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一则“小鹏汽车或许在考虑推出G9增程式版本产品”的消息,在网络引发了热议。吃瓜网友纷纷围绕小鹏有没有可能进行“增程式”布局,展开了辩论。
由于讨论太过激烈,11月6日,小鹏汽车总裁和联合创始人夏珩不得不亲自下场进行辟谣:“大家想多了,确实没有的事!”言下之意,小鹏并没有涉足增程式的打算。
其实车企该不该发展“增程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网友这么上心,背后是对于新能源汽车究竟是“纯电好”还是“增程式好”的不同见解。如今,又一家车企明确表态不入局增程式了,不禁引发思考增程式产品到底还有没有未来?
先天不足:增程式的尴尬
稍有车辆工程教育背景的人都清楚,学术界对于“增程式技术”的评价是多么的糟糕。
究其原因,“串联式”动力架构存在多重能量转化。尽管它能保证车辆行驶时发动机在一个最高热效率工况持续运转,但发动机给电池充电时会有10%的自然能量损耗。这使得整个过程即做不到纯电动方案的绿色环保,也没有混动方案的直接高效。所以,增程式技术也被学院派毫不留情地抨击为“多此一举”。
毫不夸张地说,如果不是理想汽车对于增程方案的成功营销,增程式技术可能很难真正进入老百姓的视野。不过即便是中国“增程式”教父理想过得也并算好,增程式的“先天不足”正在阻碍理想汽车的进步。
理想ONE停产 车主维权事件
最明显的例子,是理想ONE的匆忙停产。不少网友诧异为什么理想ONE的生命周期这么短。究其原因,是增程式的先天缺陷让理想汽车的工程师很难在原平台上再做出有的效技术改进。
比如,理想ONE 2021款的升级方案就很诡异:官方宣传说车辆采用了最新的三电技术让功率从240kW提升到了245kW,但被网友扒出来其实就是简单地提升了一下电机转速;官方宣传说续航从800km提升到了1080km,但其实是将原本的44L油箱更换一个54L油箱……
升级的手段简单粗暴且令人无语,这从侧面说明理想汽车被增程式技术逼到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处境——增程式能量损耗问题无解,限制住平台性能上限,小修小补的优化改进不如重头再来。所以到L8/L9这类更大型的车辆时,理想汽车直接舍弃原先的1.2T发动机,更换成一个马力更足的1.5T发动机,避免“小马拉大车”的情况出现。
rId8
其实,对于成熟的车企车辆平台升级、换个动力总成什么的也不是什么大事,大不了就多开条产品线呗。但这个事情对于刚刚起步的理想却是一件很棘手的事情,由于自身根基比较薄弱,目前其在产能规模上、生产成本上,都支持不了两个不同平台车型同时生产,所以只能给理想ONE一刀砍掉啦,造成了提车就绝版这种事情发生。而且,这不光是理想的问题,更是当下所有“增程式”的问题。
超级充:或为增程式敲响丧钟
“增程式”车辆面临的第二大压力,来自纯电动技术的发展成熟。前几年,电动车确实有续航里程上的焦虑,但随着动力电池能量密度不断提升,“超级充”技术、“换电”基础设施不断成熟,车主在续航里程方面的焦虑得到了缓解。而这直接动摇了增程式产品的市场根基,就比如小鹏汽车刚刚发布的小鹏G9。
小鹏G9
小鹏G9绝对是国内电动汽车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款车型是国内第一款使用第三代高功率半导体材料碳化硅(SiC)作为高压平台的量产车型。相较于当下大多数纯电动汽车仍在使用的IGBT的车型,小鹏G9能接受的快充电压从400V提升到800V。这使得更快的充电速度成为了可能。
如果我们把电动汽车看成一台手机,那么其他车企还在使用“5V1A”的普通充电器时,小鹏已经用上“氮化镓”。可以说,在充电速度这块小鹏G9直接把其他纯电动车型按在地上摩擦!
小鹏G9 3C版充电速度吊打特斯拉 Model Y
具体我们通过小鹏G9 3C版 和特斯拉Model Y长续航版上的对比测试,来看一下小鹏G9技术到底领先了多少:首先在使用第三方充电桩的场景测试下,小鹏G9 3C版的平均充电功率达能到147kW、峰值功率163kW,充电功率方面大幅领先Model Y,充44度电小鹏G9仅用时18分钟,比Model Y整整快了13分钟;而双方换上各自配套快充桩后,小鹏G9 搭配S2超充桩的平均充电功率达到了161kW,是Model Y搭配特斯拉V2超充桩平均功率92kW的1.7倍,15分钟充电量小鹏G9能充40度电,而Model Y仅充电23度;前两组测试小鹏G9明显领先,更不要说搭配小鹏S4超充桩了。这个场景下小鹏G9 平均充电功率达到了226kW,远远高于Model Y搭配V3充电桩140kW的成绩,15分钟充电量达到53度。
小鹏G9 3C版车端最大充电功率300kW
车主实测峰值充电功率达252kW!起飞!!!
通过测证可以证明,小鹏G9 3C版车型无论是在自家的S2、S4充电桩上,还是在第三方充电桩,充电速度均大幅碾压目前其他的车型。而这还是只是小鹏G9 3C版的成绩,如果是更先进的4C版本,那是真的可以做到“让充电像加油一样方便”。
小鹏G9车友实测百公里14.9度电
而且碳化硅为纯电动汽车带来的优势不单单是“充电快”,在能耗降低上也在发挥着巨大作用。由于小鹏G9自身的高压平台电压窗口到达了800V,加上碳化硅材料的导体优势,其动力系统综合效率能达到90%以上,相比400V电压平台的纯电动车续航里程提升了7%以上,从而让电动汽车用电更省,跑得更远。
作为一款中大型的SUV,小鹏G9最大电池包容量做到了98度电,续航最高达到了702km,加上超级快充技术的加持,基本上消除了用户充电不方便,能量补充方面的使用焦虑。
来自理想汽车赴港上市招股书
回头再来看网友们讨论的问题,小鹏汽车不入局增程式到底合不合理。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小编觉得其实“增程式”企业应该比谁都清楚未来属于谁,其实他们自己也正在图谋电动化转型。
就比如理想在赴港上市的招股书中这样写:我们正在大力投资高压纯电动汽车技术,我们专注于开发拥有拆机快充能力的纯电动汽车,或高压纯电动汽车。我们相信高压纯电动汽车将带来卓越的充电体验。在我们规划的高功率充电网络下,充电将更加快速,更便宜且更易获得……一边是“增程式”企业为纯电动高压快充技术摇旗,另一边纯电动企业明确表态不加入,两种技术谁优谁劣,想必大家也该心里有数了吧。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企业能“增程”和“纯电”两条腿走路,但是咱车主却不能。目前来看,增程式确实有点强弩之末的意思了。特别是一些地区已经明确,明年起不再为增程式提供“绿牌”了,这无疑将导致增程式的市场进一步被压缩。对企业影响会有多大、企业会有什么应对方法、会做出什么的产品调整?目前谁都说不准。绝不是危言耸听,忽然停产停售的事情没准还会历史重演哦!考虑到未来车辆的保值率问题,近期有购车计划的朋友最好还是谨慎地观望一下。
太阳底下无新事,虽然是老生常谈,但常谈常新。由小鹏汽车的小风波引发的电动汽车“姓电姓增”的讨论,背后的一些梗大概就是这样了。还有什么想听的,私信在线解读。我们会尽快整理选题进行撰写,下期再见啦~
标配2.0T加后桥差速锁 燃油版猛龙你觉得怎么样
大发神威!第一台深入无人区腹地护航的轻越野,捷途旅行者真牛
售价12.98-13.98万,长安启源Q07新增145尊耀型、145尊荣型!
20万预算,想要家用务实不要电车,有什么新款5座SUV可选?
蒙迪欧运动版动态测评来啦!
汽车市场从来不缺选择,但能让人心动的车型却不多。今天这款车——长安第三代CS55PLUS新蓝鲸,可谓亮点多多,让我们一起走近它,看看它是否有让你心动的魅力。 #动力王炸新蓝鲸500Bar #第三代CS55PLUS
沃尔沃S60价格虽然不贵,但全是“豪华”用车体验
长安启源Q07放大招,2款车型新增上市,仅12.98万起,值得冲吗?
这辆理想MEGA的底盘在结构和用料品质都很到位,前铝合金双叉臂,后铝合金复合型多连杆,前后副车架也是粗壮的铝合金,基本上是豪华车的顶级底盘用料。对于一款MPV来说,能用这样的底盘,非常少见。
当传统车企与造车新势力的战火从产品端烧向组织架构,吉利控股集团用一场高层人事地震,掀开了中国汽车产业智能化转型的深层博弈。5月15日,吉利集团公布的这场涉及十余位高管的调整,绝非简单的职位轮换,而是一封写给智能汽车时代的战术手册——在新能源赛道进入决胜阶段的2025年,这场组织革......
不知道你们知不知道,大众最顶级的旗舰SUV,途锐,现在实际的最低价格居然已经只要37万多起步了,终端直接给优惠21万多,这你受得了吗?
比亚迪连续三年蝉联凯度BrandZ最具价值全球汽车品牌榜TOP10
今天咱开阿尔法S5山上溜溜,看看有什么不一样!
如果你有不到10万的落地预算,肯定会考虑吉利新博越,造型年轻运动,并且全系1.5T动力,目前也给到了不小的现金优惠,而我们也实际到店进行了了解,如果优惠完落地只要8万多!那具体优惠有哪些优惠?
奇瑞风云T10是一台中大型插混SUV,指导价区间为18.99万元-22.99万元,这台号称“超长续航旗舰电混SUV”的新车,到底值不值得买?
比亚迪汽车1-4月销量超128万辆
觉得当下的新能源车不靠谱、有里程焦虑?别急,有3款燃油中大型SUV现已开启降价促销模式,这下想买大尺寸车型的可又有得选了。下面就把它们来推荐给大家,也希望你们在买车时能有更好的选择。
销量逆袭却不靠“价格战”,而是货真价实的“产品价值”,说的就是北京现代库斯途,一口价13.98万元起,还送交强险,就能开走合资MPV销冠!
无级变速器有哪些优点和缺点,是不是影响日系车销量的根源?
原价升舱!长安启源Q07新增145尊耀型、145尊荣型,配置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