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MG ES5打卡夹金山:续航460公里、零百加速7.9秒,底盘是强项

MG ES5打卡夹金山:续航460公里、零百加速7.9秒,底盘是强项

驾仕派 3772浏览 2024-12-06 IP属地: 四川

每到冬季,电动汽车在低温下的长距离行驶,就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随着三电技术的升级迭代,如今纯电车型在国内大多数地区,已经没有六七年前续航断崖式打折的尴尬,但优秀的产品到底能做到怎样坚挺的续航能力,我想依然是新能源潜在用户期望了解的信息。

论及三电系统,上汽集团一直是隐藏大佬,在行业中拥有超前的技术底蕴。驾仕派这次就借来一台新晋上市的上汽名爵MG ES5,为了验证它是否能适应冬季用车,我们赶在大雪节气前来一场“特种兵”式的打卡之旅,把它开到了4114米海拔、零下7度的夹金山冰封垭口。当天往返450+公里的行程,还包含上百公里的高速道路,MG ES5能通关地狱模式的挑战吗?

01

京昆高速,MG Pilot智驾拿捏

驾仕派拿到的是MG ES5 525max后驱智驾版,作为全系顶配车型的“一口价”13.39万,比银河E5和元PLUS的指导价都要低一截,在纯电紧凑型SUV市场还是有不错的竞争力。

从设计层面,MG ES5在保留家族化元素的同时更保持克制,没有过于强调运动感,造型比例符合家庭用车的定位,灯组等细节则呈现出新能源高辨识度的风格,对于大多数用户而言,MG ES5接受度应该都比较高——更重要的是,得益于相对方正的外形,三名乘员在不到4.5米车长、2730mm轴距下,都得到宽裕的乘坐空间,381L后备箱装载能力也可以轻松放下拍摄设备和随身行李。

这趟行程的起点在京昆高速成雅段的蒲江服务区,我们在这里把MG ES5的电量充到100%,但可能是国网快充电桩的限制,表显CLTC续航是522km。

第一段行程是63km的高速路,由于成雅到雅叶的车流量相对较大,我们没有办法像《极速焦虑》一样全程顶着120km/h行驶,加上中间还有多个限速80km/h的隧道,把平均车速也拉低不少。

不过利用这个机会,倒是可以让我们可以熟悉一下MG ES5。比如作为“智驾版”,这台试驾车就提供了MG Pilot 2.0高阶智驾辅助——名为高阶,其实它是标准L2级别功能,主要提供全速域的自适应巡航,可以进行车道居中保持,也能利用800万像素前摄像头识别道路标识。此外,前后碰撞预警、并线辅助、主动制动、开门预警等主动安全配置也比较齐备。

MG ES5这套基于地平线征程3芯片、Horizon Mono方案的智驾系统,在当下动辄“大模型”、“城市NOA”的军备竞赛中,没有键盘上的优势,但它的主要任务还是在成本可控的前提下,在封闭道路带来稳定、可用的行车辅助。

如果以这个角度来考量,MG ES5是合格水平。高速行驶过程中,我们几乎可以全程开启智驾,路途中它没有诡异的操作:可视化界面清晰、居中行驶路线稳定、跟车加减速动作柔和,贴近相邻车道车辆时也会小幅避让,如果要说不足的话,大概是跟车距离稍远,安全策略比较保守。

还有一点,MG ES5在整车隔音上没有用太奢华的降噪材料,但通过自身优化后依然有不错的主观感受,120km/h巡航时的实测噪音控制在66-67分贝,和我们之前测试的极氪7X水平相当,算是有越级的表现。

02

靠实力征服351国道

在MG ES5的驾驶辅助系统帮忙下,我们很轻松地度过了高速的路程,并从多功收费站驶出,进入351国道。开着22度空调、舒适模式的MG ES5,在高速路段的百公里能耗只有14.3kWh,以74km/h平均车速来看,这个数据低于预期,说明它具备在冬季的城际通勤能力。

不过随后的351国道会是更大的考验。这条红军曾走过的道路,留下了诸多历史的痕迹,比如我们将要前往的夹金山是红军翻越的第一座雪山,而夹金村则是当年到达的第一个藏族村寨,如今这里也成为川西著名的红色旅游路线。

想要和红军一样穿越邛崃山脉不是容易的事情,沿着青衣江前行的351国道不仅多弯,海拔也持续攀升,对车辆动力、刹车和操纵性,都有更高要求。

MG ES5后轴上的电机参数不算突出,125kW、250Nm的数据和1.5T汽油发动机差不多,但通过多层I-PIN扁线绕组单元的应用,对槽满率和效率都有明显提升。出发前我们专门测试了MG ES5的0-100km/h加速成绩,90%电量可以稳定跑出7.96秒,和官方数据基本一致,而在电量50%以内的时候,它依然能跑到8.29秒,可见MG ES5在动力一致性上的优势——以MG ES5的加速能力,已经胜过大多数2.0T的SUV。

抛开数据,MG ES5在国道上跑起来并不会乏力,一方面是因为电机输出不会受到高原低氧含量的影响,另方面则得益于上汽名爵的平稳调试。

在舒适、标准、运动三个模式下,MG ES5的电门回馈力都较为柔和,但扭矩响应区别比较大:运动模式踩下踏板的初段,没有太猛烈的爆发,但在开启一半电门时,就能直接全力输出,在山路上有种高尔夫GTI的风格,但舒适模式则要温和不少,踏板和扭矩的线性感很足,感觉像是开着1.6L自吸发动机。

在制动方面,MG ES5前期宣传并不多,但在实测时却给我了惊喜:作为1.74吨的SUV,它在100-0km/h的最短刹车距离只有36.56米,而且热衰减也不明显,连续测试后也只增加1米左右。实际行驶中,我最满意的是MG ES5加减速的纵向俯仰,它都能做到平缓的状态,就算频繁弯前制动、加速出弯,乘员也没有晕车,加上MG ES5有减轻30%晕动感的“晕车舒缓系统”,对于被电动网约车折磨过的朋友来说是福音。

03

飞舞在夹金山的星云

底盘调校算得上是上汽出品的招牌菜,MG ES5在这方面也有天然的优势——它和畅销欧洲的MG 4采用相同的星云纯电原生平台,五连杆后悬架比元PLUS的E型四连杆更容易营造出舒适的体验,操控上限也高于AION Y的扭力梁结构。

宁德时代锦上添花,提供了神行磷酸铁锂电池包,泄压阀和气凝胶让使用寿命和安全性有保障,躺式布局的110mm厚度把质心高度拉低到540mm,和轿车差不多,配合50:50的前后配重,让MG ES5的操纵性有了保底。

事实证明,MG ES5确实拥有越级的底盘质感。之前在高速上遇到大曲率的波段起伏,我没有感知到明显失重感,柔和的抛接很轻易就把车身姿态稳定,车轮贴服地面,让乘员不会被抛离座椅。

国道上,MG ES5的驾控能力则得到更好的发挥。用更快的车速进入弯道,即便路面有坑洼,MG ES5的车尾横摆幅度也很小,外移的动态一把就被按住,左右轮之间没有拉扯。而且MG ES5的侧向加速度响应渐进,稳态来得较晚,侧倾梯度可控,配合上XDS弯道控制系统对车轮转速的修正,让它的弯中操控感不像是一台SUV——而且MG ES5的转弯直径不到10米,不论是出游还是日常的灵活度都更有乐趣。

依山而建的351国道,路途中难免有滑落的山石,以及被砸出坑洞,在这种路面上行驶,悬架更需要通过行程变化提供舒适性。

MG ES5中低速下对于路面小幅度的激励不是简单的全盘吸收,能感觉到底盘对粗糙颗粒的过滤,垂向有小幅的弹跳,由于座椅皮革柔和,骨架的贴合感很好,分层发泡填充材料下陷充足,所以舒适感没有影响。

提高车速,在更大幅度的冲击下,MG ES5的悬架更愿意吸收减震,呈现出把压缩、拉伸动作快速压制在簧下的高级感,加上抛跳时前后轴一致的动态,让我感觉像是开上了欧洲豪华品牌中型SUV。

配合MG ES5舒适取向的底盘,转向系统的手力也更轻巧。即便运动模式下转动,方向盘的阻尼都不沉手,回正力度偏小,手力的随速增益变化不大,但力矩梯度提升线性,尤其在中高车速下有一定的保舵手力,让MG ES5的具备更好的直线行驶能力。

而且MG ES5用了DP-EPS双小齿轮,转向机可以直接驱动车轮,所以它的转向力响应比较快,尤其在阶跃输入时的反应很积极,同时又没有特斯拉神经质的一面,山路中低速的小幅度转动,MG ES5可以用柔和的姿态引导车辆过弯,充分照顾到家庭出行的舒适感。

04

雪中登顶垭口,防滑链白买了

从夹金山村到王母寨垭口的32公里路程,爬升海拔就超过1400米,期间不仅面临长时间0度以下的低温,更关键的是经历全国范围的降温后,从半山腰开始路面就有积雪和暗冰。

出发前,我们已经提前了解了当地的天气,并且采购了防滑链,毕竟MG ES5是后驱SUV。不过近期来往的车辆很少,大多数路段的雪还没被压实,所以在开启了雪地模式、降低车速的情况下,只靠佳通Comfort F50轮胎的MG ES5还能坚持上行,只有在回头弯时后轮才会出现轻微外摆,但只要稍微降低扭矩、修正方向,它又继续回到正轨。

一路观察前行,MG ES5竟然没绑防滑链,也顺利登顶了4114米的夹金山垭口,代价则是能耗——进入351国道到垭口,我们一共行驶了155km,这段行程的表显能耗飙升到23.6kWh/100km,剩余电量也只有27%,按CLTC续航来看,是不可能完成返程。

不过这都是随后才考虑的问题,至少当下我们能够站在雪山之巅,感受一把“鸟飞不过,人不可攀”的重峦叠嶂。

05

用141km续航跑240km

回程时看着27%的剩余电量、141km的CLTC续航,我心里一点不慌。新能源车爬山的优势,核心就在动能回收,毕竟我们要从4000多米的地方回到成都平原,有足够多机会把下坡时的制动转化为电能。

相比之下,我更关注的是MG ES5如何兼顾滑行质量和回收力度,这对于很多不适应电车的朋友来说,一直是困扰,尤其在急弯陡坡的情况下,想要顺滑地行驶就更难。

虽然没有“单踏板”,但MG ES5有个秘籍:它和大众ID.3、宝马iX3一样,设有自适应动能回收。中高车速下松电门后,MG ES5回收力度很轻,可以保持更长的滑行距离,而中低速会有更大的回收力。与此同时,MG ES5这套系统还和智驾硬件结合,能主动观察周遭环境,如果前方没有车辆就会降低回收力度,而在前方有车时则加大回收力,模拟出制动的效果。

MG ES5的自适应动能回收的使用效果还是很明显,几乎车速和路况的变化都能转变为回收力的起伏,操作也基本符合驾驶员预期,属于日常可用的程度。当然,即便在最大回收的情况下,丢开电门踏板的瞬间,MG ES5也不会有大幅拉拽感,而是更渐进地增加制动力,把整个过程尽可能变得无感,这一点也是让人颇有好感。

靠着动能回收一路溜下山,再沿着“中国熊猫大道”穿过巴朗山隧道,就回到映秀的高速路口。走完这段176.5km的路程花了5个小时,而MG ES5表显的能耗只有3.2kWh/100km——虽然不是负数,但剩余的17%电量也足够支撑我们回到成都了。

06

冲线前的智享一刻

没有了续航焦虑,随着天色渐暗,我也可以花更多时间去感受MG ES5的内饰。

从设计上,MG ES5的车内布局追随主流审美,中控大屏配合对称的T型分布,是当下典型的新能源风格,体现出极简的干练。此前我在上海试驾过灰黑色内饰的车型,但还是推荐大家选择这次拍摄的米色版本,明亮的氛围能显得车舱环境更开阔。

作为全系顶配,MG ES5 525max智驾版,它在用料上匹配了价格,IP台、中岛和前车门都有软质包覆,只是后门上沿换成了硬塑料,除了主驾位外也都不带一键升窗,看来是留出了升级的可能性。

斑马洛神智能座舱是MG ES5有针对性强化的部分。斑马智行的交互系统UI设计较为直观,分屏设计的操作很简洁,二级菜单的页面逻辑也比较清晰,8155芯片让15.6英寸屏幕保持了不错的操作流畅度。“你好,斑马”唤醒语音交互,响应及时,也可以操控大多数常用功能。MG ES5的车机智能化已经处在当下中国新能源行业的主流水平,放到欧洲市场则可以碾压海外品牌。

07

冬季高原续航88折,北方用车也稳了

从驶入都汶高速到成都的充电站,MG ES5全程行驶了63.7km,能耗是14.2kWh/100h,和去程的高速能耗基本相当,我想这个数据可以给大家作为参考。

最终我们往返夹金山,全程一共459.9km,平均电耗13.2kWh/100km,刚好把电量跑到1%,按CLTC续航可以算是打88折。而且按照官方介绍,MG ES5在电量归零以后还可以再跑30km,所以这趟跑下来真是没有焦虑。

整个路途,我们一共花了13小时47分钟——这也是MG ES5吃亏的地方,它只要没下电都会计算行程,所以停车拍摄的时间都被记录进去,让它的全程平均时速只有33km/100km。其实按我们全天的行程来看,长时间在0度左右气温的高海拔地区行驶,还有近1/3的高速道路,MG ES5能做到88折的续航能力,已经超乎预期了。

而且MG ES5的补能也不慢,刚插上120kW快充桩,就能持续稳定在70kW功率,不到40分钟从1%充到80%电量的效率,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足矣。

驾仕总结

虽然新能源销量占比已经过半,但在10-15万元市场,燃油车的销量依然主流。我想主要还是因为这个价格区间,消费者更多选购的是家庭唯一用车,长续航、可靠性是他们看重的需求。

MG ES5正是针对这部分用户应运而生。这次实测让我们看到它扎实的续航,足够满足北方用户城际通勤的可能性,同时上汽名爵也为它提供了不限里程、不限首任车主的终身三电质保,更重要的是MG ES5还给出“零自燃承诺”,只要烧了就赔新车,这份自信也来源于三电系统的可靠。

目前比亚迪元PLUS是10-15万纯电SUV里最畅销的车型,而吉利今年打出银河E5这张好牌,扭转它在细分市场的逆势。上汽名爵的MG ES5凭借价格优势和产品性能,完全有机会成为这个价位里的下一个爆点,尤其考虑到它在海外市场的无限可能,MG ES5将是继MG 4之后,中国新能源出海的下一把利器。

(END)

 
相关推荐
驾仕派 26.8万粉丝    8841作品 关注 有趣、有用、有品。中国汽车行业坚持原创传播的代表。
推荐作者
小马闲话 关注
闲话汽车,行摄四方
汽车新说 关注
一个有关于汽车的漏网之语,正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大付撕车 关注
大付撕车是汽车视频类栏目。栏目主张正确的选车观,为重度选车纠
汽车匠人 关注
寻求在互联网时代用匠心精神
xuser3801153 关注
蓝鲸车市
华南车市资讯 关注
立足华南区域,打造本地化的汽车资讯,接地气的专业汽车报道。
车市八爷 关注
宁波最知名的汽车新闻主流媒体之一,爱卡分享一手新闻、新车、评测
旅行体质 关注
我将持续更新我近几年在全世界各地旅行的见闻,有视频有图文!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