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以“场景化”破局 看懂凯翼昆仑2025款的“务实主义”

以“场景化”破局 看懂凯翼昆仑2025款的“务实主义”

汽车白话 1153浏览 2025-04-01 IP属地: 未知

“油车与电车谁更好?”这场争论,从技术论坛蔓延至家庭饭桌;而当行业陷入技术路线的缠斗时,凯翼汽车却用一款7万级中型SUV给出了答案:“按需购车!”

城市通勤场景下,电车凭借低使用成本与政策红利成为优选;而在乡镇多用途场景中,油车的高适应性与便捷性则更胜一筹。作为一款“全家出行超值大七座SUV”,凯翼昆仑2025款以“首购家庭”和“实用主义者”为核心目标人群,用“以大打小、以新打旧”的差异化策略,成为了这场争论的终结者。

掘金下沉市场,凯翼昆仑2025款来得正当时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一度让行业陷入“油车终结论”的狂热,但现实数据与用户需求却揭示了更复杂的真相。数据显示,继2024年8月达到53.7%的高点后,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渗透率连续五个月回落,并已跌至今年1月的41.5%;一线城市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虽然更高,但在下沉市场,仍是以燃油车为主导,其占比高达70%。这种分化背后,是城乡用户需求的根本差异:城市用户追求低使用成本与政策红利,而乡镇用户更看重车辆的“全能性”——既能满足货物运输,又能满足全家出行等多元场景。

从汽车消费角度来看,下沉市场的用户占比在持续扩大。放眼看去,从“城尾乡头”的县城,到广大的农村地区,都在不断释放出立体的、多层次的消费需求。此外,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深化新能源汽车下乡”“加快释放县域消费潜力”等相关话题,也是一度冲上热搜。而据麦肯锡预测,到2030年,中国超过66%的个人消费增长将来自下沉市场......这些均反映出一个事实——下沉市场是亟待挖掘的汽车消费蓝海。

作为一个懂用户的品牌,凯翼汽车对市场趋势和消费诉求都有着高度的敏感性。下沉市场消费者最需要的是什么?是价廉物优,是便宜大碗。于是,凯翼昆仑2025款来了。

与其他品牌高举高打不同,作为与用户做朋友的品牌,凯翼汽车通过深度调研,对话用户,打造了一款真正贴近下沉市场用户生活、满足用户日常所需的产品。凯翼昆仑2025款在8万级市场中实现了“低价高配”的突破,这种“场景化适配”策略,不仅满足了城乡用户的差异化需求,更间接推动消费者从“品牌崇拜”转向“体验优先”的理性决策。

低价不是唯一,读懂凯翼昆仑2025款的“田忌赛马”

从产品角度来看,凯翼昆仑2025款确实是非常懂下沉市场家庭用车的刚需。

首先,身处消费降级、性价比为王的新周期里,有哪个消费赛道能逃脱打价格战的命运吗?恐怕没有。无论是打赢竞争对手,还是打通下沉市场,低价虽然不是唯一,但一定是必须;所以,我们看到凯翼昆仑2025款把一款中型SUV的价格拉到了7万级。

其次,凯翼昆仑2025款上市后收获最多的形容词便是——“设计耐看”“量大管饱”“物超所值”“8万以内最强质价比车型”,这些标签都是大家一票一票投出来的。

无边界流水格栅、贯穿式闪电风暴灯组、高强度破冰电动门把手、钻石切割水晶把手等等元素,塑造出了其独有的“辨识度”,这样的颜值相信能满足大部分人的审美需求。

针对下沉市场用户最为关注车辆实用性,凯翼昆仑2025款就在车辆内部塞下了一个百变大空间。1968mm越级宽体、2820mm越级轴距,让得房率、空间利用率远超同价位车型;并且,它也是同价位中,少有的能提供5座、7座两种座椅布局的SUV,你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需求去选择;而1566L超大后备箱扩展空间,可以说专为下沉市场的多用途需求设计,无论是批量运输化肥、农药和粮食,还是大件家具、家电都能轻松装下。一句话总结,其尽可能将每一个面积都利用了起来,灵活、实用就是它的代名词。

当同行都在卷高阶智驾、智能座舱的当下,凯翼昆仑2025款却将目光投向了更适合乡镇用户的领域,旨在让用户把钱花在刀刃上,每一项配置都是经过了精心考量的。

譬如,其加推了如今的1.5T动力,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也把价格让利给了用户;540°透视全景影像巧妙融合了车身环视与底盘透视两大功能,可让驾驶者在下乡的坑洼路面,或者是在拥挤的复杂乡镇,降低剐蹭风险;底盘增加防锈涂层,可让车辆轻松应对潮湿环境;此外,像车机系统内置离线导航,也是直击偏远地区网络信号不稳定的现实痛点......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技术维度的差异化,进一步强化了凯翼昆仑2025款的竞争力,要知道,其是与奇瑞瑞虎9共享平台,这一待遇哪怕是同级别的瑞虎8都没能享受到;而得益于大厂品质的品质背书和技术积累加持,其也可以轻松胜任县乡镇的使用环境。

平心而论,虽然凯翼昆仑2025款并没有凭空创造任何科技配置,但是它的配置都是实用的、且符合日常场景,最终所带来的体验就是——“体验>配置”这样的信条。

汽车渝评

凯翼昆仑2025款的到来,揭示了汽车行业的未来方向:技术路线的胜负,不再由实验室参数决定,而是由用户场景定义;其以“按需购车”为锚点,用“以大打小、以新打旧”的差异化策略,不仅填补了7万级市场的空白,更推动行业从“技术崇拜”回归“需求本位”;购车的终极答案始终是——让车服务于生活,而非被技术绑架。



文章标签:
新车爆料
 
相关推荐
汽车白话 0粉丝    282作品 关注 专注汽车资讯,发布影响车市的声音,为您提供买车用车养车信息。
推荐作者
汽车新说 关注
一个有关于汽车的漏网之语,正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予墨Auto 关注
跟我们一起慢慢懂车!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大内密探零零车1 关注
汽车媒体从业14年,记者,中汽联车手,爱卡十年工作经历,超卡
新车部落 关注
与新车部落一起玩转汽车行业!
未来车事 关注
孤独与世界与诗
闫闯说车 关注
闫闯说车团队会给大家带来最新,最全面的车型评测视频敬请关注。
玩车专家V 关注
有关汽车一切玩法尽在其中,带你领略不一样的汽车新体验!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