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盘两天蒸发319亿,新势力里头零跑属实是头一个。
9月29日,零跑汽车作为第四位登陆港股的新势力车企,终于胜利敲钟。但是,紧接着等待零跑的却是刷新新势力纪录的开盘破发。
继开盘首日暴跌33%之后,9月30日收盘,零跑股价直接腰斩至24.8港元每股,相比发行价跌幅达到48.3%,总市值溃缩至283.39亿港元(约合256亿元),两天累计蒸发市值319亿元,相比一年前的小鹏理想,惨淡不是一丁半点。
销量是冲上去了,钟也敲了,但是零跑不仅没能得到资本的热捧,反而遭遇了一片冷嘲,零跑企图借助资本市场捞金的美梦还没开始就已经预示着要破碎。
不过,更让人恐慌的是,破碎的或许不只是零跑自己的美梦。
01 意料之内的破发
其实,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的角度看,零跑上市破发,早已是意料之内了。
从宏观的角度看,正如朱江明自己所说:“确实不是一个很好的时间段,因为全球形势动荡,处在下行通道。”
早在零跑上市之前,资本市场对于造车新势力的热情早已退烧。
去年小鹏和理想登陆港股同样遭遇了破发,2022年以来,“蔚小理”股价持续下滑,就连比亚迪也迎来了巴菲特历史性的减持,同时,过去两年持续火热的新能源汽车上游供应链标的,如今在资本市场也失去了光芒。
零跑自然也不会好过。虽然从三月提交招股书到九月底正式敲钟,跑步赴港的零跑看似一路坦途,但有业内消息指出,零跑汽车原计划筹资15亿美元,但是由于投资者反应冷淡,最后被迫将IPO规模压缩至8亿美元,而最终募资净额仅为60.57亿港元(约合54.7亿元)
从被迫压缩的IPO规模来看,市场的态度已经明显回归了理性。
从微观的角度来看,零跑今年持续上量并且一度冲上新势力月度销冠的销量表现,确实让不少吃瓜群众大为震惊。
但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对于负毛利的零跑而言,销量越高,往往意味着越严峻的亏损。
众所周知,目前零跑走的仍然是低价高配的路线,2020年和2021年单车均价分别为7.84万和7.16万(T03为主),到22年Q1的9.22万,单车均价虽然有所提升,但是尚未突破十万,而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在全球原材料价格频繁波动的局面下,成本压力高于蔚小理等定位更高的友商。
从毛利率来看,2019-2021年间,零跑毛利率分别为-95.7%、-50.6%和-44.4%,到今年第一季度,毛利率为-25.21%,虽然有所改善,但仍然处于负值。更要命的是,在销售成本中,原材料及耗材成本的占比还在一直上涨。
相较之下,蔚小理已经在2020年三季度前集体实现了毛利率转正。
招股书数据还显示,2019年至2022年3月,零跑汽车分别实现1.17亿、6.31亿、31.32亿和19.92亿元营收,累计营收48.72亿元;但是,三年累计亏损却达到了55.41亿元。
作为与蔚小理年纪相仿的造车新势力“前浪”,行至今日,零跑除了终端销量翻番外,给不出太多让资本市场信服的利好预期。
02 资本美梦要破碎
对于眼下的惨状,朱江明作为当局者其实也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我们选择上(市),主要原因是我们不在乎当下的时间段,这是一个长跑。我们更关心的是真正的质量如何,尽快拿到我们的市场份额。”
朱董事长是真淡定还是强行挽尊不好说,不过经历了零跑这一番开盘暴跌之后,最慌的或许还真不是零跑自己,而是那些在零跑之后计划上市的友商。
在零跑的带领下,9月30日,整个汽车整车板块一片惨绿,尤其是造车新势力股价集体暴跌,蔚小理下跌4-9个点,就连比亚迪跌幅也突破3%。
分析师指出,目前股价下跌的主要原因是:汽车股跟随大盘下跌,部分个股业绩不能兑现而触发盈利及估值双杀;新能源车竞争格局激烈,传统势力抬头,新势力面临更大竞争压力。
不过,除此之外,零跑汽车上市两天的持续大幅破发,对板块情绪的打击更是“罪责难逃”。可以说,零跑股价腰斩的寒风席卷之下,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对资本市场的信心都凉了半截。
正如此前广汽董事长曾庆洪所说,眼下除了特斯拉之外的绝大多数的新能源车企都处于亏损状态,短期内无法靠自身产品销售实现造血,在这样的环境下,资本市场就成了新能源车企发展资金最重要的命脉。
而作为港股今年最大的IPO,零跑此番崩盘,引发的连锁反应远不只是眼前看到的板块大跌几天那么简单。
包括埃安、哪吒、威马在内多家新能源车企,都传出了2023年IPO的计划,而零跑此番暴跌,可以说是让不少潜在的投资者,看透了市场对于新造车标的最真实反应。
在这之后,蔚小理那样销量十万辆市值破千亿的股市神话再难重现,面对这样的消极预期,对于后续IPO的车企,投资者还会买账吗?相比一年前的高确定性,如今这个问题充满了不确定性。
不过,说到底,资本市场对新势力造车的冷淡,并不是从零跑才开始的。正如前文所说,2022年以来,包括蔚来、小鹏、理想、比亚迪在内在资本市场的冷清表现大家应该早已有目共睹,而零跑如今的开盘破发,只是给后来者,正式敲响了一记最响亮的警钟。
总而言之,对于新能源车企而言,“往后的形势会更加困难”就是了。
2025上海车展成了增程大舞台,各种增程概念车、增程量产车、增程技术纷纷亮相。作为曾经的“落后技术”,增程到底香在哪?又为什么有些车企坚决不做增程呢?今天这个视频帮你搞清楚。
【英俊的车车报道】当电竞的激情碰撞文旅的魅力,一场属于全民的狂欢盛宴在荆楚大地璀璨绽放。5月2日-4日,2025王者荣耀电竞派对暨第十一届王者荣耀全国大赛总决赛在湖北孝感盛大举行。这场规模最大、分布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全民电竞赛事,跨界融合“电竞+音乐”双舞台、沉浸式互动剧场、千......
5月6日,为期6天的2025第二十四届中国沈阳国际汽车工业博览会(以下简称“沈阳国际汽博会”)圆满闭幕。据不完全统计,本届展会展出总面积近13万平方米,吸引了120余个汽车品牌参展,展出车辆达1000余台,现场召开新车上市发布活动20余场,共吸引省内外观众达59.32万人次。展会......
近日,倍耐力P Zero系列作为保时捷911全系车型的标配轮胎,如今再为保时捷首款混动车型911 GTS提供量身定制版本,搭载于保时捷911 GTS,采用倍耐力研发中心模拟器开发的P Zero R轮胎,显著提升了这款创新混合动力车型的性能表现。
小米SU7全系“智驾”更名“辅助驾驶” 此举为更精准的功能描述
拆解全球车企财报:高负债背后的真相与启示
智能技术不应削弱驾驶乐趣,而应成为它的放大器。
随着近日车企陆续发布2024年财报,有媒体整理国内车企高管年薪,结果发现根据已有财报,目前收入最高的是理想汽车董事长李想,达到了惊人6.39亿元,而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仅有167.7万元,不到前者的3%。
央企总裁亲自下场卖车!消费者会给面子吗?
合并之后,极氪的失败固然可怕,但领克的成功更令人揪心。
从丰田到日产,再到接下来的大众,合资车要开始比国产车更便宜了。
零跑真的实现领跑了
高阶智驾降温!车企“连夜”改名,夸大宣传已造成消极影响
近日,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1633.SH,02333.HK,82333.HK;以下简称“长城汽车”)发布2025年4月销量数据。
电车问题:理想智驾再次失效?险些酿成大祸
采埃孚推出新型商用车电动空压机
石油之国遇上柴油猛兽:成功汽车角马沙特版全球首发
沃尔沃4月全球销量下滑11% 纯电车型销量骤降32%
6.4亿元年薪震惊车圈!新势力车企高管薪酬差距悬殊
东风奕派究竟如何做到与年轻人同频共振,诠释 “派生无限” 的品牌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