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英国为什么留不住“汽车”?

英国为什么留不住“汽车”?

汽车预言家 0浏览 2022-10-19 IP属地: 北京

图片

英国不仅外来车企品牌“留不住”,那些诞生于英国的本土的汽车品牌也是“守不住”。但这并不妨碍英国在世界汽车行业中的地位。相比于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品牌,英国汽车品牌的英伦精神仍然以新的形式在不断延续。

汽车预言家(ID:qcyyj123)出品

日前,据多家媒体报道,宝马集团欲将位于英国牛津的电动MINI生产线搬迁至中国,而这间工厂最快将于2023年停产。对此宝马集团做出回应,牛津工厂将暂停电动车生产,但不会停止生产MINI车型,这不免引发外界联想。
据悉,在英国宣布脱欧后,本田宣布关闭在英国工厂,将产能迁回日本。此后丰田也表示,将在2023年终止在英国的生产线。有分析人士表示,这是因为英国脱欧之后,供应链成本上升导致汽车生产制造环境严峻。这导致英国留不住外来品牌。不仅如此,回顾英国汽车工业发展史发现,就连那些诞生于英国的本土品牌也存在“守不住”的情况。
不过需要强调的是,日渐式微的英国品牌不是因为技术水平不行。在行业中,全球公认德国汽车最强,英国汽车最豪。英国作为世界两次工业革命的策源地,在发展汽车工业方面占据先发优势。当英国推出蒸汽机机车时,德国的卡尔·本茨还在学校读书,美国的亨利·福特还没出生……
图片
而世界熟知的宾利、阿斯顿马丁、劳斯莱斯、迈凯伦四大顶级豪华品牌均来自英国。捷豹、路虎、路特斯、MINI也源于英国。罗孚、MG同样也是那个时代的顶流担当。以路特斯为例,路特斯的空气动力学,轻量化设计,底盘操控等至今仍称霸行业,并且为特斯拉提供技术支持。
不过目前这些英国品牌不是破产倒闭,就是被收购,甚至有的品牌还被几经易手。如宾利成为大众集团的顶级品牌;劳斯莱斯和MINI成为宝马集团顶流;捷豹、路虎两大品牌成为印度塔塔集团的利润奶牛;MG品牌被上汽集团收购,目前仍保留了MG品牌logo。世界三大跑车品牌之一的路特斯,几经易主最终成为吉利控股旗下的子品牌。阿斯顿·马丁的最大股东为加拿大Lawrence Stroll基金。可以说,目前只要能够想得起来的英国品牌几乎沦为他国掌控。这种局面让作为汽车工业发源地之一的英国似乎有些尴尬。
这就给外界留下了一个疑问,为何英国守不住自家的品牌。在专业人士看来,英国汽车尽管起了个大早,却赶了晚集。这主要是英国拘泥与“绅士文化“,恪守于“手工制造”,再加上相关政策的失败,最终导致英国汽车品牌被外界收购。
将英国汽车工业发展史梳理后发现,从1878年罗孚公司成立至1906年劳斯莱斯创立,在这长达30年的跨度里,英国汽车工业处于裹足不前的状态。而其中原因与英国的一项法案有关。
图片
这项法案便是《机动车法案》,也就是被外界嘲讽的《红旗法案》。原来英国公众和马车夫对路上横冲直撞的蒸汽机车不满,认为“又吵又危险”便向英国政府抗议。英国议会最终迫于压力于1865年通过《机动车法案》,该法案规定任何在道路行驶的机动车,必须有3人驾驶,还要有人在车前50米处挥动红旗引导,且机动车时速不能超过每小时4英里(每小时6.4 km)。直白理解,就是英国人希望让汽车速度等同于马车。该项法案最终于1895年被废除,致使英国白白浪费30年时间。
尽管如此,这也不是英国汽车工业面临的致命伤,此后英国汽车部分技术还处于世界领先优势。但是强调英伦绅士的英国人过度痴迷于手工技术带来的品牌尊贵感,对大规模流水线生产一直很排斥,从而错过流水线带来的大规模生产机会。
图片
在1913年,美国福特依靠流水线生产模式推出了人人买得起的福特T型车,并且将流水线生产概念普及全行业。当福特汽车实现年产超20万辆时,英国汽车工人还在不紧不慢用橡皮锤敲打车身。汽车仍然是高不可攀的贵族奢侈物品。彼时整个欧洲国家的汽车总产量不及美国福特一家的百分之一。
站在文化角度分析,英国社会流行绅士文化,强调优雅体面,不能急躁,但这种精神内涵又极其容易演变为自以为是,坚守传统固执的体现。
图片
不得不承认,起源于英国的捷豹、MG、劳斯莱斯等品牌均可以称之为设计界的艺术品,但汽车毕竟是讲究规模化体量化的产业。这也导致英国汽车售价始终居高不下,最终在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
二战后,英国政府又对本国汽车工业实行关税保护,虽然有利于本国汽车工业,但很快英国汽车工业便开始受到该项政策的反噬,其中使得英国加入欧共体困难重重。加上英国国内政党轮替,各项政策经常摇摆不定。
以推出分期付款政策为例,该项政策在20年里前前后修改达18次之多,以至于让英国汽车经销商叫苦不迭。这也间接导致英国汽车厂商不敢进行大规模投资和增产,从而导致利润直线下滑。致使汽车厂商无力进行海外扩张,甚至选择“躺平”,直接把车价提高在国内售卖。一些汽车品牌不得不选择啃老本来度过难关。
而英国汽车产业似乎一直是后知后觉,加入欧共体之后,不受贸易关税保护的英国车企很快受到欧洲大陆车企的冲击,进一步减弱英国本土品牌竞争力。如今,再次选择脱欧的英国又重回供应链成本走高的老路。加之当下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一些外资车企出于成本考虑也不得不关停英国生产线。
图片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被收购的英国品牌在新股东的带领下,有的发展是蒸蒸日上,其中如MINI品牌是宝马集团业绩的重要组成部分,MG也成为上汽集团自主业务的招牌之一。这也间接印证了外界对英国不擅长营销的评价,但这并不妨碍英国在世界汽车行业中的地位。
目前来看,英国仍是全球的汽车发动机研发和生产的中心,并且在造型设计、赛车、大排量发动机、动力控制系统等方面的技术仍是领先全球。而相比于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品牌,英国汽车品牌的英伦精神仍然以新的形式在不断延续。

文章标签:
国内赛事
 
相关推荐
汽车预言家 7723粉丝    709作品 关注 了解汽车产业发展背后以及未来将要发生的故事,请关注汽车预言家
推荐作者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车轮哥 关注
记录老外在中国的汽车生活。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大付撕车 关注
大付撕车是汽车视频类栏目。栏目主张正确的选车观,为重度选车纠
SCC超跑俱乐部 关注
SCC超跑俱乐部
华南车市资讯 关注
立足华南区域,打造本地化的汽车资讯,接地气的专业汽车报道。
闫闯说车 关注
闫闯说车团队会给大家带来最新,最全面的车型评测视频敬请关注。
玩车专家V 关注
有关汽车一切玩法尽在其中,带你领略不一样的汽车新体验!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