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大众CC刚上市的时候,作为最美大众车,用“惊艳”来形容太合适了,因为在当时,这种车身比例、流线型对用户来说是全新的视觉感受。
外观足够俘获人心,所以,很多人都买单了。
过去的10年,CC已经进行了两次升级换代,2021款CC是第三代的中期改款版本。
CC的颜值怎么样?说实话,我觉得挺好看的,但是现在好看的“皮囊”很多,就没有了最初惊艳的感觉。
第三代CC的外观你们已经很熟悉了,这次改款也是细节上的小调整。
增加了R-Line套件,下包围会更运动一些。
还有贯穿式LED日间行车灯,晚上真的很亮眼。
新CC的侧面就没有什么变化了。
不过在车尾,增加了一些能够体现运动的元素,比如黑色的小鸭尾,双边四出的排气装饰。
内饰风格没有变化,换了R-Line方向盘,取消了中控上那块表。
R-Line方向盘的手感会更好一些。
后排空间等方面就没有什么变化。
动力方面,380TSI是2.0T高功率+7速双离合,220马力,350牛米,大众的这套动力总成算是很熟悉了,动力没问题,变速箱低速会有顿挫,其它方面也没有什么硬伤。
底盘方面,首先作为一个运动轿跑来说,CC驾驶感受不是很运动,毕竟还要兼顾舒适性,并不是纯粹的性能取向,但也比一般的中型车操控略好。
新CC这次带给我们最大的惊喜是CC猎装车。
但是,国产的CC猎装车和海外版的Arteon Shooting Break不太一样,CC猎装车增加了一圈黑色塑料包围,整体看起来更接近跨界车一些。
CC猎装车是没有R-Line套件的,所以在前包围和方向盘、以及座椅等方面,和CC轿跑版是不同的。
CC猎装车试驾路线安排了一段很长的非铺装路面,主要就是连续的碎石路,最让我惊喜的就是在时速40km左右,避震连续高频低幅度振动,车内乘坐感受挺好,底盘对这种小震动处理的很好,不过像减速带这种稍微大的颠簸处理的就略显生硬了。
但是原厂的轮胎不适合走这种路面,遇到个捡石头轮胎就废了。
我们也在山路开了CC猎装车,轮胎有劣势,抓地力明显不足(和温度有关),再就是底盘响应不够干脆,有点拖泥带水,速度稍快点会有推头趋势,但是动力和变速箱都还不错。
CC家族优势其实就在于外观,但颜值这个东西因人而异,总会有不同的观点,所以好看不好看,建议你们去看看实车,我个人觉得这两台车都还不错。
这几年,汽车工业发展很快,颜值高的车越来越多,所以,高颜值很难带来足够的竞争力,所以一汽大众带来了猎装车,小众但也有市场,真正喜欢的人就别再口嗨啦。
这期视频,我试驾了212 T01长风版,不得不说这车真多好玩,什么坡随便就上。当然,日常开也是十分有范,特别出片。
在汽车消费领域,公众人物的选择往往具有风向意义。世界冠军教练王皓,从腾势 D9 车主到体验腾势 N9,亲身见证了腾势品牌在科技豪华道路上的进阶。
娜娜姐愿称之为汉DM-i乃至汉L DM-i最大的对手,它就是领克旗下的全新中大型插混轿车领克10 EM-P。这是一台亮点多多的车型,全系都有插混四驱系统,而且激光雷达也是标配,实际表现是值得期待的。
错过再等一年!幸运快3大小和单双平台
当“瓦罐”遇上新能源 海豹06DM-i旅行版能否定义“诗与远方”?
中大型混动轿车市场的“破局者”领克10 EM-P迎来首秀
艾瑞泽8 PRO征战秋名山,不仅是一场简单的性能对决,更是中国汽车工业实力与文化自信的彰显。它打破了“合资至上”的偏见,用事实证明中国车也能在世界级舞台上展现非凡的性能魅力。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中国“质”造,艾瑞泽8 PRO正书写着中国汽车的崛起之路。
领克10 EM-P:20 万插混轿车“大满配”长啥样?
2025年7月3日,小鹏汽车全新AI智能家庭SUV——小鹏G7正式上市,官方指导价19.58万元起。
超5米车长、3米+轴距、20万元级,全新中大型轿车“领克10 EM-P”吸引力大了些
在紧凑型SUV市场上,运动、时尚、高颜值一直是韩系车的几个标签。现代途胜L就是这样一款车型,有着不错的颜值,宽敞的空间,还有不错的动力。但是令人纳闷的是它的销量却十分的尴尬,在5月份仅卖出了1120辆,从销量就可以看出现代途胜L并没有得到消费者认可。其实,在我个人看来现代途胜L这......
奶爸运动车?领克10 EM-P,到底行不行?
2025进阶知识:快3走势分析
全民智驾 秦统天下:以安全之名重塑标杆
全系标配冷暖两用车载冰箱!比亚迪海豹06DM-i旅行版10.98万元起
合资SUV“自砍一刀”,配自动挡+6个油,才7.79万,比亚迪不香了
2025提升教程:快3计划平台攻略
兄弟们,本期视频含米量很足。百万要用小米手机和小米AI眼镜来拍小米YU7试驾,NVH忘记分享了,静谧性真的很不错!
瑞虎8L长虹版指导价14.77万元,限时售价12.77万。2.0T+8AT的动力组合,2700mm的轴距以及超大的后备箱。放在这一价位还确实挺能打的...
透过一份保值率榜单,广汽传祺不仅展现了产品力的硬核底气,也书写了中国品牌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