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一步登天?马斯克口中的L5级自动驾驶,离实现还有多远?

一步登天?马斯克口中的L5级自动驾驶,离实现还有多远?

玩电8 3007浏览 2020-07-10 IP属地: 未知
对于只将汽车视为代步工具的人,自动驾驶当然是大势所趋;但是,如果有人告诉你最高等级的自动驾驶年内就能搭好构架,你觉得现实吗?

在刚刚开幕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一向喜欢语出惊人的埃隆·马斯克公开表示,特斯拉“已经非常接近L5级别自动驾驶”,有信心在年内完成L5级自动驾驶的基础功能。

嗯?在L3级别自动驾驶都没实用化的今天,直接谈L5是不是步子迈得有点大?我们不妨从马斯克的发言入手,看看他想表达的真正意思。

关键词:底层功能

有一点可以肯定,虽然说了年内能开发完,但马斯克还是给自己留了一手:只针对基层功能。换句通俗点的话来说,年内特斯拉能把这座房子的框架结构拾掇利索,但更进一步的雕琢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做好。

这么看来,“年内完成开发”的豪言确实说得有底气。虽然特斯拉在自动驾驶功能上一直争议不断,但多年下来的数据积累总能派上用场。至少,在应对“不寻常场景”的经验上,特斯拉总比2010年代中期才进军这个领域的后辈们多得多。

那这些基层功能又涉及哪些细节呢?想来无非在于自动驾驶系统的一些基础环节:目标的识别目标行为的预测下一步驾驶策略的统筹。在这些步骤之中,只有目标行为预测的相关问题是最多的——障碍物识别可以依靠已有传感器技术打打补丁;驾驶动作本身没有太多需要更改的,但策略显然需要从障碍物行为分析中获取参考。而行为预测本身,则需要对不同地区、不同法规的行人和车辆行为作出合理的统计,这个需要建立在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仅仅完成基层设计(或者说,仍需对其他情况进行适应)的任务也不算特别艰巨。

关键词:安全悖论

在发言中,马斯克的这个观点有些意思:“你可以把L5级别自动驾驶的安全性看作若干个9的序列,但从99.99%到99.99999%,人们能普遍接受的水平又是多少?”

前面之所以称它“悖论”,是因为人们都乐于看到自动驾驶的快速进步,但在讨论自动驾驶时,对它的可靠性要求似乎又普遍偏高,这导致一些技术很难通过大规模的使用积累数据从而实现自我修正,反过来又限制了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

问题来了:对于自动驾驶的不放心,本质上又是出于什么考虑呢?追责机制吗?在传统的人力驾驶中,事故可以直接向出了差错的驾驶员追责;而在迄今为止的自动驾驶事故案例中,无论是向“过分信任自动驾驶系统的驾驶座乘员”追责,还是向事故车厂家追责,似乎都不合理——毕竟,在关键时刻做出决策的还是车子本身,复现一遍场景也许又是另一个结果。“谁来担责”本应是法理问题,以“未雨绸缪”的理由将其提前化,并不利于技术本身的应用和发展。

上面这些话,虽然马斯克没有明说,但从他“多少数据量才能让监管者完全信任”的话语中倒也暗示得明明白白。对于这种态度我们不置可否,但必须承认,在一项技术走向成熟的过程中,有些痛苦是必须经历的

或者只是又一个噱头?

换个角度想,马斯克的这番言论也许有另外一重考量——利益。就在上个月,由于特斯拉六个月平均市值达到1000亿美元,马斯克拿到了一笔169万股的奖励,总价值大约8亿美元;而随着特斯拉市值的继续暴涨,他很可能在接下来不久因为市值再增加一半而再拿到这么多股权,而这次它们的价值已经翻倍

有道是“无利不起早”,在炙手可热的利益面前,通过一些巧妙的手腕吸引更多人投资特斯拉,从而为自己赚取更多股权,对于马斯克来说似乎没有拒绝的理由——一家有志于把人类送上火星的科技公司CEO,针对二维的自动驾驶技术发表点什么意见,没毛病吧?再说,如果真能因此吸引更多投资协助技术研发,对于喜欢瞎琢磨的马斯克总不是什么坏事。

文章标签:
新能源 汽车人物
 
相关推荐
玩电8 5143粉丝    2058作品 关注 新能源车准车主与车主的玩趣社区
推荐作者
凤眼观车 关注
来一起快乐的撩车吧!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予墨Auto 关注
跟我们一起慢慢懂车!
车轮哥 关注
记录老外在中国的汽车生活。
大内密探零零车1 关注
汽车媒体从业14年,记者,中汽联车手,爱卡十年工作经历,超卡
新车部落 关注
与新车部落一起玩转汽车行业!
车讯前端 关注
前瞻技术解读,专注自动驾驶、氢能源等未来出行领域的突破性进展。
悦行江西 关注
和你分享有趣、新鲜和汽车有关或无关的事!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