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威马好,开好几年了还是最新款。”8月13日的极氪2025款新品发布会后,这张梗图便在朋友圈刷屏,起因是2025款极氪001的上市,距离2024款上市仅有6个月的时间,从而引发热议。
很快,在部分刚提车不久的24款老车主和竞争对手水军的助推下,玩梗演变成了一场舆论危机。用户拉横幅、极氪法务部报警……一场新车改款发布会,将以极氪为代表的智能电动车的迭代困境展现在了所有人面前。
这也让行业开始反思,在快速发展的新能源时代,在软硬件同样重要的智能汽车时代,当新订单的获取和老用户的口碑以及资本市场的期待交织在一起,智能电动车的迭代更新是否就真的充满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1
极氪心里苦
2024款极氪001上市于今年2月,相对于老款001,2024款001在产品层面的升级巨大,不仅售价降低,而且增配颇多,硬性成本“实打实增加了5万多元”,比很多车企的降价幅度还要大,含金量十足。发布会后,连一向惜于夸赞竞品的理想汽车CEO李想也破天荒地转发了2024款极氪001的相关微博,称其“产品力和定价都非常给力!”。
当时,吉利控股集团总裁、极氪公司CEO安聪慧表示:一台电动汽车的整车装配级部件总成大概有2000余处,行业内换代车型的整车装配部件总成优化比例一般不会超过30%,但2024款001优化升级的总成多达1118处,优化比例超过了50%,并且升级项目基本全系标配。这也难怪,安慧聪用了“脱胎换骨”这四个字来总结这台001。
只是,不到6个月后,2025款极氪001到来了。
跟24款001的大规模优化更新相比,2025款极氪001的更新更多在智能化层面。其中大部分款型配备了新一代ZEEKR OS主动式AI智能座舱和极氪自研的浩瀚智驾2.0方案,但价格不变,依旧是26.9-32.9万。此外,还新增了一款WE版95kWh电池后驱版,依旧是双Mobileye Eye Q5H智驾芯片,售价25.9万元。而引发热议的就是25款在智驾方面的更新。
更换智驾方案后,新款车型拥有总算力508TOPS的两颗英伟达Orin X芯片,这让部分只能享受48TOPS算力的双Mobileye EyeQ5H版本老用户,感到不爽。于是,在一些媒体质疑的声音和竞争对手的操作运营下,部分老车主的不爽被放大,极氪店面也出现了“维权”横幅……
这大概是极氪没有想到的状况。因为2025款极氪001上新浩瀚智驾的主要原因就是老用户的呼声。
在2025款极氪001的发布会上,安聪慧说,用户希望001能够应用和007一样的自研智驾,“所以今年4月份我们开始研究在001上应用自研智驾,这是回应市场、用户的需求和声音。”
但没想到一次顺应用户需求的产品更新却变成了一场舆论危机。
2
001切换智驾路线是必然之举
事实上,极氪智驾路线的切换早就势在必行。智能电动车作为行业新物种,极氪也曾饱受供应商技术不够成熟之苦。
2021年,也就是极氪品牌成立的时候,Mobileye的智驾方案还是行业内的主流,从BBA到蔚来、理想都曾是它的客户。而Mobileye的母公司英特尔,从极氪Pre-A轮融资开始就是主要投资人,双方是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因此,极氪首款车型001选择Mobileye的智驾方案顺理成章。
但是随着英伟达、地平线等企业的飞速崛起,Mobileye封闭的“黑盒式”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劣势开始凸显,除了芯片算力有限,缺乏开放性的特点也让它难以满足车企差异化需求,与竞品相比算法更新周期缓慢,逐渐被车企舍弃。
这套方案的不足在极氪的首款产品极氪001上体现的最为明显,第一代极氪001原定2021年秋季开始向用户推送智驾功能,但是在跳票近一年后,才开启了AEB、ACC等基础L2级功能的推送。而高速NZP则等到了2023年1月才开始大规模测试,9月才正式上线。
这样的速度曾一度引发老用户的不满,令极氪陷入被动。极氪内部也早就意识到了Mobileye智驾方案的局限性,于是2021年底,安聪慧挖来了华为自动驾驶团队创始人陈奇,担任极氪自动驾驶副总裁,负责智驾技术研发。
在陈奇的带领下,极氪的智驾研发进步迅猛。去年12月上市的极氪007,就是极氪全面切换智驾自研后首个落地的成果,它首发搭载了极氪浩瀚智驾系统,全系标配英伟达Orin X芯片,算力高达508TOPS,很多用户都对这一系统给予了好评。
只是遗憾的是,今年2月,2024款极氪001上市时由于适配工作没完成,001并没有切换到浩瀚智驾,而是选择延续Mobileye的智驾方案。彼时,“001的智驾甚至不如自家007”也成了很多用户的槽点。
于是,在用户的呼声下,陈奇团队开始加班加点研发001车型的适配开发。在极氪智驾团队的努力下,001的适配工作进展快速,原计划今年年底前实现浩瀚智驾在新款极氪001上落地的目标,提前3个月就完成了,这也成为了2025款极氪001能够提前到8月上市的重要筹码。
于是,为了快速回应用户对智驾的需求和补齐最后一块产品短板,极氪在权衡之下选择了上市25款001,尽管他们也深知距离24款的发布仅仅过去了6个月的时间。
这是一次艰难的选择。
“今天发布会的一些决策,确实对我们来说也是很难的。”安聪慧说,“但是也表明了我们的决心。”所谓决心,他指的就是极氪智驾系统将坚持全栈自研,从多条路线走向相对比较单一的路线,要聚焦。唯有此,极氪的智驾才能捋顺、做强。
3
智电汽车快速迭代的背后是生死战
其实如果2025款极氪001按照原计划,选择今年年底或明年初上市,可能这次的风波就不会出现。但极氪宁可加班加点地赶工,也要提前推出自研智驾系统新版本。为什么会这样?这跟智能电动车的市场竞争之激烈息息相关。
智能电动车作为行业新生事物,其诞生与成长皆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的快速升级,所以它的迭代速度也远远超越传统汽车。在极氪之前,华为问界M5在曾26个月内推出过5个款型;M7也在22个月推出4个款型。而几乎这些车型的每一次迭代,都会伴随着产品力的提升和售价的下降。置身于这样残酷的竞争节奏中,车企唯有快速反应、快速迭代,才能保持在竞争中享有先机,不被市场抛弃。基于目前的市场竞争现状,毫不夸张的说,在智能电动车领域,每一次产品的迭代更新都是一次生死战。产品力只需几个月就能被竞品超越的故事不是神话,而是每天都在上演的生死时速。
以极氪为例,过去几个月,几乎所有传统车企和新势力,都在大谈特谈“端到端”,不管是噱头炒作,还是真有突破,市场形势都在逼迫极氪尽快切换到自研智驾系统上来。
更何况在此前的Mobileye系统下,极氪最大的短板就是智驾,如果按极氪原计划,今年底,极氪 001 使用的还是算力 48 TOPS 的 Mobileye 方案,在 25 万- 30 万元级别的新能源市场,这一方案不仅落后于理想、小鹏、蔚来、问界等,甚至也将被腾势等品牌超越。这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极氪的销量。为了抢占用户心智,缩小与其他头部智驾车企的差距,极氪就唯有比竞争对手更快才能补齐短板。
这是为了下一次的快速迭代——智驾系统已经是高端车型的比拼重点。
这一点从2024款极氪001上市时即可看出。由于极氪001所处的新能源中大型轿车细分市场,群狼环伺,不断有新的竞品出现,尤其是3月与001颇有渊源的小米SU7要上市,导致001销量呈现疲态,于是今年2月,极氪响应行业趋势将001切换到了800V平台并增加了众多配置。此举效果立竿见影,001销量一路水涨船高。不过今年7月,在激烈的市场环境和新技术的更迭下,001销量又出现下滑趋势,于是,这次极氪选择了补齐智驾短板,让001成为真正的“六边形战士”以提振销量。
赶在对手之前出牌,掌握主动权,是极氪001的打法。“极氪每一台车都希望在现有市场做到第一名。”极氪智能科技副总裁林金文曾表示。
4
智能电动车路在何方?
理解了极氪“一年磨三剑”的苦衷之后之后,我们再来反思一下,整件事中,极氪的问题出在哪里?
其中最大的问题来源于极氪内部在智驾路线上前期的摇摆,没有尽早从Mobileye切换到自研方案。
至于为什么不能早些舍弃Mobileye的方案,或许除了英特尔这个股东的身份,极氪还要考虑海外市场。目前极氪在海外市场的车型还会继续采用Mobileye方案,毕竟作为全球保有量最高的智驾芯片,Mobileye的方案在全球范围内的适用性是一大优势。
而极氪此次事件背后,智能电动车的迭代节奏问题则成为了更为重要的一面。传统燃油车时代,用户习惯了车企“三年一大改,五年一换代”,甚至有些车七八年才换代一次。但是在智能电动车时代,规律被打破。
而极氪今日之难题,其他智能电动车企有些已经遭遇,有些也必然会遭遇,甚至会反复遭遇。
比如,2022年9月,理想ONE突然宣布换代停产,车价直降2万,也曾引发大规模维权事件,甚至有车主将理想告上了法庭,认为对方涉及虚假宣传。
而就在今年6月,改款问界M7 Ultra上市,外观配置均有升级,距离其上一次改款也只过去了8个月时间。
在智能电动车领域,一款产品的产品力领先可能几个月就会被超越,所以不断更新迭代似乎成为了智能电动车这一新生事物的“宿命”。
而它的快速迭代也给行业带来了新的课题。
首当其冲的就是二手车估值的问题。这是所有行业参与人员必须要重视的问题,因为智能电动车的更新速度一旦催垮了二手车市场,那么新车的消费将走向末路。当消费者发现,买了没几个月的新车保值率却掉了一大半,甚至根本卖不出去的时候,智能电动车的新车消费也将陷入泥潭。为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一问题应当引起重视。
其次是经销商和供应商的成本控制问题。当主机厂频繁迭代产品的时候,经销商和供应商如何来适应主机厂的节奏,如何来控制自己的成本,也将成为一场巨大的考验。
或许,参考智能电子产品,主流玩家在每年固定时节春节和秋季两次发布会带来新产品也许是个借鉴思路。车企把握好了新品节奏,也就给了消费者和产业链上下游心理预期,不管是想做等等党还是体验派,大家都能心里有数。
5
结语
现如今,汽车智电化趋势愈加深入,与过去燃油时代不同,现在的新能源车有了很多消费电子产品的特征,芯片、操作系统、软件等让车端展现出更加丰富强大的功能,也带来了迭代周期短、更新换代频繁的问题,但汽车的价值远非手机、电脑等可比,属于人一生中难得几次的大宗消费。这也让智能电动车领域碰到的很多问题都没有先例可循,只能创造一种前所未有的运营模式。
而伴随着新车更新迭代节奏越来越快,用户们“早买早享受,晚买配置高”也将成为新趋势下的新常态。作为消费者,恐怕也只能适应趋势并调整好心态。
在汽车智电化时代,曾经的参与者都在重新平衡之中,以各自的方式寻找出路。
丰田、哪吒双方均否认收购传闻,丰田汽车没有理由做这件事
2025年一季度乘用车产销分别为651.3万辆和641.9万辆,同比增长16.1%和12.9%。仅3月份,乘用车销量达246.8万辆,环比增长36%,同比增长10.4%。汽车行业收入24022亿元,同比增长8%。
近期,广汽昊铂携手极氪能源网络,正式达成双向互联互通合作。本次合作,共计接入 300 座极氪权益合作充电站点,累计2915 根充电桩纳入广汽昊铂“免费充电版图”。相继四月份携手蔚来能源实现312个站点充电合作,达成1616根电桩共享后,广汽昊铂再次依托补能网络体系的合作共赢,让补......
经历过四年医药调整煎熬后,内地公募医药基金经理岁末年初以来逐渐扬眉吐气,尤其近期重仓创新药板块的基金脱颖而出,这也让医药主题基金苦尽甘来。还不仅是医药主题产品关注度陡增,近期披露结束的公募一季报显示全市场类基金纷纷加仓医药生物产业链相关标的,一时间医药生物板块仿佛一夜回到2019......
守护安全,连接安心 沃尔沃汽车“525车主节”即将启幕
中国汽车欧洲突围:4月比亚迪欧洲多国销量超越特斯拉
众所周知,2025年是庆铃与五十铃合资合作40周年的重要里程碑。40年风雨兼程,庆铃与五十铃早已建立起了久经考验且牢不可破的合作关系,共同书写着商用汽车行业内携手共赢的合作佳话。五十铃品牌成为了中国高端卡车的代表,庆铃也成为了中国商用车领域与外方不间断合资合作达40年的唯一企......
试驾哈弗猛龙燃油版,同级唯一全系标配2.0T+四驱+后桥电控机械牙嵌式差速锁,动力更充沛,通过性更强,场景适配度更高。
今年五一总共就卖了20台车,去年能卖40台,还是在优惠力度比去年更大的情况下。上海某一汽-大众奥迪(以下简称一汽奥迪)经销商销售主管王建军告诉新车新技术,A4L最低配裸车价跌到17万,比中配帕萨特的终端价格还便宜,但客户宁愿花20多万去隔壁买小米SU7。
近日,有媒体爆料称,蔚来于5月9日发布内部公告,计划将旗下两个子品牌乐道和萤火虫的组织部门架构进行调整,整合进入蔚来体系,涉及乐道品牌产品研发、用户服务、车型营销等部门,以及萤火虫事业部。
近期,全球车企财报季热闹非凡,各大车企纷纷亮出成绩单。在经济压力之下,车企的资产负债率备受关注。无论是国际巨头如丰田、大众,还是国内领先企业如比亚迪、吉利,资产负债率普遍偏高,这主要源于汽车产业的重资产、长周期特性。
哈弗电池通过新国标认证:安全冗余背后的技术底气
长安马自达新能源双子星首战告捷 EZ-60首秀即爆斩获1.8万订单
4月SUV销量丨星越L坐稳第一,理想L6进前三,合资回暖明显
飞行汽车:从科幻叙事到商业落地的“低空革命”
下午的雷会爆的更厉害
哈弗品牌哪些车型的电池已满足新国标?
势力版图重构:2025年4月欧洲汽车核心市场比亚迪销量全面碾压特斯拉
烧机油修复次数和烧机油严重程度没有关系
2025 年 4 月,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历史性转折:中国车企比亚迪以覆盖欧洲14国、 11123 辆的月销成绩,远超特斯拉的 6253 辆,在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核心市场全面领跑,彻底改写了旧有格局,在特斯拉的欧洲粮仓连插数面红旗。这一突破不仅标志着中国汽车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