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押上陆付军“大”野心,锐胜豪赌MPV

押上陆付军“大”野心,锐胜豪赌MPV

车界江湖 0浏览 2025-09-10 IP属地: 未知

后台常常收到私信,说让聊聊北汽制造,我对这个品牌的第一印象就是BJ212。

其实这也算是北汽制造的成名作了,父母那辈普遍把BJ212当做精神图腾,这很好理解,毕竟BJ212有很丰富的时代背景故事。

就算它流线不花哨,配置也没有多舒适,但皮实耐用通过性强啊,很长一段时间,BJ212几乎是中国越野车的代名词,而且“唯一”。

押上陆付军“大”野心,锐胜豪赌MPV

不过现在的BJ212已经没什么话题度了,至少不如牧马人。

BJ212从一开始就是军用工具,要不怎么会产品哲学那么“极简”,低廉价格的背后是极度的成本控制,这导致它在舒适性、科技感上的全面缺失。

如果你跟BJ212的车主谈用车体验,那TA一定觉得你在嘲笑TA。

不是说没有,而是不多:悬架是钢板弹簧的、内饰材质是粗糙的、噪音是够大的、科技配置是保守的......某种程度上,在2025年开一台BJ212出门,跟受罪没太大区别。

BJ212的销量被竞品们碾压,非常合理。

就跟北汽制造的品牌历程一样,曾经也是“国家队”,曾经也是时代宠儿,但最后还是投入了魏桥的怀抱。

这个过程衍生出的知识产权纠纷,还直接让很多人至今都搞不清楚北汽制造和北京越野到底是什么关系。

押上陆付军“大”野心,锐胜豪赌MPV

可能这就是北汽制造让锐胜独立成品牌的原因吧。

反其道而行之的做法,真令人意想不到,况且还是MPV。

在中国,这个市场的占比不足10%,从数字就可以看出来是一个“贫瘠”的土地。

当然,锐胜有自己的理解。

在高端线,你可以选丰田赛那、别克GL8,它们都算明星选手,凭借强大品牌号召力+豪华内饰+丰富配置+舒适驾乘体验,牢牢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低端线,有五菱宏光这样的国民神车,价格亲民,实用性强,是许多个体户、小商贩的创业伙伴。

丰田赛那、别克GL8适合商务接待、高端家庭出行;五菱宏光只是个合格的工具,无法满足那些既需要拉货也需要载着家人出行的用户。

也就是说,高端线好用但不便宜,低端线便宜但不好用。

押上陆付军“大”野心,锐胜豪赌MPV

很两极分化。

中端市场很适合钻空子,这就是锐胜的卖点。

比如M8,而且M8没有盲目堆砌花哨的配置,每一分钱都花在了刀刃上:

车长5317mm,轴距3200mm,内部空间同级别领先,还有7座和9座两种选择;

提供双侧滑门跟可升降式侧窗,商用时通风透气,家用时舒适静谧;

(3)除了增程,还申报了CNG(压缩天然气)和纯电两种动力版本

......

还是挺能解决用户痛点的,等于在跟别人说“我就是中端市场最能满足你需求的选项”。

有个细节:9座版MPV在乘用车市场确实不常见,然而它能契合中小企业主、旅游包车的商用需求。

只能说,战略观察真到位。

押上陆付军“大”野心,锐胜豪赌MPV

但你会不会觉得,北汽制造一个搞硬派越野车的突然转MPV有点突兀?

看似毫无关联,实际充满了逻辑性。

BJ212当年为什么会成功?很重要的一点是它满足了那个时代对“通过性”和“实用性”的需求,你从产品层面去看,锐胜M8重新诠释了北汽制造对“实用性”的理解——这个时代不再需要征服那么多山川了,城市通勤、家庭出行和商业运营才是大众需求。

所以,锐胜独立出来并非豪赌,而是以一种更聪明、更精准的方式把北汽制造的基因移植到MPV这个物种身上。

坏消息是,一旦MPV市场不能像预期那样扩容或者增长速度放缓,锐胜很容易陷入另一种内卷陷阱。

再怎么说,MPV这个盘子都太小了,为了争夺那一点点市场份额,“降价-堆配置-利润越来越薄-品牌价值越来越低”的剧情随时都会上演。

这种竞争属于存量竞争,是一场没有赢家的零和游戏,锐胜不会是例外,这是品牌未来要面临的最根本挑战。

押上陆付军“大”野心,锐胜豪赌MPV

MPV市场有个特点,品牌信仰与用户心智壁垒很高,尤其用于商务接待和高端家庭出行的车型,用户买的不仅是车,也是身份象征和信誉背书。

你开别克GL8和星海V9去接客户,效果是不一样的,而这种效果,金钱无法快速买来。

锐胜即便在产品力上做得再好,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建立起这种货币属性,它需要时间和无数用户的真实反馈才能慢慢积累起品牌价值。

说服消费者“赌一把”,也是锐胜要打的仗。

“赌一把”包括里子,比如当车辆真的出了问题,用户能快速得到专业的维修和零配件支持,对于锐胜这样的新品牌,里子存在天然劣势。

另外,一旦传统豪强开始向价格更亲民的区间渗透(推出低配版本),锐胜的差异化卖点就很容易被稀释。

一个有风险但高价值的新产品or一个成熟可靠但基础的老品牌,很难选吗?

还没考虑新势力。

传统MPV的设计理念核心在于“空间”,虽然锐胜M8首发的是增程版本,但绿牌并不是它的卖点,空间和经济性才是。

当你去问销售“这台车的智能体验咋样”的时候,人家可能不会跟你深聊,毕竟跟极氪009、小鹏X9这些友商相比,锐胜M8没什么底气。

押上陆付军“大”野心,锐胜豪赌MPV

也就是说,这台车的底层逻辑依旧是交通工具,不是智能终端。

比较令我意外的是,网上看到人爆料说锐胜M8的后悬架依然是钢板弹簧(可能是基于M7配置的推测)......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货车的画面。

钢板弹簧基本被用在货车和皮卡,好处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承载能力强,坏处是牺牲了乘坐的舒适性(开头讲BJ212的我也说过)。

在一台MPV上用这种悬架,是有些抽象,况且还是一台主打“家庭”和“舒适”的MPV。

这种设计可以帮助锐胜降低成本从而在价格上形成优势,但最后肯定会极大影响用户的驾乘体验和口碑,追求更高品质的家庭用户很难接受这种“廉价”的行驶质感,跟着就会转向竞品。

至于动力“套娃”的问题,采用第三方提供的成熟动力总成可以极大降低研发成本同时加快产品上市速度,对于新品牌是一个非常务实的选择,但就跟刚刚的悬架问题一样,饮鸩止渴的做法很容易遭到反噬,至少很难通过独特的动力系统来形成差异化优势或者建立技术护城河。

押上陆付军“大”野心,锐胜豪赌MPV

为什么有人说锐胜汽车更像是一个“汽车组装商”,这就是原因。

所以虽然锐胜M8的产品策略很鸡贼,但它要面临的挑战一点也不少。

我在查官方规划的时候,发现锐胜的蓝图是这样的:(1)2025-2027年全力抢占市场;(2)2027-2030年迈向主流阵营;(3)2030年剑指MPV市场领导者地位。

怎么说呢,清晰是清晰,就是野心太大,锐胜想要按照剧本成为销量、技术、服务和品牌影响力上的行业标杆,不太现实。

理由,前边也讲过了。

我甚至觉得锐胜M8都未必能冲破中端市场。比如跟传祺M6和五菱征程相比,锐胜M8在尺寸和空间上具备明显优势,但钢板弹簧悬架让锐胜M8很难跟传祺M6(后扭力梁悬架)竞争。

押上陆付军“大”野心,锐胜豪赌MPV

锐胜M8的产品力某种程度上很割裂:它用工具车的里子去试图打动家庭用户的心,这种策略横跨了“工具”和“家用”两大市场,但碍于产品力,最终可能在两者之间都无法站稳脚跟。

锐胜的“三步走”计划建立在一个错误的假设上——市场存在空白且竞争不激烈。

同时,它忽略了品牌信任和技术积累的规律。

锐胜最后的结局,更可能是成为一个在商用细分市场有独特地位的小众专家,而不是能跟别克、腾势、传祺等主流品牌分庭抗礼的领导者。

换个角度来理解,锐胜的规划像浪漫的口号而不是基于现实的战略目标,它面临的挑战是结构性的,简单的营销或产品迭代不能解决。

锐胜的上限可能是在12-18万元价格区间,凭借大空间和多动力选择,收割那些对舒适性不敏感的中小企业主和部分家庭用户群体。

北汽制造的“复兴”不在于重现逝去的辉煌时代,而在于能否以一种新的方式证明自己的生存价值。锐胜是这个艰难旅程的开始,是不是终点就说不准了。

押上陆付军“大”野心,锐胜豪赌MPV

江湖车评:

根据权威机构的预测,2030年中国MPV市场将增长到年销量200万辆以上,新能源MPV的占比也会持续提升。

锐胜要做的不是去和别人抢蛋糕,而是和蛋糕一起变大。

它算是北汽制造的二次创业,我作为消费者,想法很简单:不求它再现昨日辉煌,只求在今天的残酷市场中活下去,而且活出自己的价值。

这真的够了。

当然,如果北汽制造能够创造奇迹,也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所以,加油吧,活下去,好好活!

文章标签:
新车爆料
 
相关推荐
车界江湖 1.4万粉丝    7136作品 关注 是非黑白终须明,车行江湖自有道。车界江湖,聚焦车界为您而来!
推荐作者
苑叔聊车 关注
资深的汽车编辑,阅车无数,有关于选车的问题找我就没错了。
中国皮卡网 关注
皮卡车垂直门户网站,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皮卡分会理事单位。
柿柿车 关注
汽车媒体编辑,参与C-NCAP试验报道
AM车镜 关注
AM车镜是中国汽车行业具有影响力的资讯提供者。
未来车事 关注
孤独与世界与诗
xuser3801153 关注
蓝鲸车市
二手车大智慧潘 关注
中国二手车自媒体联盟联合发起人,行业深度观察者。
靓车大咖会 关注
了解最新汽车资讯,汽车养护知识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