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奇瑞国际总经理张贵兵、KGM集团会长郭载善等双方高层共同出席签约仪式。
从‘订单爆了’到‘销量扑街’,乐道总裁被自己人打脸? #乐道 #蔚来 #李斌 #艾铁成
2025年3月29日,一辆搭载小米SU7标准版智驾系统的车辆在安徽高速发生碰撞爆燃,致3人死亡。这场事故不仅将小米推上舆论风口浪尖,更让公众对智能驾驶技术的信任度跌入谷底。这场悲剧背后,折射出智能驾驶技术发展的深层矛盾:当车企以“全民智驾”为口号加速狂奔时,安全与技术沉淀的鸿沟是......
2025 年 3 月 31 日,比亚迪方程豹品牌旗下全新车型钛 3 正式开启预售,价格区间为 13.98 万至 20.38 万元。
逆势而扬,一汽丰田3月销售新车7万台,同比增长22.3%
买新能源真不能只看续航。随着“质检风暴”再次席卷车圈,到底谁家最靠谱?由头部汽车平台评选的2024年汽车品牌质量排名出炉。
喜讯:一汽丰田荣获丰田全球服务表彰十连冠特别奖
按下“快进键” 上汽大众3月销售9.1万辆
二代哈弗枭龙MAX采用的纯视觉高阶智驾,支持高快NOA和城市记忆领航的功能,并且在智驾小测验中我们惊喜的发现它竟然还能跑山?具体表现怎么样,一起来看视频吧
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今起正式实施。
路边停车收费合理吗?那交的保险和加的汽油算什么?
腾势N9重构旗舰SUV安全标杆
喜讯:一汽丰田荣获丰田全球服务表彰十连冠特别奖
各家车企公布了今年3月份的销量,曾经让人很惊艳的月销3万,现在只是区分第一梯队的标准,第二梯队的无力已经透出屏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