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行业|欧盟欲加征中国电动车最高38.1%关税,却成为最大输家?

行业|欧盟欲加征中国电动车最高38.1%关税,却成为最大输家?

My车轱辘 2863浏览 2024-06-14 IP属地: 广东
木秀于林,风将摧之。伴随着中国新能源车在全球汽车市场的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多方也在试图阻碍中国新能源车出海版图的拓展。


最近吵得沸沸扬扬的是,欧盟拟从7月4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最高加征38.1%。而欧盟给出的理由是中国电动车价值链受益于不公平补贴,这对欧盟的电动汽车造成了经济损失的危害。

图片

然而,欧盟各国的车型倾销到全球,对其他国家的汽车产业造成经济损失就没有问题,别人的产品想要销往欧洲市场就行不通。不禁让人有疑问,欧盟究竟在打什么算盘?面对出海征程的拦路石,中国车企又该如何破局?

图片
欧洲车企集体反对

近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关于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的初裁披露,拟对进口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其中,欧盟对已经抽样调查的比亚迪吉利汽车和上汽集团三家车企将分别加征17.4%、20%和38.1%的反补贴税。

要知道,目前欧盟对进口车征收的关税是10%,如果此次反补贴税政策落地生效,那么比亚迪、吉利汽车、上汽集团三家中国车企出口至欧洲市场的电动汽车,缴纳的关税合计将分别达到27.4%、30%、48.1%。

图片

除了这三家车企,欧盟还表示,对参与调查但未被抽样的电动汽车制造商平均加征21%的反补贴税,包括爱驰、江淮奇瑞一汽、长安、东风、长城等。至于未配合调查的电动汽车制造商,将被加征38.1%的反补贴税。

不过欧盟也针对此次反补贴加征关税,给予了谈判条件,要求我国在纯电动车补贴方面达成有效的解决办法,如果谈判失败,欧盟就决定加征关税,并且欧盟给出的双方解决协调时间很短,需要在2024年7月4日前达成协议。

一石激起千层浪,临时反补贴税消息出炉后,奔驰宝马、大众等欧洲车企集体反对,纷纷表示欧盟施加反补贴税不利于欧洲汽车行业竞争力的提升,认为保护主义还会对中欧双方相关企业的发展带来消极的后果。

图片

图片
中国车企不是最大受害者

对于此次提高关税门槛的原因,欧盟给出的理由是中国补贴导致电动车产能过剩,进入欧洲市场将对本地车企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加征关税可以保护欧洲汽车产业。

但实际上,通过欧洲车企的新能源车型不难看出,纯电动车在成本、性能等方面与中国新能源车有很大的差距,可以说,欧洲新能源车汽车产业已经无法通过市场竞争和技术创新与中国车企掰手腕。那么通过提高进口电动车的关税,可以进一步减缓中国电动车入侵的速度。

图片

有消息称,一旦这些专门针对中国电动车的关税政策落地,最终将导致我国电动车对欧出口量减少20%左右。但是,中国电动车对欧洲出口也不过30万辆的规模,所以欧盟调高进口车关税后,不会对中国电动车的发展造成太大的影响。

进口车关税提高后,受影响较大的是欧洲汽车产业。一方面,欧洲车企在华的市场份额不低,对于奔驰、宝马、大众等欧洲车企而言,它们在中国汽车市场销售的车型高达数百万辆,获利丰厚,若中欧进行正面对垒,欧洲将会痛失中国市场这块大蛋糕,届时中国车企吃掉欧洲车企在华的市场份额,获得的收益足以弥补30万辆电动车出口量的缺口。

另一方面,因为进口车关税提高,中国纯电动车的出口量降低,消费者不得不多花钱去购买性价比远低于中国的欧洲电动车,同时欧洲新能源车市场的竞争进一步减弱,鲶鱼效应不明显,这必然会影响欧洲的汽车能源转型,中欧车企的竞争力将因此而进一步拉大。

图片

图片
融入本土或是出路

欧盟对本土汽车产业采取保护措施,使得中国汽车出口欧洲面临挑战,通过传统出口模式出口整车也许会越来越难,但通过“新方式”进军欧洲市场,或许是一条出路,即在当地建厂生产纯电动车,融入本土发展。

图片

有消息称,欧盟抬高关税的真正目的,是希望中国车企赴欧投资,增强欧洲的电动车技术以及就业岗位,以免在绿色转型浪潮中被中美吃掉所有份额。虽然欧盟委员会对中国进口电动汽车的态度不算友好,不过欧盟各国对于中国车企在本土建厂却比较欢迎,因为不仅能带动本土电动汽车产业链发展,另一方面也能创造更多工作岗位,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目前来看,多家车企也开始在欧洲市场建设工厂,比如位于匈牙利佩斯州的蔚来欧洲能源工厂已于2023年9月投入运营,比亚迪宣布在匈牙利建设一个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基地,上汽名爵长安汽车长城汽车等自主品牌都在筹划在欧洲建厂,还有一些品牌已经启动选址工作。

图片

对中国车企来说,在欧洲建厂能够避开潜在的贸易风险,还能够为车企在欧洲推进本土化打下基础,甚至能够促使中国电池企业加快欧洲在建产能的建设,以此实现与车厂的本地化配套。目前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在内的中国电池企业均已在欧洲有产能布局。如果中国电动汽车生产商考虑加大欧洲设厂力度,可能会加快上述电池企业的投产进度。

图片

市场环境动荡不定,欧盟的高关税门槛将会降低我国电动汽车出口量。面对这个挑战,中国车企如何走出国门,获得健康长远发展是亟需认真对待的课题。

可以肯定的是,即便出海之路满途荆棘,中国汽车制造商的出海规划和目标也不会动摇,其中在欧洲市场也相信会通过投资建设产业链,获得更加持续稳定发展。

文章标签:
行业资讯
 
相关推荐
My车轱辘 33.5万粉丝    7126作品 关注 车轮上的观察者,用最独特的视角,发现不一样的人车世界!
推荐作者
乔歌行汽车生活 关注
人、车、生活
车事快讯 关注
聚焦车事,为安全出行提供建议
车载娱乐 关注
原创视角,第一时间与 您分享汽车圈热点百态
酷Car 关注
一起走进酷Car的世界
车市随笔 关注
随手写写关于汽车的那些事儿。
玩车PlayCar 关注
更多玩车人 更多玩车事 紧跟玩车潮流 分享你的玩车故事 欢迎
汽车天涯 关注
有趣有料 一档汽车娱乐科普栏目
老车主说车 关注
老车主说车成立于2015年,是你忠实的汽车生活好朋友!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