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乘联会发布了2021年12月零售销量排名快报;其中,有组数据很有意思:在零售销量排名前十的车企中,排名1-5名的车企,年度零售销量同比均下滑;排名6-10名的车企,年度零售销量同比均增长。
(注:相比于批发销量,零售销量更能反映终端实际销量;以下数据为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
这组数据,或许只是巧合。不过,为何排在前五的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吉利汽车、东风日产出现零售销量同比下滑,为何排在后五的长安汽车、上汽通用五菱、长城汽车、一汽丰田、广汽丰田赢得零售销量同比增长?
01
一汽-大众:零售177.8万辆,同比下滑15.7%
在零售销量同比下滑的前五车企中,一汽-大众下滑幅度最大,但它的零售销量仍然最高。
为何一汽-大众会出现如此大幅度的下滑?大众汽车集团(中国)CEO冯思翰认为是疫情与缺芯导致。此前,一汽-大众也表示:“受新冠疫情与“缺芯”等复杂的市场环境影响,2021年,一汽-大众实时动态调整生产计划,集中资源向用户高需求的车型倾斜(奥迪)。”
在2021年一汽-大众的零售销量中,大众品牌下滑幅度最大,为22.8%;奥迪品牌下滑幅度小一些,为8%;捷达是唯一增长的子品牌,增长8.9%。
相较大众品牌,用户是不是对奥迪的需求更高,这不好说,但一汽-大众各子品牌的销量增减与官方的说辞似乎是吻合的。不过,在宝马3系、5系均保持10%左右的增速时,奥迪A4、奥迪A6却下滑10%+,耐人寻味。同样的,陷入“颗粒捕捉器门”的探岳下滑35.9%、被誉为神车的高尔夫下滑35.9%,也值得关注。
02
上汽大众:零售145.7万辆,同比下滑7.1%
如果套用疫情、缺芯影响论,那么上汽大众零售销量受到的冲击,也应该参照一汽-大众。但事实并非如此,相比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年度零售销量下滑的幅度,小了一半左右。
抛开大众分配芯片资源的策略不论,从销量数据上看,上汽大众应该同样采用了“集中资源向用户高需求的车型倾斜”的策略。只不过,他们应该将资源重点放在了大众品牌的主销车型上。
比如,占上汽大众全年销量近30%的新朗逸,同比下滑仅3.8%;年销近15万辆的帕萨特,同比增长3%;年销超18万辆的途观,同比下滑不到1%;再加上ID4.X、ID6.X超过2万辆的纯增量、威然超过1.7万辆的销量及近24%的同比增速等因素,上汽大众同比下滑幅度小于一汽-大众,就容易理解。
03
上汽通用:零售127.7万辆,同比下滑9.2%
继2020年后,上汽通用又一次年度零售销量同比下滑,但其年度零售销量仍排名第三位。
与大众类似,上汽通用零售销量下滑,也与疫情、缺芯冲击有关系。
不过具体来看,上汽通用零售销量下滑9.2%,主要是受雪佛兰品牌影响。2021年雪佛兰品牌零售销量同比下滑超过20%,旗下车型仅开拓者、迈锐宝、畅巡保持增长;占雪佛兰品牌总零售量45%的科鲁泽,同比下滑21%。
而凯迪拉克,2021年它的零售销量超过23万辆,同比增长0.5%。别克品牌2021年零售销量超过80万辆,同比下滑7.8%,其中MPV头部车型别克GL8,零售销量超过了16万辆、同比增长3%,着实厉害。
04
吉利汽车:零售121.3万辆,同比下滑2.8%
吉利汽车是排名前五车企中下滑幅度最小的,也是年度零售销量最高的乘用车中国品牌。
其四个子品牌中,几何零售销量近3万辆,同比增长175%;领克零售销量近22万辆,同比增长25%,称得上中国品牌高端化最成功的品牌;吉利零售销量约96万辆,同比下滑近10%。至于极氪,因刚刚交付新车,暂不表。
显然,疫情与缺芯同样是影响吉利汽车零售销量下滑的因素;只是相比于合资品牌而言,作为中国品牌的吉利汽车在调整零部件供应上有更多的主动权,因此受影响的程度应该会小些。
从产品层面看,影响吉利汽车、影响吉利零售销量下滑的重要因素,其实有两个:一是分别占吉利汽车总零售量17%、16%的帝豪家族、博越家族零售销量有下滑;二是新老车型的切换,尽管基于CMA架构打造的星瑞、星越L成长好,但未能完全填补博瑞、远景X3、远景X6等减少的销量。
如今吉利汽车已然布局4个品牌,覆盖新能源、主流中国品牌、高端品牌,随着新老切换推进,吉利汽车在新一年应该会有较好预期。
05
东风日产:零售113.5万辆,同比下滑6.4%
2021年,统计到东风日产旗下的品牌,有启辰与日产两个。其中,启辰零售销量近9万辆,同比增长超过11%;日产零售销量超过百万辆,同比下滑7.6%。
作为合资品牌,疫情与缺芯也是影响其销量的因素。不过具体来看日产品牌,除占东风日产总零售量45%的轩逸同比下滑近5%外,曾经销量担当奇骏的零售销量已低于逍客、同比下滑近40%。显然,受三缸机风波影响的奇骏,在2022年里要做出积极的应对策略才行。
06
长安汽车:零售111.6万辆,同比增长18.5%
2021年是长安汽车丰收的一年,除零售销量突破百万辆外,其增速为前十车企之最。
能在疫情与缺芯的影响下实现逆势增长,从内在看,是因为长安汽车有基于20多年自主正向研发形成的体系能力;从外在看,则是因为长安汽车旗下形成了爆款体系。
比如CS75系列在SUV细分市场销量排名第二,占长安汽车总零售销量的25%,同比增长4.8%;比如CS55系列,零售销量近14万辆,同比增长26.7%;比如UNI-T,零售销量同比增长21.6%;还比如欧尚X5,零售销量近13万辆,同比增长996%。至于逸动,虽然同比下滑4.5%,但零售销量也超过16万辆。
07
上汽通用五菱:零售96.7万辆,同比增长18.2%
上汽通用五菱是前十车企中,零售销量同比增速第二高的车企。
其中,宝骏品牌零售销量约21万辆,同比下滑近50%;但是,五菱品牌零售销量超过75万辆,同比增长近85%;由此,一举拉动上汽通用五菱增长。
而五菱品牌的高速增长,其关键又在于五菱宏光MINI EV这一超爆款车型。2021年,五菱宏光MINI EV的零售销量近40万辆,占上汽通用五菱总销量的41%,同比大涨250%。
五菱宏光MINI EV是一款现象级产品,打破靠补贴卖电动车的桎梏,带动了电动代步车的消费潮。进一步讲,也为电动车行业如何打向女性、年轻消费市场,探索了一条路。
08
长城汽车:零售94.9万辆,同比增长13.4%
统计到长城汽车零售销量中的子品牌有哈弗、WEY、坦克、欧拉,其中,哈弗品牌零售销量超过67万辆(同比下滑4%),占长城汽车零售销量的71%左右。但是,占零售销量近10%的坦克300,对2021年的长城汽车而言,是纯增量;欧拉零售销量超过13万辆,同比大涨近140%。因此,即使是WEY品牌销量也下滑的情况下,长城汽车在欧拉与坦克的带动下也保持了增长、在哈弗的支撑下也保证了基数。
与以往相比,长城汽车的增长,不再单单依靠哈弗,也打破了依靠哈弗H6的桎梏。多品牌、对细分市场拓展获得的初步成功,对长城而言,这甚至比增长都值得些。
在此背后,长城汽车通过股权激励,开展“强后台、大中台、小前台”、以项目+流程为主导、作战单元以队长角色组成的组织创新,推动员工从“打工者”向“合伙人”转变,是支撑长城汽车赢得增长的关键。
09
一汽丰田:零售84.6万辆,同比增长7.5%
广汽丰田:零售84万辆,同比增长10.5%
一汽丰田、广汽丰田零售销量排名分列第9、第10,是排名前十车企中,唯二保持增长的合资车企,且均为丰田品牌。
作为合资车企,南北丰田似乎并没有受疫情与缺芯的影响,体现了一贯强调稳步增长与计划性的丰田,在市场环境变化时,有极强的应对能力。事实上,南北丰田不仅在2021年保持了较快增长,其在疫情影响最严重的2020年,也分别实现14.2%、8.7%的零售销量同比增长。一副任尔东南西北风,我自巍然不动的样子,简直让人匪夷所思。
具体看南北丰田的零售销量数据,在销量担当车型凯美瑞、雷凌、卡罗拉分别实现近22万辆、23万辆、33万辆零售销量基础上,南北丰田均强化SUV市场。事实上,从2021年新品投放上看,南非丰田的新车也均以SUV为主。
2021年,尽管屡屡被人评价平淡无奇,但威兰达零售销量超过13万辆、同比增长76%,汉兰达零售销量超过10万辆、同比增长近10%,荣放RAV4零售销量超过20万辆、同比增长超17%。
写在最后:盘点销量前十车企,笔者发现,表面上,下滑的总能找到理由、增长的总能看到原因。但实际上,每家车企为何增、为何减,并不是一朝一夕造就的,疫情与缺芯是影响因素不假,但每家车企在应对市场变化时,应对能力各有差异才是关键。
1-4月,比亚迪汽车荣膺销量冠军 以硬核技术续写销量传奇
比亚迪欧洲总部落户匈牙利,全球化布局又一里程碑
最近,“9”字辈里又多了一款大型SUV——深蓝S09,上市3天大定累计销量为3750辆。
1-4月,比亚迪汽车荣膺销量冠军 以硬核技术续写销量传奇
哪些车企许下承诺又反悔了
比亚迪闪耀戛纳国际电影节,诠释中国汽车品牌全球魅力
未来,比亚迪将继续以技术创新为基石,持续引领全球绿色出行的发展与变革。
比亚迪闪耀戛纳国际电影节,诠释中国汽车品牌全球魅力
1-4月,比亚迪汽车荣膺销量冠军 以硬核技术续写销量传奇
魏牌全新高山:一场关于中国家庭出行的范式革命
当第 78 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在浪漫与艺术的氛围中盛大启幕,世界的目光再度聚焦于这座法国南部的海滨小城。在这场全球电影人的盛大聚会里,来自中国的汽车品牌比亚迪,以独特且震撼的姿态,开启了汽车工业与设计艺术的跨界对话,书写着中国品牌在世界舞台上的崭新篇章。 戛纳的蔚蓝海岸边,比......
城市出逃·放肆野--自带越野套装 吉利牛仔越改越野
马背竞速潮白河,BJ40增程满电1200km续航引爆越野新体验
一季度业绩承压,德系豪华车三巨头迷失中国
二季度伊始,比亚迪汽车再度展现新能源汽车领军者的强劲实力,在4月销量持续向好的基础上,1-4月更以128.1万辆的销量,持续领跑新能源汽车市场。
1-4月,比亚迪汽车荣膺销量冠军 以硬核技术续写销量传奇
一汽奥迪,逆势也敢扩张?
耐驰漆面保护膜:年轻人的超值护驾神器
长安启源算是把跨界营销玩明白了,品牌热度持续向上。
品牌价值同比飙升43.6%,比亚迪荣登2025凯度BrandZ全球汽车品牌榜第六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