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土木
从需求出发,用户购买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混车型,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因为其良好的经济性,更低的用车成本无疑切中了用户痛点。那么在满足了最基本需求之后,如何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比如驾驶体验?又如何在有限的成本下实现这一追求?
长城汽车的答案是——Hi4智能四驱电混技术。“四驱的体验、两驱的价格,四驱的性能,两驱的能耗”,这是长城汽车喊出的口号。并且这不仅仅只是口号,因为已经有车型实际落地。
15.98-17.98万,这是首款搭载Hi4技术的哈弗枭龙MAX的售价区间,对比同级,这样的售价确确实实只能买到两驱车型。而放眼全球范围内,目前能做到用两驱的钱买电混四驱就只有长城Hi4了。
Hi4为什么不贵?
首先我们先要了解,以往的串并联混动系统,前桥一般为双电机,一个发电、一个驱动,同时要配两套电机控制系统,本就已经导致了体积大、车头重、成本高。想要四驱,那就要在后桥再加上一套电机电控,这样一来,就变成了三电机四驱系统,性能肯定更好,但代价就是导致整车成本飙升且控制难度极高,目前市面上这种结构的电混四驱普遍定价都是超过了20万元。
长城Hi4技术最大的创新点就在于用两个电机就实现了四驱,也就是将传统P1+P3结构的联混变速箱拆分成了两部分,双电机拆出一个放到后轴,变成了P2+P4,再通过一系列的标定和优化,就实现了电四驱。
要说这样的结构真的没有增加成本吗?如果是普通厂商,仅仅是后桥的一个150千瓦电机成本就够喝一壶了,但长城依托自己的森林体系,共享模块化电驱技术,事实上是做到了成本可控,用极低的成本完成了这套系统。或者再简单粗暴的理解一下,也就相当于只是为放在后轴的电机“拉”了一根电线过去而已。
所以,Hi4从理论上来说,确实是能做到四驱和两驱同价的。但为什么只有长城做到了?因为这背后是长城自身的深厚底蕴和技术实力做托底,甚至是自身消化一部分成本,让利于消费者,才完成了这一壮举。
两驱、四驱重要吗?
其实大家都知道,四驱车相比两驱车的优势很多,比如更好的性能表现、更好的通过性、更好的安全性等等,那为什么还会有四驱有没有必要的疑问?说到底,原因还是价格。
传统燃油车想要实现四驱,就必须要加一根传动轴,才能使前后轴都有驱动力;同时再加若干个限滑器,使车轮转矩可以独立控制。这一套零部件动辄就是大几万的成本。
虽然新能源车型的四驱更简单,只需要在前后各放一个电机就实现了前后转矩独立控制。但多出来的电机电控也会导致成本的明显提升。
那么如果将四驱车型的售价做到和两驱车型同价,还会有选两驱还是四驱的困扰吗?显然不会,因为大家也都明白一个道理“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毕竟一段湿滑路面,就可能导致完全不一样的结果。
所以对比用户而言,在不增加购车成本的同时,将两驱车变成四驱车,何乐而不为?
并且Hi4的这套iTVC 智能扭矩矢量控制系统也不简单,能够实现智能前后轴0:100-100: 0扭矩分配,相当于前后都有一把差速锁,在日常中的低附着路面、爬坡、高速转弯、脱困越障等等场景的表现自然更好。而较强的通过性还让它演变为更强悍、专为坦克品牌而生的Hi4T技术。
Hi4的优缺点明显
对于用户来说,能买到更低成本的四驱车自然是好事,但实际的使用体验同样是极其重要的。这就不得不提到Hi4的技术特点:全工况效率最优,全场景驾驶无忧。
除了刚刚提到的能够提高车辆操稳性、安全性和舒适性的iTVC智能扭矩矢量控制系统外,Hi4技术基于不同工况特点和需求,开发了将能效发挥到极致的“3擎9模”。
根据路况,通过智能调用前后轴双电机、混动专用发动机,实现纯电两驱模式、纯电四驱、串联模式、1挡直驱、2挡直驱、并联两驱、并联四驱、单轴能量回收、双轴能量回收9种模式的智能切换,覆盖用户出行全场景、全工况。
再总结凝练一下,Hi4的优点有:
1、可后驱的串并联混动
目前所有的串并联混动因为发动机的存在,在考虑到直驱工况的前提下,都只能做到前驱,至于前后驱的区别就不多赘述了,毕竟是曾经的“豪华车”标配。而Hi4主驱动的电机在后桥,所以这辆车大部分的情况下都是一台“豪华”后驱车。
2、能耗更低的四驱
比如四驱的纯电车型,其实大部分情况下都是一个电机出力的两驱状态,但需要注意的是,因为电机一般都是直连车轮,所以那台没有运转的电机其实也是有损耗的,尤其是永磁同步电机,它的磁场不会消失,那么车轮带着它旋转的时候就会产生感应电流,阻碍旋转,这种阻力是非常费电的,Hi4因为带有一个两挡DHT,可以通过断开离合来防止这一现象,也就说它的能耗更低,续航更长。
3、更低成本的四驱
这部分我们前文都提到过了,另外像公认成本最低的增程式车型要实现四驱也需要三个电机,这也再次印证了“四驱与两驱同价”的真实性、可靠性。
除了优点,Hi4技术其实天生带有“缺陷”,或者说难点。因为P2电机其实是不能同时驱动和发电的,所以想要实现“3擎9模”,对于控制策略的要求非常高,如果控制策略没做好,那么结果就是体验大打折扣,直接影响到销量。做得好,那么Hi4就真的称得上是“行业天花板”,“全民四驱”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那么Hi4的控制策略究竟做得好不好呢?至少从我们之前试驾哈弗枭龙MAX的体验来说,Hi4做得相当好,因为在之前我们很担心“有电一条龙,没电一条虫”的尴尬局面。经过我们较长时间、偏极限的测试下,也没有出现亏电的情况,模式切换智能、流畅。
并且工程师肯定也知道这个结构的“缺陷”所在,所以在前期制定策略的时候就不会让这种极限工况出现,实际体验没有任何问题,这就足够了。
最后从竞争角度来看,目前国内外主流车企对于长城的Hi4技术,都难以望其项背。比如日系混动,本就是油混为主,加上大电池升级到插混都很困难,上四驱的话,更高的成本就更没有竞争力了。
欧洲车型的P2混动如果加上后桥电机和大电池,看上去是很像Hi4系统的,但没有两挡DHT根本不可能做到Hi4这样高的效率。
国产混动,单挡DHT如果采用P2电机这种发电、驱动两用的电机,那么在亏电情况下,动力、油耗都将“血崩”;而更多挡位的DHT系统走这条路,又会让本就难做的控制策略难度再上一级,无论是可行性还是实际体验都不能保证。所以基于两挡DHT的Hi4系统,就是业内独一无二的存在。
写在最后:
时代在进步,汽车行业在革新,用户需求在升级。电混车型开启了低能耗时代,下一步怎么走?长城的答案就是全民四驱、驾趣时代。
Hi4就是基于这样的需求诞生。而从上文的多方面分析来看,长城这一次进行的电混四驱普及,在底层逻辑上是站得稳脚跟的。
当然,用户能否接受这套Hi4系统,最核心的几点,在于价格、实际场景的适用程度以及质量表现。价格方面,哈弗枭龙MAX已经印证,两驱的价格确实能买到四驱;质量方面,长城的制造工艺和水平是绝对值得认可的;那么最重要的就是这套系统在实际场景的适用程度了,这一点的关键在于实际的体验,有机会去试驾肯定比这纸面功夫更有说服力。
从“买车”到“买好车”,从满足单一需求到满足更多层次需求。坚信“技术为王”、坚持“用户思维”的长城想要引领一个时代,但好在它不缺这样的实力。
油电智驱谋转型,匠心铸品耀全球!江淮皮卡4月皖美收官
荣昌马拉松开赛!长安启源Q07全程陪跑!
抢先试驾山海炮Hi4-T性能版,性能比3.0T更强?
以更极致的产品体验,满足中国用户对性能豪华的独特追求
中国重汽汕德卡G7H 4x2冷藏车——高效先行,守护“鲜活力” !
中外车企负债对比:当国际巨头被利息压弯腰,国内车企表现如何?汽车产业现在是“大象转身”的关键期,谁能在投入和负债间找到平衡,谁就能笑到最后。咱国内车企用更健康的财务结构和灵活的运营模式,在全球汽车竞争中杀出一条路。这背后靠的不只是规模,更是对产业趋势的精准把握和精细化运营的能力。......
选MPV就选广汽传祺,传祺M6真香不贵#广汽传祺#传祺M6#MPV
奇瑞职工运动会活力开跑,iCAR 用年轻姿态加速冲刺2025
长城灵魂领航2025长城汽车智慧工厂马拉松,长城灵魂8缸摩托即是动力技术的突破,也是中国制造向高附加值领域突围的战略性产品。
奇瑞职工运动会活力开跑,iCAR 用年轻姿态加速冲刺2025
四十年来,从第一辆国产轻卡到如今的D-MAX、铃拓,五十铃始终是中国轻型商用车发展的见证者和推动者。正如那句‘先有ISUZU,才有中国轻型商用车’
燃起来了,兄弟们!仰望U9在2025金盏速度节上上演极限漂移,完事又来一段原地跳舞,直接成为全场最靓的仔。作为中国版古德伍德速度节,金盏速度节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汽车爱好者,咱们的国产新能源豪华品牌仰望汽车,也是携全系产品亮相活动现场,用技术实力推动中国汽车文化发展!
参加了长城汽车智慧工厂马拉松,跑完后看到了哈弗猛龙燃油版,它就是打捷途旅行者的,赶紧和大家聊聊!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同感?
2025长城汽车智慧工厂半程马拉松燃情开跑
致敬经典 传承信仰 一汽奥迪携强大阵容闪耀2025金盏速度节
W204C63的507是我的最爱,M156型号6.2V8自然吸气的发动机的魅力真的是体验过,不管多少年过去了还是会念念不忘。今天来个通病凸轮轴,顶杯,链轮的整备。有C63的人可以参考下。
在汽车改装领域,对于经典老车进行外观升级一直是备受瞩目的焦点。保时捷卡宴957(07-10年),作为一款具有独特魅力的经典车型,其外观升级需求也日益凸显。
奇瑞职工运动会活力开跑,iCAR 用年轻姿态加速冲刺2025
奔驰AMG复活V8引擎,拒绝纯电 一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