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我参加了一场MG ONE“川藏之旅”的试驾活动,从成都市区出发,去了康定木格措,跑了折多山,爬了雅拉雪山,途径丹巴,也下榻了泸定……
本想撰稿游记一篇,好好跟大家分享下美景,说说吃的,也聊聊车,但与这台车几天的相处越发让人觉得MG ONE有很多值得说的感受和发现。
所以美景美食我们就略过,把这篇文章的重点都放在车上,在文章开始前,我对MG ONE的小总结是:名爵需要这么一台SUV,这是蜕变的开始。
相信很多人对名爵这个品牌的印象还停留在锐腾、锐行和二代MG 6等车型上,现有产品ZS和HS也上市多年,依旧没飘起太大水花,面对隔三差五就有新对手,名爵是时候该做出一次改变了。
从MG5、MG 6 PRO到MG领航,再到今天的MG ONE,名爵有意用全新的产品线来摆脱过往车型认知度不高,产品体验不出色等现象。
换句话说,现有的新品都是一次战略重建,而MG ONE有点改变了我对这个品牌认知还停留在ZS、HS这一代。
开过以往MG双离合车型的车主应该都对“顿挫”颇有体会,就拿二代MG6来讲,动力迟滞,换挡逻辑混乱,底盘滤震效果差,隔音不能让人满意,可以说这台车集齐了很多消费者不能接受的缺点。
然而,MG ONE交出了另一份答卷,我们先从该车的动态开始说起:隔音好了、变速箱顺了、底盘没那么颠了、变好开了。
在经过大的起伏路面,悬挂的任性很足,且整车抛跳感并不明显,悬挂会把整个车身拉住,让车辆稳稳的贴地行驶,这个过程可以感受到悬挂比较软。
在路面比较粗糙下,MG ONE则表现出过多的路感反馈,不管是路面小裂缝,还是增加摩擦力的路面线槽,驾驶员都能感受到从底盘传递来的路面信息,如果以一台家用车取向来看待的话,巡航状态下这种路感的传递略多。
有一点不足,车辆在经过较高的减速带时,后悬对车身跳动的处理不够干脆,车尾有多余的回弹,此时悬挂的紧绷感是不够的,这个细节如果能处理好,底盘的整体质感会有明显提升。
整个旅途我们几乎都在国道和乡道行驶,并且会经过一些土路,其中山道占比很高,爬坡、急弯几乎就是日常开车场景。
此路况下MG ONE表现出了较好的车身姿态控制,在急弯时侧倾幅度不高,并且一体式运动座椅有着不错的人体工程学设计,可以包裹住驾驶员,在这一层面,悬挂对车身的支撑还是表现出了不错的韧性。
值得肯定的是,MG ONE整个底盘是有质感的,它不会让你觉得松散,也不会让人觉得廉价,底盘的一体性感受要比过往的产品优秀得多,并且从窗外和底盘传递进车厢的噪音并不大,不过高速巡航时风噪抑制还有提升空间。
MG ONE搭载了1.5T高功率“中国心”十佳发动机,最大功率181马力,峰值扭矩285牛·米,从数据来看处于头部阵营。
为了提升发动机的综合性能,350Bar超压燃油直喷技术、双独立调节DVVT、水冷式集成排气、霍尼韦尔高流量涡轮都在它身上出现。
这一路我们天天在高原地带驱车,从海拔几百米的成都市区,再到康定、雅拉雪山等地后,海拔一路攀升至3000多到4000米,MG ONE整个动力的输出并没有让人感到动力不足。
尤其一路需要超车的情况较多,在将驾驶模式调节至运动后,后劲的高扭爆发还是挺强的,虽然初始动力的临门一脚会让人觉得小窜,但在动力衔接后整个动力的输出会持续递进,且没有顿挫感,这跟过往使用双离合的老名爵车型有着天壤之别。
新一代MEGA Tech CVT325大扭矩无级变速器拥有更大的扭矩承载力,且CVT钢带具备不间断连续变矩和不间断传输动力的特性,我们在随时提速时都能感到动力响应的积极性。
所以从这套动力总成来看,平顺度高、低扭和高扭表现双佳,提速阶段防火墙隔音表现不错,能听到发动机较为悦耳低沉的运转声,但不会形成噪音,这些点MG ONE确实做得不错。
对了,MG ONE只提供Normal和Sport两种驾驶模式,Sport模式下动力响应会更快,且方向盘转向略微变重,在做超车动作时,随时换至Sport模式可以获得更好的加速爆发力。
几天的用车体验,我们开了上千公里的路程,其中路况以山路为主,各种急加速和急刹的路况很多,油门控制从驾驶习惯来讲一点也不温柔,且经常使用运动模式。
在这种用车场景下,MG ONE居然可以跑出7.9L/100km的油耗,而短途的小计油耗可以低至5L+/100km,放在同级SUV里都算是出色的表现了,这点有给到惊喜。
全新的SIGMA平台给人的印象改观很大,动力输出平顺很多、响应较为积极、发动机噪音优化、车内NVH提升都跟老产品有着不可同日而语的表现,变得更好开是MG ONE的一大特点,如果拿来跟同级的博越X等车型做对比,在底盘质感上MG ONE不会输。
单纯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第三代MG 6并不能吸引我的注意力,因为整体变化跟二代MG 6以及ZS/HS太小了,虽然标榜了运动化设计理念,新车也更加的精致,但是不够有颠覆性是名爵车型给到我的固有认知。
MG 6 PRO
但从MG 5开始,我们看到了名爵寻求变化的动作,而MG 6 PRO更让我觉得这才是第三代MG 6该有的颠覆。
所以来到MG ONE身上,更大尺寸的六边形格栅轮廓配合参数化放射中网,MG ONE整个视觉的新鲜感和冲击力都是过去老SUV产品所无法比拟的。
MG ONE β猎鲨前脸
另外,MG ONE还提供了“一体双面”的选择,有β猎鲨前脸套件,更加强化前脸扁宽比例,并有音爆格栅加持,只不过我们此次试驾的车型全是α前脸版本。
MG ONE采用了“冲刺旗”大灯设计,灯腔三条LED日行灯相互穿插,从外部看灯腔的立体度很高,灯组的精致感和科技味全都有加持,这种原创设计很吸引眼球。
另外,飓风眼尾灯也是出彩的一部分,虽然官方称内部为旋涡状立体结构,但从点亮的效果来看,它也形似转子发动机,而双腰线的力量感也直接勾勒至尾灯处,配合19英寸的军刃斧轮毂,整车的姿态很运动。
尤其下压的车头+方形轮包+视觉靠后的重心比例设计,让MG ONE多了一份动感的同时,也多了一份比例美感,跟过往的SUV产品属于不同的设计理念。
MG ONE整车尺寸为4579*1866*1617mm,轴距为2670mm,与同级哈弗H6、长安CS75 PLUS等对手相比尺寸不占优,但略微Cross风格的它车姿比例会更流线型。
MG ONE是名爵首款采用三联屏设计的SUV车型,相比一众悬浮式和内嵌式的中控屏风格,MG ONE同样跳脱出了固有的家族产品设计套路。
MG ONE把自动大灯、外后视镜调节、门锁、蓝牙等控制按钮集成在最左侧的触控面板中,虽然驾驶过程操作上不太方便,但这几项功能的使用频率较低,对行车便利性影响不大,连同右侧两个12.3英寸的全液晶显示屏,组成30英寸的视觉显示效果。
MG ONE搭载的全新斑马洛神智能座舱系统基于AliOS打造而来,先说几点:
1、“你好,斑马”唤醒后能较快的执行语音指令,但在多场景连续指令下的准确识别与执行力上,可以继续优化,但其具备自进化能力,可自主学习。
2、页面设计简洁,功能区划分清晰,生态应用较为强大,支持B站、车载钉钉等应用。
3、拥有沉浸式雅马哈音乐座舱,音响处有雅马哈品牌LOGO。
4、使用最新的车规级骁龙8155芯片,具备更强更快的信息和图片处理、驱动能力。
在几天的开车过程,我也深度体验了这套车机系统,有几个地方还蛮好用,4D全视的360度透明视觉功能在通过窄路和泊车时都挺好用,还可调节车身50%透明度,全车由4个高清摄像头和12个超声波雷达共同观察车辆周边环境。
MG ONE也搭载了MG PILOT 3.0智能驾驶系统,具备高精度地图车道级导航能力,这在同级里属于首款拥有该能力的燃油车型。全速域ACC跟车功能比较好用,在几天较长的巡航路段,它确实帮我减缓了不少疲劳感。
只不过车道居中的算法标定比较初阶,当车辆靠近或者压车道线时,系统才会介入控制纠正车辆回正,并不会在行驶过程持续保持居中进行微调,所以驾驶员还是得控制好方向盘,并且提高注意力,至于打灯自动变道这类功能当然是不具备的。
1、主驾驶位拥有私密头枕音响,在拨打电话等情况下,从头枕处传来的声音只有驾驶员才能清晰听到,副驾跟后排乘客无法旁听,隐私性比较好。
2、车机在播放音乐时,导航提示音也只会在头枕音响处出声,不会打断音乐正常播放,这点体验较好。
3、主驾座椅包裹性不错,海绵填充厚实,久坐不会累,不足的是坐姿无法调得更低,且座椅高地调节只有2向,不支持4向,配合只有上下调节的方向盘,不太容易找到合适的坐姿,尤其对喜欢低坐姿的用户来讲。
4、后排座椅长度偏短,靠背不支持调节,但这两处勉强能接受的话,后排头枕需要做优化,角度过于前倾,脖子无法仰靠,时间长颈部容易酸。
5、前排储物空间可增加,USB接口只有1个不够用(有无线充电),中高配可增加电动尾门配置。
MG ONE即将在本月上市,我会认为这是名爵当前最拿得出手的紧凑型SUV,并且可以将其放在一众自主与合资紧凑型SUV里去较量。
从产品矩阵来看,名爵需要重新整理自己的车型,像是MG 5、MG 6 PRO、领航和MG ONE,都可以看做是品牌树立新形象的新跑道产品。
以往过于保守和收敛的做法,并不适合放在当下去跟对手火拼,但现在这几款新品的推出,可以看做是名爵的一次蜕变,起码我能记住MG 6 PRO的张扬,MG ONE的动感,而像MG 6、ZS等产品属实是按部就班的产品,给到市场的进攻性并不强。
说实话,如果过往在10-15万级的产品中我很少会想起名爵并推荐别人买,但这一次名爵的变化给了我新的认知,现在,它也值得被列入购物清单中,做产品有诚意是能够被看到的,只要方向对了,就能跑起来。
劳斯莱斯闪灵以纯电姿态登场,传承百年豪华基因,细节处尽显匠心。水晶切割灯组、一体冲压车身、手工打磨漆面,搭配星空顶与定制内饰,诠释极致优雅。驾驶质感如丝绸般丝滑,静谧与澎湃并存,尽显百年豪华品牌非凡魅力。
凭借月销稳定1万辆+的表现,宝马3系依旧是今年上半年最受欢迎的中型轿车之一。那么它为何能保持稳定的市场表现?圈哥就带你“壹探究竟”!
从成都东安湖出发,一路驶向金堂海泉弯,城市快速路、高速和碎石浅滩相继登场,这段试驾路线像是为坦克400量身定制的“通关副本”。看似张扬的“机甲外壳”下,它的开起来却安静、理性、有逻辑。说到底,它不仅仅是一台靠颜值出圈的潮玩车,更是个把场景适配做到细致入微的“技术宅”。
新政策朋友们! 7月购买昂科威Plus又有新优惠了!
6年的爱与心血,唯一一台国产版polestarXC60 T8怎样炼成的?
林荫道闪电侠!开贴膜GTX跑山,15万电车竟有保时捷的快乐?
从城市逃离奔赴长白山,驾驶奔腾悦意07属实很吸睛,低价高配展现了东北车企的实在,风景很好,车也不错~
皮卡市场观察:吉利雷达6月横扫五省 燃油霸主商用炮失守
不是V8买不起 而是电车更有性价比 炫酷和操控这款车都有了
比亚迪引领智能泊车新时代,L4级技术开启无忧出行
沉浸式体验方程豹钛3的“天神之眼C”驾驶辅助系统! 在上海城市高快路线上,模拟真实消费者场景: 面对繁忙车流、频繁加塞和隧道导航,全程零接管
大车开出小车感,腾势N9是怎么办到的?
岚图FREE+会在7月12日上市,大家都十分期待它的价格。上市前,我试驾了新车,功能、氛围营造、底盘动态给我印象深刻,对手们迎来硬骨头了。
7800买台中型车?远赴山东提比亚迪F6,初代车型再加一!
40℃高温暴击!古镇街头的“流动红宝石”如何让路人集体回头?
比亚迪引领智能泊车新时代,L4级技术开启无忧停车体验
长安汽车作为一家央企,目前旗下品牌有长安、长安欧尚、长安启源、阿维塔、深蓝,而且我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长安汽车集团出品的车型大多都比较亲民,那这无疑也就很好地契合了普通老百姓的购车需求。在下半年,长安还将推3款新的轿车,有个有意思的现象是,这3款车的价格可能仍会很亲民,至此也就不......
说实话,今年数码圈的直屏火了,小直屏也火了,以前做小屏手机的还都是冷门机,记忆中,就苹果和小米在做,可以选择的旗舰小直屏手机特别少,而且还有个现象,因为现在的全面屏普及了,好多手机厂商甚至把正常手机尺寸的直屏机也宣传为小直屏,小直屏到底怎么定义,我觉得,屏幕尺寸最好还是控制在6.......
好好的毕业季,顺其自然就需要帮年轻人选一些心仪的座驾,考虑到有些人很喜欢GT还有敞篷,那么一辆公路车的日常代步舒适性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不我还考虑到了新手上手难易的问题,精挑细选出来了这台法拉利Roma Spider,希望你们喜欢
宝子们,大家庭选车看过来!乐道L90实车到店,号称“大空间旗舰SUV”,带大家看看它凭啥这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