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A级轿车市场堪称“神仙打仗”,接棒而来的驱逐舰05、老骥伏枥的新朗逸、老牌新生的长安UNI-V等,令人眼花缭乱。
“本以为是巅峰,但实际确是开端”,2023年开年A级轿车市场又上演了一场“乱杀”好戏,先是“王朝开路先锋”秦PLUS DM-i史无前例地下沉到10万区间以下,接着又是“销量冠军”日产轩逸迎来周期改款,推出e-POWER车型。当多年对手迎来改款,二者又该如何抉择?
外观造型不是两款车型的重点区域,基本都延续了家族风格。其中,秦PLUS DM-i依旧采用大嘴式进气格栅+斜长灯组,配合贯穿式尾灯组的设计,线条圆润,造型时尚。日产轩逸则做了些许细化,加入“双前脸”,燃油车型采用大面积的镀铬横幅式进气格栅,e-POWER采用镀铬点阵式处理,风格突破中庸,年轻质感更强,但选择权还是在用户手中。
进入车内,两款车型也有所差异。其中,秦PLUS DM-i延续家族设计,采用12.8英寸(高顶配)自适应旋转中控大屏+液晶仪表的组合,元素简约。能够通过撞色内饰+亮黑装饰板+镀铬饰条,来修饰车内的氛围感,符合年轻人审美。日产轩逸大体元素不变,主要是换装了12.3英寸的悬浮式中控屏,熟悉的引擎式空调出风口和摁键空间面板依旧被保留,质感还是比较出彩的。
配置方面,则是两款车型的主要差异点。出于直观,我们选取了同为14万区间的高配车型。其中,秦PLUS DM-i采用家族自研的DiLink车载智能系统+L2级的DiPilot车载智能系统,能够支持语音识别控制、OTA升级、手机APP远程控制、360度全景影像、全速自适应巡航系统,并线辅助等主流科技产品。
日产轩逸在车机系统方面,搭载了自研的Nissan Connect超智联系统,配置和娱乐体验与秦PLUS DM-i相差不大,OTA升级、车联网、语音识别控制等“老生常谈”的配置都能搭载。但在智能安全层面,日产轩逸却跌了一个档,只能提供基础的倒车影像、自动驻车等配置。比秦PLUS DM-i少了全速自适应巡航、倒车车侧预警系统、车道偏离预警系统、主动刹车等十余项配置,安全体验很一般,科技体验也有所下滑。
再看两款车型的账面数据,秦PLUS DM-i的长宽高分别为4765/1837/1495毫米,轴距为2718毫米,内部空间很“巴适”。日产轩逸的长宽高分别为4652/1815/1447毫米,轴距为2712毫米,其属于标准A级车水平,整体尺寸都要比秦PLUS DM-i小一些,实际体验也会差上许多,这是日产大沙发所不能弥补的,腿部、头部和肩部空间有着肉眼可见的差距。如果追求大空间,那盲选秦PLUS DM-i。
除此之外,在基础配置方面,秦PLUS DM-i也有着碾压性的优势。同样的价格,秦PLUS DM-i却比日产轩逸多出了运动风格座椅、主副驾驶电动调节、座椅加热、后座出风口、多色氛围灯、电动车窗......,基本公众比较重视的元素,都是秦PLUS DM-i更占据优势,体验会更为舒服,日产轩逸在这方面还有待提升。
最后,再让我们聊聊两款车型的动力表现。其中,秦PLUS DM-i的动力账面数据还是比较熟悉的,依旧提供1.5L自然吸气发动机+前者单电机的组合,驱动电驱提供两种调校。其中,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为81千瓦,驱动电机的最大功率分别为132千瓦和145千瓦,最大扭矩分别为180牛·米和197牛·米,属于比亚迪中低端市场的标准配置。
性能体验方面,秦PLUS DM-i中规中矩,主要有不少车友反馈其在中后期会出现明显的卡顿和滞后,但应用家用市场还是绰绰有余的。续航方面,秦PLUS DM-i搭载8.32千瓦时和18.32千瓦时的磷酸铁锂电池,支持55公里和120公里的纯电续航里程,做到了可油可电转换的基本需求,WLTC综合油耗为1.58L/100公里。
再说日产轩逸,其提供燃油版和e-POWER两种组合。其中,燃油版比较老套,1.6L自然吸气发动机+CVT无级变速箱,最大功率为99千瓦,最大扭矩为159牛·米,WLTC综合油耗为5.57-5.94L/100公里。e-POWER电驱版车型则搭载由1.2升三缸自然吸气发动机+单电动机组成的混合动力系统,发动机最大功率为53千瓦,电动机最大功率为100千瓦,最大扭矩为300牛·米,WLTC综合油耗为3.96-4.13L/100公里。
最后:
以上便是两款车型的综合表现,至于入手哪款车型?我个人建议,如果没有合资品牌控,那绝对盲入秦PLUS DM-i,入手价便宜2万元不说,科技配置体验更是高出一个档次,再加上更出色的燃油性价比,怎么看都比日产轩逸香。
统一“下一代”高标准冷却液全新发布!开启核心流体时代
好家伙,各品牌汽车的车主们终于有个好消息了,7月15日,比亚迪宣布其全品牌车型正式上线手车互联功能,会把目前市面上所有的主流手机品牌全部打通兼容,包括华为、OPPO、vivo、小米、荣耀、realme、一加和iQOO等等,另外还有个好消息,比亚迪的手车互联功能还支持三大互联生态:......
比亚迪6月及上半年销量双夺冠,单月 38.3 万辆的集团销量,把第二名甩开近 3 万辆;上半年更是冲过 214 万辆,成了唯一破 200 万的玩家,旗下王朝和海洋系列加起来快摸到 200 万门槛了。
核心动力新时代,统一“下一代”高标准冷却液引领行业新征程
比亚迪这波手车互联是真解决问题了,不管你用华为、小米、荣耀、OPPO、vivo,上车就能连,不用再担心手机和车机 “不搭”。
阿维塔06霸榜6月20万+新能源销量榜单,7月依旧是优选
小米汽车充电桩选购安装全攻略
7 月 9 日,比亚迪官宣将启动 “天神之眼” 史上最大规模智驾 OTA 升级,此次升级覆盖旗下四大品牌,涉及泊车、行车、安全三大板块的十余项功能。更引人注目的是,比亚迪郑重承诺,为所有搭载 “天神之眼” 系统车辆的智能泊车场景安全及损失全面兜底。而秦 L 作为本次 OTA 升级......
等不起小米YU7?这款纯电SUV配置碾压,现车直接提,3大优势太香了
7月10日,英国古德伍德庄园,全球汽车文化的圣殿迎来了一位东方新贵——比亚迪旗下个性化品牌方程豹携全球首款超级混动性能硬派SUV豹5,以一场震撼的爬山赛首秀,正式叩开世界顶级汽车盛会的大门。这场跨越山海的技术对话,不仅是中国新能源越野车首次站上“全球最伟大汽车运动盛典”的舞台,更......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超级跑车舞台上,Vector Avtech WX-3犹如一颗璀璨却短暂的明星。这款由Vector汽车公司于1992年推出的原型车,承载着创始人杰拉德·韦格特将美国超跑梦想推向极致的雄心壮志,却最终成为了一个永远无法量产的传奇。
德科康载誉前行,引领家居板材新潮流
统一润滑油:蔚蓝守护,重塑海洋生机!
左手保时捷、右手华为,一汽奥迪Q6L e-tron家族浓浓的“含华量”成色几何?答案立即揭晓。
福特烈马新能源不是方盒子的模仿者,而是这一品类的创始者亲自下场正名。
2025年6月,中国汽车市场格局持续刷新。无论在集团销量TOP10还是品牌销量TOP10中,自主品牌表现都很优秀,占据半边江山之多。比亚迪表现亮眼,不仅以38.3万辆的集团销量蝉联榜首,其单一品牌销量更以34.3万辆的绝对优势领跑全市场,领先优势显著。
在全球汽车工业发展历程中,油耗控制技术的进化始终是行业前行的核心动力。从早期机械优化到新能源技术爆发,每一次突破都推动着汽车能耗降低。透过 全球汽车油耗进化榜,既能回望百年技术变迁,更能见证比亚迪 DM 技术如何改写行业标准。
从“第一车”到“新标杆”,跟着红旗汽车感受新国潮。#红旗开启长春包场模式、#在长春看最全红旗老爷车#孙颖莎喊你回家#
2025问界充电桩选购安装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