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未来车型设计方向 福特“势能美学”设计理念

未来车型设计方向 福特“势能美学”设计理念

林林Go 5浏览 2020-09-29 IP属地: 未知
在今年的北京车展上,福特正式公布了全新Mustang车型—Mach E。新车除了继承了一些Mustang车型的家族化设计语言之外,我们还可以从这台“电马”上看到很多全新的设计语言。

那在福特展台,我们有幸采访到了福特中国设计中心设计经理,外饰设计负责人陈亮。他也向我们介绍了福特全新的“势能美学”设计理念。

大家都知道,中国已经成为了与美国并列的两大核心市场。去年福特公布了福特中国2.0计划。该计划除了未来会在中国不断推出新产品外,同时也更新了内部的组织架构。根据计划,福特将在今年10月正式在上海落成福特中国设计中心。

通过陈亮先生的介绍,我们也得知。在此之前,其实上海就已经有了福特中国的设计中心,但那时它更多的是偏向前瞻设计,整个团队也只有十来个人,但如今已经转型成为全功能的福特中国设计中心,全新的设计中心将可以负责车型的全流程设计,即从草图到油泥模型最后到实车落地。这也就意味着团队规模相较之前要有将近十倍的扩张。并且,通过设计中心不断的壮大,这个团队还将不断的扩容。

除此之外,福特上海设计中心还有非常重要的一个责任,那就是第一时间把中国消费者的审美偏好和细分需求传达给福特全球的设计中心,加速全球协作研发能力,更好的服务中国市场用户。我觉得这一点尤为重要,要知道福特之前的车型设计都是由北美团队主导,并推广到全球市场。那时我们能做的只有接受。但今夕不同往日,我们有了自己的中国设计中心,我们将在福特全球设计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

其实说到这儿,也不得不提一下国外消费者与中国消费者对汽车设计的不同需求。国外消费者对于设计基本就是“一眼缘”的感觉,他们要的设计就是这台车整体看上去还不错就OK。但如今的中国消费者则对汽车设计细节有着更高的要求,不光看上去要OK,就连摸上去的触感这样的细节也要达到很好的一个水平。

我想这也是福特会设立中国设计中心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继续按照国外设计师的思路设计车型,中国的老百姓还真不一定会买账。只有像陈亮先生这样,真正了解中国消费者需求的中国设计师,将中国消费者的需求输出到福特全球的设计体系当中,才能带来符合中国消费者审美的产品。

例如在这次的福特展台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非常概念化的艺术装置。这个艺术装置,就是福特中国设计中心的第一个设计作品。也就是上文提到的“势能美学”设计理念。这个设计的整个方案都是中国团队提出的,可以说整个形态都是非常符合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比如中国消费者对于灵动造型的需求,要比全球其它地区的消费者更强一些。中国消费者倾向于接受更犀利的线条、更前瞻的特征。很多特征在国外消费者眼里看来有些过于激进,但在中国消费者眼里可能是刚刚好。线条要做得非常舒展、极致,才会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未来车型设计方向 福特“势能美学”设计理念

陈亮先生介绍到:“新推出的“势能美学”设计语言有三个主要的纬度,分别是动、创、力三个点。“动”,来自于一些非常有速度感的车型灵感。“创”,是典型乘用车上对人的智能、科技创新等设计方面的反映。“力”,也是强调了一直以来福特在操控、性能上的自信。

我们可以看到这个艺术装置的中网设计很有意思,它是通过鳞片式3D矩阵的手法进行设计的。陈亮先生将其称之为参数化中网设计,通过矩阵化排布,每一片鳞片都有其独一无二的角度,而鳞片的形状又与八边形的格栅造型交相呼应。这种设计就是迎合了当下中国消费者审美习惯的产物。

其实,“势能美学”的设计语言,不是只针对中国一个区域的设计语言,其在全球福特品牌的框架下都适用。因为福特品牌的产品整体设计方向都是非常统一的,都是能通过相似的维度体现出来。中国的产品,只需要通过不同美学定位上的微调,迎合中国消费者的一些需求就可以了,这样也同时符合了全球福特品牌的设计框架。

 
相关推荐
林林Go 6880粉丝    3208作品 关注 专注于汽车生活、汽车文化、汽车评测、全球汽车、摩托自驾探险
推荐作者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GForce车研社 关注
If it isn't fun. It isn't a car.
予墨Auto 关注
跟我们一起慢慢懂车!
晓生说车 关注
晓生说车,与你一起畅聊汽车!
车瘾AA 关注
聊聊车,说干货,不以老师自称,不以车评人自居,只是几个有车瘾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那啥车 关注
每一台车都有自己的灵魂;那啥车?对!我的车。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