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越来越多的车主低龄化,
年轻人对于动力的执着,
让无数品牌都以百公里加速,
当做宣传的主要卖点。
在澎湃的动力爆发出来后,
制动系统能否将其刹停,
这直接影响到是否酿成事故,
但制动性却很少被人关心。
近日《美消》就市面主流车型,
统计了百公里至静止刹停距离。
而统计的所有车型
平均刹停距离为39.9米,
在此也为大家做个参考,
但在细分车型中,
最长/最短车型刹停距离
甚至超过了一个车身长度,
那么这些制动性最好/最差究竟是哪些车呢?
紧凑型轿车
▼
由于紧凑型轿车自重较轻,
百公里刹停距离相对也就较短,
A3 37.7米的制动距离,
也是整体测试车辆中最短的。
能取得如此优秀的成绩,
更多的要归功于225宽的轮胎,
制动距离比其长0.3米的昂克赛拉,
轮胎宽度也才不过205。
而市场口碑较好的卡罗拉双擎,
制动距离则排名垫底,
卡罗拉与昂克赛拉同为205胎宽,
但测试成绩却相差甚远。
而造成这样的结果,
或许是因为卡罗拉双擎系统,
背负电池组所带来额外负载造成的,
对于1.5T的卡罗拉双擎来说,
惯性比轻了200公斤的昂科赛拉相比,
还是大了不少的。
但至于雷克萨斯IS,
虽然美消把它分类放到了紧凑型中,
但42.4米的成绩即使在中型车中,
也是最差的那一个。
虽然1.6吨的车重增加了惯性,
但雷克萨斯IS上配备的轮胎,
或许才是造成问题的原因。
这套优科豪马E51节能轮胎,
在省油、静音方面是一把好手,
但是运动并不是它擅长的方向,
所以在制动距离上,
雷克萨斯IS排在了最后,
但雷克萨斯制动距离长问题,
真的只是因为轮胎么?
我们接着往下看。
中型轿车
▼
雅阁混动虽说躲过了失速门的影响,
但是过高得制动距离,
也让其在同级别中处于垫底地位。
虽然混动系统存在动能回收系统,
可以辅助车辆减速,
但在高强度、短距离的紧急制动状况下,
混动系统给予的制动力,
简直九牛一毛。
若是刹车+电机共同制动的话,
的确可以提供更大的制动力,
但是突破轮胎抓地力
产生制动抱死的话,
ABS系统可第一个不同意了。
装备在林肯MKZ上
米其林Primacy 3st轮胎,
在注重静音性的同时,
也能提供很强的抓地力,
使制动距离保持在38米之内。
同为丰田系的一家,
雷克萨斯GS制动距离却是最长的一个,
相比于IS拖后腿的轮胎而言,
GS装备以高性能、强抓地力著称的
邓禄普sport maxx轮胎,
制动成绩依旧垫底。
显然不是轮胎的问题了,
那么或许真的是雷克萨斯
制动效果太弱?
紧凑型SUV
▼
丰田RAV4相比于
同样拥有混动斯巴鲁XV,
RAV4混动在制动距离上,
明显处于劣势地位。
雷克萨斯UX相比于
车轮规格相同的CX60,
车身质量轻了300kg的情况下,
制动距离却长了3米。
丰田系再一次双双垫底,
看来刹不住的丰田这句话,
不论是部分TNGA架构下的新车,
还是高端的雷车系列,
现在看来依旧适用。
虽说丰田在主被动安全性上,
已经做到了几乎完美,
但是这令人诟病的刹车系统,
即使是发展了这么多年,
现在来看依旧令人担忧。
中型SUV
▼
锐界不但拥有强大的动力,
在制动距离上也同样出色,
但在刹车姿态上,
锐界的前倾还是较为严重。
而锐界ST上前双活塞、
后单活塞的卡钳,
会让其制动距离进一步缩短,
但标配245的宽胎,
让ST-Line车型刹车同样给力。
XC60\XC90的制动距离同组中均为最短,
沃尔沃不但被动安全优秀,
在刹车性能方面,
也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细心的朋友们已经看出,
除去了轮胎、车重的影响,
雷克萨斯在各个级别中,
均处于制动距离最长的车型。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这么说:
《美消》测试的雷克萨斯车型中,
采取百公里紧急刹车时,
都不能提供良好的制动效果,
从而使得制动距离增长。
并且在雷克萨斯RX上,
由于其减震器阻尼偏软的设定,
由于阻尼拽不住弹簧的压缩回弹
在紧急制动情况下,
车身会出现前后“点头”情况发生。
不但会影响驾驶质感,
过软的悬架还会使紧急制动时,
重量过度向前轮转移,
造成后轮附着力减小,
从而损失部分制动性能。
并且前轮压力过大时,
更容易发生爆胎的危险。
如何解决制动距离长
▼
相比于提升加速性能,
提升刹车性能可是简单多了,
换一套抓地力更强的轮胎,
就能使制动距离大幅减小。
同样车型换上不同轮胎后,
百公里刹停距离
甚至可以相差4 - 5米之多。
若换轮胎后制动距离仍然过长,
换一套好的刹车卡钳、刹车皮,
或许才是根治的方法。
而在新车购车试驾时,
加速度、操控性固然重要,
但是良好的制动性能,
可以主动降低产生事故的风险,
而这缩短2米的刹停距离,
让你在横穿马路的老头乐面前刹停,
保住了老头儿的后半生,
也保住了你的后半生。
极氪7X和智界R7如何选
2000年一家中国小厂想成为摩托罗拉供应商,对方高管直接放狠话:难!因为人家只认日本电池。王传福回应说:那我必须要做到!大家都知道比亚迪是做电池起家的,但鲜为人知的是它与国际巨头的合作,就是从不可能开始。
小鹏G7在立项时就确定了与小米YU7的两种不同取向,他们俩是最近1个月的顶流新能源车,我们这次拿到了小鹏G7的702续航Max版本,售价20.58万元,有了价格认知后重新来看看这款车的表现。
比亚迪元PLUS智驾版的车内,超过12处升级增配,作为老车主的我看着就眼馋。
当年被低估的MPV?跨省提比亚迪M6,初代车型持续招募中
既要舒适、又要驾控,这台合资中大型轿车不止性价比
带闺蜜体验智己L6,开这车去征婚
理想L9、问界M9等车型的成功引发比亚迪腾势N9、长安深蓝S09等新势力入局,全尺寸SUV市场竞争白热化。技术迭代速度、成本控制能力和用户运营深度成为胜负关键。合资品牌如凯迪拉克VISTIQ面临自主品牌挤压,部分新势力或因战略失误出局。这场竞争将重塑市场格局。
抢先看全新一汽奥迪A5L实车,月底上市卖多少钱你会心动?
星途星纪元ET真实测评 五个维度给你答案
乐道L60带娃穿行1200KM,全程换电零焦虑!
文章开头我就想问大家一句:你们知道现在的方盒子SUV车型中,哪台卖得最好吗?
各位看官老爷,林肯这次真的杀疯了,之前的豪华B及车林肯Z,现在直接打骨折,截止至7月31日,限时一口价16.98万元起,这波操作再次在豪华车市场扔下一颗炸弹,这次林肯Z的降价幅度堪称“断崖式”,原本指导价23.58万元的入门版车型,现在直接砍到了16.98万起,相对于打了72折。......
奔驰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二季度奔驰全球汽车总销量54.71万辆,同比下滑9%,其中纯电动车型销量.19万辆,同比下降18%。整个上半年,奔驰全球销量107.63万辆,同比下滑8%;纯电动车销量为8.73万辆,同比下滑14%。
最近,车轱辘借来一台日产N7,这是该车上市后的首次OTA升级,升级后的智能驾驶辅助能力有多大提升?时速100跑高速的续航达成率有多少呢?
上次我们去长沙本地的奥迪4S店里探店,发现奥迪Q5L目前做贷款的裸车最低配车型价格已经来到了23万多,虽说这里面少不了后续要多付的利息,但总的算下来,现在去买奥迪Q5L这车比以前还是便宜了不少的。
熟悉的配方 不一样的味道,原汁原味的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竟然还有华为智驾加持
汉L EV赛道初体验
重新定义内饰新高度 北京现代ELEXIO内饰官图发布
剁手作业,沙发厂日产N7同款AI座椅开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