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一步登天?马斯克口中的L5级自动驾驶,离实现还有多远?

一步登天?马斯克口中的L5级自动驾驶,离实现还有多远?

玩电8 3007浏览 2020-07-10 IP属地: 未知
对于只将汽车视为代步工具的人,自动驾驶当然是大势所趋;但是,如果有人告诉你最高等级的自动驾驶年内就能搭好构架,你觉得现实吗?

在刚刚开幕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一向喜欢语出惊人的埃隆·马斯克公开表示,特斯拉“已经非常接近L5级别自动驾驶”,有信心在年内完成L5级自动驾驶的基础功能。

嗯?在L3级别自动驾驶都没实用化的今天,直接谈L5是不是步子迈得有点大?我们不妨从马斯克的发言入手,看看他想表达的真正意思。

关键词:底层功能

有一点可以肯定,虽然说了年内能开发完,但马斯克还是给自己留了一手:只针对基层功能。换句通俗点的话来说,年内特斯拉能把这座房子的框架结构拾掇利索,但更进一步的雕琢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做好。

这么看来,“年内完成开发”的豪言确实说得有底气。虽然特斯拉在自动驾驶功能上一直争议不断,但多年下来的数据积累总能派上用场。至少,在应对“不寻常场景”的经验上,特斯拉总比2010年代中期才进军这个领域的后辈们多得多。

那这些基层功能又涉及哪些细节呢?想来无非在于自动驾驶系统的一些基础环节:目标的识别目标行为的预测下一步驾驶策略的统筹。在这些步骤之中,只有目标行为预测的相关问题是最多的——障碍物识别可以依靠已有传感器技术打打补丁;驾驶动作本身没有太多需要更改的,但策略显然需要从障碍物行为分析中获取参考。而行为预测本身,则需要对不同地区、不同法规的行人和车辆行为作出合理的统计,这个需要建立在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仅仅完成基层设计(或者说,仍需对其他情况进行适应)的任务也不算特别艰巨。

关键词:安全悖论

在发言中,马斯克的这个观点有些意思:“你可以把L5级别自动驾驶的安全性看作若干个9的序列,但从99.99%到99.99999%,人们能普遍接受的水平又是多少?”

前面之所以称它“悖论”,是因为人们都乐于看到自动驾驶的快速进步,但在讨论自动驾驶时,对它的可靠性要求似乎又普遍偏高,这导致一些技术很难通过大规模的使用积累数据从而实现自我修正,反过来又限制了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

问题来了:对于自动驾驶的不放心,本质上又是出于什么考虑呢?追责机制吗?在传统的人力驾驶中,事故可以直接向出了差错的驾驶员追责;而在迄今为止的自动驾驶事故案例中,无论是向“过分信任自动驾驶系统的驾驶座乘员”追责,还是向事故车厂家追责,似乎都不合理——毕竟,在关键时刻做出决策的还是车子本身,复现一遍场景也许又是另一个结果。“谁来担责”本应是法理问题,以“未雨绸缪”的理由将其提前化,并不利于技术本身的应用和发展。

上面这些话,虽然马斯克没有明说,但从他“多少数据量才能让监管者完全信任”的话语中倒也暗示得明明白白。对于这种态度我们不置可否,但必须承认,在一项技术走向成熟的过程中,有些痛苦是必须经历的

或者只是又一个噱头?

换个角度想,马斯克的这番言论也许有另外一重考量——利益。就在上个月,由于特斯拉六个月平均市值达到1000亿美元,马斯克拿到了一笔169万股的奖励,总价值大约8亿美元;而随着特斯拉市值的继续暴涨,他很可能在接下来不久因为市值再增加一半而再拿到这么多股权,而这次它们的价值已经翻倍

有道是“无利不起早”,在炙手可热的利益面前,通过一些巧妙的手腕吸引更多人投资特斯拉,从而为自己赚取更多股权,对于马斯克来说似乎没有拒绝的理由——一家有志于把人类送上火星的科技公司CEO,针对二维的自动驾驶技术发表点什么意见,没毛病吧?再说,如果真能因此吸引更多投资协助技术研发,对于喜欢瞎琢磨的马斯克总不是什么坏事。

文章标签:
新能源 汽车人物
 
相关推荐
玩电8 5143粉丝    2058作品 关注 新能源车准车主与车主的玩趣社区
推荐作者
车大拿TV 关注
看车,选车,买车,玩车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柿柿车 关注
汽车媒体编辑,参与C-NCAP试验报道
AM车镜 关注
AM车镜是中国汽车行业具有影响力的资讯提供者。
晓生说车 关注
晓生说车,与你一起畅聊汽车!
大付撕车 关注
大付撕车是汽车视频类栏目。栏目主张正确的选车观,为重度选车纠
新车部落 关注
与新车部落一起玩转汽车行业!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