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张朝阳的物理课》走进赛力斯超级工厂:解码问界安全技术的科学逻辑

《张朝阳的物理课》走进赛力斯超级工厂:解码问界安全技术的科学逻辑

虎狼说车 1605浏览 2025-08-31 IP属地: 未知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的当下,安全始终是消费者关注的核心议题。如何将抽象的物理原理转化为具象的车辆安全防护能力?8月29日,《张朝阳的物理课》走进重庆赛力斯超级工厂,与问界品牌共同开展的一场“安全与科学探索之旅”,为这一问题提供了直观答案。张朝阳(物理学博士)从汽车生产源头出发,将物理知识与新能源汽车核心安全技术相结合,让公众得以窥见问界安全体系背后的科学逻辑。

超级工厂探访:智能制造与市场表现的双重印证

活动初期,张朝阳在赛力斯汽车总裁何利扬的陪同下,深入赛力斯超级工厂核心区域。作为行业内知名的智能制造基地,这座工厂的建设与生产效率颇具行业参考性——从奠基到投产仅用12个月,这种“快速落地”能力在汽车制造业并不常见。目前,该工厂已实现问界M9与问界M8两款旗舰车型的量产,这两款车型分别在“50万元级”和“40万元级”细分市场保持畅销态势。据何利扬介绍,问界品牌累计交付量已突破75万辆,其中问界M9单车型贡献超22万辆,这样的销量数据从侧面反映出市场对其产品力的认可。

在工厂展厅,问界M9的“玄武车身”成为焦点。讲解员向张朝阳及随行人员展示了该车身的核心工艺——一体化压铸技术。不同于传统车身的多部件拼接,问界的一体化压铸工艺将原本222个独立零部件整合为10个核心压铸件,其中橙色关键部件由9800吨级压铸机打造。从行业技术特性来看,这种工艺不仅能减少焊接点数量、降低装配误差,还能显著提升车身整体强度与结构稳定性。

除工艺外,车身材料的选择同样围绕安全展开。该车身采用2000MPa潜艇级热成型钢、1500MPa热成型钢与超高强度铝合金组合,在A柱至C柱区域形成笼式防护结构;同时,11腔体门槛梁设计进一步优化能量吸收路径,最终构建起乘员舱与电池包的720°安全防护框架。张朝阳在观察后表示,这种一体化压铸工艺可视为“工业级3D打印的进化形态”,在实现车身轻量化的同时,兼顾了防护强度,为驾乘人员与电池提供双重保障。

宁德时代“厂中厂”:电池生产与整车制造的协同模式

在超级工厂内部,张朝阳还探访了宁德时代设立的“厂中厂”——这一特殊生产单元专门为问界全系车型提供电池配套。宁德时代产品经理刘辉林介绍,该“厂中厂”的核心价值在于实现“定制化+无缝集成”:一方面,根据问界不同车型的续航需求、空间布局定制电芯排列与Pack结构;另一方面,电芯运抵后直接进入20余道自动化工序,包括激光焊接、AI视觉检测等,其中AI视觉检测精度可达0.1毫米,确保每一组电池的一致性与安全性。

对于这种合作模式,张朝阳分析认为,整车企业与电池企业的近距离协同,既能发挥问界在整车集成方面的经验,也能依托宁德时代的电池技术优势,不仅缩短了供应链周期、提升生产效率,还减少了跨企业沟通成本与潜在风险。何利扬补充道,问界坚持高端产品路线,需构建全球领先的产业链体系,宁德时代“厂中厂”正是这一体系的关键环节——通过全程可追溯的生产流程,实现电池从电芯到Pack的全环节质量管控。

物理课堂:拆解电池安全的科学原理与防护技术

此次活动的核心环节,是张朝阳以《新能源电池安全必修课:问界热失控防护与智能安全》为主题的课堂分享。他从锂离子电池的基础工作原理入手,用通俗语言解释了能量转化过程:电池内部,正极与负极被隔膜分隔,锂离子在电解液中迁移,电子通过外部电路形成电流,为车辆提供动力。但这一系统存在潜在风险——若隔膜因碰撞、高温等因素受损,正负极直接接触会引发短路,进而触发剧烈化学反应并释放大量热量,最终可能导致热失控。

为进一步说明热失控的本质,张朝阳引入阿伦尼乌斯公式:反应速率与温度呈正相关,温度升高会加速反应并释放更多热量,形成“温度升高-反应加速-热量累积”的正反馈循环。他将热失控划分为三个阶段:潜伏期(温度较低,热量积累缓慢,不易察觉)、加速期(温度快速上升,反应速率陡增)、失控期(达到临界温度,可能引发燃烧或爆炸),让复杂的化学过程更易理解。

在电池组热防护分析中,张朝阳结合傅里叶热传导方程指出,热量在电池阵列中的传播速度与热传导系数(κ)相关,系数越小,热量扩散越慢。问界采用的航空级气凝胶隔热材料,热传导系数低至0.03W/m・K,能有效延缓单个电芯热失控向整组电池的蔓延——这一技术实践恰好印证了“基于物理法则的防护更具针对性”的观点。

针对热失控的不同阶段,问界构建了分层防护体系:在潜伏期,智能主动预警系统实时监测电池电压、电流、温度等参数,捕捉异常信号以提前预警;进入加速期,十五重电池安全技术可针对性控制高温与冲击;若进入失控期,多层物理防护与云端监控系统协同,结合智能热管理系统的散热功能,最大限度降低风险。此外,宁德时代的极限制造工艺使电池单体安全缺陷率达到PPB级别(十亿分之一),比行业平均水平高出3个数量级,从生产源头提升了电池安全性。

互动交流与活动尾声:安全理念的进一步印证

互动环节中,张朝阳与赛力斯汽车副总裁龚建勇就电池安全、电控技术、整车防护展开讨论。龚建勇将问界电池安全体系比喻为“五层防护网”:电芯层、电池包层、动力系统层、整车层、云端层,层层递进。他举例说明,电芯隔膜采用陶瓷涂层以增强抗刺穿能力;电池包使用高强度铝型材框架吸收碰撞能量;车身底部加装低位横梁,防止尖锐物体刺穿电池。

在安全性能验证方面,龚建勇提到问界M9的C-NCAP碰撞测试表现:不仅获得“超五星+”评价,还将正面碰撞测试速度从行业标准的56km/h提升至80km/h,碰撞能量达到标准值的2.56倍——这一测试数据直观体现了问界在安全性能上的极致追求。

活动尾声,何利扬向张朝阳交付问界M9车钥匙,这一动作象征着“物理理论”与“汽车工业实践”的深度结合。正如张朝阳所言,问界的每一项安全防护技术,都是对物理法则的精准应用;而问界通过工程实践,将抽象的科学原理转化为可感知的安全保障。

总结:

从赛力斯超级工厂的智能制造流程,到《张朝阳的物理课》对安全原理的拆解,问界的安全逻辑被清晰呈现:张朝阳从物理视角解答了“为什么安全技术有效”,问界则通过“五位一体防护理念+15重安全技术”给出了“如何实现安全”的实践方案。

这场活动不仅是一次电池安全知识的普及,更是科学理论与汽车工业的“同频共振”。它揭示了一个核心观点:先进的物理原理只有通过严谨的工程实践,才能转化为切实的安全守护。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真正的高端不仅是配置的堆砌,更是让安全成为“确定性”——它或许无声,却守护生命;或许无形,却构建信任。当科学与工业形成合力,安全便不再只是产品的“底线”,而成为定义豪华的“最高标准”。


文章标签:
新能源
 
相关推荐
虎狼说车 0粉丝    539作品 关注 真诚的说车人
推荐作者
中国皮卡网 关注
皮卡车垂直门户网站,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皮卡分会理事单位。
车大拿TV 关注
看车,选车,买车,玩车
小马闲话 关注
闲话汽车,行摄四方
凤眼观车 关注
来一起快乐的撩车吧!
新车部落 关注
与新车部落一起玩转汽车行业!
汽车匠人 关注
寻求在互联网时代用匠心精神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那啥车 关注
每一台车都有自己的灵魂;那啥车?对!我的车。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