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小米SU7爆燃导致3人死亡登上热搜,瞬间引发舆论风波。虽然事后小米汽车积极配合调查,雷军也在微博上表明了“绝不回避”的态度,但是,3个年轻生命的离去,也引发了大家对这次事故的更深层次思考。如今,各家车企都在宣扬“全民智驾”,而我们的智能驾驶真的已经足够安全了吗?或许,我们是时候重新审视“智驾”这项技术了。
智驾“狂飙”真的是好事吗?
这两年,“智驾”在车圈出现的频次越来越高。进入2025年之后,更是有不少车企开始大力宣扬“全民智驾”“高阶智驾”,并以此作为新车的关键“卖点”。可以说,目前的智驾正处于一路“狂飙”的状态。不信大家可以放眼看一看,随便翻一翻主流车企关于智驾的介绍,我们很容易就能看到激光雷达、高算力芯片等字眼,自动泊车、自动变道、自适应巡航等功能,更是成为很多车企拼竞争力的关键。总之,厂商们在疯狂的堆砌硬件,为的就是告诉汽车消费者:我们的智驾水平够厉害!
特别是今年,为了进一步提升智驾方面的竞争力,行业内又玩起了“看谁的智驾门槛更低”的游戏。先是比亚迪要全系搭载天神之眼,智驾门槛降低到7万级。之后吉利、奇瑞等车企也紧紧跟随,奇瑞就连6万级小蚂蚁上也配了智驾系统。要知道,真正的高阶智驾,靠的是硬件和软件的双重支撑,这些东西都是有很大成本的。现在车企为了加速自己在智驾赛道的竞争,直接降低了智驾门槛。
这意味着什么呢?也就是说原本更高成本的东西,需要加在低价格的产品上,而如果要做到不亏,车企只能砍掉一些成本,以此来满足“全民智驾”的需求。那怎么砍成本呢?其实就是减掉一些配置,用一用更低成本的软硬件,说白了,就是拿安全换所谓的“智驾平权”。这样来看,我们倒是希望智驾不要“狂飙”,毕竟,用户是要为安全买单的。
别再把智驾与安全画等号了!
每次提起智驾系统,很多人总是自然而然的将其与安全划上等号。而实际上,这根本就是两码事。即便如今的智驾技术已经有了比较快速的发展,但其在安全性上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就拿这次小米SU7的事故来说,智驾系统不但未能及时避障刹停,其留给驾驶员的操作时间甚至不足1-2秒,而根据《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系统通用技术要求》,驾驶员接管车辆的合理反应时间应不小于10秒。可见,我们如今的智驾系统,还是缺少回避突发状况的能力,在安全方面仍然有很大的局限性。
而这也进一步说明了,如今的智驾并不能与安全画等号。目前,智驾从低到高被分为L1-L5五个级别,其中L1、L2是辅助驾驶,需要人随时接管;L3是部分自动驾驶,在封闭的高速路和部分城市道路,车辆可自动驾驶,但遇紧急情况,还需要人为干预;而L4、L5则是完全的自动驾驶。在现阶段,汽车行业内基本都还是L2级别智能驾驶水平,也就是说,仍然是“辅助”占主导,否则就谈不上有多么安全。
疯魔的智驾营销该停下来了!
如今用户对智驾技术的盲目自信,满足车企的期待,却令人细思极恐。正如某晚报所说:“脱手驾驶”“AI代驾”“高阶智驾”——一段时期以来,部分车企的营销话术正在将智能驾驶的技术边界变得模糊。技术的局限性和风险性有意无意地被淡化,智能驾驶的“本来面目”正在被扭曲。
的确,如今车企对智驾的营销已经近乎“疯魔”了。“智驾平权”、“智驾普惠”、“科技平权”等新词不断占领消费者的心智,车企们对外展露出来的对智驾技术的绝对自信,让很多用户产生了一种错觉,那就是智能驾驶技术仿佛已经到了成熟应用的阶段,可以给予足够的信任。而为了进一步提升竞争力,很多车企甚至一直以“L2+”“准L3”级自动驾驶功能等说法在对外宣传。
用户不是专业人士,弄不懂这些“混淆概念”的词汇,更判断不出车企们营销背后的真实智驾水平,一旦出现误解,就会麻痹大意,认为智驾能够为自己避开一切风险。就像这次小米SU7爆燃事故中的驾驶员,其在很早就把驾驶主动权交给了智驾系统,而实际上在系统识别到风险之后,根本没能力给用户那么久的反应时间,这才导致了不可挽回的结局。
结语
虽然小米SU7爆燃事件将小米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但这次事故并不是智驾导致的第一起悲剧。一次又一次的智驾事故,正在用血泪告诉我们,智驾技术应该以安全为基础,并成为安全出行的“守护者”,而不应该变成用户的“催命符”。真心希望,这次小米SU7爆燃事故,能够为行业与车企敲响警钟。
在竞争激烈的豪华紧凑型 SUV 市场,2025 款 AMG GLA 35 4MATIC 凭借独特魅力脱颖而出,官方指导价 44.55 万,为消费者带来卓越的驾乘体验。
置换升级,限时宠粉!比亚迪夏补贴后限时20.78万元起!
3 月 27 日,仰望汽车火力全开,旗下超级四电旗舰轿车仰望 U7 纯电和插混版本霸气双旗舰登场!五座版起步价 62.8 万元,四座版更是直接 70.8 万元起售。但贵有贵的道理,仰望 U7 在易四方技术的神助攻下,马力超过 1300 匹,零百加速仅需 2.9 秒,还解锁了全地形......
一汽丰田时光焕新计划:让每一辆车都成为“增值资产”
2025 年 3 月 31 日,比亚迪方程豹品牌旗下全新车型钛 3 正式开启预售,价格区间为 13.98 万至 20.38 万元。此次共推出 5 个版本,涵盖后驱至四驱配置,全系标配 501 公里续航。方程豹钛3科技潮品SUV配置越级,特别是强大的露营属性,成野外露营爱好者的理想......
逆势而扬,一汽丰田3月销售新车7万台,同比增长22.3%
2025 年 3 月 31 日,比亚迪方程豹品牌旗下全新车型钛 3 正式开启预售,价格区间为 13.98 万至 20.38 万元。此次共推出 5 个版本,涵盖后驱至四驱配置,全系标配 501 公里续航。方程豹钛3科技潮品SUV配置越级,特别是强大的露营属性,成野外露营爱好者的理想......
长安启源Q07正式预售,13.98万元起,预订可享7重先享礼
2025年已经过去了三个月,汽车市场已经不再只是单纯地“卷价格”,技术、体验,每一项都要卷起来。进入第四个月份,又一大波新车要加入战场了……
降维打击!MG7把B级轿跑打成“A级价”
方程豹钛3科技潮品SUV配置越级,特别是强大的露营属性,成野外露营爱好者的理想之选,轻松解锁 “躺平式露营” 新方式
此次,鬼哥选择四款关注度颇高的车型进行介绍
1
哈哈哈哈
小鹏G7内饰曝光,取消仪表盘,走的是极简设计风
老瓶装新酒!搭插电混动并推纯电车型,新一代奇骏还有搏击力吗?
2025年3月31日红旗天工 06开启预售,新车共推出6款车型,预售价18.48万元--23.08万元。基于全新天工纯电平台打造的紧凑型纯电SUV,预计将于2025年4月下旬上市。动力上,搭载单、双电机驱动系统,综合最大续航700km。
上汽大通 G50 混动版将于 4 月 9 日上市!定位紧凑型 MPV
零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