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F1 赛道上的反叛者——御风驰骋的路特斯

F1 赛道上的反叛者——御风驰骋的路特斯

超级充电站 1156浏览 2022-04-08 IP属地: 未知

4 月 10 日,F1 方程式大奖赛将于阔别两年的澳大利亚墨尔本打响。自 1996 年起,澳大利亚大奖赛作为赛季揭幕站落户于墨尔本,在众多车迷心目中成为 F1 新赛季开始的重要标志,这次回归对很多人来说意义重大。

拥有 70 余年历史的 F1 赛事,故事自然不止于澳大利亚。1950 年,国际汽联在英国举办了第一届「世界锦标赛」,F1 赛事的雏形从一条由二战后废弃的机场跑道改造的赛道上开始了。

F1 赛道上的反叛者——御风驰骋的路特斯

来到 60 年代,一众英国车队在起源于他们家乡的赛事上掀起了第一次技术革命。当意大利、德国的「元老」们视他们为不入流的「车库队」时,Cooper 车队的中置发动机赛车凭借灵活性和动态表现接连拿下 1959 年和 1960 年的世界冠军,引得各车队纷纷开始效仿;而路特斯创始人柯林·查普曼则另辟蹊径,利用在皇家空军服役期对飞机基础原理的掌握和赛车设计的过人天赋,将空气动力学发挥出与发动机同等重要的技术功效。

F1 赛道上的反叛者——御风驰骋的路特斯

查普曼带领的路特斯车队在 F1 赛场上活跃了几十年,以无数次胜利及不断突破的革新技术奠定了其赛道王者的地位。这个过程中,路特斯为整个汽车文明留下无数技术财富,由路特斯首创的诸多赛车设计也彻底改变了 F1 的规则,一些天才发明甚至因为太过「bug」被 F1 所禁,「地面效应」就是其中之一。

2022 年,F1 赛事重启「地面效应」,再次撩拨全球车迷的兴奋神经,也让人们不禁梦回那个巧思频出的「路特斯时代」。

与风同行,空气动力学先驱

纵观路特斯的历史,会发现「风」几乎是永恒的主题。赛道上,风是赛车天生的对手,赛车高速行驶时所受到的空气阻力受车速影响很大,每提高一点速度,空气阻力就会呈指数增长。赛车驰骋赛道的过程,就是与风搏弈的过程。

1962 年,查普曼设计了路特斯 Type 25 赛车,开创性地抛弃了管状空间框架底盘的传统概念,转而采用了一种飞机风格的单壳结构,减少空间的浪费,最大限度降低了前方的空气阻力,因此 Type 25 也成为了当年最苗条的 F1 赛车车型。次年,天才赛车手吉姆·克拉克驾驶着 Type 25 为路特斯车队赢得了第一个年度车队 / 车手双冠军。

F1 赛道上的反叛者——御风驰骋的路特斯

但一味减轻车重、降低风阻,会让赛车在极速中「飘起」,查普曼又将飞机机翼灵感应用于赛车,正式带领 F1 进入空气动力学时代。

时间来到 1968 年,首次采用定风翼的赛车——路特斯 Type 49 为路特斯车队斩获了第三个 F1 年度车队总冠军。它尾部形似倒置机翼的装置,结束了赛车只能从底盘和轮胎上搜寻抓地力的历史,再一次改变了 F1 的规则和各大制造商的设计思路。同时,Type 49 还创新性地采用楔形设计,这也使赛车高速行驶中能更好地在风阻与下压力中找到平衡,实现车身稳定性。

F1 赛道上的反叛者——御风驰骋的路特斯

十年后,查普曼对风阻与下压力的研究又登上了新的高度,亲自操刀设计了 27 页原稿后,最富创新性的路特斯 Type 79 于 1978 年横空出世。这一统领此后 F1 赛事十年之久的传奇赛车,除了通过定风翼产生极大的下压力,另在车身侧面下方加了一条长而窄、紧贴路面的裙边,在赛车底盘和地面之间形成一个无形的「真空」区,利用车身上方气流区和下方的「真空」区形成压强差,进一步将底盘紧紧「吸」在路面上,让整个车身都成为下压力的来源,这就是地面效应。正是这款传奇赛车将「地面效应」首次引入 F1 赛事,这也让路特斯几乎垄断了当年 F1 的所有奖项。

F1 赛道上的反叛者——御风驰骋的路特斯

查普曼及路特斯技术团队对空气动力学的极致追求,赋予了路特斯赛车在赛场上强大的统治力,一款款经典车型也被载入了 F1 的辉煌史册。

乘风而来,从赛道到公路

路特斯对空气动力学的专注,同样延伸到了旗下量产跑车上,来源于赛道的设计和高效性能,令路特斯跑车展现出独特魅力。

在几十年的传承与创新中,路特斯于空气动力学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不断加深,时间来到 2019 年,路特斯发布首款纯电 Hyper Car Evija,采用开创性的「孔隙式」设计,将空气动力学的性能融入车身形态进行展现,真正实现了「性能定义美学」的造车哲学。

F1 赛道上的反叛者——御风驰骋的路特斯

40 年前 Type 79 在车身与地面之间形成气流,而 Evija 则赋予这项伟大设计新的生机,将气流通过孔隙引入车身。在 Evija 前脸、前后轮与车尾,随处可见孔隙的艺术。行驶时,气流从车底、车顶、侧腰线穿过,将高能量的空气引导至车尾,对抗随着速度而增加的「升力」。同时,孔隙所产生的文丘里效应让空气高速流至后轮的拱形导风板,梳理气流,增大下压力。

「孔隙式」设计让 Evija 在 320km/h 的极速下,能产生约 1800kg 的下压力,这甚至超过了车本身 1680kg 的自重,理论上如果条件允许,它甚至可以直接倒着贴上天花板行驶。

与此同时,在车身上开辟气道的巧思,也赋予了 Evija 仿佛随着空气流动一般的车身线条和独树一帜的力量感。

御风驰骋,HYPER SUV BEAT THE RULES

如今,这套设计理念再次在路特斯首款纯电 Hyper SUV Eletre 身上得到了新的诠释。在一睹 Eletre 真容前,人们很难想象「Hyper」这个代表着极速与赛道的词出现在一款 SUV 上,同时也不得不好奇专注赛车与跑车的路特斯究竟会设计出一款怎样的 SUV。

不过,当看到 Eletre 全貌后,相信很多人都会觉得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空气动力学设计在一台 SUV 上竟然可以展现得如此淋漓尽致,再想到它来自路特斯这位空气动力学宗师,也就释然了。

F1 赛道上的反叛者——御风驰骋的路特斯

Eletre 是一辆真正的路特斯,正如考文垂路特斯科技创意中心(LTCC)负责人、Eletre 的外观设计者 Ben Payne 所说,「Eletre 体现了‘ Carved by air ’理念所能达到的全新高度」。

「Carved by air」,也就是御风驰骋,精准概括了 Eletre 的设计手法与造型特点,经历几十年赛道考验的空气动力学设计精华体现于它的每处细节。

Eletre 强化了视觉上的轻量感,而且鲜明突出了孔隙细节,仅仅是看着 Eletre 车身的孔隙与通道,就能感受到车身划开空气的速度、想象出风在车体内外的流动路径。无极随速可变主动式下进气格栅可根据车速自动打开,在需要减少阻力时则自动关闭,同时导入的气流,也能起到冷却传动系统和电池组的作用。

线条凌厉的前鼻进气口劈开迎面的气流,车头下方旁通管的开口引导空气重新回到引擎盖顶部。位于大灯之下的进气口将空气导入车内、排进轮拱,进一步减少风阻。前轮后面的孔隙设计将空气从车轮处抽出,并在车身侧面开辟一条通道,不仅强化了空气动力学性能,也让车门线条的塑造变得更为精妙。

F1 赛道上的反叛者——御风驰骋的路特斯

顺着贯穿式腰线来到车尾,一个大的排风道把空气从轮机舱里抽出。经过 D 柱的管道有效控制了尾流,车顶上的固定式尾翼帮助保持空气一直附着在后车窗上,配合主动式后扰流板有助于动态平衡阻力和下压力。

F1 赛道上的反叛者——御风驰骋的路特斯

整体来看,Eletre 将精巧流畅的曲面与清晰深刻的线条结合,赋予整车速度感,看上去真的像在空中划过。路特斯的空气动力学专家曾描述御风而来的设计手法,就像「蝴蝶穿过空气而不是降落伞」,恰如其分地展现出「控风者」路特斯又一次对空气的诠释。

「Beat the Rules」这句代表 Eletre 的口号,更是品牌对传承、革新、追求极致的态度,路特斯精神赋予 Eletre 独特的灵魂,让它不负「Hyper」之名。真正的领路人永远是赛道先锋,在电动化、智能化和全球化的新赛道,路特斯正御风驰骋,将赋予 Eletre 这款品牌首款纯电 Hyper SUV 怎样的魅力,我们静待它在中国的亮相。

文章标签:
国际赛事
 
相关推荐
超级充电站 9.9万粉丝    1708作品 关注 最快最深刻最好玩的智能汽车点评
推荐作者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车大拿TV 关注
看车,选车,买车,玩车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未来车事 关注
孤独与世界与诗
鳌拜Who驾 关注
一起和幽默的鳌拜,体验汽车的乐趣人生
Soul车 关注
资讯类自媒体
玩车专家V 关注
有关汽车一切玩法尽在其中,带你领略不一样的汽车新体验!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