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于“先人一步”的埃安,是这个时代少见的先行者。
它身上具有一种充实的未来感,同时也有着精确的解释力与执行力。
埃安依然保持了作为国家队的沉稳,在B端车市场迅速完成原始积累后,自AION Y始,埃安又迅速回归私人消费市场。
与大部分的传统车企发展新能源的路径一样,广汽埃安这几年的迅速发展亦离不开B端市场的贡献。
随着北汽新能源等竞争对手的逐渐出局,埃安在B端市场的表现无人出其右。
尤其是AION S的表现,自2019年上市至今,每月销量稳居新能源TOP10榜单,2020年销量超4.6万辆,2021年已连续两个月超过5000辆。
根据CNNIC的统计,2020年12月我国网约车用户规模为36528万人,较2020年3月增长298万,并预计2025年中国合规网约车保有量规模将高达240万辆。
随着网约车出行用户规模持续增长,巨大的市场需求会继续驱使着AION S终端销量的大幅度增长。但B端市场的增长,远不能满足埃安对人们出行场景的设想。
传统车企进驻B端,一般是因为政策倾斜,响应国家号召。
因为大量新能源出租车或网约车的出现,有助于促进整个新能源市场的成熟,还能培养一批潜在的新能源汽车用户。
其实在市场容量和相对固化的换车周期制约下,私人消费市场的潜力是远远大于共享出行领域的。
但对于当时正处于谋求新出路转型期的埃安来说,作为新事物的AION S,只有进驻B端有相当数量进行护盘,才能获取更多声量,才能让整个埃安有跑赢大盘的机会。
事实证明,不只是埃安,AION S也跑的比同龄人快。
2021年,广汽埃安前6个月累计销量达34374辆,其中5月销量达8416辆,同比增长105%,6月销量达10403辆,同比增长190%。
作为核心产品AION S的中期改款车型 AION S Plus,它身上所搭载的各种配置、功能,乃至营销手段都走在同级车前面。
从独具一格的科技配置、全场景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到弹匣电池技术的成熟运用,再到1.9平米的全景变色天窗、“无感启动”、自适应格栅、多维娱乐等等。
那些曾被“OTA”一言以蔽之的功能,在AION S Plus身上都有了存在的意义。
AION S Plus补贴后指导价为13.96万-17.26万元。
纵观新能源市场,15万-20万元价格区间是目前造车新势力销量分布最为空白的存在。
首先,选择15万-20万元价格区间相关车型的用户,他们可能是所有潜在客户中最严苛的存在。
一旦预算上到20万,就意味着他们与选择10万级左右产品用户的需求完全不同。
不仅要求较长的续航,低能耗、品控好、皮实耐造,更需要好的外形设计、内饰用料、智能科技功能、底盘调校,甚至品牌的附加值。
换句话说,即使预算有限,购买需求仍成倍地增长,而这也对主机厂怎样用可控的成本,造出一台符合他们心意的车型,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AION S Plus要撬动的,正是这样一个严苛竞争的区间。
当然,有竞争,就会有杀伤力。
毕竟AION S Plus的任务不仅是再度提振整个埃安品牌声量,要弱化AION S在B端市场的固有“网约车”形象,更要接住AION Y刚打开的私人个性化市场。
而埃安能否在15万-20万元级纯电车市场拥有较高声量,AION S Plus的入局和竞争力就变得尤为关键。
在深度试驾过AION S Plus之后,你能明显得感知到埃安在尽量地走出条条框框,它们在不断发现汽车新技能新的使用场景的同时,也不断发现自己。
这或许也是为何AION S Plus要大幅度与AION S作出区隔,要做的就是为整个广汽埃安在C端开辟新的天地。
最明显的就是在定位上,纵观中国新能源市场格局,二线造车新势力为了与主打中高端市场的蔚来、特斯拉拉开区隔,大部分都是进驻20万元以下的纯电车市场。
传统的中国车企也从借助新能源汽车进行品牌向上,这一系列都不得不倒逼着埃安做出新的调整。
其实13.96万-17.26万的售价区间,是最难的。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私人消费占比从原来的20%到2020年末的71.5%,这意味着AION S Plus必须要如大众化的品牌有一定的规模,也需要保持原本的特色。
规模化与个性化的平衡,是年轻的埃安仍需要学习的地方。
作为一个长期观察埃安的人,能明白埃安的着急,尤其是以“先人一步的科技享受”为口号的埃安,需要敏锐且果断的判断力与执行力。
回顾AION Y的打法,你会看到涂鸦、改装、美妆、跨界、篮球、二次元等等,AION 系列愈发年轻化、愈发潮流、售价也愈发亲民,当一款车拥有过多同领域的标签时候,就等于没有标签。
但好在AION S Plus身上,所有的变革都是有目的有章法,有着精准的人群画像的。
比如,“三重无感启动”、5档自适应进气格栅,更为低趴的身姿、更小的风阻系数,都是为了提升人们驾驶的动力与操控体验。
其中全新的方向盘、14.6英寸悬浮式中控屏、被取消大部分物理按键,全车软皮质材料、双缝线的内饰,遇雨可自动关窗等等,不仅提升了各细节高级感,更是与原本的AION S网约车拉开区隔。
而可手势控制的1.9㎡变色天幕,配合540度全景影像(360度全景影像+透明底盘),带来科幻级全透明悬浮体验,打造的“全景星空房”。
即使城市里仰望星空的机会不多,但躺在“全景星空房”里,很难捕捉时间的流转,AION S Plus塑造的个人移动空间,足以暂时消解焦虑与浮躁。
有人问为什么AION S Plus在410km、510km之外,还有一个602km如此精确的续航数字,但或许也是埃安的执着与较真。
从“广汽新能源”到“广汽埃安”、从“GEP 1.0”到“GEP 2.0”、从“AION S”到“AION S Plus”,埃安打造的不仅仅是具体某款车的升级,还是一个超越日常生活边界的新体验。
它安抚人心,激发新的欲望,提供新的生活方式。
就像车主大川所言,他从来都没想过自己会因为一辆车,而成为了一名脱口秀演员,甚至还是和自己的“爱豆”小鹿和王建国同台演出。
这也是我们为何夸赞埃安这类企业。因为在智能时代,对于用户来说,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出行工具,并不是具体的某款车型,而是你所选择的“座驾”的性质,它所为你生活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
而埃安,就在为人们的生活开辟新的可能性,AION S Plus带来生活与工作新鲜的边界与体验会让人有幸福感。
如果说第一代GEP纯电平台打造的GE3为埃安的诞生搭建了一个稳健的地基,那么AION S则在B端市场上为埃安的声量做了最大的拉升;AION LX和AION V则为埃安在品牌向上做了全新的尝试;AION在为埃安切换阵地做过最大的努力。
那么AION S Plus则是为埃安锚定C端市场当下最大的助力。至此,埃安几乎已平稳度过一个新兴车企所有需要建设的要点。
我们也十分清晰感知到,埃安在逐步向90后、95后靠拢。但埃安需要谨记:“与其让100万人看到你,不如让1万人超级喜欢你”,更何况埃安已有远超100万人的观看。
如何让1万人超级喜欢埃安,最重要的一点其实就是要保持较为狭窄,但又是一个完整生态的聚焦。
特劳特曾一再强调品牌聚焦的重要性。品牌应该力求在消费者心中留下独特而清晰的形象认知,绝不要盲目地在同一个品牌下实施多元化经营。
比如,当埃安这些年已经留给大众的品牌标签“先人一步”的科技体验的标签。
超快充、1.9㎡变色天幕、5G、高精地图、全场景自动泊车、L3级自动驾驶等等,埃安都是最先实现且量产的那一批。
在汽车之外,埃安已申请注册“北鼻奶茶”“埃安有茶”“AION TEA”商标,国际分类涉及啤酒饮料、食品、酒、餐饮住宿等59个商标。
一站式消费体验,或许今后也能延伸在大宗类消费品的直营店。而埃安近期也在万菱汇新开了一家直营中心。
虽说没人能确定直营是渠道变革的终极业态,但以AION S Plus各种活动宣发来看,不管是微博小红书话题,还是社群活动,埃安已经将线上线下活动做了一个很好的联合与共振。
这也意味着埃安已摆脱了传统车企造车、卖车的固有逻辑。
尤其是Z世代的人对于豪华品牌的黏性降低,他们更愿意尝试埃安这样有新生命力、个性的品牌。
所以,埃安既然要把目光聚焦于Z世代的人,那么就必须在成为大众的路上,保持好自己小众基因,与新时代保持同频,甚至是引领Z世代消费习惯的变革。
新世代的消费者是个性化品牌成长的催化剂,大众品牌的消费者会因各种各样的小因素找到替代品,但有印记的品牌会吸引到价值观、兴趣相似的人。
广汽埃安成立3年多来,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企业迅速工业化、迅速品牌独立,然后声量与销量不可思议的齐飞。
总有人问我是不是过于赞扬、过于关注埃安,其实我不是关注埃安汽车,而是在意它的故事,为什么抗住市场筛汏是它,而不是其他车企。
令我着迷的是埃安始终对宏大问题抱有解决的欲望。人们现在已经很难去面对宏大问题了,陷入解决小问题的时代,陷入生存、但它却一直有解决宏大问题的渴望。
或许依然有人质疑,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动力电池的回收等等技术都不够成熟,但所谓的成熟,其实意味着他们没有发展和改善的空间了。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成熟”从来就是相对的。当你走在行业前列的时候,身后那些自然就会被外界称之为不成熟的产品。
当没有标准的时候,先人一步就是标准。
紫微磁轴几乎是当前市场同价位段的最优解,甚至越级挑战更高价位的产品也毫不露怯。 它用实打实的硬素质证明了:“低端价格”也能拥有真正出色的“高端手感”。这场由紫微磁轴掀起的“外设性价比革命”,老玩家表示:喜闻乐见,早该如此!值得一试! 一句话给兄弟们的建议: 别被低价迷惑,紫微磁......
最近发现很多人都在找性价比高且佩戴舒适的开放式耳机产品!这点可是我拿手的,下面就为大家分享几款我个人非常喜欢的性价比超高的开放式耳机
比亚迪全地形赛车场开业,百万人下赛道!
好开不贵?抢先试驾新款凌渡L,卖多少钱合适
当下,随着多孩政策全面落地,家庭结构的变化让MPV车型热度持续攀升,从过去的小众选择迅速转变为家庭出行与商务场景中的“刚需车型”。用户对MPV的期待早已超越“能装人”的基础需求,他们渴望一辆既能承载全家出游的温馨,又能适配商务接待的体面,更要在驾驶质感、智能配置与情感价值上实现全......
试驾分享,被“包围”的理想i8还值得买吗?
油耗实测!国产普拉多遇上探险者,美系比日系更费油?
当新能源赛道杀出6字辈黑马,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即将上演!左手握着理想L6的移动家王牌,右手擎起岚图FREE+的问界M6平替大旗,谁将改写大五座SUV的游戏规则?胖哥已经准备好这场6到飞起的实力对决了,你准备好了吗?
广州试驾吉利银河A7,以2L之力共赴天涯 #吉利银河A7 #电混家轿颠覆者 #吉利银河A7上市 #吉利银河A7试驾
鸿蒙智行智界用户中心•武汉白沙洲店开放抢先体验
宝马开始怀疑人生了……
北汽新能源旗下极狐T1车型,在刚开启预售的2小时,其订单量便突破了11068台。虽说该数据我们无从考究,但既然厂家敢说出来,这就证明关注这款新车的人还是蛮多的。那么,这是否也就意味着极狐T1这回终于找准国人需求了呢?
焕新“高级脸”,气场全开!东风本田艾力绅8月26日即将上市
尽管这辆小米SU7 Ultra在底盘做了不少减重措施,但相比普通SU7还是重了155公斤,整备质量也达到了惊人的2.36吨!我们之前拆过的特斯拉Model S Plaid,整备质量只有2.18吨。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小米SU7 Ultra的电机功率、转速、扭矩等性能都比特斯拉强,但......
B级车务实选择?八代迈腾实拍:商务家用全能,空间依旧能打
对传统燃油车来说,只要档次够,配置够,各方面也都成熟,再加上一个够实惠的价格,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别克君越就是这样一款车。
如今的15万级新能源轿车市场,早已不是 “拼续航、比空间” 的单一赛道。随着家庭用户对出行安全和便捷性的需求提升,驾驶驾驶功能从 “加分项” 逐渐变成 “刚需项”。 但多数车型仍把辅助驾驶当作高价选装包,让消费者陷入 “想要辅助驾驶就得多花钱” 的纠结。而8月13日上市的202......
方程豹品牌两周年庆 与豹友共同探索每一份热爱 共绘美好未来
焕新“高级脸”,气场全开!东风本田艾力绅8月26日即将上市
吉利Ai座舱真能更懂你?与市面上常见的“AI助手”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