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人生如逆旅,宝马琢玉心

人生如逆旅,宝马琢玉心

有文汽车 2344浏览 2025-07-17 IP属地: 未知
人生如逆旅,宝马琢玉心
宝马秉承超越商业的长期主义价值观,在传承中创新

2025年7月14日,古都洛阳迎来了一群特殊的探访者。由宝马爱心基金资助、宝马中国与中国文化和旅游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联合主办的“BMW中国文化之旅大运河保护公益项目”再次启程,聚焦隋唐大运河西起点。这已是该项目发布的第二期,致力于保护与推广这条千年水道沿岸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百年车企遇见千年运河,宝马的“传承中创新”之路清晰呈现。活动中,宝马集团Designworks上海工作室总监张雅琴(Vanessa Chang)的见解,为汽车有文化理解宝马如何在百年积淀中寻求突破提供了重要线索,宝马对文化的尊重与修行,对时代的重新理解,揭示出其面向未来的自我突破与创新追求。

理解时代的修行

宝马在中国的文化之旅已走过19载。从2007年发起至今,项目足迹遍布华夏,资助近1000位非遗传承人,惠及超2.18亿人次。

此次聚焦大运河,宝马并非走马观花。他们资助10位多民族非遗传承人走进“清美-BMW非遗保护创新基地”,以洛阳三彩、古琴制作、香云纱等古老技艺为基石,与清华美院教授共同为“宝马新世代”车型打造概念性非遗文创品。

人生如逆旅,宝马琢玉心

“宝马尊重传承,在传承中创新,这是宝马进入未来的方式,更是宝马新世代的设计哲学。”此前,华晨宝马总裁戴鹤轩道出了核心理念。这种尊重不是简单的符号化借用,而是深度的融合与转化,正如宝马设计师在洛阳三彩工坊的交流,他们愿意深入地探讨东方审美如何与西方工业设计碰撞,实现从“文化尊重”到用户体验的落地。

对此,张雅琴在采访中有更深的解读:“宝马在中国绝不仅仅是一个汽车制造公司。”她强调,宝马“家在中国”30年,早已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分子,而这种身份的认同,则是推动宝马深度参与文化保护、生物多样性等中国社会核心议题。

譬如,宝马中国研发团队主导为中国用户量身定制新世代操作系统,加入“二十四节气”等特色元素,正是“家在中国,读懂中国”的实践。张雅琴坦言:“慕尼黑也慢慢理解到,中国的市场确实已经需要来自中国团队的导读。”

人生如逆旅,宝马琢玉心
大道至简的突破

人生如逆旅,本就是一场修行,而修行的目的,往往在于自我的突破。

如今,百年品牌的创新之路,常伴随着争议与挑战,宝马对此并不陌生。张雅琴回顾道:“从班戈时代开始,宝马设计的创新一直不惧怕争议,有争议是好事,时间检验后来都被市场所认可。”

人生如逆旅,宝马琢玉心

她深知,“真正的创新必然突破消费者的认知舒适区”,关键在于做好理解的锚点。

当汽车行业陷入配置与参数的“军备竞赛”,宝马在新世代车型上选择了截然不同的方向,即“大道至简”。

对此,张雅琴解释:“宝马新世代做的是科技不打扰用户,是隐藏的科技,真正的科技从不喧哔哔,只在被需要时出现。”这种理念体现在新世代智能座舱的每个细节,如替代传统仪表盘的视平线全景显示,向驾驶者倾斜17.5度的向心中控,以及集成“主动触觉反馈”技术的物理按键方向盘等等。

“我们认为,豪华有所取也要有所舍,”张雅琴阐述宝马对豪华的理解,“真正的豪华不在于它秀什么,而在于它不秀什么。”这种清醒的取舍,在行业盲目堆砌功能的风气中尤为珍贵。如面对按摩座椅等功能泛滥,她直言:“大家有可能陷入了一个误区,就是汽车产品只有面面俱到才有竞争力……我们做宝马新世代车型设计的时候,一直都还在思考,还需要哪些创新。”

人生如逆旅,宝马琢玉心

宝马正选择回归本质,仔细思考“新世代车型的核心价值是什么?用户为什么选择它?”的核心议题。

以人为先的创新

洛阳是一片福地,昔年“老子”的道家思想形成于洛阳。从此,人道主义烙印进中国后续近2500余年的历史。今天,宝马再谈创新,向“以人为先”而行,共鸣于千年历史。

人生如逆旅,宝马琢玉心

创新不是口号,而是宝马深入骨髓的基因。“宝马本来就是想要一直变,这就是宝马的DNA,”张雅琴说得干脆,“你说它不变,这没办法。”在Designworks上海工作室,这种精神被付诸实践。她向汽车有文化描述团队特质:“年轻,很有想象力,非常勇敢,他们愿意为自己发声,勇于争取自己想要的,也勇于去挑战。”

创新首先体现在打破思维框架,张雅琴透露。设计师在概念初期“会尽可能找可以打破框架的概念,比如一些颠覆传统认知的事物”。这不仅是为了设计本身,也是在“打开管理层的眼界和大脑”,推动整个企业走出固定思维模式,拥抱更多可能性,特别是来自东方消费者的视角。

科技的应用则应贯彻“以人为本”。她以新世代车型引入两大AI智能体举例,即“用车专家Car Genius”和“出行伴侣Travel Companion”,并介绍:为中国量身定制的中国版本BMW新世代操作系统X,由中国研发团队主导完成,其优化中国用户常用五大用户场景的10个本地化交互体验,更具“中国味”,精准贴合中国用户的偏好,比如咪咕快游“上车”,“招财猫”与“二十四节气”等富有中国特色的设计元素。

人生如逆旅,宝马琢玉心

相比起科技的领先,张雅琴更加强调,宝马追求的是“功能应该在适当的时候,适当的时机推送到用户的面前,我们不希望它很复杂……它是一个非常直观的操作,它不需要去想为什么。”同时,她以中国版车型在座椅等细节上的深度优化来论证,表示宝马始终“把用户需求放在设计里”。

毫无疑问,在宝马看来,科技是隐形的助手,而非炫技的主角。

有文说

宝马的“传承中创新”背后,是一种超越商业的长期主义价值观。戴鹤轩博士在启动仪式上阐明:“宝马集团树立了‘更人文、更智能、更负责任’的未来出行愿景,创新是宝马引领行业发展的发动机,责任是宝马把握可持续未来的方向盘。”

这份责任贯穿宝马在华足迹,如宝马在2008年成立汽车行业首个企业公益基金,即宝马爱心基金,品牌坚持21年的“BMW儿童交通安全训练营”,以及持续19年的“BMW中国文化之旅”,与近年发起的“BMW美丽家园行动”聚焦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等。

宝马始终相信“商业成功、生态环境与社会责任可以并行不悖”。而张雅琴在采访中也明确表示:“宝马的用户最希望感知到的是这个品牌,有在帮他们预想,又体贴他们的需求。”(汽车有文化 欧阳/文)

文章标签:
泛车生活
 
相关推荐
有文汽车 12粉丝    478作品 关注 有文化的汽车介绍,中国最早的汽车自媒体之一
推荐作者
苑叔聊车 关注
资深的汽车编辑,阅车无数,有关于选车的问题找我就没错了。
排气管 关注
排气管是汽车圈车企高层以及从业人士关注度最高的账号。
AM车镜 关注
AM车镜是中国汽车行业具有影响力的资讯提供者。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汽车匠人 关注
寻求在互联网时代用匠心精神
xuser3801153 关注
蓝鲸车市
车宇世界 关注
车圈老干部,只做最客观的车评。
21世纪车评 关注
21世纪专业汽车资讯,改装资深专家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