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在京举办(以下简称“百人会”)。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一年一度的行业盛会,此次百人会对于未来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方向的讨论必不可少。其中,关于插电式和增程式混动技术路线的讨论成为一大热门议题。
事实上,插混与增程技术路线的行业争议并非首次,主机厂的阵营也比较清晰。造车新势力大部分采用增程式技术,而传统车企相较而言则应用插混技术较多。
从实际应用场景来看,插混技术路线明显优于增程式技术路线。在运行模式上。插混有纯电、直驱、串联、并联四种模式,而增程仅包含纯电、串联两种模式。
灵活的模式选择,使插混技术在各种行驶条件下都能保持出色的性能表现。例如在市区道路,插混可以使用增程模式,也就是纯电+串联;而在高快速路工况下可以切换为直驱模式,仅有一次能量转化,最多只有5%左右的损耗,实现高效低油耗;当需要超车等大动力需求时,插混技术还可切换成并联模式,发动机和电机共同出力,形成双动力冗余,有效提升行车安全。
相较之下,增程式混动仅支持两种模式切换,尤其在高快速路驾驶时,发动机不能直接驱动车辆,而是增程器烧油发电,能量需要经过2次转化,损耗最多高达20%,让车辆油耗大幅度提升。
由此可见,插混对各种工况的适应性更好,降低油耗的能力也明显更强。那么为何新势力品牌不选择采用插混技术路线?
此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针对这一问题表示,插混技术需要专用的混合动力发动机,采用可变行程,废气增压等一系列新的技术,结构更复杂,需要比较强的造车经验和技术积累,在技术门槛上比增程技术要高,所以一般造车新势力不会选择插混。
此外,根据《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虽然插混汽车属于新能源汽车,但相关生产需有燃油汽车生产资质,而新势力仅有新能源生产资质,不能生产插混车型。因此,新势力不是不想用插混,是做不出插混,也做不了插混。
反观当下插混技术市场,以比亚迪第五代DM为代表的插混技术路线正凭借革命性的技术突破打出“电比油低”的新王牌,推动新能源车市场渗透率不断攀升,实现良好的燃油替代效应。据欧阳明高预测,2025年插混技路线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比预计将升至40%左右,而增程技术路线占比预计维持在10%左右。
只看产品力,聊聊理想i8值不值得买?
能源的竞争,水的竞争,其实都是战争。看看前面那些足以致死的阴招,就能看到美国和西方的本质,在它们的哲学体系里,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我们也不必客气,在这场长跑中,我们将是唯一的赢家。
这实实在在的结果,正是奥迪Q6L e-tron电池安全性的有力证明。
聚央企之势,长安启源底气拉满,稳了!
【E汽车】深蓝S05 620km长续航版上市,12.99万元起
【E汽车】2026款大众途岳新锐上市
2026款东风奕派eπ008焕新,17.36万元起香不香?
探店极狐新阿尔法S5 充的快+凉的快,置换最低不到10万
新央企成立,长安汽车集团要迈进全球前十,2030年目标能实现吗?
【E汽车】3000万背后的答案:上汽通用五菱凭什么逆天改命?
奕派科技重磅发布“未来之翼”战略,央企新势力乘风启航
当手机巨头跨界造车,小米仅用短短三年便取得成功,完成了竞争对手苹果公司都无法完成的任务。要知道,当小米被美国制裁后,雷军转身杀入汽车圈,面对像是格力、高合等在造车领域的惨痛经历时,唯独小米汽车却脱颖而出,一度成为了当前的热门品牌。
20万内想买一台能兼顾多人出行,实用性、智能化、享受度和驾驶质感都要够高的中大型新能源SUV,似乎没有太多选择,哪款车才能满足大家既要又要的需求?感觉目前最合适就是这台2026款的东风奕派eπ008六座版了
比亚迪事件:如何在网络风波中保持理性与坚守?
岚图汽车7月的销量表现,是其产品力、品牌力、战略定力和用户思维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军工品质到全球布局,长安启源用户30万销量印证信赖根基。
月薪5000块,能不能养得起小米YU7?
深蓝汽车发布未来新布局!未来将推30款全新车,将改变新能源市场
场地试驾海狮06 DM-i和EV,能赛道劈弯也能安全智驾
自动驾驶规模落地&L2安全拷问:智能驾驶的冰与火之歌!