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车圈玩机器人,这次是认真的?

车圈玩机器人,这次是认真的?

踢车帮 2644浏览 2025-01-27 IP属地: 未知

具身智能的天空,正在泛起微微晨曦。

2025开年,流出传闻:新能源初创车企蔚来组建20人团队,由前Momenta算法专家徐抗领头,负责调研机器狗项目。 更早些,小鹏在其2024年AI科技日上,就首次推出了人形机器人Iron,拥有178厘米身高、70千克体重的真人尺寸和比例,以及62个活动自由度。 

紧接着,广汽集团打造的第三代人形机器人GoMate正式亮相。其他厂商,诸如奇瑞、比亚迪、东风集团,也或早或晚,发布了自己的具身智能机器人计划。 

这场骤起的机器人之风,还不是国内造车势力们的圈地自嗨,而是世界范围内的云涌。 

大洋彼岸,同样是2025开年,有“科技春晚”之称的CES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舞台的聚光灯也集中在机器人身上。

CES 2025依然围绕AI展开,主题为“AI+”,但今年AI+的最好搭档则是具身智能机器人。现场的人形机器人企业只有14家,数量并不夸张,但声量很是惊人。

英伟达CEO黄仁勋,毫不掩饰对具身智能的期待,在CES 2025上直言:“通用机器人的时代即将到来,这将是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大的技术产业“。

具身智能(Embodied AI)是AI的重要落地方向,指拥有身体、可支持物理交互的智能体,包括四足和人形机器人,范围再宽泛一些,具备自动驾驶能力的汽车,其实也属于具身智能机器人。

国内厂商宇树科技带来CES 2025的Unitree H1,就是人形机器人。H1身高178cm、体重约70kg,身材无限接近于一些成年男性,并且关节电机的扭矩最高达360N·m,拥有27个自由度,是国内第一台能跑起来的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

黄仁勋的期待并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英伟达在CES 2025宣布推出NVIDIA Cosmo,这是面向AI开发者的平台,由生成式世界基础模型、高级 tokenizer、护栏和加速视频处理管线组成,目的就是为了推动自动驾驶汽车(AV)和机器人等物理 AI系统的发展。

另一科技巨头,OpenAI也在重启人形机器人项目,挖来了硬件工程领域的大牛Caitlin Kalinowski。

Kalinowski毕业于斯坦福大学,拥有机械工程学士学位,此前11年,她一直在Meta,领导增强现实(AR)的硬件团队。而她来到OpenAI的首要使命,就是专注于机器人技术与合作项目,把AI引入实体世界。

其实机器人是OpenAI早期的重要探索方向之一,但在2021年被按下了终止键,机器人团队被解散,资源被集中在数据易得的其他领域。这是联合创始人Wojciech Zaremba的一大遗憾:解散机器人团队的决定对我来说非常困难。

如今,OpenAI的机器人项目重启,并且预计会在机器人内塞入传闻中的定制人工智能芯片,由OpenAI自研的AI模型驱动。

同样将一颗高度自研人工智能芯片塞入躯体的,还有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Optimus。而车企高度参与,也是这轮具身智能机器人风潮的重要特色。

小鹏AI科技日上推出的机器人Iron将会像人类一般,能够行走、弯腰、抓握,并且已经站在小鹏汽车的产线旁,开启了拧螺丝、检查漆面的打工机生。

广汽集团的GoMate将会更加功能化倾向,具备可变轮足移动结构,能够在四轮式与与两足式间切换,覆盖平地、坡地、台阶等全地形,首选落地场景也便可拓展至安防、康养及汽车后市场服务等更广泛的场景。

小米发布的CyberOne也在持续露出技术细节,其运转核心的Mi-Sense深度视觉模组将会基于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利用数据训练出高效的空间感知模型。

通过这个空间感知模型,CyberOne将能够通过摄像头获取环境的深度信息,从而更好地判断距离和位置,在复杂空间中行走。而AI愈加突显的决定性地位,也是这轮汽车厂商重度参与的机器人竞赛中,最鲜明的特色。

当特斯拉Optimus Cen 2亮相在大众眼前,并给出了明确的量产承诺后(虽然很大概率也会跳票),人们愈发相信马斯克所言:人们终会将特斯拉看做一家人工智能机器人公司,就像今天将其视为汽车和能源公司。

原因很简单,因为智能汽车和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底层能力是相通的。把智能驾驶的核心能力拆分开来,感知-决策-执行,恰是具身智能机器人需要的运转能力。

特斯拉Bot首次亮相在AI Day亮相,看热闹的惊叹马斯克整了个新活,看门道的则惊呼,这就是一辆新的特斯拉自动驾驶汽车,只不过拥有人的形态。

特斯拉Bot睁眼看世界是通过Autopilot Camera,理解这个世界则是通过胸腔内的FSD Computer,AI Day 上同步发布的智能驾驶相关布局技术:超级计算中心Dojo、多摄像头深度神经网络、神经网络训练系统、自动标注、仿真工具等,也同时会为Bot提供技术支持。

同样,小鹏即将量产装车G7的自研AI图灵芯片,也会驱动智能人形机器人Iron。因为机器人面对更多的细分场景,所以需要更大的算力支持,可能会使用比汽车更多的图灵芯片。

但Iron最核心的底层能力与智能驾驶依然是相通的,例如对环境的感知,P7+上的AI鹰眼视觉系统使Iron可以看到720度的立体空间。

至于相比工业机器人,智能机器人特有的情感与交互能力,智能汽车用户也不会陌生,其实就对应的就是智能座舱的语音交互。

国内AI芯片独角兽地平线的CEO就认为:汽车是机器人时代来临的第一个应用,汽车的智能感知、人机对话,包括复杂场景下面的决策控制、路径规划,其实完全都是标准的机器人计算任务。汽车智能驾驶的计算方案做好的话,未来这些计算方案一定会用到其他各种各样的机器人应用场景。

小米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开端、CyberOne的前辈CyberDog其实是诞生于偶然。CyberDog起初只是小米工程师利用业余时间开发出的小项目,但在得到雷军的肯定和支持后,才正式立项。

偶然中的必然,自然还是相通的底层能力,智能汽车到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切换是如此,智能手机到智能车机的衔接亦是如此。

曾经,小米的高管表示:现在做车机系统的人,都是以前做手机开发的。而现在的故事是,做车机系统和智能驾驶的人,在开发具身智能机器人。底层的逻辑,都是在机遇来临时刻,把前沿科技落地普惠。

事实上,在智能化和电动化的孵化下,智能汽车的一些解决方案,已经在加速导向智能机器人。例如智能驾驶激光雷达感知方案的供应商速腾聚创,在2025开年就首次展示了自研的人形机器人“母机”。

速腾聚创CEO邱纯潮对这台“母机”的描述很有趣,“立足于这一‘母机’,我们不断沉淀可通用的硬件、AI软件、解决方案”。“可通用”,意味着产业链条上其他合作伙伴的接入门槛被降低,从而降低周期和成本,这是商业化的必经阶段。

在特斯拉Optimus迭代到gen 2,具身智能机器人在机械结构层面的完成度已经非常高了。

特斯拉Optimus gen 2的外观极其简洁,除了小臂,gen2上几乎在看不到任何裸露在外的线束,特斯拉精简线束的执著从电动汽车延续到了人形机器人。

线束精简封闭在体内,除了让Optimus gen 2更接近人的形态,情感上更容易被人群接纳外,还能避免裸露在外的机械控制结构误伤到人类。这得益于特斯拉选择的电机控制路线,明显区别于波士顿动力的液压伺服控制结构。

液压伺服虽然功率密度更高且稳定,但是系统极为复杂,包括液压泵、管路、伺服阀、带有位置/压力反馈的油缸等装置,但电机就简单多了,只需匹配传感器和控制器。

通过自研的执行器和传感器,提高执行器的集成化,特斯拉让gen2控制系统的紧凑性进一步提升,颇有些当年推动电动汽车电机集成简约化的感觉。

还有更强劲的电机、仿生学铰链脚趾优化,以及深度神经训练网络的赋能,Optimus gen 2在解决着一个个效率和成本的问题,目的便是加快量产落地。

在软银集团董事长孙正义的眼中,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生命科学的发展,人工智能和人脑的临界点正成为人类社会的奇点(Sigularity),当人工智能的能力跨越这一奇点之后,会在2040年达到人脑能力的100万倍。

英伟达副总裁Deepu Talla认为,市场已达到“临界点”,机器人技术将迎来重大突破。所以英伟达提供包括从AI训练的软件层到机器人内置的芯片“全栈”解决方案,实质通过为机器人研发和制造的新基建,抓住下一个时代的风口。

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预测,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51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将超过56%。马斯克的预期更加积极,在特斯拉2024年股东大会上表示,到2040年人形机器人数量将超过人类。

当然,人形机器人的投入和回报周期也会更长。即使坚信智能汽车跟智能机器人将来会是一致的产业,且能够产生“1+1>2”的效应,何小鹏也不得不坦言,“长远来看,更大的市场也需要更大的投入”。

另一个则是更为严峻的社会问题,积极推动机器人的马斯克同时也在表示:当劳动力不再短缺时会发生什么?这就是为什么我在想,从长远来看,必须有全民基本收入。

所以,理想汽车CEO李想虽然表示理想100%会做人形机器人,不过要在完成L4级自动驾驶后,再考虑机器人的研发。蔚来也在第一时间辟谣了机器狗项目。但是,具身智能泛起的微光,已经在照亮想象的神奇天空。

本文作者为踢车帮 孙小树

文章标签:
技术解析
 
相关推荐
踢车帮 33.8万粉丝    4968作品 关注 只为爱车的你!
推荐作者
中国皮卡网 关注
皮卡车垂直门户网站,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皮卡分会理事单位。
小马闲话 关注
闲话汽车,行摄四方
排气管 关注
排气管是汽车圈车企高层以及从业人士关注度最高的账号。
凤眼观车 关注
来一起快乐的撩车吧!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大付撕车 关注
大付撕车是汽车视频类栏目。栏目主张正确的选车观,为重度选车纠
鳌拜Who驾 关注
一起和幽默的鳌拜,体验汽车的乐趣人生
Soul车 关注
资讯类自媒体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