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不同排量的车翻越高海拔山时是什么感受?

不同排量的车翻越高海拔山时是什么感受?

汽车保养日志 5015浏览 2023-03-08 IP属地: 上海

无论自吸发动机还是增压发动机,都存在高原反应。只不过涡轮增压发动机依靠其增压系统减轻高海拔、低气压的影响,而自然吸气发动机的高原反应比较严重。海拔每提高1000米、气压降低10%,会导致氧气量也降低10%左右。当然空气中氧气的浓度并不会改变,只是因为气压低、空气变少,氧气也跟着变少。

低气压下气体会发生膨胀、密度降低,同体积下的空气质量降低。比如在低海拔区域每立方米空气重量为1.29千克,而在海拔3000米高度每立方米空气重量0.9千克左右(接近每千米降低10%)。所以同样体积下的空气质量是降低的,包括氧气、氮气、二氧化碳以及其它稀有气体都按比例减少。这时就会出现高原反应,无论是人、汽车、厨具等等都会出现问题。

发动机的排量是指汽缸总容积,它与咱们人类的肺活量极为近似。只不过发动机单次循环的最大吸气量(排量)是固定的或很难去改变(毕竟镗缸或升级增压器的车友实际中并不多),但人可以凭借锻炼去提高自身的排量(肺活量)。比如成年人的肺活量在3L到3.5L左右,通过锻炼就能提高到4L甚至4L以上。这样就能在高海拔、气体密度更低的条件下获得足够的空气。

发动机与人的吸气过程

本质上发动机与人的呼吸方式很类似,只不过咱们只有吸气、呼气两个状态,所以可看作是一个二冲程发动机。假如某人肺活量高达3L(3000ML),在平原地区吸气可获得约3L空气。3L空气总质量3.9克,而氧气质量约为0.82克,此时感觉神清气爽。而如果是在3000米海拔高度吸气,同样吸入3L空气可获得空气2.7克,氧气质量为0.57克。此时会感到缺氧。

而汽车的发动机也是一样的道理,如一台排量3.0L自吸车子在平原地区每循环最大能进气3.0L,获得空气3.9克。结合空燃比14.7可以计算出每循环喷油0.3克左右,而在3000米海拔时又会是什么状态。同样条件下在海拔3000米时每循环最多进气2.7克,喷油量降低至0.18克。发动机每个循环所能烧掉的燃油变少、每循环所输出的扭矩降低,为了保持功率,就需要增加循环次数。所以出现高原反应的汽车转速会提高,而人则会增加呼吸(循环)次数。

高海拔为什么会导致内燃机转速提高

平原地区保持100千米匀速行驶时,所需功率不过30-40千瓦左右,而大多数车型的发动机转速会在2000转附近。但同一辆车如果换到了高原地区,发动机转速就会提高甚至是大幅度提高。原因其实上文中也有所解释,单次循环进气量(重量)降低直接导致单次循环喷油量降低。单次循环喷油量降低则导致单次循环做功(扭矩)降低,为了保持功率不降低,那么就只能在单位时间内增加循环的次数(转速)。

功率=扭矩*转速/9550

对于这个功率相信各位朋友都很熟悉,在这个公式中的扭矩指什么?公式中的转速指的是单位时间内的循环次数,而扭矩所指的则是单次循环所烧掉的燃油量,也就是单次循环所做了多少功。上文也已经提到空气密度会随着海拔提高而降低(等效为重量),单次循环进气量(重量)降低,喷油量也会同步降低,单次循环烧油量降低、那么所做的功(扭矩)就会降低。

而维持汽车保持某车速运行所需要的功率并不会改变,那么在公式中会有哪些变化?

功率(不变)=扭矩(降低)*转速(?)

此时转速就会提高,同等车速下海拔每提高一千米时转速提高10%左右。而对于大多数自吸车而言在高原行驶动力是够用的,高海拔环境的确会消弱发动机输出功率上限。比如一台功率为140匹的小排量车,在高海拔约5000米的环境下最多能输出70匹马力(平原地区接近红线转能输出140匹,此时红线转速只能输出70匹)。但并不是一定要用满这70匹马力,上文也提到保持100千米行驶时所需要功率不过54匹(40千瓦)。

所以即便在高海拔条件下自然吸气发动机动力受损严重,但还能保持车辆正常行驶,至少保持100千米行驶问题不大。只是小排量自吸在4、5千米海拔行驶时发动机转速高得惊人接近爆表,这是没办法的事,因为单次循环所吸入的空气重量太少了,所以只能利用更密集的循环来起到补偿作用。这对于小排量自吸而言无解,不过也不必担心什么毕竟在单次循环中所燃烧的油量降低,导致负荷降低。高转低负荷对发动机没啥损伤,只是噪音太大罢了。

大排量自吸受到的影响更小

为啥大排量自吸受到的影响小?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排量大、单次循环吸气量大,所以同样输出40-60千瓦的功率所产生的转速变化就小。就像上文中举的例子,一个人肺活量3L、平原每次呼吸需要0.8克氧气才能保证需求。而在3000米海拔环境下每一次吸气只能获得0.57克氧气,此时缺氧(输出功率不足以保持身体正常运行)。为了缓解缺氧就只能增加循环次数表现为频繁的呼吸。

而一个运动员肺活量6-8L,即便在3000米海拔下每一次吸气能获得接近1.5克氧气,所以即便不增加呼吸次数,依靠足够大的肺活量(排量)就能获得单次所需氧气量来保持身体的正常运行。所以排量大是不是优势多多?无论汽车还是人,大排量其实都有很多优势,当然劣势也明显。不过在高海拔环境下大排量大车要比小排量自吸顺畅不少,当然小排量自吸也能开,不过需要忍受高转速所带来的噪音。

实际上最适合高原使用的机器还是涡轮增压发动机,毕竟大排量车型不是人人都能入手的,而小排量的增压车型价格更合理。增压发动机不单纯依赖活塞下行时产生的负压吸气,增压系统能额外提供一路“气源”对每循环进气量(重量)进行补充,这就好比给出现高原反应的人提供一个氧气包,吸上一口氧气就不喘了。发动机也是这个道理,单次循环进气量大、烧油多、做功多,就能减少循环次数,转速也能避免大幅度提高。飞机用的涡扇发动机其实就是这个道理,万米高空不增压怎么可能飞得上去呢。

文章标签:
保养维修
 
相关推荐
汽车保养日志 2501粉丝    856作品 关注 每天分享各种汽车保养小技巧
推荐作者
肆哥车讯 关注
购车无小事,选车无难事。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未来车事 关注
孤独与世界与诗
车瘾AA 关注
聊聊车,说干货,不以老师自称,不以车评人自居,只是几个有车瘾
Soul车 关注
资讯类自媒体
闫闯说车 关注
闫闯说车团队会给大家带来最新,最全面的车型评测视频敬请关注。
海阔试车 关注
汽车圈里摸爬滚打,一起聊聊汽车的那点事
柳爷评车 关注
你来说 我来测 先来一百款新车 优缺点简单粗暴 没有那么多弯弯绕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