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本田作为国内较早成立的合资品牌之一,目前出现了较大的危机,根据广汽本田1月发布的销量数据来看,广汽本田单月销量仅为15123辆,同比下滑57.14%。这一数据创下品牌自1998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的单月销量新低,同时相较于2020年巅峰时期的年销80.6万辆,当前月销量仅相当于当年月均水平的18.7%。那为何曾经的日系王者如今会面临如此窘境呢?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
广汽本田的销量之所以会下滑如此之多,主要是其产品矩阵出现了表现失衡,在燃油车领域,作为广汽本田的支柱车型,雅阁和皓影等主力车型在1月的同比降幅均超过60%,这基本动摇了广汽本田的销量基本盘,而曾经月销过万的神车飞度,在1月销量也仅剩不到500辆,燃油车销量的快速崩塌也让广汽本田的销量受到了较大冲击。
而在新能源方面,广汽本田无论是转型速度还是车型布局都远远落后于自主品牌,目前广汽本田的新能源品牌主要是极湃系列,目前在售的四款车型在1月的销量还不足800辆,同时PHEV车型的市占率仅有0.3%,而行业平均为3.8%,可见当前广汽本田在插混领域的弱势表现,在燃油车型大幅下滑而新能源车型并未快速补位的情况下,广汽本田的销量出现大幅下滑也并非意外。
不过毕竟销量表现是结果而并非原因,如果要深刻剖析本田的失利,还需从它的战略规划来进行分析。首先本田存在电动化转型滞后的战略误判,其实本田早在2019年就提出了“2030年电动化占比2/3”的发展战略,但实际执行中却出现了严重偏差。2024年广汽本田新能源车型销量占比仅为4.2%,远低于行业25%的平均水平,同时本田的e:NP系列还被曝出续航虚标、充电效率低等问题,导致产品始终未能打开市场。
除了发展战略执行不力之外,本田在国内的技术迭代也出现了停滞的状况,当下新能源车领域除了三电技术的竞争之外,智能化也是竞争的主战场,但是从广汽本田旗下车型的表现来看,在智能座舱领域,Honda CONNECT 4.0系统装机率不足30%,且语音识别准确率仅为82%,这与国产头部品牌存在较大的差距。而在辅助驾驶方面,Honda SENSING虽然定位L2级,但功能水平较差,高速NOA功能迟至2025年1月才在雅阁混动版试装,较造车新势力落后三年以上,这种技术代差直接导致了年轻消费群体的流失。
除了上述影响因素之外,目前广汽本田的经销商体系也出现了较大问题,从2024年的统计数据来看,广汽本田全国经销商网络缩减了23%,许多经销商都转向了比亚迪和吉利等自主品牌,销售渠道的崩塌也让品牌库存出现了极具膨胀,根据现有数据来看,46%的广汽本田4S店的库存系数超过了2.5,而行业警戒线为1.5。另一方面,目前广汽本田虽然打出了超过5万元的优惠,但终端销量始终无法提振,这也是广汽本田陷入了更大的被动局面中。
总结:
目前国内汽车市场已进入“电动化+智能化+生态化”的三重竞争阶段。头部企业都开始建立起自身的竞争优势,比亚迪的垂直整合实现了电池成本优势,华为赋能的问界系列展现智能化优势。但反观广汽本田,在成本控制、用户运营、技术迭代等多个维度已经全面落后,后期要想重回往日的荣光,在这几个方面加码才是重点。
奇瑞汽车智能化战略发布 开启“四大平权”新时代
城市逃离计划——奔腾悦意03万宁海滨试驾
212越野车首家直营中心落地青岛:从用户需求到服务闭环的深度实践
家人们,今天必须聊聊二代哈弗枭龙MAX,开它驾驶体验直接拉满!#每个家庭都需要四驱 #两驱能耗四驱体验
经典带电、加电不加价,长安逸动PHEV & CS55PLUS PHEV 双车济南上市!
小米汽车“放弃”初衷!新推全新增程式SUV,欲打破理想增程布局
【乐阳频道】EXEED星途武汉东瑞星元品牌中心盛大开业
“换男友不如换电”:乐道汽车玩脱的营销闹剧?
重要核心问题在于传统燃油车技术迭代缓慢,难以满足消费者对“性能+节能+智能”的三重需求。
极氪科技集团(以下简称“极氪”,NYSE:ZK) 公布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第四季度及全年财务业绩,以及2024年极氪品牌、领克品牌模拟合并财务公告。
全民智驾时代,年轻人最带感的“智美中级车”秦L EV上市!
汽车版图剧变:安徽夺冠,谁在上升谁在下降
小孩儿称特斯拉车主不买小米汽车是不爱国,民粹主义不应荼毒少年
30万级神装备11.98万元起!智美中级纯电轿车秦L EV重磅上市
二代哈弗枭龙MAX挺亲民,搭载的二代Hi4技术也让这台SUV拥有了去远方的可能
标配猎鹰智驾 500,iCAR V23智驾版上海正式上市,11.98 万元起
比亚迪的超级e平台可以说是纯电时代技术新标杆,它正在改写行业游戏规则。
科技赋能绿色未来 长安汽车携手多方共筑生态新篇章
科技赋能绿色未来 长安汽车携手多方共筑生态新篇章
带智驾的秦L EV起售价11.9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