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汽协数据显示:
2024年11月汽车产销量分别为343.7万辆和331.6万辆,环比增长14.7%和8.6%;同比分别增长11.1%和11.7%。
并且出口销量达到49万辆,同比增长1.6%;但是环比出现9.5%的下滑。其中乘用车出口41.9万辆,同比增长3.2%,环比下降9.9%。商用车出口7.1万辆,同比下滑6.6%,环比下滑7.3%。
观点
11月份总销量和出口销量均呈同比增长趋势,行业价格竞争和置换补贴方案明显起到刺激市场潜能的作用。但增量的同时能否增收还要继续观察,价格竞争降低单车利润空间,增收不增利的情况并不罕见。汽车流通协会也曾经发布数据对汽车经销商的现状进行说明,状况并非很理想;所以2025年将会持续以价格竞争为基础保证产销量,还是以其他方式竞争以提高车市活力只有拭目以待。
出口销量出现环比下滑或许与新能源汽车被加税有一定关系。
国产新能源汽车出口到部分海外市场被加征关税且提升比例较高,加征关税会导致车辆在海外市场售价的上涨;价格没有了优势则很难保证出口销量。因为每一块市场都会有对应的流行品牌,并且往往会以其本土品牌为主。比如欧洲市场有大众、奥迪、宝马、奔驰、标致、雪铁龙、菲亚特等;日韩市场有丰田、本田、日产、现代、起亚等品牌;北美市场自然是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三大车企,想要使其市场用户改变向来偏爱的汽车品牌而转向中国汽车品牌的怀抱,产品性价比是唯一的说服力。
国产汽车出口车辆实际以燃油车为主,多年来主要依靠性价比获得市场份额;在这一点上与日韩汽车品牌相似。
客观评价其品牌力并非特别强,除非是MG这种有用户基础的品牌。所以新能源汽车在开拓海外市场初期也需要具备价格这一优势。
然而加征关税正是在削弱这一优势,以保证其本土车企的生存。
所以新能源汽车出海之路该如何走下去还不好预测,笔者认为以带着供应链到海外建厂的方案更为可行。单纯的出口往往只能拉动其市场消费,并不能对其本土汽车产业带来帮助,反而会带来很大的竞争压力。但是以合资模式合作建厂则是双赢模式,是类似于上汽大众、一汽丰田、北京现代、东风标致雪铁龙等模式;如果这条路能够走通的话,相信未来的海外市场会有不少知名中国汽车品牌。
并且车辆也会以新能源汽车为主,看一看有哪些新能源车企能够先行迈出这一步吧。
“今天是昊铂全新的开始,昊铂再出发。”
威马汽车“复活”?未来会推10款新车,有了“破产”烙印靠啥自救
#中华有为荣我国威# #买车送三折叠# #新年白薅三折屏#
国内合资销量增幅同比第一!悦达起亚做对了什么?
能超过第一大汽车集团的,只有上汽
奇心协力,瑞启新程。1月20日,“共赴·新奇夜”2025奇家宴最终站在泉城济南圆满落幕。始于芜湖,走过沈阳、重庆、西安,最后来到济南,2025奇家宴跨越大江南北,携手来自全国各地的近900家媒体朋友,相聚新奇夜、把酒话情长,回顾硕果累累的2024年、展望机遇和挑战并存的2025年......
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近年来,中外合资模式发生了反转。
深蓝G318上央视,第五届央视汽车风云盛典
华为成“财富密码”,车企纷纷提高“含华量”。
在追求高效与可持续发展的时代,环保节能与高效协同成为了物流行业发展的关键词。中国重汽HOWO新能源轻卡,精准捕捉并快速响应市场的多元化需求,将前沿科技与精湛工艺完美融合,打造有求“壁”应的全方位运输解决方案,不仅让绿色物流变为触手可及的现实,更以破竹之势引领行业向更加高效、安全、......
业绩承压的丰田中国区,正在一系列人事调整。
探店比亚迪夏 二排超大空间和座椅太舒服了
何小鹏喊话“2025大胆花钱!”,小鹏汽车好起来了?
吉利银河为何能在2025打出一个开门红?
新年国补已升级,奔驰加码开新局
比亚迪的天神之眼智驾,让我眼前一亮,这简直解了开车回家过年的游子们燃眉之急,就算遇到高速堵车,有智驾接管,至少长途开车不累了! #比亚迪天神之眼智行长江五千里# 用实践证明了高阶智驾的能力,未来可期!
2024重庆车市:累销超44万辆,自主占比近七成,新能源渗透率超50%
东风奕派闪耀济南,开启出行新境界
奔驰宝马品牌信仰崩塌,未来还能卷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