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小鹏VS吉利,垂直起降飞行器哪家强?

小鹏VS吉利,垂直起降飞行器哪家强?

驾仕派 0浏览 2024-11-21 IP属地: 四川

刚刚闭幕的珠海航展创造了2800亿人民币的签约规模和21万的人流量。和汽车相关的两大企业——小鹏汇天和吉利沃飞长空也有参展。两家企业几年前都曾打出“飞行汽车”的概念,但如今的产品形态却大相径庭。

那么问题就来了:脑洞大开且还“有车参与”的小鹏“陆地航母”,和“一点汽车元素都没有”的沃飞长空AE200,谁更能代表低空经济的未来?

这届珠海航展小鹏汇天的“陆地航母”算是先声夺人,凭借“母舰”(像一个大号MPV)和飞行器自动分离/结合过程的酷炫演示,赢得了更高的流量。据称小鹏汇天的“陆地航母”已经顺便薅了3000多张预售订单,最终定价或不超过200万人民币。

而吉利沃飞长空的AE200则相对低调,目前来看并未出圈。当然AE200也有新进展,这次广州车展期间沃飞长空官宣AE200“批产构型”,象征着产品更快速的商业落地进程——也就是说,AE200从最初顶着“飞行汽车”概念,到如今已经不再提“飞行汽车”,其商业前景更为实在,也非常值得关注。

小鹏汇天和沃飞长空,同有汽车行业背景,最早都致力于研发生产“飞行汽车”。尤其是沃飞长空此前还曾收购在2009年生产出全世界第一家飞行汽车原型的Terrafugia公司,想象力不言而喻。

后面的几年,小鹏汇天一直在朝着“汽车+飞行”的概念在走,从最早的单体飞行器到现在给飞行器套了一个移动的壳。

沃飞长空则在2023年的宣传里还有“飞行汽车”的概念,但也一直被质疑 “根本不像车”,而到了2024年则变得求真务实,宣传口径就已经老老实实地把AE200定义为“垂直起降飞行器”。

其实,小鹏汇天的“陆地航母”也是垂直起降飞行器,只不过小鹏加了可折叠设计,让其具备收纳进汽车母体里的能力。

由此,“飞行汽车”其实已经“名存实亡”。原因在于,法规决定了一个汽车想飞起来没有那么容易。想载人上天,就必须要过适航认证,拿到“上天的资格”;

想在路面上跑,就要和普通汽车一样,拿汽车的合格证——因为无论是天上飞,还是地上跑,都必须保证安全。

这其实就有点冲突——想上天,就要轻;想地上跑,就要能过碰撞测试,保证驾驶者、乘客安全,还要兼顾路面其他车辆与行人安全。

但是,时速110公里的一架飞机和汽车撞一撞是什么结果?飞机再怎么设计,怎么可能保证碰撞安全?且如果保证安全了,重量也上去了,显然飞起来就不容易了。

所以,小鹏汽车在“陆地航母”这个产品上,选择了车和飞行器分离,把飞机装进车里,这样各自认证,车过车的认证,飞行器过飞行器的认证。

这是个办法。但代价也很明显,飞行器由于要做折叠结构,乘员舱就会十分拥挤,性能、舒适度、安全性三个方面和真正追求舒适载客的垂直起降飞行器来比,还是会有不小的差距。

而沃飞长空AE200,就是在这几年的研发定向里,最终选择了做点到点“打飞的”的方案,当然也彻底告别了“飞行汽车”的概念。其实说起来它想跑也容易,给轮子加电机就是了,或者用螺旋桨推动也行,想象其实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将想象落地、应用到具体的场景。因此,AE200的选择是:踏踏实实,心向天空。

两者相比,小鹏汇天的“陆地航母”显然更浪漫,更有情绪价值,这也是流量更高的原因。但沃飞长空的路线其实会更实在。因为现阶段按“上天”的法规来说,空域有管理,起降位置、航路都需要申请报备,飞机日常也要有停机场地。

想随便飞、随便停、路面再随便跑一跑?现实中根本没有那么自由。而如果要真这么自由,那得多大的管理难度?而且真要实现如此自由的话,也就意味着空域管理已经实现了有利于低空经济发展的方格化、社区化。

这样的话,AE200这种“只飞不跑”的垂直起降飞行器也就可以点对点地挪地方了,就不需要在路上,按汽车的方式去移动了,翻山越岭过桥都可以,遇到堵车也能往上飞个5米就走,岂不快哉?

但设想一下,飞起来确实很方便的同时,又会带来多少安全隐患?

所以从实用性角度而言,AE200快速商用化是更有优势的,未来可用性也是更强的。AE200在2022年成为全国首个获得民航局适航审定受理批复的、有人驾驶的载人eVTOL,在2023年12月就完成了适航技术验证及首飞。

这期间,张局还在AE200进行型号合格审定会议时,实拍到过试验机型。它的客舱基本就是一个MPV的车内感觉——三排座椅,大空间,主打舒适,也能像新势力一样搞“冰箱彩电大沙发”。

驾驶操控部分则是“飞机形态”,不过操控上比固定翼飞机和直升飞机都简单。动力来源是电池,由几组倾转翼来完成推力。倾转翼可以向下或向前旋转,也可以在任意角度旋转,这样就实现了垂直起降、向前飞行、转弯和各种飞行角度的变化。

无论是小鹏汽车的“陆地航母”,还是沃飞长空AE200,有一点是完全相同的:它们赌的,都是创新低空经济的美好未来。

在非常规的机场实现起降、更日常化的低空线路、环保电力驱动,以及更高效率、更低成本的航线,是其重要特征。

举个例子,一线城市的大公司团队,要在城区总部、郊县工厂经常往返,穿城开车需要2个小时,而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差不多只用15分钟,而且不需要带跑道的机场、飞行过程也更舒适,也没有直升机那么大的噪音和对外界的影响。

比如AE200在设计上,就是通过低速大扭矩电机与静音螺旋桨有效提升静音性能;进一步优化舱内空间利用率与驾驶员、乘员的视野,综合降噪、减振多项技术手段全面提升乘坐舒适性。

基于小型化和不需道路的优势,垂直起降飞行器可以对民航、高铁、公路运输形成非常有想象力的补充。它甚至可以拓展至高价货运,医疗运输,并可以拓展至无人驾驶。

这次珠海航展,沃飞长空发布了旗下AE200航空器批产构型以及未来发展规划:AE200将定位一型6座级纯电动有人驾驶载人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批产构型发布意味着其完成了关键技术攻关,是从科研走向量产的重要里程碑,将全面进入适航取证与量产的冲刺阶段,并预计在2026年完成型号合格证(TC)取证。

而沃飞长空的未来,将不仅仅像车企造车,而是将围绕eVTOL进行研发、生产、运维、服务技术持续创新,致力于提供全球绿色低空出行解决方案。

未来几年,沃飞长空将主要有两个任务:研发适航和商业化运营探索的“双线并进”。

相比之下,小鹏汇天的“陆地航母”,它能装的人少,商用载客能力也接近于无,但它的“脑洞”更大,可玩性更强——像是在制造私人大玩具。

只能说,各有各的诉求,各有各的市场。

驾仕结语:

无论是小鹏汇天的脑洞大开,还是沃飞长空的实干快进,都代表了中国车企参与低空经济的巨大创新能动性。

新能源车企搞飞行器,电驱电控是优势之一;机身座舱,是优势之二;智舱智驾是优势之三。

作为汽车媒体和普通消费者,距离试驾试乘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快的话也就是三两年的事儿,不远了。

(END)

 
相关推荐
驾仕派 26.8万粉丝    9530作品 关注 有趣、有用、有品。中国汽车行业坚持原创传播的代表。
推荐作者
苑叔聊车 关注
资深的汽车编辑,阅车无数,有关于选车的问题找我就没错了。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未来车事 关注
孤独与世界与诗
闫闯说车 关注
闫闯说车团队会给大家带来最新,最全面的车型评测视频敬请关注。
Techtec杨磊 关注
汽车ECU改装高级工程师,汽车改装维修专家。德国Techtec汽车性能
玩车专家V 关注
有关汽车一切玩法尽在其中,带你领略不一样的汽车新体验!
柳爷评车 关注
你来说 我来测 先来一百款新车 优缺点简单粗暴 没有那么多弯弯绕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