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接触传祺GM8,还是2年前,同事给他父亲买了一台,开了几圈,让我之前对这台车的固有偏见几乎一扫而光。
主要有三点:
1. NVH水平比想象中要好的多,很安静,与当时的GL8胖头鱼相比完全不占下风;
2. 配置真的高,我开的那台GM8,同样也是顶配,第二排座椅的舒适度完全甩开了GL8好几条街;
3.开起来并不笨,看起来体型较大,但在2.0T的动力下比较轻松自如。
当然,槽点也是有的,底盘过于硬了,对于一台讲求舒适性的商务车来说,确实有点颠;变速箱的响应偏慢,而且也拖了油耗的后腿;智能化水平跟当时的GL8差不多,没能体现出明显的优势。
因此,当年的GM8,中低配确实很值得买,但是顶配就不如去考虑一下GL8或者奥德赛。
售价17.98-26.48万元
一晃三年过去了,GM8完成了首次的更新换代,更准确的说是中期大改款,甚至连名字都变了,改成了M8。然而这一次中期改款并不只是变了变灯、改了改外观形状,而是在保持了基本的框架下,从里到外都是新的。
当然,这些变化,也是我下定决心去买这台车的原因。
M8上市之后推出了两个外观套件版本,一个叫领秀系列,另一个叫大师系列。如今很多的MPV在后期的改装中都喜欢换一个类似于埃尔法的前脸,传祺这一次直接让这部分人省去了改装的费用,直接加了一个埃尔法的大嘴版(大师系列),在视觉效果上的确很霸气。
那为什么我没选呢?第一个原因是不知道为何大师系列并没有旗舰版,我选择的领袖系列旗舰版(26.48万)是全系最贵的版本,相比大师的顶配(至尊版)贵1.2万元,在配置的差异上则是多了全套的驾驶辅助系统。
传祺的驾驶辅助系统我之前有过体验,确实还不错,因此这项配置我是必选的,这让我也放弃了大师版。
第二个原因是传祺如今的家族化设计的确很好看,领秀系列的外观继承了这点,而且横向的镀铬条让车头显得更宽,我个人觉得会更好看一些,也少了那种浮夸的感觉。
因此领秀系列的旗舰版,是我最终的选择。这也让我这台车的落地价直奔30万元。
30万元买GL8只能买到中配的路上公务舱版本,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老款胖头鱼的中期改款车型。其实胖头鱼我确实很喜欢,很舒服也很可靠,但是无奈在配置,尤其是第二排的配置上,与M8相差太大。
传祺M8换成了一体式的中控台与扶手箱区域,让整个车显得更有档次感。比起GL8那种纯平地台,我更喜欢这样的设计,但同时也失去了一些便利性,比如说副驾驶一步跨到后排。
在之前我吐槽过GM8上的6AT,换挡速度偏慢,油耗也不低,但是M8换装了全新的8AT,在换挡的逻辑和效率上都进行了大幅度的优化,这一次我在动力和传动匹配上我可以给一个很高的分数,GL8在这方面的优势也并不明显,这也是让我放弃GL8的次要原因。
先说中间的两个座椅,够大够舒服的同时,功能也足够多。相比之前在4s店看的老款,2021款传祺M8航空座椅的材质更软,靠背调节也升级成了电动的。通风、加热、按摩全都配齐了,中间两个屏幕的功能也丰富了很多,在车上可以用手机投屏到中间的两个屏幕,提升了它们的作用。
第三排的座椅材质明显比前两排座椅更软,这也算是从另一个方面弥补了第三排座椅坐垫不够长的缺点,毕竟很少有MPV的第三排能给到全尺寸的座椅。乘坐感上,第三排还是很舒服的。而且新款车还支持第三排靠背的角度调节,可以牺牲一些后备箱的空间换取舒适性。
豪不夸张的说,我并不认为这两张座椅比埃尔法的差到哪里去,从坐乘感到仪式感,是完全对的起商务接待和日常家庭使用的。
再一个是这套ADAS驾驶辅助系统,毫米波雷达+单目摄像头的解决方案,实现ACC、车道居中保持、AEB紧急刹车、道路标牌识别等等功能。打开集成巡航模式后,可以一直保持在车道中间行驶。我试了一个月的时间,还是很稳定的,没有一次偏离出所在的车道,但需要手每隔六秒就碰一次方向盘,给方向盘一个力, 不然集成巡航系统过一会儿就会退出,稍微有些保守。
最后是这套全景360°影像和自动泊车,对于如此大的一台车来说特别实用。画面清晰,自动泊车在垂直和侧方的时候都比较好用。
这辆车给我所有的感觉都是想营造一个舒服舒适的感觉,包括刹车油门的调教,都是很舒服,很软的感觉。在刹车和加速的过程中,都不会给乘客很突兀的感受,甚至不会感受到这车有着将近400N·m的扭矩(390N·m),这点作为一台商务车来讲很重要。
转向的手感其实是有些发虚的,有两个模式可以调节,运动和舒适,不管是哪个模式都有一种浓浓的电子味,但整体还是轻盈舒适的风格。这个手感其实跟GL8有点像的,这类的MPV基本上大都如此。
M8相比GM8在悬架调教上是经过了一定优化的,可以明显感受到避震在初段是很轻柔的,高速巡航的时候会很舒服,但是,在后段是明显要硬了很多,就比如过减速坎的时候,能感觉到有一些生硬,并且在经过细碎沙石路这种高频震动的时候,这个时候的滤震性就没有那么的柔和了。我坐过亲戚新买的21款GL8 ES次顶配,能感觉到两款车底盘风格还是有些差异的,GL8会更沉稳一些。
静谧性是我非常满意的一点,无论噪音还是震动,M8都非常小,甚至比GL8路上公务舱做的还要好一些,其实GM8就做的非常好,M8更进一步。
买车一个月,我也发现了一些小的问题,比如:
1.第一排坐姿太高,这一代M8明显用的是一个轿车化的内饰方案,但是坐姿确实有些偏高,需要一定时间去适应;
2.座椅加热速度太慢,如今北京的天气座椅加热必不可少,但是加热在开启后一般三分钟之后才有效果;
3.虽然航空座椅很舒服,但中间两个乘客上车时,需要走一个很高的台阶,这台车的地台很高,对老人不是很友好,如果有老人乘坐,自己装一个电动踏板是有必要的。其次进入第三排的过道有些窄,但可以正常通过。
4.第二排多媒体屏幕,手机只能同时投到一个显示器上,另外一个则不能。而且两个屏幕互联放电影的时候,不能启用车载音响,只可以两个屏幕各连接一个蓝牙耳机才能使用。希望下次更新系统可以改善这个问题。
整体而言,传祺M8的性价比还是很高的,作为一款带家人出行的MPV我感觉它是超出我预期的。如果现在再从M8、奥德赛、GL8之间做选择,还是会选择传祺M8,我也会给身边的人推荐这台车。它其实仍然有细节再继续提升的空间,但作为这个价位的国产车,能看到它的用心。
另外,在今后我还会拍一个M8的视频,大家敬请期待~!
我觉得10万块钱的雪铁龙凡尔赛C5X,没有任何缺点,虽然采用了扭力梁的后悬架,但是麋鹿测试能做到80公里/每小时,全系车型均采用175马力的1.6T涡轮增压发动机、爱信8AT变速箱,关键定位为一辆跨界多功能轿车底盘却比SUV还高。
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仅需27.99万起售,限时政策拿到手软?
17.36万起,26款东风奕派008要抢MPV的活?
颜值人称柳州小A7,续航600km出头,预算10万级,五菱星光除了这几个标签外,它还有5个“冷门配置”——知道的人不多,但用过就离不开!
本田CR-V作为城市型SUV的鼻祖,自1995年初代车型诞生至今已有接近三十年的时间,从诞生之初CR-V就在全球市场获得了众多的关注,直至第六代车型推出,CR-V在同级别的产品中一直有着不错的销量和口碑,也在不断完善城市型SUV这个定义。而随着新能源车型的快速崛起,本田CR-V目......
山路+高快+城区全场景体验,猛士M817智能辅助驾驶好用么?
一入江湖岁月枯。
哈弗大狗2026款搭载长城自研2.0T高功率发动机,最大功率175kW,峰值扭矩385N·m。
标致雪铁龙11年的底盘调校功夫,在这台示界06上至少体现了90%。而且示界06这台车的目标客户群体非常明确,就是对法系车有情怀的朋友:针对600多万法系车主,12.58万元基础上,可以再享10.88万的先享价。
全新MG4跟OPPO合作的黑科技,喊句话就能控车,手机和车机无缝流转。去快闪店看看不~
品牌整合,聚势向新!奕派科技迈向“未来之翼”,央企新势力乘风启航!
15万级家用中型SUV 空间与配置均衡 海狮06DM-i应该怎么选?
上一集,我们一行三人开着哈弗猛龙燃油版,从北京出发一路向北,暴雨烂路毫无压力,直奔锡林郭勒草原,可300公里后却被路边烤肉香勾了魂…而这一集,我们真正的草原狂欢才刚刚开始!
自驾游体验阿维塔06,它能否满足我们出行需求?
实时显示歌词,被吹爆的深渊镜字幕音箱,花再Halo PixelBar值不值得玩?
谁说合资新能源车卖不好?东风日产N7最近用一场“小胜”证明了自己,4月上市以来,50天大定破2万台,6月销量6189辆,7月销量6455辆,连续多周获得10-15万中大型纯电轿车冠军,这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一台10万级的紧凑型SUV,可以满足你们上下班通勤、长短途户外郊游的车 你们想要吗?我说的就是这一辆25款五菱星光S,今天就让我通过实地体验,来告诉你们这辆车的真实表现。
豪华SUV降至15.68万,2.0T榨出261马力,月销493台卖不动,为何?
售价20.08万起 对标奥迪Q2L e-tron等车型 沃尔沃EX30怎么选有性价比?
SUV撞飞卡车!就算物理上能讲通,“理想”你也犯了心理学上的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