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行业丨车企大佬热议内卷:“打价格战可以,让本不可取”

行业丨车企大佬热议内卷:“打价格战可以,让本不可取”

My车轱辘 3001浏览 2024-06-07 IP属地: 广东
“内卷”已经成为中国汽车行业当下最显著的特征。在市场缩小、新势力分割蛋糕的背景下,各家车企销量压力越来越大,于是一些车企开始“另辟蹊径”,试图用各种“出圈言论”吸引关注,还有些企业甚至在数据上做文章,以此来误导消费者。

针对汽车产业的内卷化,在2024中国汽车重庆论坛大会上,国内多家车企的“一把手”们直抒胸臆,发表“反内卷”宣言,把行业发展困境摆上台面。

图片
曾庆洪表示:“卷下去不是办法,没钱赚、没有效益,企业不可能生存。汽车企业打价格战,让利可以,让本不可取!每一个企业都要保证正常运转,尽企业责任,尽社会责任。”
图片
当然也有不同声音,面对目前的市场竞争,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比较客观。他表示,汽车行业卷流量卷出了四个“老汉”,卷是“劣币驱逐良币”正常过程,是让行业快速回归良性竞争的最好方式,未来10年,必将会有更多中国品牌“卷”成世界级品牌。
图片

车企大佬“卷”个人IP

最近汽车行业因为魏建军、尹同跃的直播吸引众多网友的关注,下场直播的车企老总越来越多。车企大佬纷纷入局直播的背后,是中国汽车内卷的延伸。从卷价格延伸到卷CEO,而高层直播也已经发展成一股不容小觑的势力。
图片
而朱华荣在现场也抛出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观点:流量也是生产力。另外,最近频繁上热搜的周鸿祎,他前几天在2024未来汽车先行者大会上还支招车企CEO,打造企业家IP,重塑车圈传播方式。
图片
对车企来说,在流量为王的当下,打造企业家IP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营销方式。尤其是车企大佬直播,不仅可以利用“明星光环”减少营销成本,还能与年轻消费者直接对话,提升品牌的好感度。
图片
确实,汽车圈内大佬的个人IP能够助力品牌推广,因为这一风气符合人性看热闹的需求,可以短期内吸引大量流量,为自己品牌进行营销。但是,直播营销需要精心策划和准备,不能盲目跟风。毕竟不是每一位企业家的直播效果都有流量,谁能不被流量裹挟,谁又能掌控流量呢?
图片

“全世界最惨的人是中国车企CEO”

延续“卷CEO”的话题,朱江明此前还自嘲称“全世界最惨的人是中国车企的CEO,每月发月报、每周发周报,每一次都是把CEO放在火上烤。”
图片
要说公布销量这事,造车新势力出现后,还真的是改变车企发布销量数据的节奏。众所周知,国内汽车行业发展了这么多年,每月发布一次销量已经成为车圈共识。但如今,销量榜单正在演变成开“卷”模式,已经变成一周一次。
图片
自理想汽车开始公布周销量榜单以来,围绕榜单争议的声音并未消散过。小鹏的高管就质疑过理想的榜单,周销量的统计并不准确,还是应该关注每月的官方公布数据。不过,理想汽车依然“我行我素”。
图片
所以,理想汽车坚持更新周榜单,汽车行业的风气也变了,各车企为了展现自己的销量,纷纷效仿理想,各种五花八门的销量榜单纷至沓来。比如新势力小字开头品牌销量榜单、鸿蒙智行系列销量榜单等,这些奇奇怪怪的周榜,比销量榜还要热门。
图片
榜单原本是销量展示,现在已经沦为车企的营销工具,“周销量”可以将原本每月一次的曝光机会变成四次,从而不断制造话题。可以说,周度数据没有太大意义,属于企业抢流量,是一种变相营销行为。毕竟,与参数、配置等相比,销量是最容易让消费者感知到的。将自己包装成特定市场的“销冠”,让主力产品获得更多的曝光,吸引更多消费者进店试驾,进而获得先发优势,这在残酷价格战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图片
虽然亮眼的数字或许能提高曝光率、市场兴奋度,但产品力永远是最为重要且持久的“金刚钻”。更关键的是,汽车行业本就具备强周期性,车企们并不需要一份周销量来交卷,还是应该把心思放在造车上。

图片

合理的“卷”对企业而言是正面的,因为它能推动企业不断创新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但如果一直处在内卷状态肯定不利于汽车行业的发展。好在,在此次如何应对汽车产业内卷的讨论中,车企们几乎无一例外,都对内卷的利与弊有着清晰的认知。希望中国汽车产业尽快走出“内卷期”,重新塑造汽车新形态。


 
相关推荐
My车轱辘 33.5万粉丝    7998作品 关注 车轮上的观察者,用最独特的视角,发现不一样的人车世界!
推荐作者
肆哥车讯 关注
购车无小事,选车无难事。
凤眼观车 关注
来一起快乐的撩车吧!
予墨Auto 关注
跟我们一起慢慢懂车!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大付撕车 关注
大付撕车是汽车视频类栏目。栏目主张正确的选车观,为重度选车纠
汽车匠人 关注
寻求在互联网时代用匠心精神
鳌拜Who驾 关注
一起和幽默的鳌拜,体验汽车的乐趣人生
靓车大咖会 关注
了解最新汽车资讯,汽车养护知识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