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智驾技术的飞速发展,车辆对精准、快速响应的制动、转向及底盘控制需求日益增长,底盘作为传统汽车三大部件之一,在电动智能时代也面临变革,而这一次本土底盘厂商或将迎来很大的市场突破。有一家这样的企业,在苏州成立不到两年,专注于纯机电线控系统的科技型企业--坐标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却在短短两年内,宣布其EMB即将开启量产,它是如何做到的呢?
坐标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3月29日正式对外宣布其电子机械制动技术(EMB)即将开启量产新时代,标志着这家专注于纯机电线控系统的企业正引领着制动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此次,坐标系通过产品的平台化和标准化,推出25kN、35kN、45kN、65kN夹紧力的EMB系列产品,覆盖车厂的多样化需求,避免了传统液压时代使用多种卡钳的复杂情况,降低了成本,提升了性价比——全系任意车型配置成本仅为3488元。
技术突破:从“液压束缚”到“纯电控自由”
众所周知EMB技术的核心在于其线控制动系统,即通过电动机来驱动制动器,完全摒弃了传统制动系统中的液压管路和机械连接。通过电控系统的精确调节,车辆的制动力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整,实现对车轮的精确控制。这一技术的最大优势在于对车辆制动响应的快速性和精准度,大大提高了制动系统的性能。技术突破: 坐标系EMB的响应时间仅需90毫秒,较EHB的120毫秒提升25%,为高阶自动驾驶的紧急制动场景提供关键保障。其单轮失效跑偏补偿功能,即使一侧车轮制动力失效,仍能通过算法动态调整实现稳定刹停。 冗余设计的革命性创新:坐标系首创三路冗余控制方案,即使主控系统失效,仍可通过第三路冗余完成ABS等基础制动功能,从根本上保证整个线控系统的安全和可控。轻量化与能效提升:坐标系EMB产品夹紧力可以达到65KN,而重量仅为8.8kg,夹紧力/重量比超过了7386N/kg,在业内处于领先位置。不仅如此,整体尺寸达到247*201.3*114.3mm,兼具小型化优势。最大母线电流为50A,日常所需电流仅为10A。达到业内第一梯队水平。坐标系通过平台化设计和技术降本,将EMB成本压缩至3488元,接近传统EHB+冗余备份方案(IPB+RBU)的成本区间,为规模化普及奠定扎实基础。
产业链重构:坐标系已做好准备 本土化生态崛起
EMB的量产正在颠覆传统制动市场格局,催化国产供应链的崛起。 传统液压核心部件被电机控制、算法和传感器所取代,而电控领域却是本土企业的强项,坐标系在EMB方面达到92个专利,覆盖结构设计和控制算法等多个方向,加速行业的普及。坐标系定位为Tier0.5供应商,与车厂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从产品定义之初就深度介入,参与底盘系统的产品定义、功能开发、架构设计以及软件分层和功能创新等工作。这种合作模式不仅缩短了研发周期,还降低了成本,为客户提供了更优质的服务。在活动现场,坐标系与东风柳汽以及吉利远程正式签署了关于EMB项目的合作协议。另外供应链也加速了本土化,在后动现场林泉电机、金益成、汉拿、米巴以及普莱卡,均积极参与并正式签署了“EMB量产供应链保障”合作协议。这一变革打破了博世、大陆等外资巨头在制动领域的垄断,推动产业链从“垂直整合”向“软硬解耦、模块化竞争”转型。
未来场景:从“单一制动”到“全域融合”
坐标系EMB的量产仅是线控底盘革命的起点,其长远影响在于推动汽车底层架构的智能化重构。推出集成制动、转向、悬架的域控架构,实现XYZ三向动态协同。 坐标系公司也制定了明确的战略,公司将跟随国内自主品牌一起出海,为其提供 EMB 系统,同时计划在德国、日本和美国设立办事处,直接支持当地车厂对纯机电线控系统的需求。这种国际化布局将有助于公司进一步拓展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
结尾:
随着行业的持续发展,EMB系统在技术上的创新将不断推动无人驾驶产业的进步,助力智能驾驶场景的加速落地。它消解了机械与电子的边界,重构了主机厂与供应商的协作关系,并为“智能平权”提供了底层支撑。未来,随着法规完善和用户习惯迁移,EMB或将成为智能汽车的“标配”,而坐标系的崛起,将为中国的汽车产业链中争夺话语权注入强心剂。当制动系统从可见的机械结构进化为无形的“力场”,汽车工业的智能化终极形态已悄然启幕。
小米SU7“事件”引发热议,燃油车的稳定性回归视野,选车请慎思
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特殊涂层,可以实现极快的充电速度,并且即使在寒冷的天气下也不会降低充电范围。这款电动汽车电池在零度以下的低温环境中,仅需短短10分钟就能完成充电,这一突破性进展无疑为电动汽车行业带来了新的曙光。这一奇迹的实现,得益于研究人员精心开发的一种特殊涂层技术。这种涂层不......
近日,汽车门网公布了2025年3月份的投诉数据。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进程加快,多家公司透露新动态。
小米汽车又上热搜了。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中,消费者对于车辆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哈弗二代枭龙MAX,以其不足20万元的售价,凭借DHT四驱和高阶智能汽车技术,成为新一代中型SUV中的一匹黑马。在关注消费者使用场景与需求的同时,这款车型的推出将为年轻家庭、都市白领和冒险爱好者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
用车无忧,换车更值钱:一汽丰田为用户打造全周期价值保障
行业乱象困局下,上汽大众以长期主义破题:从终身质保到技术反哺
把B级轿跑打成“A级价”!MG全国限时“一口价”10.99万元起
1-3月,红旗品牌销量突破10.91万辆,同比增长8.8%。
逆势而扬,一汽丰田3月销售新车7万台,同比增长22.3%
超充、快充等技术能否替代换电,又能否做到与加油同速度呢?
中汽测评发布年度之星车型:问界、极狐等品牌登榜
比亚迪比大众丰田销量还多?
比亚迪五大子品牌APP将要合并,对于品牌而言是利还是弊?
比亚迪3月销量断层领跑,秦L EV上市首月销量破万
中国市场对欧洲车企重要性的凸显,或将增加中国在“反补贴调查”中谈判的筹码。
广汽集团(601238)发布3月产销数据公告,3月全集团汽车销量为17.39万辆,环比增长76.2%。
数据显示,比亚迪3月销量达377420辆,同比增长24.8%。2025年一季度累计销量超百万,达1000804辆,同比增长59.8%,在中国市场保持断层式领先,同时也为全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9.58万起即享百万级超品质,阿尔法S6/T6上市六大含金量一文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