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圈最敢说真话的魏建军,这一次又说出了关于隐藏式门把手的大实话。
在近期魏牌高山的露营直播中,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突然"开炮":"隐藏式门把手重量大、密封性差、碰撞时可能打不开,唯一作用就是减少风阻,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番言论犹如在平静湖面投下巨石,瞬间激起千层浪,"车圈真话王"再次撕开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遮羞布。
事实上,隐藏式门把手已成为新能源车的"标配仪式"。据统计,2024年上市的新能源车型中,92%标配隐藏式门把手。从特斯拉Model 3的电容式弹出,到高合HiPhi X的星环光幕门,车企们在这个方寸之地展开了参数竞赛。然而,这场科技狂欢背后,隐藏着对安全底线的挑战与用户体验的漠视。
车企宣称隐藏式门把手可降低风阻0.01Cd,对应续航提升5-10公里。但实际测试显示,其贡献仅相当于空调多开10分钟。某品牌甚至为0.003Cd的提升,将门把手设计成需特定手势触发的隐藏面板。这种"数据美容"在新能源参数内卷中被无限放大,成为车企营销的"遮羞布"。
更值得玩味的是,隐藏式门把手的制造成本比传统设计低60%。宁波拓普等供应商的微型电机生产线成本分摊至每辆车仅35元,而重启机械把手生产线需要更高投入。这种成本优势倒逼车企集体放弃传统设计,即使明知电子门把手在-20℃环境下故障率高达47%。
隐藏式门把手的复杂结构,由电机、蜗杆、斜齿轮等数十个精密部件组成,传动机构的物理磨损随使用时间增加。数据显示,隐藏式门把手的故障率是传统机械门把手的5-8倍,维修成本则高达20-50倍,例如特斯拉单个门把手更换费用3000-8000元,而传统门把手仅需150-300元。
更危险的是,隐藏式门把手在极端情况下可能成为"死亡枷锁"。2019年,美国麻醉师Omar Awan驾车发生碰撞后,因门把手无法弹出被困车内,最终葬身火海,成为全球首例因隐藏式门把手导致的车内身亡案例。
随着越来越多车企跟风使用,由隐藏式门把手引发的安全事故也逐渐增多,这些事故暴露了隐藏式门把手的致命缺陷:在车辆断电、传感器故障或碰撞变形时,电子系统可能失灵,遇到紧急情况就会非常致命。
锂电池起火后,乘客仅有15-30秒逃生时间,但40%用户无法在断电后5秒内找到隐藏式机械拉手,救援人员开启电子门把手的平均耗时比机械式多47秒。
而从不少消费者的使用经历来看,隐藏式门把手在极端环境下的可靠性同样堪忧。在-15℃以下环境,隐藏式门把手冻结概率达63%,有哈尔滨车主实测显示,即使提前远程预热,仍有23%的门把手无法弹出。更讽刺的是,部分车企为追求0.01Cd的风阻和不到2%的续航,甚至取消了门把手加热功能。
隐藏式门把手的"科技感"背后,是对用户体验的漠视。北方用户冬季需用温水浇、吹风机吹才能解冻门把手,甚至有车主用扳手暴力破冰。南方雨季,门把手内部进水导致电路故障的案例频发。更尴尬的是,开启方式的"创新"让开门变成"解谜游戏",部分隐藏式门把手开启式还需要先按压再弹出,进一步增加了操作难度,虽然初衷是为了带来更强的仪式感,但多数时候反而让人嫌弃。
魏建军的"炮轰"并非孤例,越来越多车企开始反思隐藏式门把手的设计逻辑。宝骏云海、五菱星光S等车型回归传统门把手,问界M8采用半隐藏式设计并增加机械解锁;沃尔沃EX90通过"触控+物理拨杆"设计,电子失效时向上拨动即可解锁;吉利银河E5的碰撞感知系统可在0.1秒内自动弹出门把手。
监管层面也在行动,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建议将"紧急开门时间"纳入C-NCAP测试,要求机械拉手在黑暗环境下可盲操;欧盟已强制要求隐藏式门把手必须配备独立机械解锁装置,且操作力不超过50N。
写在最后:
隐藏式门把手的争议,本质是汽车工业从"功能定义"向"体验定义"转型中的阵痛。当车企为0.01Cd的风阻系数沾沾自喜时,消费者却在-20℃的寒夜中徒手凿冰,而魏建军的"不妥协",在这个追逐流量的时代显得格格不入,却也格外珍贵,因为他提醒了整个行业:汽车设计的终极考场不在展厅,而在用户每天手握方向盘的踏实感中。
当隐藏式门把手的"皇帝新衣"被撕破,我们期待更多车企回归"形式追随功能"的初心,毕竟,汽车的终极价值,永远是守护生命而非取悦眼球。
比亚迪见证赵心童逐梦夺冠,海狮07EV(BYD SEALION 7)陪伴了他攀至巅峰的每一步,这款不久前刚刚斩获了欧洲新车安全评鉴协会(EURO NCAP)与澳大利亚新车安全评鉴协会(A-NCAP)双五星安全评级的车型成为了他在英国训练和比赛期间的最佳出行伙伴。
问界M8电池乌龙:三元锂变磷酸铁锂?合格证印错引争议
美学进化:点亮“金标”新识别ID. EVO概念车延续大众一贯对设计语言的严谨理解,在“理性科技”基础上注入“情绪表达”。 ID. EVO概念车并非仅凭科技立足,而是在技术之上,引入了“感性体验”作为核心设计哲学。金标大众以此车型,回应新时代用户对情绪价值与数字智能并重的......
中国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比亚迪在2025年第一季度延续强劲增长势头,在全球多个重点市场斩获销量冠军,进一步巩固其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导地位。从中国香港、新加坡到巴西、意大利,比亚迪凭借技术创新与全产业链布局,推动全球绿色出行转型迈入新阶段。
DeepSeek助力理想汽车智能驾驶跃迁:VLA开启“类人司机”产业革命
第22届温州国际汽车展览会圆满收官:智电浪潮引爆瓯越
“反向操作”,逆袭车市——长安福特不打“价格战”,硬刚高端局
比亚迪2025年一季度全球多市场登顶,风靡各界名流
哪吒汽车将向供应商偿还4900万贷款。
5月8日上午,以“零起点 新征程”为主题的2025新疆4+1昆仑山汽车越野拉力赛暨中国汽车越野拉力锦标赛叶城分站赛媒体见面会及赛事启动仪式在叶城县召开。本站比赛是2025赛季中国汽车越野拉力锦标赛的第三站,赛事将于6月14日至18日在叶城县进行。
5月8日,奢享智能SUV——海狮07DM-i正式上市,官方指导价格为16.98万元-20.58万元。新车基于比亚迪全新一代插混整车平台打造,配备第五代DM技术,搭载灵鸢车载无人机系统,标配“天神之眼”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智能座舱高阶版-DiLink 100及超百项核心配置,为用户带......
林肯“星火燎原”计划闪耀浙江 24小时三家全新林肯中心盛大开业
中国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比亚迪在2025年第一季度延续强劲增长势头,在全球多个重点市场斩获销量冠军,进一步巩固其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导地位。从中国香港、新加坡到巴西、意大利,比亚迪凭借技术创新与全产业链布局,推动全球绿色出行转型迈入新阶段。
试驾2025款eπ007 它的产品升级点究竟在哪儿
阿维塔风阻系数造假,竟和20年前燃油车水平一样?
近日,乳业龙头伊利股份(600887.SH)发布了2024年财报与2025年一季报,在市场环境复杂多变的窗口期,公司仍旧交出了一份可圈可点的“成绩单”,凭借品牌力、产业链布局、技术创新等多重优势,实现了行业地位、业务韧性、股东价值等多重维度的全面进阶。
极氪突然退市,吉利可能在下一盘大棋 #极氪 #吉利 #李书福 #汽车
为了打消消费者心中的顾虑,同时也是推动汽车行业从价格战回归长期主义,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在2025上海车展联合发布了“双终身”质保的服务体系,所以“双终身”到底质保了啥?南北大众定终身的背后又会给中国车市带来什么深远的影响呢?
理想汽车董事长兼CEO李想重点分享了对于人工智能的最新思考,VLA司机大模型的作用、训练方法和挑战
2024年车企老板年薪,李想狂赚6.39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