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我参加了一场MG ONE“川藏之旅”的试驾活动,从成都市区出发,去了康定木格措,跑了折多山,爬了雅拉雪山,途径丹巴,也下榻了泸定……
本想撰稿游记一篇,好好跟大家分享下美景,说说吃的,也聊聊车,但与这台车几天的相处越发让人觉得MG ONE有很多值得说的感受和发现。
所以美景美食我们就略过,把这篇文章的重点都放在车上,在文章开始前,我对MG ONE的小总结是:名爵需要这么一台SUV,这是蜕变的开始。
相信很多人对名爵这个品牌的印象还停留在锐腾、锐行和二代MG 6等车型上,现有产品ZS和HS也上市多年,依旧没飘起太大水花,面对隔三差五就有新对手,名爵是时候该做出一次改变了。
从MG5(参数|询价)、MG 6 PRO到MG领航(参数|询价),再到今天的MG ONE,名爵有意用全新的产品线来摆脱过往车型认知度不高,产品体验不出色等现象。
换句话说,现有的新品都是一次战略重建,而MG ONE有点改变了我对这个品牌认知还停留在ZS、HS这一代。
开过以往MG双离合车型的车主应该都对“顿挫”颇有体会,就拿二代MG6来讲,动力迟滞,换挡逻辑混乱,底盘滤震效果差,隔音不能让人满意,可以说这台车集齐了很多消费者不能接受的缺点。
然而,MG ONE交出了另一份答卷,我们先从该车的动态开始说起:隔音好了、变速箱顺了、底盘没那么颠了、变好开了。
在经过大的起伏路面,悬挂的任性很足,且整车抛跳感并不明显,悬挂会把整个车身拉住,让车辆稳稳的贴地行驶,这个过程可以感受到悬挂比较软。
在路面比较粗糙下,MG ONE则表现出过多的路感反馈,不管是路面小裂缝,还是增加摩擦力的路面线槽,驾驶员都能感受到从底盘传递来的路面信息,如果以一台家用车取向来看待的话,巡航状态下这种路感的传递略多。
有一点不足,车辆在经过较高的减速带时,后悬对车身跳动的处理不够干脆,车尾有多余的回弹,此时悬挂的紧绷感是不够的,这个细节如果能处理好,底盘的整体质感会有明显提升。
整个旅途我们几乎都在国道和乡道行驶,并且会经过一些土路,其中山道占比很高,爬坡、急弯几乎就是日常开车场景。
此路况下MG ONE表现出了较好的车身姿态控制,在急弯时侧倾幅度不高,并且一体式运动座椅有着不错的人体工程学设计,可以包裹住驾驶员,在这一层面,悬挂对车身的支撑还是表现出了不错的韧性。
值得肯定的是,MG ONE整个底盘是有质感的,它不会让你觉得松散,也不会让人觉得廉价,底盘的一体性感受要比过往的产品优秀得多,并且从窗外和底盘传递进车厢的噪音并不大,不过高速巡航时风噪抑制还有提升空间。
MG ONE搭载了1.5T高功率“中国心”十佳发动机,最大功率181马力,峰值扭矩285牛·米,从数据来看处于头部阵营。
为了提升发动机的综合性能,350Bar超压燃油直喷技术、双独立调节DVVT、水冷式集成排气、霍尼韦尔高流量涡轮都在它身上出现。
这一路我们天天在高原地带驱车,从海拔几百米的成都市区,再到康定、雅拉雪山等地后,海拔一路攀升至3000多到4000米,MG ONE整个动力的输出并没有让人感到动力不足。
尤其一路需要超车的情况较多,在将驾驶模式调节至运动后,后劲的高扭爆发还是挺强的,虽然初始动力的临门一脚会让人觉得小窜,但在动力衔接后整个动力的输出会持续递进,且没有顿挫感,这跟过往使用双离合的老名爵车型有着天壤之别。
新一代MEGA Tech CVT325大扭矩无级变速器拥有更大的扭矩承载力,且CVT钢带具备不间断连续变矩和不间断传输动力的特性,我们在随时提速时都能感到动力响应的积极性。
所以从这套动力总成来看,平顺度高、低扭和高扭表现双佳,提速阶段防火墙隔音表现不错,能听到发动机较为悦耳低沉的运转声,但不会形成噪音,这些点MG ONE确实做得不错。
对了,MG ONE只提供Normal和Sport两种驾驶模式,Sport模式下动力响应会更快,且方向盘转向略微变重,在做超车动作时,随时换至Sport模式可以获得更好的加速爆发力。
几天的用车体验,我们开了上千公里的路程,其中路况以山路为主,各种急加速和急刹的路况很多,油门控制从驾驶习惯来讲一点也不温柔,且经常使用运动模式。
在这种用车场景下,MG ONE居然可以跑出7.9L/100km的油耗,而短途的小计油耗可以低至5L+/100km,放在同级SUV里都算是出色的表现了,这点有给到惊喜。
全新的SIGMA平台给人的印象改观很大,动力输出平顺很多、响应较为积极、发动机噪音优化、车内NVH提升都跟老产品有着不可同日而语的表现,变得更好开是MG ONE的一大特点,如果拿来跟同级的博越(参数|询价)X等车型做对比,在底盘质感上MG ONE不会输。
单纯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第三代MG 6并不能吸引我的注意力,因为整体变化跟二代MG 6以及ZS/HS太小了,虽然标榜了运动化设计理念,新车也更加的精致,但是不够有颠覆性是名爵车型给到我的固有认知。
MG 6 PRO
但从MG 5开始,我们看到了名爵寻求变化的动作,而MG 6 PRO更让我觉得这才是第三代MG 6该有的颠覆。
所以来到MG ONE身上,更大尺寸的六边形格栅轮廓配合参数化放射中网,MG ONE整个视觉的新鲜感和冲击力都是过去老SUV产品所无法比拟的。
MG ONE β猎鲨前脸
另外,MG ONE还提供了“一体双面”的选择,有β猎鲨前脸套件,更加强化前脸扁宽比例,并有音爆格栅加持,只不过我们此次试驾的车型全是α前脸版本。
MG ONE采用了“冲刺旗”大灯设计,灯腔三条LED日行灯相互穿插,从外部看灯腔的立体度很高,灯组的精致感和科技味全都有加持,这种原创设计很吸引眼球。
另外,飓风眼尾灯也是出彩的一部分,虽然官方称内部为旋涡状立体结构,但从点亮的效果来看,它也形似转子发动机,而双腰线的力量感也直接勾勒至尾灯处,配合19英寸的军刃斧轮毂,整车的姿态很运动。
尤其下压的车头+方形轮包+视觉靠后的重心比例设计,让MG ONE多了一份动感的同时,也多了一份比例美感,跟过往的SUV产品属于不同的设计理念。
MG ONE整车尺寸为4579*1866*1617mm,轴距为2670mm,与同级哈弗H6(参数|询价)、长安CS75(参数|询价) PLUS等对手相比尺寸不占优,但略微Cross风格的它车姿比例会更流线型。
MG ONE是名爵首款采用三联屏设计的SUV车型,相比一众悬浮式和内嵌式的中控屏风格,MG ONE同样跳脱出了固有的家族产品设计套路。
MG ONE把自动大灯、外后视镜调节、门锁、蓝牙等控制按钮集成在最左侧的触控面板中,虽然驾驶过程操作上不太方便,但这几项功能的使用频率较低,对行车便利性影响不大,连同右侧两个12.3英寸的全液晶显示屏,组成30英寸的视觉显示效果。
MG ONE搭载的全新斑马洛神智能座舱系统基于AliOS打造而来,先说几点:
1、“你好,斑马”唤醒后能较快的执行语音指令,但在多场景连续指令下的准确识别与执行力上,可以继续优化,但其具备自进化能力,可自主学习。
2、页面设计简洁,功能区划分清晰,生态应用较为强大,支持B站、车载钉钉等应用。
3、拥有沉浸式雅马哈音乐座舱,音响处有雅马哈品牌LOGO。
4、使用最新的车规级骁龙8155芯片,具备更强更快的信息和图片处理、驱动能力。
在几天的开车过程,我也深度体验了这套车机系统,有几个地方还蛮好用,4D全视的360度透明视觉功能在通过窄路和泊车时都挺好用,还可调节车身50%透明度,全车由4个高清摄像头和12个超声波雷达共同观察车辆周边环境。
MG ONE也搭载了MG PILOT 3.0智能驾驶系统,具备高精度地图车道级导航能力,这在同级里属于首款拥有该能力的燃油车型。全速域ACC跟车功能比较好用,在几天较长的巡航路段,它确实帮我减缓了不少疲劳感。
只不过车道居中的算法标定比较初阶,当车辆靠近或者压车道线时,系统才会介入控制纠正车辆回正,并不会在行驶过程持续保持居中进行微调,所以驾驶员还是得控制好方向盘,并且提高注意力,至于打灯自动变道这类功能当然是不具备的。
1、主驾驶位拥有私密头枕音响,在拨打电话等情况下,从头枕处传来的声音只有驾驶员才能清晰听到,副驾跟后排乘客无法旁听,隐私性比较好。
2、车机在播放音乐时,导航提示音也只会在头枕音响处出声,不会打断音乐正常播放,这点体验较好。
3、主驾座椅包裹性不错,海绵填充厚实,久坐不会累,不足的是坐姿无法调得更低,且座椅高地调节只有2向,不支持4向,配合只有上下调节的方向盘,不太容易找到合适的坐姿,尤其对喜欢低坐姿的用户来讲。
4、后排座椅长度偏短,靠背不支持调节,但这两处勉强能接受的话,后排头枕需要做优化,角度过于前倾,脖子无法仰靠,时间长颈部容易酸。
5、前排储物空间可增加,USB接口只有1个不够用(有无线充电),中高配可增加电动尾门配置。
MG ONE即将在本月上市,我会认为这是名爵当前最拿得出手的紧凑型SUV,并且可以将其放在一众自主与合资紧凑型SUV里去较量。
从产品矩阵来看,名爵需要重新整理自己的车型,像是MG 5、MG 6 PRO、领航和MG ONE,都可以看做是品牌树立新形象的新跑道产品。
以往过于保守和收敛的做法,并不适合放在当下去跟对手火拼,但现在这几款新品的推出,可以看做是名爵的一次蜕变,起码我能记住MG 6 PRO的张扬,MG ONE的动感,而像MG 6、ZS等产品属实是按部就班的产品,给到市场的进攻性并不强。
说实话,如果过往在10-15万级的产品中我很少会想起名爵并推荐别人买,但这一次名爵的变化给了我新的认知,现在,它也值得被列入购物清单中,做产品有诚意是能够被看到的,只要方向对了,就能跑起来。
魏牌高山,绝对是2023年最热门的一台新能源MPV。产品力毋庸置疑,关键它的决心不小,要把神车埃尔法拉下马。
继推出奇瑞探索06、捷途旅行者之后,奇瑞将在硬派越野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接下来,奇瑞全新新能源品牌iCAR也将推出一款“方盒子”车型——iCAR 03。新车定位紧凑型纯电SUV,将于
2023年12月8日,“我们的盛典”一汽奔腾首次推出的粉丝狂欢夜暨第四代奔腾B70上市发布会,在西安大唐不夜城上演了一场沉浸式国风盛宴。延续17年国民家轿品质传统,新一代奔腾B70
紧凑钢炮SUV新选择,性价比高起售不到9万,新魔方青春版考虑不?
理想,”不正经“用车的典范楷模。
进入12月,一年一度“双十二”即将到来,12月7日起,长安启源火热推出“1212购车盛典”,多重购车礼包直接拉满!12月7日-12月12日活动期间:用户购长安启源A07,不仅可享1
夜间北京三环,室外温度:0℃。长安欧尚Z6智电iDD和宋Pro DM-i纯电续航谁更卓越?真实挑战,为你解答!
曾经加价2万,现在优惠6万,雷克萨斯ES现在比宝马3系都畅销!
越野爱好者看过来,硬派SUV推荐来了,可按图索骥
迈入12月,今年的国内车市已然进入尾声。回望行将结束的2023,“混动”是迈不开的一组重要关键词。从年初开始,到刚刚结束的广州车展,无论是自主品牌,还是合资品牌,均在混动领域持续且
2023年10月,2024款别克微蓝6上市,并以特惠价格9.98万元的价格入市,瞬间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的关注。上市不到两个月时间,新款微蓝6在11月份就击破10000辆交付大关。以往
皮卡车在国内属于小众车型,并非消费者不喜欢这类车,而是国家相关政策问题,对皮卡车的用车环境有所限制。随着政策的松懈,现在的皮卡车也开始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相比SUV车型,皮卡车拥有
第四代奔腾B70上市,12.99万起,新车都有哪些升级?
李学用聊奇瑞探索06,3个月后还会推出改装版!
随着豪华中级车价格的不断下探,加上终端持续让利,豪华车成为不少用户的购车首选。在这个级别,像奥迪A4L、奔驰C级、宝马3系都是深耕已久的老将,大家也都比较熟悉了,但要说性价比最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