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造车:那些美其名曰的创新,到底埋了多少雷?

造车:那些美其名曰的创新,到底埋了多少雷?

爱车兵团 4157浏览 2024-04-02 IP属地: 广东

创新试错,安全永远是底线。

新兴行业的探索、崛起、发展,避免不了走弯路。促进新兴行业的发展,可通过制定法规、资金和政策做引导,相信能够获得快速发展,而新能源汽车产业,便是我国倾注国力推进的新兴产业。

既然传统燃油车技术已被德国、美国、日本等老牌汽车强国牢牢掌控,氢能源汽车专利又几乎被日本垄断,中国想要由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新能源车电动化是不容错过的崛起之路。

造车:那些美其名曰的创新,到底埋了多少雷?

新能源车崛起 莫舍近求远

回顾中国新能源车近十年的发展,过程绝非一帆风顺,而是崎岖曲折不断。甚至出现过新能源骗补、电池自燃、续航虚标、智驾过度宣传等问题,令人悲泣愤慨。新能源发展的初期犹如襁褓中的婴儿,打不得更骂不得。

按理说,现如今随着新能源车的渗透率提升,发展已踏入正轨。但局部细节仍未按我们设想的方向推进,竞争加剧、内卷引发的新能源车设计缺陷问题与日俱增,谁又真正关切?

马斯克造星舰,被人称之为孤注一掷的“赌徒”。星舰(火箭)发射曾屡屡失败,被网友戏谑为“30亿美元的烟花”,造星舰通过迭代试错,最快速实现科技创新和技术迭代,实现商业化运作。

造车:那些美其名曰的创新,到底埋了多少雷?

马斯克曾说,不去冒险才是最大的危险。放在造星舰这件事上,或许是真理。

但造新能源车不是造星舰,航天和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面的安全有距离,车的出行安全是底线,造新能源车绝不是推倒重来,亦非舍近求远,而是“精雕细琢”。

造车:那些美其名曰的创新,到底埋了多少雷?

3月24日,在南京某车展上,极氪X展车撞伤5名参展观众和撞损相邻的比亚迪展车,事故令人痛定思痛,引发行业反思。新能源创新设计是否忽略了安全,给行业敲起了警钟。

随后经极氪自查确认,极氪X展车未按规定开启“展车模式”,处于驻车舒享模式且汽车钥匙在有效使用范围内。目前极氪已紧急在全国范围内开启展车自查,避免类似风险。

造车:那些美其名曰的创新,到底埋了多少雷?

然而,极氪虽定性为“车辆管理失误”,而非车辆设计缺陷,为极氪挽回了一些颜面,然而极氪南京区域通告累计309个汉字,全文字里行间看不到极氪给予撞伤的观众真诚的道歉,通告缺乏人文关怀。

极氪展车撞人事件中,引发网友讨伐之余,行业更要引以为戒。首先新能源车先天自带流量,新能源车的负面新闻相比燃油车更容易上热搜。其次,新能源车的智能化创新功能如何兼顾用户的使用习惯安全,需要谨慎探索。

仍以极氪X撞人事件为例,表象是管理失误导致车辆未开启“展车模式”。追本溯源还是新能源车跟风设计埋下的安全隐患。首先申明,此次不是讨伐极氪,而是针对当下一众新能源车发起的灵魂拷问。

智能科技 需给安全让路

大家是否留意到,当前多数新能源汽车一直模仿特斯拉,取消了大量的实体按键,空调按键、后视镜按键等基础功能全集中在中控屏上,甚至直接取消了启动键、驻车键,更应该引起重视。

不得不提的无钥匙启动功能,车钥匙一旦靠近车辆的感应区,无需再按启动键,新能源车便能自动感应“启电”。驾驶员踩刹车,直接挂P挡开走。好处是开车便捷性大大提高,坏处是相当于把安全锁砍掉了,改变了用户习惯,留下安全隐患。

由于新能源车没有发动机,启动与否因没有发动机的振动和声音,极易迷惑驾驶员,降低驾驶员的安全警觉。兵哥绝非危言耸听,新能源车如果恰好挂入D挡,又正好是驻车状态时,稍不注意极容易发生如极氪X车展撞人的事故。

造车:那些美其名曰的创新,到底埋了多少雷?

而驻车键相当于电子手刹或机械手刹,新能源车取消实体驻车键值得商榷,保留实体驻车键或电子手刹等于保留多一份保险。毕竟,保留一项大众普知的电子手刹功能,远比所谓的“展车模式”更容易令人熟知。

没有物理按键,直白地说,就是缺失了给反馈和被反馈两个操作的沟通动作,影响安全。

欧盟新车安全评鉴协会(Euro NCAP)表示,将对那些没有实体按键、操纵杆或旋钮的新车给予较低的安全评级。这些关键性功能包括转向信号灯、危险信号灯、挡风玻璃雨刷器、喇叭和紧急求救电话。

造车:那些美其名曰的创新,到底埋了多少雷?

因为取消实体按键,在行车操作功能时,驾驶员注意力将集中在中控屏上,增加事故风险。

再回到极氪X撞人事件,你启动到开走一辆新能源车或燃油车的流程,两者的操作流程还是有区别的。传统燃油车多了一个放下电子手刹或机械手刹的操作,相当于车辆多了一套保险,用车更安全。

归根结底,新能源车取消大量的实体按键,用智能化与简约风洗脑(美化)宣传,仍改变不了车企想“省成本”的事实。

当然,聊到新能源车内饰的实体按键,不妨再蹭一蹭小米SU7的热度。小米SU7是新能源阵营的一股清流,车内保留大量的实体按键,不跟特斯拉掀起的一股极简主义“妖风”。

造车:那些美其名曰的创新,到底埋了多少雷?

因此,个人认为,新能源车一路高歌猛进,造车经验绝非从零开始。绝不能为了智能化、电动化的良好体验,而忽视了安全。

造新能源车 盲目跟风何时休

极氪X撞伤观众隐藏的“展车模式”仅仅是新能源车落下的其中一个槽点,诸如全景天幕、单踏板模式、一体式压铸车身、电池安全等挖出的坑,均不比取消实体按键埋下的隐患小。

譬如全景天幕,新能源车让全景天幕流行开来,营造出不错的时尚观感和宽敞的空间感。但新能源配全景天幕,绝不是良心发现想给你打造宽敞空间,它白天遮不了太阳,晚上看不了星星,安全性甚至大打折扣。

造车:那些美其名曰的创新,到底埋了多少雷?

新能源车因底盘装载电池,电池侵占了车内空间,导致车内座椅上抬导致坐姿偏高,配全景天幕纯粹是无奈之举,是为了弥补缺失的车内空间。客观讲,全景天幕不是啥高端配置,甚至在广州等南方城市,夏天乘坐不带遮阳帘的全景天幕的新能源车简直是灾难。

单踏板模式亦是如此,前者纯粹为了保续航而开发出的一项驾驶模式,单踏板模式出自于特斯拉,曾有段时间强制性为“单踏板模式”,特斯拉后续频繁出现的交通事故,单踏板模式是否为罪魁祸首,尚不得知。

还有一体式压铸车身,一体压铸生产是为了缩短生产周期,起到降本增效的效果,那到底对安全的助力有多高?还得看前提条件,假设以同种材料、相同结构设计为前提,一体式压铸车身大概会更安全,但更好的材料和结构优化同样可以追平甚至超赶一体式压铸的先天优势。

造车:那些美其名曰的创新,到底埋了多少雷?

换一种通俗易懂的说法,拿新势力宣传的超低风阻系数来说明,众所周知,风阻系数越小,理论上的确越省油(电),但耗时费力折腾那几个点的风阻系数想省下的油(电)钱,远不如你把120km/h的车速降至100km/h更直接粗暴。

因为风阻与车速的关系:风阻系数=正面风阻力×2÷(空气密度×车速²×车头正面投影面积),车辆的行驶阻力与车速的平方成反比,当行驶车速行驶增加两倍时,车辆的阻力增加四倍。所以,开新能源车想省油(电),最佳的方法是降速!

再回到一体式压铸车身上来,其的确是“降本增效”的产物,然而其埋下的雷也不小,一体式压铸车身在事故碰撞时可能要动“大手术”维修,甚至直接走报废流程,高昂的维修费转嫁给用户。

造车:那些美其名曰的创新,到底埋了多少雷?
造车:那些美其名曰的创新,到底埋了多少雷?

说到此,小米SU7仍是行业的榜样,为了降低一体式压铸车身因事故维修可能出现的高昂维修费,小米SU7尾部采用可溃缩分段式一体式压铸车身结构,尽可能地降低用户的维修成本的做法,值得称赞。

造车:那些美其名曰的创新,到底埋了多少雷?

写在最后

新能源发展令自主车企实现了弯道超车,推动中国由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同时也不能否认,新能源汽车发展踩过的雷蹚过的坑,回顾以往燃油车曾走过的道路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总的来说,汽车安全是用户最基本、最核心的诉求,任何智能、科技、炫酷配置均不能以牺牲安全为前提。汽车发展至今一百多年,前人走过的路,积累下的经验仍是汽车行业宝贵的财富。

文章标签:
海选导购
 
相关推荐
爱车兵团 7.8万粉丝    9003作品 关注 为你而战,10年以上专业汽车团队,彻底帮你解决一切选车、用车难
推荐作者
AM车镜 关注
AM车镜是中国汽车行业具有影响力的资讯提供者。
汽车新说 关注
一个有关于汽车的漏网之语,正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明白说车 关注
明明白白了解车,轻轻松松驾驭车!明白说车,坚持原创!
予墨Auto 关注
跟我们一起慢慢懂车!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大内密探零零车1 关注
汽车媒体从业14年,记者,中汽联车手,爱卡十年工作经历,超卡
汽车匠人 关注
寻求在互联网时代用匠心精神
车瘾AA 关注
聊聊车,说干货,不以老师自称,不以车评人自居,只是几个有车瘾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