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李斌妥协后,最后一个和用户「交朋友」的汽车品牌消失了

李斌妥协后,最后一个和用户「交朋友」的汽车品牌消失了

有文汽车 466浏览 2025-03-24 IP属地: 未知

平庸二字正摧毁蔚来。

2024年蔚来的财报刚一发布,行业里又吵开了锅。

往好的部分看,蔚来在规模化上已经起势,交付量、营收、毛利率都有所提升;往坏了看,蔚来进一步陷入了“越卖越亏”的泥潭,去年亏损达到224亿元左右,较2023年同比增加8.1%。

对于蔚来亏钱,大多数人是有心理预期和包容度的——即使224亿元是个天文数字,足够买下纽约世界贸易中心一号大楼。

李斌妥协后,最后一个和用户「交朋友」的汽车品牌消失了

从某种角度去谈,“蔚来盈利了”,那才是个大新闻。不信可以看看宁德时代,就算蔚来亏损面亏大、股价不断下滑、换电模式持续被嘲讽,宁王依然要投入25亿元帮助蔚来打开换电站的局面。

当然,对于盈利这个目标,蔚来依然很执着。“如果说今年蔚来只做一件事或只有一个目标是什么?那就是蔚来今年四季度要盈利”,李斌在近日举办的财报会议上反复强调。

然而在汽车有文化看来,蔚来能不能在今年实现盈利,这个问题是不值得讨论的。真正应该引起重视的是:如此追求盈利的蔚来,到底还是不是要和用户“交朋友”蔚来?

交朋友,卖门票

2014年,蔚来成立时,中国新能源市场仍处于“油改电”阶段,传统车企以低端车型试水,而蔚来创始人李斌选择了一条“自上而下”的路径,直接对标特斯拉的Roadster策略。

“EP9成为纽北最快电动汽车”,这则新闻响彻了整个2016。随后,李斌将这辆售价近千万、仅生产6辆的超跑,交给了大名鼎鼎的雷军、马化腾、刘强东、李想、张磊以及自己。这一刻,从汽车圈到互联网公司,再到金融圈,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并记下了一个名字——蔚来。

李斌妥协后,最后一个和用户「交朋友」的汽车品牌消失了

当国内最有头脑与最识货的一批人都拥有了蔚来,那么“买蔚来,等于走入了顶级的圈子”这种认知就被建立。此时,从房地产、虚拟货币以及电商等等板块,轻松收获了大量资金的中产们,必然是坐不住了。

让中产们“心悦诚服”的,是2017年的一次“暴击”,蔚来花费8000万元包下五棵松体育馆,邀请5000名预定车主到场,通过“包机+高铁+大巴”的排场为ES8的上市制造集体狂欢。这无疑释放了一个信号,“李斌这人,能处”。

李斌妥协后,最后一个和用户「交朋友」的汽车品牌消失了

而这辆起步价超40万元、跨越了自主定价天花板的ES8,也以“电动化体验+社群归属感”重构高端价值,实现了起步即巅峰,直接从BBA的“56E”中抢来了大票的车主。

李斌妥协后,最后一个和用户「交朋友」的汽车品牌消失了

真正让蔚来“破圈”的,是其将用户运营上升为“品牌饭圈”,打开了从“卖车”到“造信仰”的窗口——其随借鉴小米粉丝经济模式,但更激进地将其与高端消费文化结合。

例如,蔚来在核心商圈打造NIO House(用户称“牛屋”),将其定义为“用户的生活方式空间”,提供咖啡、图书馆、亲子区等服务,甚至成为车主社交的线下据点。这种模式将购车行为转化为“进入高端社群”的身份认同,形成强烈的品牌归属感。

“蔚来驾享服务”的出现,再次将蔚来的用户运营模式推向了高潮,不仅限于终身免费质保、异地加电、代客值守等远超行业标准的服务,随着“蔚来派人帮吵架、接孩子、陪手术”等等案例的出现,蔚来收获了“车圈海底捞”的名号,甚至出现用户自费为蔚来打广告的极端案例。

有人问,为什么蔚来、小米等品牌的用户群体显得如此特殊?这是因为两者的运营模式,让品牌车主实现了饭圈一般的凝聚力,与非车主群体形成认知鸿沟。

只不过与小米不同的是,蔚来靠的是“撒币”。以牛屋为例,“单单是北京王府井的牛屋,每年租金就要4000万”,有知情人向汽车有文化提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蔚来全国一共有近200家牛屋,虽然不是每一家都像北京核心地段一样烧钱,但累计起来的花费不在少数。

对于花钱这件事,过去一直有媒体及相关人士质疑“李斌花钱太过大手大脚”,其背后根源在于李斌是在用交朋友的心态来造车。而从上文能够看到,无论是高端定位,还是品牌服务,亦或是换电模式,一辆蔚来牌的汽车都是媒介。

换句话说,花费几十万去买一辆蔚来的,有大多数都是冲着“蔚来社群门票”去的,他们要兑现的,不是产品带来的实际体验价值,而是李斌在用户服务、商城积分、渠道升级、社群活动等方面的承诺。

更尴尬的是,当年为了“交朋友”的李斌,忘了给承诺加上一份期限。

亲兄弟,明算账

一直以来,蔚来在用户服务上亏钱,被传为汽车行业的一桩“美谈”——品牌亏了钱,那么赚到的自然就是消费者。

但今天的蔚来,已经亏不起了。呈现在数据层面,2024 年蔚来净亏损 224 亿元,平均算下来,每卖一台车就要亏损 10 万元左右。

李斌妥协后,最后一个和用户「交朋友」的汽车品牌消失了

“这朋友还要不要交?”,对于这个问题李斌虽未给出答案,但从这两年蔚来的动态来看,已经有了结果。

早在2024年开年,蔚来就调整了无忧服务产品,采用了“车险+无忧服务费”的模式,一度被老车主吐槽为“服务退坡”。不但如此,为了进一步平摊服务成本,蔚来自去年以来开启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包括但不限于换电站共用,“蔚来驾享服务”对外开放等等,当年以为买到“专属门票”的那批车主,已经哭晕在了厕所。

但先别急着难过,从财务会议透露的消息以及今年以来的动态来看,2025年或许注定是老车主的“渡劫年”。

今年开年,蔚来裁员成为行业焦点,其中终端销售团队、URFellow售后服务、NIOHouse等多个重要服务板块成为了裁员重点,比例大约在10%左右。而这一部分员工的流失,无疑将对用户服务产生直接的影响。

更能引发老车主们焦虑的是,在财报会议上,李斌将“降本”锁定为实现盈利目标的主要方式。旨在从组织体系、供应链等层面进行深度的精简与优化。

在财报会议上,李斌曾提到:“不能创造用户价值的岗位和项目,该停就停。任何一笔钱、一个岗位、一个项目、一个固定资产投资,都要有人付钱。要么从外边挣钱,要么从内部挣钱。没人付钱、算不过来账的事就别搞”。

无疑,无论是当年的8000万包场,还是4000万的王府井牛屋,都将成为李斌口中“算不过账的事”,蔚来也进入了“亲兄弟,明算账”的模式。

李斌妥协后,最后一个和用户「交朋友」的汽车品牌消失了

对此,行业分析人士指出:李斌模仿小鹏的降本策略,却忽视了两者基因差异。小鹏通过王凤英引入传统车企供应链经验实现效率提升,而蔚来的改革更多是李斌的自我革命。当用户企业文化被工时考核取代,员工流失率从2023年的12%飙升至2025年的28%,创新基因加速流失。

“从经营的层面去看,改革将利好蔚来的财务状况,有利于市场的价格竞争。但不可忽视的是,蔚来在整个过程中或将丢失其唯一性与差异化”,该分析人士总结。

平庸化,是快刀

从这几年的发展去看,李斌一直在“交朋友”的理想与“要盈利”的现实中左右为难,蔚来在犹豫间也迈向了平庸。反映在技术端上,蔚来的技术路线已从“颠覆性创新”滑向“平庸化生存”。

例如,蔚来曾以“换电+自研”双轮驱动构建技术护城河,但换电站的巨额投入(单站成本超300万元)与智能驾驶研发的长期需求形成尖锐矛盾。2024年数据显示,蔚来换电业务年亏损超过50亿元,而智驾团队虽拥有千人规模,却因资源分散导致技术迭代停滞。例如,其AD系统在2.6.5版本后长达18个月未实现重大突破,城区智驾落地速度落后小鹏、华为超过一年。

李斌妥协后,最后一个和用户「交朋友」的汽车品牌消失了

同时,蔚来早期自研芯片(如神玑9031)和整车操作系统(SkyOS·天枢)的目标是建立技术壁垒,但2025年战略转向“单车降本1万元”,自研项目沦为财务报表上的成本优化工具。对此,一位离职工程师指出:“团队被迫将80%精力投入零件通用化(如座椅平台化),而非前沿技术创新。” 这种实用主义转向直接导致ET9的900V高压架构等“黑科技”未形成差异化优势,反而被极氪、智界快速跟进。

蔚来十年累计亏损超1000亿元,2024年研发投入虽达130亿元,但对比理想汽车和华为,其投入强度已显疲态。更致命的是,蔚来为维持现金流,将BaaS(电池租用)服务作为“变相降价”工具,导致用户对技术价值的感知被稀释。

而在市场端,为应对销量压力,蔚来推出乐道、萤火虫子品牌,但战略定位混乱。乐道L60因与主品牌切割过度,如限制使用牛屋服务,使之既未打开大众市场,又削弱了蔚来的高端形象;萤火虫则因设计争议和独立换电标准陷入“烧钱无底洞”。

在2025年1-2月,乐道销量仅为万辆左右,不足预期的1/3。对此,李斌指出,由于近段时间以来市场竞争激烈及负面舆情的影响,对于乐道品牌的销量造成了30%-40%的影响。但在汽车有文化看来,乐道不断的负面舆情,恰恰是因为蔚来的区别对待而产生。

有文说

当李斌在财报会议上再三强调“工时考核”,并把“降本”二字烙印在了每一个员工心里,李斌的内心必然是痛苦的——这一刻,他颠覆了过去的自己,向现实进行了妥协,尽管蔚来可能会凭借于此在第四季度实现盈利,但中国汽车市场中最后一个愿意和员工、用户“交朋友”的汽车品牌,已经名存实亡。

蔚来的困境折射出中国新能源产业的深层悖论,当资本狂热期结束,企业必须在“文化信仰”与“生存现实”间做出残酷选择。只不过对于“老好人”李斌而言,这个选择更显鲜血淋漓。(汽车有文化 欧阳/文)

文章标签:
泛车生活
 
相关推荐
有文汽车 12粉丝    381作品 关注 有文化的汽车介绍,中国最早的汽车自媒体之一
推荐作者
苑叔聊车 关注
资深的汽车编辑,阅车无数,有关于选车的问题找我就没错了。
凤眼观车 关注
来一起快乐的撩车吧!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汽车匠人 关注
寻求在互联网时代用匠心精神
Soul车 关注
资讯类自媒体
车宇世界 关注
车圈老干部,只做最客观的车评。
华南车市资讯 关注
立足华南区域,打造本地化的汽车资讯,接地气的专业汽车报道。
靓车大咖会 关注
了解最新汽车资讯,汽车养护知识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